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关于“十七年”电影的几点分析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关于“十七年”电影的几点分析

十七年电影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这一段时期文艺史家一般称为17年时期。根据记载这一时期新中国共拍507部电影,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优秀电影。其中很多电影耳熟能详,例如《林则徐》《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早春二月》《我这一辈子》等等。一定程度上来说,十七年电影抒写了我国的抗战史,抒写了一批英雄形象,比如林则徐、邓世昌、洪常青、江姐等。张暖忻、李陀的《谈电影语言现代化》的文章,在当时实际上承载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它的潜台词是电影应该脱离政治,应该非意识形态化。

一、十七年电影的民族性

安德森认为,国家身份的历史建构,是想象与叙述的结果,他在《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中定义民族道: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是透过共同想象,尤其是经由某种叙述、表演与再现方式,将日常事件通过报纸和小说传播,强化大家在每日共同生活的意象,江彼此共通的经验凝聚在一起,形成同质化的社群。[2]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成为传播民族叙述的有效工具。

十七年电影主要描写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取得新中国的胜利。从十七年电影选材上带有强烈的民族性。从鸦片战争到抗战胜利,凝聚着中华儿女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一题材有着深厚的文化认同感,同时也极具民族凝聚力。从创作方法上和表现形式来看,这一时期的影片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十七年电影由于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受到苏联电影的影响,但是这一时期一些电影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带有强烈的民族性。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到郑正秋的教化民众的影戏观,中国电影一直以来承载着这种教化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也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主流。从十七年电影来看,大量的影片中透露出这种创作手法和创作观念。例如《我这一辈子》中的海福的角色,从一个巡警在和申远的交往中,逐渐走向了抗日救国的道路。《林则徐》《青春之歌》《英雄儿女》等一系列的影片都带有强烈的教化色彩。

十七年电影时期,中国电影涌现了一大批少数民族题材的优秀电影,例如《五朵金花》《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等许多少数民族电影,在完成政治宣传任务的同时,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电影,带有强烈的地方、民族特色,用荧幕展现出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中国电影深受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熏陶,深受中国传统戏剧的影响,在中国传统音乐、绘画、建筑上也有所借鉴。民族性不仅仅是指电影中的泛文化的民族性,这些传统文化和艺术上,所带给中国电影在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上的影响也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

二、十七年电影的类型性

类型研究指出,成功的类型片必须理解产销双方所共同关注的重大议题和文化情绪,并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回应历史和文化背景。[3]成功的类型片导演善于利用缜密的表演、乐理念和构图设计,经由研究的视觉表现与叙事策略,完成类型的形态。十七年电影中存在着大量的以战争为题材的电影,而且长期以来受到观众的喜爱,而且这些电影存在着相似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中国电影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武侠片的片种。


十七年电影中的战争题材的影片的叙事模式上,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歌颂式、传奇式、革命加爱情模式。战争题材电影叙事的意识形态策略主要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与强化和英雄母体的彰显与英雄情结的养成。十七年战争题材电影主要人物的塑造大致可分为三类:英雄形象的塑造,反面人物形象的塑造,母亲形象的塑造。这一时期的电影才用戏剧式的冲突来结构故事,推动叙事的发展,有很强的戏剧性。虽然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也归纳出了一种革命战争题材的类型创作。

三、从十七年电影管窥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

十七年电影虽然离我们的年代已经久远,但是其中一些影片到现在为止依然构成了中国观众历久弥新的民族记忆,一些桥段更是广为传唱。例如《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等等影片,这些耳熟能详的电影。特别是近期以来,这些红色经典电影,又一次占据了中国影视的一席之地。我们应该思考一下中国观众到底为什么会喜欢这些电影,以及这些电影在什么角度上迎合了观众的审美情趣。

中国观众受到长期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尤其是中国戏剧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审美情趣。传统戏剧一直秉承着文以载道的传统理念,虽然它曾负载的许多负面性价值已经伴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成为历史的尘埃。在民族传统文化心理深深浸润下,传统的戏剧不但积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也孕育出具有独特审美情趣的中国观众。

伦理化的情感满足作为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关键一环,已经成为最基本的大众审美诉求。虽然自近代以来就曾有无数次受到新派认识的猛烈抨击和批判,但是普通观众的喜闻乐见经久不衰。究其原因,不能一味责怪中国观众人文素质低下,更应该注意的是在这种固执的审美偏好中蕴涵着某些民族文化心理的要素。从十七年电影的特点来看,大量的影片中蕴涵着道德价值体系,蕴涵着编导人员的价值倾向,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始终是这一题材电影的创作主流。而且这一类的电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一定程度上能说明中国观众的审美倾向与价值判断的审美诉求。

中国电影从来就不擅长于描写人物的内心,同时一些标榜心理剧的国产电影不伦不类,也被观众所病垢。从十七年电影的喜剧片来看,中国观众对喜剧电影情有独钟,同时当代冯小刚的喜剧电影也能佐证这一观点。比如《地道战》《地雷战》略带有喜剧氛围的电影能够取得成功与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不无关系。十七年电影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电影的民族性特征、电影的类型化特征,以及其中透露出的民族审美情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47484d3a5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08.html

《[电影]关于“十七年”电影的几点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