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

发布时间:2012-01-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
语文 设计者
毛林英

三年级

精读
学习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风筝》第二课时
教案背景:
本教案的设计历经以下步骤:一是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师用书》的相关要求,在深入研读教材、了解本班学生的情况下,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二是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三是跟本组教师进行研讨,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四是自己再读教材,再次修改和整理;五是用本教案上过课后,再做修整。

1、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走进秋天”。这是这组课文的第二篇。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2、教材感悟


熟读教材之后,我捕捉到了以下信息:1、在我们的印象里,放风筝一般是在春天进行的活动,而这课中的放风筝却发生在秋天。为什么作者在秋天也这么热衷于放风筝呢?查阅了作者童年时代我们祖国的境况可知,那个时代正是我们国家面临自然灾害的时期,物质非常贫乏,人们吃不饱、穿不暖,更没有钱用来添置玩具。而自做的风筝成了作者童年时期最美好的记忆。2、文中描写放风筝的句子非常传神,用词非常恰当,这是指导学生学习遣词造句的好教材。3、文章的开头讲“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而课文却用很大的篇幅讲找风筝的过程和心情,这是对比烘托的写作方法的典范,应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理念:
“教是为了不教”,鼓励学生采用小组合作、自读自悟等方法体会课文内容,并从课文学习中习得写作方法。

教学思路:
复习导入——感悟背景——悟“做风筝”——品“放风筝”——感“找风筝”——仿写训练——全课总结 学习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憧憬、垂头丧气、千呼万唤”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感悟做、放、找风筝的过程中小伙伴的心情变化。体会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并能读出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3、感悟作者用词的恰当和对比烘托写作方法的运用,尝试用对比烘托法写一段话。
学习重点:感悟并读出小伙伴做、放、找风筝时的不同心情,
学习难点:感悟作者用词的恰当和对比烘托写作方法的运用,尝试用对比烘托法写一段话。


学法指导:合作讨论、自读感悟 评价设计
1.针对目标1采用指名答、举例说、从文中找出表现相应心情的词语等手段来进行评价。
2.针对目标2教师采用巡视、指名答等形式评价学生“找出相应心情的句子”这一目标,目标达成度在97%以上。情感朗读目标的评价则采用倾听学生自读、小组赛读等形式来评价学生朗读情况,目标达成率在90%以上;
3.针对目标3采用指名说、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小练笔等形式达成目标。 资源准备:
PPT课件 资源设计: 1、读一读。
憧憬和希望 凌空飞起 翩翩飞舞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垂头丧气
2、作者简介 http://baike.baidu.com/view/2037.htm 中文名: 贾平凹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 出生日期: 1952221 职业: 作家 毕业院校: 西北大学中文系 主要成就: 获多次文学大奖 代表作品: 《秦腔》《高兴》《心迹》《爱的踪迹》《废都》 入选教材作品: 不是个好儿子、月迹、落叶

3、童年背景
http://www.21cn.com/weekly/jdts/2009/02/10/5849069.shtml 195919601961年,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遇到了严重困难。导致困难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195919601961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二是,苏联修正主义集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逼还债务;三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中的“左”倾错误。
1959年全国出现了“受灾范围之大,在五十年代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达4463万公顷(每公顷等于1万平方米,合15市亩,计6.8650亿亩),成灾(收成减产80%以上为成灾)面积1373万公顷。
1960年,继1959年大灾害后,全国大陆除西藏外又发生了建国后严重的,也是近百年少有的特大灾害,受灾面积达6546万公顷,成灾面积2498万公顷,受灾面积居建国五十年首位。
4、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5、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 6、一个人用手拿着,另一个人拉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越拽越长,风筝就飞向空中,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

授课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风筝》一课的生字新词,现在,咱们一起来读下面的词语。
憧憬和希望 凌空飞起 翩翩飞舞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垂头丧气 先齐读,再挑学生读。
师:这些词语中,哪些是表现做风筝的?哪些是表现放风筝、哪些又是有关找风筝的?
挑学生分类。
师:不同的词语反映出作者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复习生字新词,会新课学习重点:“感悟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做铺垫。
二、 新课学习。 1、感悟背景。
师:提起放风筝,我们最先想起的是哪一个季节?(春季)
师:这里的放风筝又是哪个季节呢?你能从文中或图画中找到这个季节的影子吗?
学生自读课文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预设:如果学生从图片中发现这是在秋季的时候,进一步引导:从图的哪些地方发现的?是呀,大片大片的苇絮雪花般成簇成团,这分明是在秋季

呀!如果学生从课文中“拔几根细苇”发现的话,进一步引导:春天芦苇是怎样的呢?春天的芦苇那么细那么嫩,能用来做风筝吗?
师:我们都选择在春天放风筝,作者为什么对秋天放风筝的印象如此深刻呢?这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关。现在,咱们一起了解作者。
PPT显示作者简介: 中文名: 贾平凹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 出生日期: 1952221 职业: 作家 毕业院校: 西北大学中文系 主要成就: 获多次文学大奖 代表作品: 《秦腔》《高兴》《心迹》《爱的踪迹》《废都》 入选教材作品: 不是个好儿子、月迹、落叶 师:谁愿意根据课件,向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挑一个学生读作者简介。
师:留意了没有?作者是哪一年出生的?(1952年)
师:1952年,那么,在他的童年时代,也就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个年代。
PPT出示:
195919601961年,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遇到了严重困难。导致困难的

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195919601961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二是,苏联修正主义集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逼还债务;三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中的“左”倾错误。
1959年全国出现了“受灾范围之大,在五十年代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达4463万公顷(每公顷等于1万平方米,合15市亩,计6.8650亿亩),成灾(收成减产80%以上为成灾)面积1373万公顷。
1960年,继1959年大灾害后,全国大陆除西藏外又发生了建国后严重的,也是近百年少有的特大灾害,受灾面积达6546万公顷,成灾面积2498万公顷,受灾面积居建国五十年首位。
学生自读后,谈谈自己从这几段文字中感受到了什么?(生活贫穷) 【设计意图】作者童年背景的介绍既让学生了解作者,拉近与作者和文本的亲近感,又使学生感受到: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一个小小的风筝对孩子们来讲是多么的重要。以此,为全课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学生答后,教师及时小结:是的!在作者的童年时代我们国家非常贫困,人们吃都吃不饱,更别说为孩子们添置玩具了。所以,尽管是在秋天,尽管是自己做的并不专业的风筝,仍然在作者的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美好印象。正如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所说:
PPT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设计意图】及时出示第一自然段,以激起学生的共鸣,同时,顺畅连接到下面部分的教学。
2、悟“做风筝”


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我们”是怎么做风筝的?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来。学生找出后,教师出示PPT
PPT: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 师:风筝是用什么做成的?(细苇、白纸) 师:我们有没有用上鲜艳的颜料?(没有) 师:我们有没有用上彩色的丝线?(没有)
师:仅仅是用细苇和白纸做成的风筝,会是怎样的风筝呢? 学生可能会说:难看的风筝、丑陋的风筝等。 师:这样的风筝可爱吗?
师: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快活!请找出表现“我们”做风筝快活心情的句子,在它们下面画上横线。
【设计意图】以风筝的“粗糙”“难看”和孩子快乐的心情做比,让学生认识到作者对风筝的喜爱程度。
学生自读自画后,全班交流。(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师:风筝样子的好坏丝毫也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情。猜猜看,“我们”做风筝时,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答:希望我们的风筝飞到云彩那里去,希望我们的风筝飞到远远的地方等等。
学生答后,教师相机引导:这么些正是“我们”所向往的呀!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憧憬”(相机板书:做风筝 憧憬)
全班有感情地齐读第二自然段。


3、品“放风筝”
过渡:做风筝的过程是如此的快乐,那么放风筝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试试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
老师读课文: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
挑两三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眼前浮现的画面。 师:你想用哪些词来评价一下你眼前出现的画面? 学生可能会答他们很快乐、他们放风筝的技术很高超等。
师:如果把文中的一些词换成其它的词语,你还会觉得他们的技术有那么高超吗?
PPT
一个人用手着,另一个人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越拽越长,风筝就飞向空中,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
学生自读这段话。
小组讨论交流:这段话和原文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
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恰当地遣词造句能使文章增色不少。我们在习作的时候,可以用“换词”的方法来提高我们的习作质量。要表达同一个意思多换几个词试一试,看看到底哪个词语好,就用哪一个。


【设计意图】在感受文本的过程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 师: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作者的这段精彩的描写。 师生齐读放风筝部分。
师:随着风筝越飞越高,我们的心情也越来越快活!在文中找出表现我们快活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放得这么高!
读书小比赛:分小组读这段话,比比看,哪个小组读得最棒! 师总结:读到这里,我们不由得不再次感叹:读——
PPT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读后板书:放风筝 快活)
【设计意图】再读第一自然段,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情感。 4、感“找风筝”
过渡:天有不测风云,当“我们”正高兴的时候,“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此时,“我们”的心情怎么样呢?自读四、五自然段,找出描写“我们”心情的词语。(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哭了 垂头丧气)
(相机板书:找风筝 垂头丧气) 师:为什么“我们”的心情会如此糟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次出示课文第一段,师生齐读。
PPT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设计意图】再次呈现第一自然段,激荡情感。
师:线断了,丢的不仅仅是风筝,还有“我们”的快乐呀?我们又怎会

不伤心?怎会不难过?在伤心之余,难过之余,我们又做了什么?自己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指名学生回答。(继续找风筝) 师:为什么不肯放弃,继续寻找?
学生答后,教师再次出示课文第一段,师生齐读。
PPT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师:继续找,找的不仅仅是风筝,更有我们的快乐呀!(相机板书:童年快乐 勾勒蝴蝶图案)
三、 尝试仿写。
小组讨论:文中多次强调做风筝和放风筝的快乐,作者为什么偏偏还要写上找风筝的难过呢?
学生答后,教师总结: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和找风筝的难过、伤心正好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能让我们再次深深地体会到做风筝和放风筝的快乐。这种写法叫对比烘托法。现在,请大家用这种方法尝试着写一段话。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组内交流小练笔,推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学课文,不仅仅是学习新词生字、感悟文本,还要指导学生习得写作方法。抓住本课的写作特点进行写作指导,针对性强。
四、 全课总结
学习语文不仅要知道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写,还要弄明白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奔照着这样的思路一路走来,大家都收获多多,希望以后继续努力,做到阅读、写作共同进步!





板书设计:

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憧憬 快活 垂头丧气

童年快乐


【设计意图】板书的整体形势以蝴蝶图案为主,与课题“风筝”遥相呼应。文字与文本相呼应,简明扼要,突出中心。


总结与反思:
经过研读课标、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反复修改之后,这篇教学设计终于在学生中进行了“试验”。试验的结果还是相当令人满意的。老师和学生都沉浸在浓浓的课文氛围之中,学生感情投入、表达真诚,从这篇课文的学习中习得了阅读、写作的方法。总结起来,我觉得有几点做得非常好。
1、确定科学、恰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设定是大费了一番苦功的。先从课程标准中摘录本学段学习目标,然后,又翻开教师用书,了解编写意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等,接着又研究了学情,深入研读了教材,所以,目

标的设定相对科学、比较符合学情。
2、学习大环境的设定。在课的开始,借助了解作者、作者童年的国家境况,给孩子们营造了这样一种心理环境: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孩子们没有什么玩具可玩。这样就奠定了“作者对风筝的喜爱和珍惜”这样的心理环境,更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度感知。
3、第一自然的有效的回环使用。第一自然虽然简单,只有一句话,却是全课的题眼,也是发自作者内心最强烈的声音,所以,在介绍完作者童年背景的时候,就呈现了这一自然段,以唤起孩子的共鸣;在做风筝、放风筝两段学习完之后,又读本段,以增强对做风筝、放风筝的喜悦心情的体悟;在讲到找风筝的糟糕心情时,再读本段,以便让学生从强烈的反差中,深刻体悟到:风筝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再讲到继续找风筝时,又读了本段,使孩子再次深刻的感受到风筝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它就是“我们”的快乐。第一自然段的回环使用,使学生的情感一次又一次地向上推进,最后,达到与文本的情景交融。
4、写作方法的指导。本课一共有两处写作方法的指导:一是在放风筝一段中,学习恰当的遣词造句的方法;二是在全课学习结束之后,让学生体会:明明是写“做风筝、放风筝”带来的快乐,为什么偏偏要写“找风筝”的难过心情呢?使学生认识到对比烘托手法的妙处,并尝试写作。
虽然本节课达到预期目标,但是,我也存在困惑之处:在写作方法的渗透上,本节课一共渗透了两种,其中,对第二种进行了专门的训练。这样的渗透是否有些多?是不是一课渗透一种即可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7fed54a767f5acfa1c7cde8.html

《风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