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王氏

发布时间:2018-10-06 02:56: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晋阳王氏

武平王氏宗亲 晋阳王氏自柔、泽兄弟开基后,便成为魏晋盛门,唐以后,便衰没不显了。 太原王氏的晋阳支兴起较祁县支稍晚,时间约在东汉末年。《三国志·王昶传》说,昶家于晋阳,父泽,伯父柔,少年时因得郭林宗品评而知名。郭林宗即郭泰,太原介休(今属山西)人,善于奖掖后进,有盛名于东汉桓帝时期(公元147—107年),卒于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柔、泽兄弟谒之求名,最早不过桓帝时,最晚在灵帝初年。知名后分别官至北中郎将和代郡太守,也只能是灵帝以后的事情。因此,根据史书的记载,晋阳王氏贵显的最早时间不会超过东汉灵帝时期(公元168—189年),亦即东汉末年。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古今姓氏书辨证》说,柔、泽兄弟乃汉扬州刺史王霸之后,是王霸之子咸十九世孙,可能根据王氏私家谱牒,尚缺乏历史的证据。柔子机,仕魏官至东郡太守;泽子昶,史称“少与同郡王凌俱知名,凌年长,昶兄事之”,可知是与祁县王凌同时期的人。他仕魏后官至司空、京陵侯,魏末因助司马氏篡魏有功,子孙入晋后皆平步青云,超级贵族的基础也随之奠定。故在西晋时,王柔孙沈以佐命之功官至司空,封博陵郡公;沈子浚,大司马,父子皆登三公之位。昶子浑,晋武帝时率方面之军灭亡孙吴,实现全国统一,建不世之勋,官至司徒,增封京陵侯爵,为京陵郡公,食邑八千户。子济,妻子是武帝女常山公主,官至骠骑将军。浑弟深,冀州刺史;深弟湛,汝南太守。湛从兄默(黯),曹魏时已当上了尚书;默子佑,仕西晋为北军中侯。湛子承,亦当上了东海太守。承从叔遐,光禄勋。自晋初至此仅四十余年,王氏可考者十三人,除一人早卒外,余十二人全部进入仕途,且三人三公,一人尚书,官位都在中级以上,真是鼎贵一时,是晋阳王氏的黄金时代。 西晋以后,五胡乱华,皇室遭窃,在东南一角建立东晋,晋阳王氏也出现败落之象。尽管如此,东晋时的晋阳王氏仍是当代名族。这不仅表现为它能继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郡桓氏、陈郡谢氏之后独霸东晋朝政达数年之久,而且族中还有三人相继为哀、简文、孝武三帝皇后,一人位至三公(王恭),五人官至正副宰相(述、坦之、蕴、国宝、恭),五人任大州刺史(淡、愉、忱、绥、恭),八人有公侯爵位(峤、道素、崇之、聿、承、述、坦之、恺),除去其中的重复因素,仍可窥知晋阳王氏当时的荣华。晋阳王氏在东晋末年连遭三次家难:一是因为宰相司马道子而起,结果是副相王国宝及从祖弟琅琊内史王绪被杀;另一是因为前将军王恭起兵清君侧而起,结果失利,他与五子及弟爽、爽兄子秘书郎和同时被杀;最后一起家难因宋武帝诛除异己而起,结果是江州刺史王愉及其子孙十余人全部被杀。接连的家祸伤透了这支晋阳王姓人的元气,以致他们从此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东晋以后,南北朝乃至隋唐,都不断有自称是他们后裔的晋阳王氏人显贵于世,但细究起来,没有一支与他们有关。如北魏隋唐时被作为整个太原王氏代表的王慧龙支,“自云太原晋阳人,司马德尚书仆射愉之孙,散骑侍郎缉之子也”。《魏书·王慧龙传》还说,慧龙当初遭家祸时,得沙门僧彬鼎力相助,从建康(今南京市)逃奔雍州刺史鲁宗之,得到他的资助,渡江北奔后秦。后入北魏,宰相崔浩弟恬相信他是王氏子,妻之以女,才得于与北朝首族清河崔氏联姻。后鲁宗之子鲁轨也来投奔北魏,终于拆穿了王慧龙的谎言。原来,慧龙原是王家奴仆,假冒主人姓氏,其母又与僧彬私通,生下慧龙,因此僧彬才舍命相救。崔浩等得知真相后,因为早已将女嫁出,为顾全家族的脸面,也只好将错就错,只是将他禁锢,不再升他的官。这段记载,才是真实。尽管王慧龙有假冒之嫌,但他毕竟还是这支晋阳王氏的开创者,又联姻清河崔氏,北魏太武帝时以军功官至安南将军、荆州刺史,其家族在北朝的地位由此奠定。至孝文帝定族姓时,纳慧龙孙王琼之女为妃嫔,把他作为太原王氏的象征。从此,因为有皇帝的扶持,大族的提携,王慧龙的后裔终于登上了北方一流大族的地位,与崔、卢、李、郑四姓合称北朝五族,“世之言高华者,以五姓为首”。王琼后来官至征北将军、中书监、并州刺史,封长社伯。四子:遵业、广业、延业、季和,并有时誉,各自分房立支,人称四房王氏。遵业为大房,子孙贵显于北朝隋唐,十世孙浦至唐末犹任昭宗宰相;广业为二房,贵显略逊大房,后裔知名者有北齐胶州刺史王野父、唐御史中丞珺儒、中书舍人王孝远、祠部郎中王佶、太常博士王仙客、殿中御史王郑卿等人;延业为三房,季和为四房,并早亡无后,故不显于隋唐。晋阳王氏除上述两支外,南北朝至隋唐时又有多支贵显,其家族地位虽不能与王慧龙支相比,但也是各朝有影响的贵族。如《南史·王元规传》:太原晋阳人,祖道宝,齐晋安郡守。父讳,梁武陵王记室参军。元规,梁陈时为名儒,陈文帝时任国子祭酒。陈亡入隋,官左秦王府东阁祭酒。子大业,亦聪敏知名;《北史·王士良传》:士良先祖出自晋阳,晋末避乱,西入凉州,世代在河南做官。北魏太武帝,灭北凉,其曾祖景仁归魏,做了敦煌镇将。祖公礼,平城镇司马,因此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安家立业。父延,兰陵郡守。士良魏末遭乱,迁居河右,后仕东魏北齐,又仕北周、隋朝,官至小司徒、荆州刺史,封琅琊县公。子德衡,北周末年任仪同大将军。又《北史·王韶传》:韶“自云太原晋阳人也,世居京兆。”祖谐,原州刺史,父谅,早卒。韶北周时以军功官至开府、车骑大将军,封昌乐县公。入隋后极受文帝敬重,文帝曾说“子相(韶字)受我委寄,十有余年。终始不易”。又从军灭陈,陈亡后留守建康,文帝说:“能克平吴、越,王子相之力也。”后官至司徒、尚书令、灵豳等十州刺史,封魏郡公。子士隆亦有父风,隋末任尚书右仆射。王世充代隋建郑,他依然受重用。又《北史·王睿传》:“自云太原晋阳人也。六世祖横,张轨参军。晋乱,子孙因居于武威姑臧。父桥,字法生,解天文卜筮。凉州平,入京”,死后因子贵,赠官平远将军、凉州刺史,封显美侯。王睿在文明太后时以卜筮术见幸,爱宠有加,群臣莫及。后官宰相,封中山王,及逝,京师送葬者倾城。子袭、椿,一为宰相,一至三公。袭六世孙晙入唐后仕玄宗为宰相。此即《新唐书》所谓“中山王氏”。又《北史·王操传》:其先太原晋阳人,后梁外戚。王操在后梁明帝时做官,官至宰相,封新康县公,明帝称“贤相”。死后官赠司空,七子皆有命于当时。入唐以后,晋阳王氏显贵者有王慧龙后裔中的大房、二房,王睿之后“中山王氏”,以及汾州长史王满支,即文宗宰相王播、僖宗宰相王铎、魏郡公王起、武宁节度使王式、浙东观察使王龟、太常博士王炎等人所在支系。莱州刺史王景支,即德宗时太子少保王纬所在支系;驾部员外、诗人王翰(澣)支。此外,又有属县不明或自称太原王氏者三支,前述王景支即其一。其二是文宗时仆射王彦威,史称“太原人,世儒家”,以长于儒学而见重于时;再就是宪宗时太尉王锷,“自言太原人”,“附太原王翃为从子”,“受符节居方面凡二十余年”,“家财富于公藏”。子稷,唐末任德州刺史,为节度使李公略所杀。稷子叔泰,唐亡时仍任九品官。唐以后,晋阳王氏仍时断时续有人贵显,如北宋步军副都指挥使王信、秘书监王子韶、河东经略安抚使王忠植、金左右司员外郎王渥、明吏部尚书王琼等人。但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朝廷选官用人,不再重视家世和门第,而以个人德才为准,社会也以当代官僚之家为贵族,不再像过去那样重视“冢中枯骨”。因此,原有的老资格贵族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晋阳王氏也随之衰落不显了。作者: 王大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7d3c94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9.html

《晋阳王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