《杜甫诗三首》教案

发布时间:2018-11-08 11:15: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这些古诗。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2.揣摩诗歌的体裁特点和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3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趣入题

同学们,你去过成都的杜甫草堂吗?你们知道这样几副对联吗?

1.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郭沫若)

2.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3.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寓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他的三首诗《望岳》《春望》《石壕吏》。先看《望岳》。

二、走近作者,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见《状元导练》。

2资料助读。

他的代表作有:《望岳》《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春望》《北征》“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他有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三、师生参与,研讨《望岳》

1本诗背景介绍: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2本诗体裁介绍:这是一首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岱宗//如何?齐鲁//未了。”“会当//绝顶,一览/众山/小。”

3朗读,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1)配乐诗朗诵《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点评。

4)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5)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6)就诗的内容质疑。

4再次播放配乐诗朗诵,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像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体会诗的诗情画意。

1)教师提问:若全诗就抓一个字,你觉得应该是哪个字?明确:“望”。

2)作者到底“望”到了些什么?请展开想像,设想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将你想像到的内容写成一段话。

明确:“望”到的内容:“齐鲁青未了”语出惊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是远望泰山的景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凝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想像:略。

5进一步感悟作者通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对诗的理解逐渐向较高的理性层次靠近。

提问: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联系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

明确: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6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此诗被后人称为歌咏泰山的“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你认为它堪称“绝唱”吗?为什么?(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应当以鼓励为主,不要动辄评判,更不要轻易否定。

明确:(1)比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割”字锤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天下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含蓄蕴藉,意在言外,诗人凝望泰山“曾云”“归鸟”,不觉时间已久,连眼睛都酸困了,这不正流露了诗人对泰山情有独钟,热爱有加吗?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蕴丰厚,有一种哲理美。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4)虚实相生的写法使本诗显得摇曳多姿,言有尽而意无穷。12句虚写,34句实写,56句实写,78句虚写,虚实交错,意韵悠长。

5)诗歌情景交融,写景有序。先集中写景,后集中抒情;先远望,后近看,再凝望。

7学生齐背《望岳》。

一、背诵《望岳》,介绍《春望》

1背诵《望岳》。

2《春望》写作背景: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鄜州。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3本诗是一首近体诗,近体诗介绍:

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

二、诗歌朗读,粗知大意

1诵读诗歌,读通读顺。

1)配乐朗诵《春望》,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要领。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教师范读,学生循声低和。

2学生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3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再现形象,把握物境。

教师提示学生根据字词想像单个形象,根据句节想像群体形象,根据全篇想像整体形象。

1)提问: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学生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2)提问: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学生可能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那娇艳的花也因感时伤别而泪水纵横,那无忧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另一种看法是诗人伫立在娇艳的花旁,听着掠空而过的鸟儿婉转的啼叫,心里嗔怪它们的无情而流下了伤时恨别的泪水。

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当以鼓励为主。

3)学生想像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4)引导学生把握全篇,想象整体形象。

4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把握情境。

诗歌羞于直白言情,常寓情于形象之中,形象不仅是诗人情感的触发,又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体验诗人情感的途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形象体验情感。

提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前四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5引导学生品味诗人的主观之意是如何同客观现实之境和谐统一的以及这种和谐统一所传达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

问:这首诗中,名句较多,你认为哪两句诗最值得被称为名句?为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可能会涉及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认识、对诗句的品析评价等。

1)关于表现手法。全诗触景伤怀,移情于物,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2)关于一字传神。“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3)关于诗歌语言的意义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举手搔头,意欲解愁,可是搔头解愁愁更愁,稀疏短发,几不胜簪,顿觉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6播放音调低沉的背景音乐,学生齐背《春望》。

三、比较两诗,区别异同

1.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2.请学生辨析两首诗的异同。

明确:同:都写“望”见之景,抒“望”中之情,情景交融;

异:《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的风格。

《春望》感情凝重,景象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

一、背诵前诗,导入新课

1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2《石壕吏》写作背景简介。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3朗读诗歌,感知大意。

1)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全班齐读。

二、品读诗歌,把握诗意

1学生默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2字词质疑,理解诗句意思。

三、分析人物,理清情节

1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到底谁是主人公?各人物形象在故事中都有些什么活动?

明确:作者,石壕吏,老翁,老妇,老妇的儿媳妇。老妇和石壕吏都应该是主要人物形象。石壕吏趁“夜捉人”,态度蛮横,凶暴无比。老妇在石壕吏来捉人时,掩护老翁出逃,出门与“吏”周旋,向“吏”叙述家中的不幸,她在“吏”的步步紧逼下,被迫挺身而出,主动从军。

2综合起来看,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小组根据诗歌内容设计一个小品《石壕吏》。

3请一组同学上台表演故事《石壕吏》,其他同学评他表演的内容和诗歌内容是否相符。

4评价表演,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明确:故事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4)学生听读配乐朗诵,深深体味诗作的思想情感。

四、自主质疑,师生探究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作为一名女性,我对文中老妇人的儿媳妇“出入无完裙”,感受特别深刻。裙:古谓下裳,上古时代,男女服装差别不大,区分也不严格。唐代以后,妇女穿裙之风大盛,男以穿袍为常服,女以裙为常服,后泛指衣服。为什么连一件会客的衣服都没有?(生活贫困)为什么会如此贫困呢?(战争)

2是战争使这个家庭生活贫困艰难。老妇人一家仅仅是生活贫困吗?他们为这场战争还付出了什么?(二子战死沙场 一子苟且偷生 孀妻弱子无依 老妇自请应役)

在了解这个家庭的命运的同时,进一步在语境中落实字词。戍:防守。新:最近。偷生:苟且活着。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请,请让我。应:应征。犹得:还能够。

3“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可这儿连老妇人都要去应征到军中做饭,可见当时战争的激烈、残酷。有唐史为证:

陈陶之战,四余万唐军一日内为国捐躯。

潼关战役,二十万唐军全军覆没。

邺城失利,郭子仪等率领的唐军,战马万匹,只剩三千。甲杖十万,几乎全部丧尽。

这时唐王朝急需补充兵力,重整旗鼓,诗中哪句话可以看出这一点?(有吏夜捉人)

4为什么不说“征兵”“招兵”“点兵”而说 “捉人”?

“捉”字颇具春秋笔法,说明这绝不是正常的征召,而是胡乱搜捕。这的确称得上“一字之贬,严于斧钺”。“捉人”也与“捉壮丁”的内涵大有不同。“人”是一般的概念,“丁”的内涵则比较具体。玄宗天宝律法规定:“制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旧唐书·食货志》), 二十二岁才是壮丁年龄,而现在驱尽壮丁,及于老弱。

5夜:为什么夜间出动?一则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二则表明县吏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6从“吏呼一何怒”看出“吏”有着怎样的嘴脸?(凶恶残暴,如狼似虎)下面我们换个角度,来个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站在“吏”——一个军队的下层官吏的立场,说说他为什么“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不过是一个下层的小军官,迫于上司的命令而挖空心思“夜捉人”,不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吗?他家里也许还有妻儿老母,他自己的性命也可能朝不保夕。

7这场战争不仅给下层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给像石壕吏这样的下层军官带来了深深的恐惧。战争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造成生活贫困,劳动力急剧减少,“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据历史记载,安史之乱后,全国人口只有1690万强,比玄宗天宝十三年减少近十分之七。战乱之后,唐朝由极盛转向衰弱。

人们讨厌这种破坏安定和平生活的战争,就老妇人而言,她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有怨有恨,有哪些表现?(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妇啼一何苦)另一方面,又积极支援这场平叛战争,请同学们根据创设的情境,合理揣测想象老妇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五、齐背诗歌,抽查过关

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老妇人是杜甫笔下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女性形象。杜甫通过这一形象,反映了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唐朝人民虽怨恨战争,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眼泪,义无返顾地走上前线支持了平叛战争。

七、课外作业

1以本诗为蓝本,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代替诗人把这首诗改写为现代短文。提示:可以展开合理地联想,可以添枝加叶地描述。

2学了这三首诗歌,你对杜甫的思想发展有怎样的了解?

提示:这三首诗是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题材不同,背景不同,风格也不同。《望岳》写诗人游历山川名胜,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己的远大抱负,其感情基调热情奔放。《春望》写诗人历经战乱,目睹国家破败之象,身感离乡背井之苦,表达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石壕吏》也写于战乱时期,但这时,诗人面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后两首其感情沉郁忧愤。从这三首诗歌来看,诗人的思想逐渐从理想走向现实,从于家于己的眷顾转向于国于民的关注,或多或少地体现了诗人思想发展的轨迹。

本课教学我主要让学生在情境感悟中体味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让学生先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然后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在自主探究中培养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展示学生的个性与才华,从而营造出一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由《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由《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1c06d8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2.html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