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精心组织下,经过全国上下的大力支援和灾区人民的艰苦奋斗,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取得了重大成果,灾区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实现灾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科学规划是灾后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基础。四川省在灾后重建中,将悲痛化为机遇,结合灾后实际,及时调整全省城镇布局,对地震灾区学校、医院等公共资源进行重组和重新布局,适度调整重灾区城镇规模,科学确定重点重建、适度重建和限制重建的区域,打破常规加快灾后重建规划编制。 一、房屋重建
(一)农房重建—体现民族风格,发展旅游产业
汶川县震前共有农村居民18377户。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全县农房倒塌13700余户,3800多户遭到严重损毁,农房重建是该县灾后重建的首要任务。在农房重建的过程中,体现民族风格成为一大亮点。
以映秀镇老街村为例,在风貌上,按照藏羌风格进行统一打造,并完善相关配套生活设施,抓住映秀创建“五A级景区的有力契机,结合茶马古道建设,大力发展新农村农家旅游经济,解决居民住房的同时,也解决了未来生计问题。 (二)建房模式—不同情况不同选择
为了尽可能的保护和传承藏羌农房建筑,汶川县各乡镇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重建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单户自建;2)联
户联建;3)援建单位统一规划统一重建;4)援建单位统一规划,农户自己重建。
以老街村为例,采取的是统规自建和统规联建相结合的方式,房屋设计统一规划,可单独自建,也可和别户联建,建成的新农房成为了都汶公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着四方游客。对于地处高半山的村民来说,例如威州镇茅岭村,由于村民劳动力不足,山高路远建筑成本高等困难,为了充分整合力量,采取了村民联建的模式。 (二)机制创新—解决农房重建资金短缺问题
为了解决农房重建过程中资金缺口这个问题,地处汶川高半山的秉里村采用了统一规划建房和村民参与务工的方式,有效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保证了农房重建的顺利完工。

二、产业重建—工业向商贸、旅游业的转变
汶川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工业基地,5.12”大地震前,全县经济总量占到全州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州70%。地震发生后,汶川工业企业在地震中全面受灾,产业恢复难度极大。就此,对口援建单位广东省,注重将广东的市场优势、产业优势与汶川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相结合,提出了“科学重建、民生优先”的方针,为汶川经济增加“造血”功能,为汶川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汶川农民增加增收机会。 具体来看,产业重建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拉
动增收
汶川县恢复甜樱桃、猕猴桃、茶叶、蔬菜、花卉等特色农业基地,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建立种养业专业大户,将汶川的特色农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潮州市为帮助耿达乡发展养猪业,援建工作组积极牵线搭桥,助潮州养猪大户在耿达乡建立养猪示范基地,并捐赠一些设备和良种猪苗,同时在当地筹建腊肉加工产以扩宽销售渠道,形成“企业++农户”经营模式,有效地拉动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佛山援建水磨镇,通过整合旅游资源,解决了镇上居民的就业问题,且通过援建当地农业龙头企业,有效解决了农民增收问题。佛山援建组投入资金350万元,扶持水磨的茶叶,不但恢复了生产,还扩大了产业规模,水磨茶叶年生产量达450吨,为地震前的6倍,有效带动了水磨、漩口、三江三个镇数千户茶农生产致富。 (二)稳妥谋划工业商贸发展项目,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为配合该县特色农业、旅游业、物流业等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广州市援建小组在援建汶川县城时,结合县城所在地威州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等优势条件,提出建设“阳光谷城”的县城发展理念,增强城乡发展后劲,建立农村产品产销渠道,完善商业、服务业设施,解决居民就业问题。同时,引进广东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路,建立了“广东—汶川工业园”“漩口工业集中发展区”。工业园采取异地建设的方式,选址在成都市金堂县,由成都市和阿坝州共同建设。“广东-汶川工业园”作为“成都-阿坝工业集中发展区”内最大的“园中园”,是
集灾后重建、异地重建、合作共建为一体的重大产业项目。 工业园的定位以有色金属深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医药、轻工、电子等产业为主,围绕阿坝州的电力优势和矿产优势延长铝、锂、硅等资源的深加工,并向成渝两地的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提供配套工业。
(三)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大力发展各乡镇特色旅游产业
汶川地质灾害频发,生态条件非常脆弱;地震发生后,造成全县1.62万亩耕地灭失,生态条件进一步恶化,生态修复成了灾后重建工作的重点。汶川各乡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重建过程中,用差异化的方式规划自己的特色旅游产业。如:水磨镇借鉴珠三角产业升级的经验,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禅寿老街进行改造,发展壮大旅游商贸业。借鉴佛山经验,将水磨镇重新定位为环境优美的生态新城;打造寿溪湖核心景区,逐步修复生态系统功能,大力发展旅游业。珠海市结合援建工作“开支票”和“交钥匙”两种方式,将汶川棉虒基础设施重建和产业重建相结合,锁定在了旅游业,将该镇入口前建成了一个青石铺路的大禹广场,打造大禹特色旅游文化业。在东莞市的援助下,映秀镇打造了防震减灾示范区,5.12大地震纪念馆、5A温情小镇等特色旅游。 三、对口援建—既输血又造血
广东省援建,不仅注重援建安置房、学校、医院、公共基础设施等一批“输血”工程,同时更加注重“造血”工程,为汶川地区长期的经济发展提供腾飞引擎。水磨镇的禅寿老街,援建的每一套安居房
都配置一个商铺,解决集镇上1200多人的住房和生计问题。为了扩大该镇的消费市场,引入高校阿坝师专,将该镇由农业大镇向商贸大镇转变,集教育、休闲、度假等诸多功能于一身。
中山援建漩口镇,在“输血”的同时注重“造血”,组织中山旅游团到该镇旅游,并利用市信息产业协会制作的网页宣传漩口镇农家乐旅游的情况,帮助百姓发展经济成效大。东莞、广州、揭阳、湛江等各市在对口援建汶川各镇的过程中,同样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

四、羌族文化重建—羌碉、羌绣的传承和保护
汶川作为我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羌族人占到近百分之四十,地震前就拥有羌锋村、萝卜寨等一批具有悠久历史的羌族文化旅游景点。然而,地震给羌族文化遗产带来毁灭性灾难,抢救和保护羌族千百年形成的古老文化成为灾后重建的重点和难点。在恢复重建羌文化的过程,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对体现羌族文化的羌寨和建筑进行抢救和保护。例如,作为羌族文明象征的羌碉,它见证了羌族的历史演变里程,因而对损坏的羌碉及其他体现羌族文化的建筑,在重建过程中尽量按照原址原貌恢复重建或原址按照羌族传统建筑风貌进行重建。外,羌绣作为羌族文化的瑰宝,是留存至今最能体现羌族人民与现实世界对话的羌文化遗产。地震前,羌绣主要是一些传统的鞋垫围裙之类的东西,推广和销售较差,在日常生活里面很难运用。地震重建后,成立了专门的妇女羌绣就业帮扶中心,设计出来的产品,可以深入到
生活中去,如笔筒、文件夹等类似的很实用的东西,加之有羌绣的元素在里面,推广起来就很容易被接受。同时,通过举办羌绣展览会、在阿里巴巴等网站上挂出羌绣产品等方式,对传承和保护羌绣文化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部署下,在汶川灾后重建的工作中,按照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原则,克服交通运输、供水供电、生活条件等方面的重重困难,科学实施、全力推进,在农房重建、产业重建、羌族文化重建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特色模式,使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9c6ae3783c4bb4cf7ecd168.html

《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