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需要避免的十大误区

发布时间:2020-05-13 09:52: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避免的十大误区


误区一:一门心思奔名校

有考生父母打算为孩子只在本科一批一志愿报考一所心仪“名校”,二志愿放弃。这种填报志愿方式欠缺考虑,风险较大,如果孩子分数不够,本科一批一志愿没被报考院校录取,就失去了就读其他一本院校的机会。不可否认,“211”和“985”高校在硬件、软件上都较优越,能考上名牌大学固然是好事,但完全从“名牌”出发选高校,不考虑其他因素,特别是专业因素,则是不明智的。更何况,“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普通高校一些专业也有特色,具有很强的实力。因此,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不要只考虑“名校”,要走出非“名校”不报的误区。

误区二:不仔细看招生章程

专家提醒考生,填报高考志愿千万别冷落了招生章程,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办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等,特别是录取原则将直接关系到考生将来能否被录取,以及所报专业是否存在体检受限等。

误区三:志愿之间没拉开梯度

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我省今年实行平行志愿,在拉开梯度上,风险有所减小,但也不是不考虑。平行志愿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同时更突出了高考分数的作用。在考虑梯度问题时,专家认为平行志愿的最后一个到两个志愿要有相当的保险系数,也就是说,按照往年的分数,考生的分数上最后一个或者两个平行志愿一定要非常有把握才行。

误区四:盲目拥挤热门专业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另外一个误区是:盲目拥挤热门专业。各校招办老师表示,自己在咨询时经常被问道“今年什么专业热”,“什么专业是好专业”,实际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冷热的差异。盲目挤热门专业,对考生长远发展非常不利。首先,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其次,热门专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专业的“热”与“冷”总是相对的。再次,热门专业并非都是师资力量强,或是学校的名牌专业。专业热的原因有很多因素,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就是部分考生家长太功利性,单纯从眼前就业、待遇、收入来决定专业的选报,这其实是一种短期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部门、行业垄断逐渐被打破,真正对考生有用的还是在学校学的真本事。

误区五:只凭名称来选择专业

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还有一个误区是,喜欢凭着专业的名称来选择专业,而对专业内涵不了解。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考生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一般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

误区六:不服从专业调剂

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可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当考生在报考某院校时分数不占优势(够了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填写“不服从专业调剂”就意味着学校将会作退档处理。每年高招录取过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没有掌握好专业级差,或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落榜。

对待是否服从所报院校专业调剂,考生要统筹考虑。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思想准备。但现在大部分高校可以提供入校后转专业的机会,因此如果考生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换专业或者选修第二学位。

误区七:平行志愿没有风险

平行志愿填报虽然减少了志愿填报的风险,虽然教育考试部门从减少投档而被退档的矛盾出发把投档比例定位105%,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档后可能会被退档。退档的考生,即便是A志愿退档,也将直接进入征求志愿。这是平行志愿填报最大的风险。被退档的理由大致有:高考分数在所有被投档该学校考生中偏低;填报专业志愿太高,且志愿不服从调剂。当然,如果高校实行“进档即取”的原则,那么只要分数达到投档线,志愿服从调剂,就不会退档,落榜生将大大减少。

误区八:不考虑兴趣和特长

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为将来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创造条件,这才是最佳选择。

专家认为考生自身特性包括: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征、个人能力所及、个人身体条件等4个方面。面对一个自己根本不感兴趣、完全不喜欢的专业,又如何要求他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深造。

误区九:填报志愿是家长的事

把志愿决定权还给孩子,每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而且最好能进名牌大学读书。这种愿望会在孩子填报志愿问题上充分表露。有些父母还固执得有些过分,主观决定考生的志愿,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分歧很大,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压力。在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应该把填报志愿的决定权还给孩子。考入什么样的学校,上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父母给报的专业孩子不喜欢,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将来上大学就会造成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

误区十:照搬往年录取分数线

“老师,今年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多少啊?”“我这个分数,能上你们学校吗”……在每年的高考招生咨询会上,分数是家长们咨询得最多的问题。类似的问题把招生老师给难住了,他们只能告诉家长“录取分数不是学校决定的,要看考生报考的情况”。

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无法准确知道。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有的还有“大小年”现象,即一年高,一年低。考生要多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还可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356c9d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32.html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避免的十大误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