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9-11-20 09:08: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学院

中文二班

吴彩凤

080160229

黄梅戏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为了了解家乡民风民俗熟悉自己家乡的地域特色,增长民俗文化知识,扩宽视野,学会用民间文学的知识比较分析家乡特色文化的优缺点,以及它的发展变迁史。

二、调查对象:父母、隔壁左右的邻居、黄梅戏群的成员

三、调查方式:询问父母和年长者、发邮件给黄梅戏群、网络搜索资料

四、调查内容:黄梅戏简介、黄梅戏发展史、唱腔、伴奏与角色行当简介、

精品黄梅戏赏析、名人简介

调查时间:20106——20109

六、调查结果:

一)、黄梅戏简介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山,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早期的黄梅戏多是把当地的民歌小调直接搬上舞台,表现当地生活尤其是农村生活的故事。比如《打猪草》说的就是一个农村男孩与一个女孩因打草损坏了竹子产生矛盾,通过对歌化解矛盾的故事。其中的"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早已成了流行歌曲。又如《夫妻观灯》,通过一对青年夫妇元宵节观灯的见闻,描绘了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不久,黄梅戏在搬演大戏上也有了成绩。这些大戏主要是受青阳腔徽调的影响而产生的故事完整的整本大戏,像《乌金记》,《七仙女下凡》等。其中的《七仙女下凡》几经磨砺修改,最终定为《天仙配》,成了黄梅戏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品。要指出的是,早期的黄梅戏,基本上是农民自娱自乐的一种文艺形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

、黄梅戏发展史黄梅戏的发展大致经过了3个阶段。

1阶段,约从清代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初从歌舞发展成两小戏三小戏,后又吸收当地流行的一种叫罗汉桩的说唱艺术,并受青阳腔和弹腔(指徽调)的影响,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这一阶段,积累的剧目,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多表现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断,如《打猪草》、《卖斗箩》等。演唱时,只用打击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以载歌载舞为特点,表演着重对自然生活的细致模拟,而无固定程式。这个时期的黄梅戏,基本上还是农村劳动者一种自唱自乐的文艺形式。

2阶段,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黄梅戏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1926年,著名演员丁永泉(旦) 和曹增祥(生)、丁和寿(丑)等进入安庆市区,先是分散清唱,影响日渐扩大,后进入固定场所,作营业性演出。到1931年,安庆市区已有两家演出黄梅戏的剧场,即新舞台和爱仁戏院。1931年和1934年,分别由查振卿、丁永泉等带黄梅戏班到上海,在九亩地一带演出,直到抗日战争开始,才返回安徽。

3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迅速发展,从流行安庆一隅的民间小戏,一跃而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1953年成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后,在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的合作下,先后整理、改编了《打猪草》、《夫妻观灯》、《推车赶会》、《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三搜国舅府》等传统剧目。编演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和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等。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小店春早》已摄制成影片。这一时期,出现了对黄梅戏表演艺术做出较大贡献的严凤英、王少舫等有成就的演员。现在黄梅戏专业剧团共有50个,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表演细腻动人,现已成为颇受全国广大观众欢迎的剧种之一

(三)黄梅戏的语言

黄梅戏语言以安庆地方语言为基础,属北方方言语系的江淮方言。其特点为----唱词结构在整本戏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式。七字句大多是二、二、三结构,十字句大多是三、三、四结构。有时可根据需要以七字、十字句为框架,字数可压缩或增扩,曲调则常使用垛句。花腔小戏的唱词灵活多变,有三至七字不等,中间常夹杂多种口语化无词意的字。句数不一定为偶数有时奇数句重复最后一句便成偶数。唱念方法均用接近普通话的安庆官话唱念。整本戏中用韵母念、官话唱,小戏说白则用安庆地方的乡音土语,唱腔仍用官话唱。

(四)唱腔、伴奏与角色行当简介

唱腔:主腔、花腔、三腔

主腔:最具戏剧性表现力,以板式变化体(或称板腔体)为音乐结构的原则。

花腔:调式色彩的明朗化、表情达意的质朴化、节奏律动的舞蹈化、旋律线条的口语化、唱词结构的衬字(词)化。

三腔:彩腔仙腔阴司腔三种腔体的统称。三腔在音乐体制上综合了曲牌体和板腔体的因素,呈现出准板腔体的状态。

伴奏:黄梅戏最初只有打击乐器伴奏,即所谓三打七唱。抗日战争时期,曾尝试用京胡托腔;后又试用二胡伴奏,但都未能推广。到建国初期,才逐渐确定用高胡作主要伴奏乐器,并逐步建立起以民族乐器为主、西洋乐器为辅的混合乐队,以增强音乐表现力。 伴奏锣鼓最初只有大锣、小锣、扁形圆鼓,被称作三打七唱,即3人演奏打击乐器并参加帮腔、7人演唱。以后执堂鼓者又兼奏竹根节和钹,3名伴奏者分别坐在上场门内外侧和草台正中(奏鼓者)。

(五)角色行当:正旦、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花脸、正生

正旦:又称青衣。多扮演庄重、正派的成年妇女,重唱工,表演要求稳重大方。《荞麦记》中的王三女、《罗帕记》中的陈赛金

小旦:又称花旦,多扮演活泼、多情的少女或少妇,要求唱做并重,念白多用小白,声调脆嫩甜美,表演时常执手帕、扇子之类,舞动简单的巾帕花、扇子花。《打猪草》中的陶金花、《游春》中的赵翠花

小生:多扮演青少年男子,用大嗓演唱,表演时常执折扇。《女驸马》的李兆廷、《天仙配》的董永

小丑:分小丑、老丑、女丑(彩旦)三小行。丑角常拿着一根烟袋,插科打诨,调节演出气氛。《打豆腐》中的王小六、《钓蛤蟆》中的杨三笑

老旦:扮演老年妇女,在戏中多为配角。《荞麦记》中的王夫人

花脸:黄梅戏中花脸专工戏极少,除在大本戏中扮演包拯之类的角色外,多扮演恶霸、寨主之类的角色。《卖花记》的草鼎、《二龙山》的于彪

正生:又称挂须,有黑白须之分,一般黑须称正生,白须称老生。重唱念,讲究喷口、吐字铿锵有力。《荞麦记》中的徐文进、《告经承》的张朝宗

(六)精品黄梅戏赏析

1955年底,由桑弧执笔改编剧本,石挥导演,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影片《天仙配》摄制完成。上引发了香港数十年黄梅戏电影的经久不衰!《天仙配》是黄梅戏发展历程中的一座丰碑,影响遍及海内外。它为人们留下的众多精彩唱段至今还为人们所深爱。主要内容是描写董永卖身葬父,在傅员外家为奴。玉帝第七女同情董永遭遇,私自下凡,与董永结为夫妇。七仙女一夜织锦10匹,帮助董永改三年长工为百日。百日期满,玉帝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董永夫妻忍痛分别。剧本剔除董永与七仙女的离合系由天定的宿命论思想,加强了这部神话剧反封建的现实意义。《天仙配》中精彩小段有《夫妻双双把家还》: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随手摘下花一朵

  我与娘子带发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七)名人简介

主要演员有: 

严凤英、王少舫、黄宗毅、周珊、黄新德、张辉、吴琼、马兰、杨俊、韩再芬、关俊华、刘秋平

严凤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十岁开始学唱黄梅调,为族人所不容,后跟随严云高学戏,取艺名凤英。在1952年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华东戏曲会演,严凤英以黄梅戏传统小戏《打猪草》和折子戏《路遇》,获得广泛赞誉,1954年因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中饰演七仙女而扬名全国。文革期间因迫害致死。

王少舫,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生于1920年,卒于1986年,祖籍河北。他原为京剧演员,抗战初期,所在的京剧班与丁老六的黄梅调班同台演出,各演半场,故也也演黄梅戏,直至1950年,才正式改唱黄梅戏,参加了丁永泉父子和潘泽海父女所在的民众剧团。1952年应上海之邀,与潘璟琍合演《天仙配》中《路遇》一折。1953年,随同安徽省黄梅戏剧团赴朝鲜慰问演出,归来不久,被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55年与严风英合拍第一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

马兰,黄梅戏演员,生于1962年,祖籍安徽太湖。母亲是黄梅戏演员,父亲是舞台设计兼编剧。她1975年考入安徽艺术学校黄梅戏班,五年后分配到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马兰扮相甜俊,表演细腻,嗓音甜美。擅演剧目:《女驸马》、《天仙配》、《龙女》、《风尘女画家》、《遥指杏花村》、《无事生非》、《西厢记》、《劈棺惊梦》、《红楼梦》、《梁祝》、《秋千架》及电视剧《严凤英》等。

韩再芬,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二团主要演员,出生于1968年,祖籍安徽潜山。1980年进入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学员队学艺,两年后便登台。1984年因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小姣》一举成名。韩再芬的表演具有大家风范:扮相俏丽,噪音圆润,表演细腻,演唱韵味纯厚、清亮悦耳。她在舞台上、电影、电视里塑造了许多婀娜多姿、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所演剧目:《女驸马》、《天仙配》、《杨贵妃》、《血狐帕》、《西施》、《徽州女人》等。另外,她还先后主演二十余部电影和电视剧,其中《女驸马》、《天仙配》、《桃花扇》和《孟丽君》获金鹰奖;《桃花扇》获飞天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徽商情缘》获97年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戏曲片奖。

黄梅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完善,已经不仅仅是农村闲暇时的悠闲娱乐方式,而成为了闻名于国内外的剧种之一,其欣赏者不仅仅局限于湖北、安徽人,虽不能与京剧相媲美,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秉承传承传统文化的宗旨,黄梅戏的发展道路将会越来越宽阔。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aac567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b7.html

《黄梅戏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