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体育保健学课程介绍

发布时间:2020-04-30 11:09: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体育保健学课程介绍

一、 体育保健学的概念


  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是伴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并在与医疗保健相结合的进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是从卫生保健学的角度去研究不同的体育运动形式与环境对人体所带来的不同影响,以及人体对体育运动所表现出的反应与适应,以此来寻找出最适合于个体生理条件的体育运动形式,以保证人体的健康,促进体质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人是主体。体育保健学要研究人体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就必须在认识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发展变化的影响,掌握不同年龄、性别、不同运动项目和不同训练水平人的生理特点,这就需要具有坚实的运动生理学的理论与知识;人体的机能和形态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还需要掌握运动解剖学的知识;为了进一步阐明某些生理现象的产生机理,还需要具有运动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在运动创伤防治的研究中,对运动创伤发生机理的认识,除需运动解剖学的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运动生物力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此外,在运动创伤的预防、诊断、处理、急救和运动性病症的生理、病理现象的鉴别与处理以及运动员伤后训练、伤、病的体育康复等实践工作中,需要具备一定的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中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因此,体育保健学在它的学科体系上,它涵盖了体育生物学各基础理论学科,又涉足了三个医学的研究领域。
  综上所述,体育保健学的研究领域广阔,具有多学科集成、协作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是体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一门共有的专业必修课程。


二、体育保健学的任务


  体育保健学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相关的体育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及卫生学有关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研究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运动训练水平,为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提供科学依据,并给予保健监督和指导;研究影响体育运动参加者身心健康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并制定相应的体育卫生措施;研究常见运动性伤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措施;研究伤病后的训练及常见病的体育康复手段及方法。以达到维护和促进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心健康和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三、体育保健学的内容


  体育保健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体育卫生、医务监督、运动创伤防治以及体育康复几个部分。
  在体育卫生部分中:研究体质与健康、运动卫生、运动营养卫生以及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体育运动。
  在医务监督部分中:研究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及其消除途径、运动中心功能的评定、运动性病症以及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等。
  近年来,随着运动技术的不断提高,医学科学和电子技术、超微量分析技术迅速进展,研究的视野已进入了分子水平的微观世界,医务监督的研究范围和工作领域也正向着更为深入、广泛的领域扩展。
  在运动创伤防治部分:研究肌肉、肌腱、韧带的损伤,关节软骨损伤、骨组织劳损、骨软骨炎以及周围神经损伤等。
  在体育康复部分:研究体育康复理论与实践、运动处方、运动伤后训练与机能康复及常见病的体育康复等。
  体育保健学的学科发展对于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我国高等体育人才的培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以及我国体育保健康复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体育保健学与运动医学的渊源关系及其发展简史


  我国体育保健学建立于廿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它与运动医学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运动医学是医学与体育相结合的一门边缘科学,它是研究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运动医学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伴随竞技体育的发展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
  在奥运精更高、更快、更强口号的引导下,人们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向人类运动的生理极限不断地冲击和挑战,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因此,运动训练就必须科学化,就必须建立在科学选材、科学育材的基础上。其中包括运用医学的技术和知识研究在训练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和适应性,防止因训练过度和不当所引起的运动性伤病,应用体育形式加速伤病后人体功能的康复,防止运动不足病和老年病。以上这些内容也就构成了运动医学的研究范畴。运动医学建立于廿世纪20年代,由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恢复和运动生理学的进步,促进了运动医学的发展。1924年在德国率先成立了运动医师联盟,随后于1928年成立了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现称:Fédéation Internationale deMédicine sportive, FIMS)。
  我国运动医学起步于廿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前苏联专家来华举办医师督导班体育卫生班,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运动医学的专业人才,他们成为我国运动医学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开创了新中国的运动医学事业。我国于1958年成立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1959年成立了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运动医学研究所,1978年中国运动医学会成立,1980922中国运动医学会加入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在50年代中后期我国一些医学院校和体育院校开设了运动保健学课程,文革时期是我国运动医学事业的停滞阶段,运动保健学课程也被三合一(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保健学)的运动生理卫生课程所取代。文革后,百废俱兴,全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都开设了运动医学课程,并由体育院校编写了运动医学教材(1978年)。80年代初,教育部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进行全面修定时,考虑到运动医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解决在竞技体育领域中与运动训练、竞赛有关的医学问题,是为运动训练管理专业培养高水平教练员、运动员服务的,而体育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体育师资,是属于培养群众体育、学校体育方面的高级体育人才。因此,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中,应紧密围绕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终止了运动医课程,新设了体育保健学课程。
  在这样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背景条件下,体育保健学这门新兴学科诞生了。同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学科设置中,也增设了体育保健学这门新的二级学科。
  体育保健学于廿世纪80年代初面世后,由浙江大学、扬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的学科教师在广泛调研、反复研讨的基础上,于1984年制定了第一部部颁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从此确立了体育保健学的学科体系,1987年由高教出版社出版了全国体育教育专业(本科)通用教材《体育保健学》(第一版)。1997年和2001年又相继由高教出版社出版了《体育保健学》第二、三版教材。至此,标志着体育保健学与其它相关学科一样,逐步走向成熟。
鉴于学科发展的需要,于1985年在原杭州大学成立了由60余所高等院校的学科教师代表参加组成的全国体育保健学研究会1997年研究会加入中国康复医学会,改组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体育保健专业委员会)。一年一度的学术论文报告会不乏有许多具有较高水平的有关教学、科研方面的学术论文发表,学会的学术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体育保健学学科的发展和学术繁荣。
  体育保健学与运动医学在历史上有着渊源的关系,学科上有着相似的体系,但它们各自研究的对象、内容与任务却又各有不同。简言之,体育保健学是属于群众体育研究的范畴,是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服务的,而运动医学是属于竞技体育研究的范畴是为落实奥运争光战略服务的。当然,任何一个学科也不会绝然孤立地存在,体育保健学与运动医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也都是相互交叉、渗透的。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中等学校中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学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也自然会赋予体育保健学以更新的研究课题和内容。


五、学习体育保健学的学习要求


  学习体育保健学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正确树立人体结构与机能之间的辩证关系,结构与机能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结构决定功能,而功能的运用也会对结构产生影响,例如人体的肩(盂肱)关节,从解剖学结构上看,它是一个悬垂球窝关节,可以围绕三个方向轴运动;关节囊松弛;周围韧带薄弱;关节面差大。因此,反映到功能上它是一个灵活度很大的关节,可以做大范围的转肩运动,但是它同时在解剖学结构上存在着关节不够牢固的弱点,因此,在大幅度转肩动作比较多的投掷、体操、排球、网球、羽毛球、游泳等运动项目训练中,肩部损伤的发病率就比较高,根据肩(盂肱)关节这一结构与机能对立统一的观点来看,在专项技术训练中,就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肩部的局部负荷量,克服单打一的训练方法,并有意识地加强其肩部、肩袖肌肉力量练习,来加强肩(盂肱)关节的稳定,使之既灵活又牢固。
  正确树立机体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人体由各器官、系统组成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各部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体育运动就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下共同完成的身体活动,这一观点在运动性伤病与医务监督、身体机能评定等问题的研究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
正确树立机体与外环境辩证关系。健康这一概念的生理学解释应是人体内外环境的高度平衡与统一,哲学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物的平衡统一都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在体育保健学研究中,我们遵循这一客观规律,积极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利用环境、改善运动环境,同时调动机体去积极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运动负荷对人体的作用,使之从事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就可以实现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水平的目的。
  正确树立机体先天与后天的辩证关系。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人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在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个人运动能力的先天遗传优势无疑是其成材的首要条件,这在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研究与实践中已体现得非常充分了,但后天的科学系统训练也是运动员成材的必备条件,一个具有多么优秀的先天运动才能的人,倘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运动训练或训练不合理、不刻苦,他也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其二,首先要学习好体育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这些学科都是构成体育保健学这一综合学科的基础。无论是学习医务监督,还是运动创伤,都需要这些基础理论知识来支撑,研究运动机能评定,应熟悉生理、生化;研究运动创伤要了解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体育保健学就是运用这些基础理论、知识对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身体机能状况进行评定,并据此科学地指导运动实践。可以讲,体育保健学做为一门应用学科的价值在于它做为一个桥梁把基础理论课程中的理论、知识、研究成果与体育运动实践连接起来更好地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服务,促进体质的增强,运动水平的提高。
  其三,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做到学以致用,用以致学,不断向实践学习。要深入到体育运动实践中去,要学习体育运动,熟悉体育运动,热爱体育运动,并身体力行。体育保健学的学科属性就是应用学科,学科内容中很多是实践操作。因此,要密切联系实际,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除了理论知识外,还必须有感性认识与体会,很多研究生同学毕业于医学院校、生物学专业,缺乏体育运动的实践经验,因此更要主动、自觉地去学习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学好体育保健学,才不致于把理论、知识束之高阁,成为无用的教条。
其四,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实践中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患于未然,这也是保健学的宗旨。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扬救死扶伤的精神,在抢救伤员和危重患者时一定要树立生命在你手中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最后,在实践中注意不断总结经验,立志为提高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的科学水平,为增进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803242a1c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6.html

《最新体育保健学课程介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