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全)

发布时间:2021-02-23 05:12: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 注意下列性质:

要知道它的来历:若BA的子集,则对于元素a1来说,有2种选择(在或者不在)。同样,对于元素a2, a3,……an,都有2种选择,所以,总共有种选择,即集合A个子集。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这种情况之中,包含了这n个元素全部在何全部不在的情况,故真子集个数为,非空真子集个数为

3)德摩根定律:

有些版本可能是这种写法,遇到后要能够看懂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的取值范围。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AB,是否注意到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中有元素无原象。)

注意映射个数的求法。如集合A中有m个元素,集合B中有n个元素,则从AB的映射个数有nm个。

如:若;问:的映射有个,的映射有个;的函数有个,若,则的一一映射有个。

函数的图象与直线交点的个数为个。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②定义域一致(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函数定义域求法:

分式中的分母不为零;

偶次方根下的数(或式)大于或等于零;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义域是_____________

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的定义域为。

11、函数值域的求法

1、直接观察法

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函数,其值域可通过观察得到。

例 求函数y=的值域

2、配方法

配方法是求二次函数值域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例、求函数y=-2x+5,x[-1,2]的值域。

3、判别式法

对二次函数或者分式函数(分子或分母中有一个是二次)都可通用,但这类题型有时也可以用其他方法进行化简,不必拘泥在判别式上面

5、函数有界性法

直接求函数的值域困难时,可以利用已学过函数的有界性,来确定函数的值域。我们所说的单调性,最常用的就是三角函数的单调性。

6、函数单调性法

通常和导数结合,是最近高考考的较多的一个内容

7、换元法

通过简单的换元把一个函数变为简单函数,其题型特征是函数解析式含有根式或三角

函数公式模型。换元法是数学方法中几种最主要方法之一,在求函数的值域中同样发

挥作用。

例 求函数y=x+的值域。

8 数形结合法

其题型是函数解析式具有明显的某种几何意义,如两点的距离公式直线斜率等等,这

类题目若运用数形结合法,往往会更加简单,一目了然,赏心悦目。

例:求函数y=+的值域。

倒数法

有时,直接看不出函数的值域时,把它倒过来之后,你会发现另一番境况

例 求函数y=的值域

12.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切记:做题,特别是做大题时,一定要注意附加条件,如定义域、单位等东西要记得协商,不要犯我当年的错误,与到手的满分失之交臂

15 . 如何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取值、作差、判正负)

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有三种:

(1)定义法:

根据定义,设任意得x1,x2,找出f(x1),f(x2)之间的大小关系

可以变形为求的正负号或者与1的关系

(2)参照图象:

①若函数f(x)的图象关于点(a,b)对称,函数f(x)在关于点(a,0)的对称区间具有相同的单调性; (特例:奇函数)

②若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a对称,则函数f(x)在关于点(a,0)的对称区间里具有相反的单调性。(特例:偶函数)

(3)利用单调函数的性质:

①函数f(x)与f(x)+c(c是常数)是同向变化的

②函数f(x)与cf(x)(c是常数),当c>0时,它们是同向变化的;当c<0时,它们是反向变化的。

③如果函数f1(x),f2(x)同向变化,则函数f1(x)+f2(x)和它们同向变化;(函数相加)

④如果正值函数f1(x),f2(x)同向变化,则函数f1(x)f2(x)和它们同向变化;如果负值函数f1(2)与f2(x)同向变化,则函数f1(x)f2(x)和它们反向变化;(函数相乘)

⑤函数f(x)与在f(x)的同号区间里反向变化。

⑥若函数u=φ(x),x[α,β]与函数y=F(u),u∈[φ(α),φ(β)]或u∈[φ(β),φ(α)]同向变化,则在[α,β]上复合函数y=F[φ(x)]是递增的;若函数u=φ(x),x[α,β]与函数y=F(u),u∈[φ(α),φ(β)]或u∈[φ(β),φ(α)]反向变化,则在[α,β]上复合函数y=F[φ(x)]是递减的。(同增异减)

⑦若函数y=f(x)是严格单调的,则其反函数x=f-1(y)也是严格单调的,而且,它们的增减性相同。

f(g)

g(x)

f[g(x)]

f(x)+g(x)

f(x)*g(x) 都是正

/

/

/

/

17. 函数f(x)具有奇偶性的条件是什么?

f(x)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注意如下结论:

1)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奇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两个偶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奇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

3fx)是定义域在(-6,0),(06)上的奇函数,若x0fx= x0fx

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一、定义域法

一个函数是奇(偶)函数,其定义域必关于原点对称,它是函数为奇(偶)函数的必要条件.若函数的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则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

二、奇偶函数定义法

在给定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前提下,计算,然后根据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判断其奇偶性.

三、复合函数奇偶性

f(g)

g(x)

f[g(x)]

f(x)+g(x)

f(x)*g(x)

非奇非偶

非奇非偶

18.函数,T是一个周期。)

我们在做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告诉你f(x)+f(x+t)=0,我们要马上反应过来,这时说这个函数周期2t. 推导:

同时可能也会遇到这种样子:f(x)=f(2a-x),或者说f(a-x)=f(a+x).其实这都是说同样一个意思:函数f(x)关于直线对称,对称轴可以由括号内的2个数字相加再除以2得到。比如,f(x)=f(2a-x),或者说f(a-x)=f(a+x)就都表示函数关于直线x=a对称。

如:

19. 你掌握常用的图象变换了吗?

联想点(x,y,(-x,y)

联想点(x,y,(x,-y)

联想点(x,y,(-x,-y)

联想点(x,y,(y,x)

联想点(x,y,(2a-x,y)

联想点(x,y,(2a-x,0)

注意如下“翻折”变换:

19.

(k为斜率,b为直线与y轴的交点)

的双曲线。

应用:①“三个二次”(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二次方程

②求闭区间[mn]上的最值。

③求区间定(动),对称轴动(定)的最值问题。

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利用它的单调性求最值

21. 如何解抽象函数问题?

(赋值法、结构变换法)

(对于这种抽象函数的题目,其实简单得都可以直接用死记了

1、y=x

2、x=01来求出f(0)f(1)

3、求奇偶性,令y=x;求单调性:令x+y=x1

几类常见的抽象函数

1.正比例函数型的抽象函数

fx)=kxk0---------------fx±y)=fx)±fy

2.幂函数型的抽象函数

fx)=xa----------------fxy)=fxfy);f)=

1已知函数fx)对任意实数xy均有fxy)=fx)+fy),且当x>0时,f(x)>0f(1)=-2f(x)在区间[2,1]上的值域.

2已知函数fx)对任意实数xy均有fxy)+2fx)+fy),且当x>0时,f(x)>2f(3) 5,求不等式fa22a2<3的解.

3已知函数fx)对任意实数xy都有fxy)=fxfy),且f(-1)=1f27)=9,当0x1时,fx)∈[01].

(1)判断fx)的奇偶性;

(2)判断fx)在[0,+∞]上的单调性,并给出证明;

(3)a0fa1)≤,求a的取值范围.

4设函数fx)的定义域是(-∞,+∞),满足条件:存在x1x2,使得fx1)≠fx2);对任何xyfxy)=fxfy)成立.求:

(1)f0);

(2)对任意值x,判断fx)值的符号.

5是否存在函数fx),使下列三个条件:①fx>0,xN;②fab)=fafb),abN;③f2)=4.同时成立?若存在,求出fx)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6fx)是定义在(0,+∞)上的单调增函数,满足fx·y)=fx)+fy),f3)=1,求:

(1)f1);

(2)fx)+fx8)≤2,求x的取值范围.

7设函数yfx)的反函数是ygx.如果fab)=fa)+fb),那么gab)=ga)·gb)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9已知函数fx)(x0)满足fxy)=fx)+fy),

(1)求证:f1)=f(-1)=0

(2)求证:fx)为偶函数;

(3)fx)在(0,+∞)上是增函数,解不等式fx)+fx)≤0.

10已知函数fx)对一切实数xy满足f0)≠0fxy)=fx)·fy),且当x0时,fx)>1,求证:

(1)x0时,0fx)<1

(2)fx)在xR上是减函数.

练习题:

1.已知:fxy)=fx)+fy)对任意实数xy都成立,则()

Af0)=0 Bf0)=1

Cf0)=01 D)以上都不对

2. 若对任意实数xy总有fxy)=fx)+fy),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Af1)=0 Bf)=fx

Cf)=fx)-fy)(Dfxn)=nfx)(nN

3.已知函数fx)对一切实数xy满足:f0)≠0fxy)=fxfy),且当x0时,fx)>1,则当x0时,fx)的取值范围是()

A)(1,+∞)(B)(-∞,1

C)(01)(D)(-1,+∞)

4.函数fx)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且对定义域内不同的x1x2都有

fx1x2)=,则fx)为()

A)奇函数非偶函数(B)偶函数非奇函数

C)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D)非奇非偶函数

5.已知不恒为零的函数fx)对任意实数xy满足fxy)+fxy)=2[fx)+fy],则函数fx)是()

A)奇函数非偶函数(B)偶函数非奇函数

C)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D)非奇非偶函数

函数

1. 函数的奇偶性

1)若f(x)是偶函数,那么f(x)=f(x)= ;

2)若f(x)是奇函数,0在其定义域内,则 (可用于求参数);

3)判断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f(x)±f(-x)=0 f(x)≠0;

(4)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化简,再判断其奇偶性;

5)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反的单调性;

2. 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若已知 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即可;若已知f[g(x)]的定义域为[a,b], 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即 f(x)的定义域);研究函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由同增异减判定;

3.函数图像(或方程曲线的对称性)

(1)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

2)证明图像C1C2的对称性,即证明C1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C2上,反之亦然;

3)曲线C1f(x,y)=0,关于y=x+a(y=-x+a)的对称曲线C2的方程为f(ya,x+a)=0(f(y+a,x+a)=0);

4)曲线C1: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2ax,2by)=0;

5)若函数y=f(x)xR时,f(a+x)=f(ax)恒成立,则y=f(x)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

6)函数y=f(xa)y=f(bx)的图像关于直线x= 对称;

4.函数的周期性

(1)y=f(x)xR时,f(x +a)=f(xa) f(x2a )=f(x) (a>0)恒成立,y=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

2)若y=f(x)是偶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

3)若y=f(x)奇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4a︱的周期函数;

4)若y=f(x)关于点(a,0),(b,0)对称,则f(x)是周期为2 的周期函数;

5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a,x=b(a≠b)对称,则函数y=f(x)是周期为2 的周期函数;

6y=f(x)xR时,f(x+a)=f(x)(f(x+a)= ,则y=f(x)是周期为2 的周期函数;

5.方程k=f(x)有解 kD(Df(x)的值域)

6.a≥f(x) 恒成立 a≥f(x)max,; a≤f(x) 恒成立 a≤f(x)min;

7.1 (a>0,a≠1,b>0,nR+); (2) l og a N= ( a>0,a≠1,b>0,b≠1);

(3) l og a b的符号由口诀同正异负记忆; (4) a log a N= N ( a>0,a≠1,N>0 );

8. 判断对应是否为映射时,抓住两点:(1A中元素必须都有象且唯一;(2B中元素不一定都有原象,并且A中不同元素在B中可以有相同的象;

9. 能熟练地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求反函数,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10.对于反函数,应掌握以下一些结论:(1)定义域上的单调函数必有反函数;(2)奇函数的反函数也是奇函数;(3)定义域为非单元素集的偶函数不存在反函数;4)周期函数不存在反函数;(5)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5) y=f(x)y=f-1(x)互为反函数,设f(x)的定义域为A,值域为B,则有f[f-1(x)]=x(xB),f-1[f(x)]=x(xA).

11.处理二次函数的问题勿忘数形结合;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必有最值,求最值问题用两看法:一看开口方向;二看对称轴与所给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12. 依据单调性,利用一次函数在区间上的保号性可解决求一类参数的范围问题: ( (或 );

13. 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1)分离参数法;(2)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列不等式()求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8e2b3daf3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f1.html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