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历年中考鉴赏阅读试题

发布时间:2024-01-01 00:17: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登飞来峰》---历年中考鉴赏阅读试题
《登飞来峰》赏析题
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1)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比喻当时保守势力,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最高层”比喻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2)这是一首哲理诗,其表达特点是借景抒情、托物寓理。
3)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千寻(见日升)”突出塔之高,为下文作铺垫。
2.文学常识填空。
本诗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揭示了怎样的哲理?
答:表达了诗人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畏艰险、不屈服于旧势力的勇往直前的坚定决心,自信向上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 / 4
《登飞来峰》---历年中考鉴赏阅读试题
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诗与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了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互勉或自励之意。
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诗与苏轼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是一脉相承。王安石是从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
8.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飞来峰高耸入云,传说在飞来峰的千寻塔上可以听见天鸡鸣叫,可以目睹壮观的东方日出,诗人借神话传说侧面烘托出飞来峰的高大,为下文“占据较高的立足点,树立远大目标”的议论做铺垫,使议论自然。
9.选择题。
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2 / 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8b2f1dfb7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04.html

《《登飞来峰》历年中考鉴赏阅读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