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发布时间:2023-01-30 10:38: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语文课时计划

课时: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案内容 目的要求 教案重、难 点分析
初学课文,学会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齐读、分组、分角色的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周恩来学习目标、志向,并向其学习。
1.掌握生字词。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备注 2.通过
星期

一、
1•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 言?提名学生回答。
2. 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读书?教师板书周总理的名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板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 指名读课题。
4. 大家想知道周总理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他读书的目的的吗?这节课 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 学生齐读课题。 二、 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
(1 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 释。 (2 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待会在全班交流。
2•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范读动画,纠正自己自读课文时的发 音,巩固正确读音。
三、 学习生字、生词
1•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生字动画,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注意:(1生字中“嚷、惩、铿、锵”是后鼻韵。 (2 “范、巡”是前鼻韵。
(3 “范、惩”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2•教师板书以下词语,提名学生读过课文后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同时加 以指导。提示:崛起:是兴起的意思。
焦点:比喻引人注意的集中点。这里指当时东北是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利益 的一个重点地区,是民族危机极其深重的地方。
耀武扬威:课文中指巡警凭借帝国主义的势力在租界里炫耀武力,显示威 风。 得意扬扬:课文中指那个大个子洋人看到租界里的中国巡警不给受伤害的 中国人撑腰而显得十分得意,神气十足。
铿锵有力:这里指周恩来回答冋题的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
诸生:这里是敬辞,总称教室里的所有学生。“诸”是“众、许多”的意 思,类似的用法还有“诸位”等。
胸怀:胸襟。这里指少年周恩来博大宽广的内心世界。 三、再读课文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2•针对上述问题,提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提示:课文写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 这使他疑惑不解:





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 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
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书”。 3 •学生反复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读课文。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 感。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3. 写生字

板书设计

教案反思


语文课时计划

第课时: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案内容 目的要求
精读课文,领悟内容,体会感情。
1.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齐读、分组、分角色的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周恩来学习目标、志向,并向其学 习。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 教案重、难
的思想感情。 分析
一、导入
1 在一次修身课上,当魏校长冋大豕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是怎么回 答的?指名学生回答。将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 板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书。
2. 在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和“中华崛起”的意思正好相反,请冋学们到课 文中去找一找,划出来。指名学生回答。 板书:中华不振
二、研读“中华不振” (一) 理解词语的表面意思 。你怎样理解这个词?请你用
自己的话说说
这个词语的表面意思。
(二) 扣“中华不振”,感受国家的落后,人民饱受欺凌。
周恩来闯进租界,哪些地方让他看到了“中华不振”呢?请你用心读课文 78自然段,作上记号。重点交流:
1•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 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数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中华不振”?你可以抓句子中的词语来谈读后的体会。 提示:大不相同
1 )你读出了哪些不相同? 提示:灯红酒绿,热闹非凡一一中国的别处会
星期
备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bfcb5765a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6.html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