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杂交水稻问题谈科学

发布时间:2016-03-04 10:42: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杂交水稻问题谈科学

摘要

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的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这一观点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演进,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创造巨大生产力、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现实环境中造成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危害性日益加重。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弊病很可能为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埋下严重的隐患。为解决世界性粮食问题做出巨大贡献的杂交水稻技术所面临的这一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

发生在安徽的“万亩水稻减产绝收事件”及后续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对杂交水稻的研发及推广之路进行了大量的讨论与思考分析。诚然,这无疑又是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给发展问题带来的困扰,我们在分析其利弊并进行权衡取舍的同时,更应该对其中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挖掘思考,即科学对于发展而言,除利弊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联系。要进行这方面的探讨,则必须涉及对科学本体及科学之用进行分析思考,并充分考虑科学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时至今日,我们该如何看待科学、应用科学,这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难题,本文以杂交水稻问题入手,从社会及时代背景出发,结合科学的发展历程,对科学的“体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通过科学实现人类的健康与持续发展。

关键词: 杂交水稻,科学,社会,发展,本体及应


1.引言

一粒小小的种子改变了世界。这句早已被广泛熟知的话,道出了杂交水稻的诞生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所创造的巨大价值。从1973三系法选育籼型杂交水稻技术的成功研发1979杂交水稻首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目前,杂交水稻不仅在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的壮举中功不可没而且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种植面积达到150万公顷。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世界减少饥饿问题同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杂交水稻技术取得的巨大成就,无疑是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福音的有力见证,但两百多年以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创造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弊病,杂交水稻技术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也未能摆脱这一境遇。201410月,安徽蚌埠、合肥、安庆、马鞍山、滁州、淮南市种植的“两优0293”发生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问题,受灾面积超过万亩。在这之后的半年内,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下属的种子管理总站多次向国家农业部上书,要求重新审定超级稻“两优0293”的种植区域,建议该品种适宜种植区中不再包含我省安徽省种子管理部门对“两优0293达的“逐客令”引起了人们对杂交水稻的广泛关注与普遍讨论。

杂交水稻问题引发的讨论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不仅仅是持续低温连阴雨、品种本身高感稻瘟病、适期预防措施不到位是“两优0293”在安徽六市超过万亩种植区内减产、绝收的主要原因,杂交水稻的研发生产过程是否重产不重质、杂交水稻能否实现高产稳产、种植杂交水稻在技术层面存在哪些问题、现今杂交水稻技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的收益如何等科学技术与发展之间的联系也进行了广泛探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杂交水稻问题所反映的不仅仅是科学本身,更进一步表明科学与社会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今社会,分析科学给人类发展的意义不能仅从利弊方面进行探讨。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在发展过程中,社会结构同样会对科学本身起到引导或是制约作用。本文将从科学本身的价值与意义、科学的应用方面阐释科学,再与社会结构相结合,分析社会的发展对科学的影响。

2. 科学的本体及应

我们熟知的科学一词,虽在我国早已产生,但其意义确是科举之学。直到二十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赛先生”science才以其现代面貌传入我国,极大的解放了思想上的束缚,促进了新思想、新理论的广泛传播,是新文化之“新”的典型标志。科学这一外来词汇,究竟表达了怎样的含义,人们已经从不同的方面对此进行了阐释。有人认为,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另有人提出,科学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是人类探索体系的总称;还有人认为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系统化和公式化的知识。科学是对已知世界通过大众可理解的数据计算、文字解释、语言说明、形象展示的一种总结、归纳和认证。

综合上述关于科学的观点,我们可以做出总结,科学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发展出的知识及理论体系,其特征是具有实践性与公允性。而就其来源来看,科学(science)的英文解释为:ability to produce solutions in some problem domain,即在某些存在问题的领域所产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简而言之,科学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来源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而不是所谓的源于人类的好奇心或是想象力,也不是源于认识世界、探索世界、揭示自然规律。

自然界十分真的有规律可言,亦或是我们希望自然界的运行具有规律性,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规律这一现象时时出现在我们身边:一年四季气候的变迁,每日昼夜的更替,物体下落时落到地面等等不胜枚举。由此看来,规律应该是存在的,并由科学对其进行揭示并做出总结。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对物质的认识越发深入,我们了解了物质的基本组成:细胞、分子、原子、电子甚至是更小的夸克。一旦将我们的着眼点放大到整个宇宙,则地球或是太阳系对于整个宇宙而言,是否就相当于一个分子对于地球的意义?就这个层次而言,我们得到的规律、我们依靠的科学是否还能成立?此外,科学的产生,往往来自实验的确证、或是被视之为当然和明显事实的分析,即源于人类可感知的现象。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科学做出这样的界定:科学是为解决问题或为问题提供更优解的一个体系,该体系由人类可知范围内的观察、实验、分析、归纳进行构建,并具有唯象性及可验证性。在此的唯象,指的是可感知到的信息,而科学上常用的假设法或是提出的假说,虽然可以超出认知范围,但总是基于现实理论或经验,因为一旦超出这一范围我们便无法获知。科学的界定同样反应了如何利用科学这一问题。解决问题或优化解决方法即是应用的目的;源于可知范围,则表明科学的应用有其必要的前提条件;科学可以存在假说或是有待验证的理论观点,这些对研究或是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最终的落脚点仍是其实际价值。由此可见,科学的“体用”不是彼此独立,而是合二为一的。科学之体是其应用的指导,科学之用是其主体的实践。科学所面对的问题,所存在的环境发生改变,则科学在实践中价值也会有所变化,此处的改变,既可以是量变,还可以是质变。科学本身含有变化的因素,同样在实践中产生多种变化。

本文的入手点——杂交水稻以及出现问题的“两优0293,就是上述科学问题的典型反应: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706号)称,两优0293,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中感白叶枯病,高感稻瘟病(穗颈瘟),米质一般。适宜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该品种于20032005年间选育成功并于2006年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在这超过十年的研发使用期间,“两优0293不论是在实验或是推广生产的过程中,较常规稻种取得了较高的产量收益。但同样是在这期间,稻种可能出现的退化、加之易染稻瘟病的缺陷与极端气候的影响,“两优0293由稻农的“宠儿”沦为“弃儿”。“两优0293的特征源于品种的选育,其品种特征(包括缺陷)与种植环境的相互作用,使其能够高产也可减产甚至绝收。着就是科学在“两优0293问题中的反应。

3. 社会环境与科学

从我们对科学的界定可以发现,科学的存在需要必要的前提,而科学的发展及实际体现也与环境密不可分。“为什么科学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是众所周知的李约瑟难题,可以看出科学与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经常说科学是自然规律的反应,但这里的自然规律,必须将人类这一要素包含在内,因为人类在自然界中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变化最为复杂,变化空间十分广阔。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社会

本次发生在安徽省六市的万亩“两优0293绝收事件,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该品种的高感稻瘟病性与极端气候。假设没有出现极端气候,“两优0293即可维持原本的高产水平,安徽省农业委员会还是否会对其下达“逐客令“?答案还是会。其中原因,一方面是我国人多地少的耕地现状及粮食这一资源在国计民生中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基于这两点,粮食生产的稳定性要优先于高产性。

联合国粮农组织称,目前世界平均水稻生产水平约为4.3/公顷。我国的平均水稻亩产达到约6.6/公顷。我国杂交水稻年栽培面积1700万公顷,占水稻栽培总面积的58%,全国杂交水稻平均单产为7.5/公顷,常规稻平均单产6.1/公顷,杂交水稻平均产量比常规稻增产幅度超出10-20%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目前已达到试验田亩产量超过1000公斤,但农民种植的杂交水稻平均亩产量在600公斤左右。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土质不好的稻田多,也影响全国的水稻产量。据统计国约有70%的中低产田,耕地质量退化面积占40%以上,加之农民无法拥有科研人员的技术水平,种植环境质量不高,实际种植中的产量与高产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人口总量趋于稳定,对粮食的需求量也逐渐趋于稳定。而每年的粮食总产量足以满足国内需求,但产量问题仍须高度关注。在产量由保证的前提下,杂交水稻的研究不仅要从重视产量转变为质量并重,而且种植环节的科学性要进行提高。如肥料及化学药剂的投入问题,土壤质量的改良及保持问题等,提高种植及管理技术水平,达到“良田、良种、良法”的有效整合。杂交水稻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国家粮食生产的新形势,而新的国情又决定着杂交水稻这一科学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4. 结论

  

参考文献

[1] 袁维新, 论科学史的教育价值[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6第二十八卷3.

[2] 袁江洋, 科学史制度化进程的反思[J]. 《科学文化评论》第10卷第5(2013):2131.

[3] 西蒙沙弗尔, 大卫凯里, “如何认识科学”():大卫凯里对西蒙沙弗尔的访谈[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15.137卷哲学社会科学版.

[4] 罗琳达斯顿, 大卫凯里, “如何认识科学”():大卫凯里对罗琳达斯顿的访谈[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15.137卷哲学社会科学版.

[5] 粟学俊, 陈彩虹, 高产还是优质? 一一浅谈当前杂交水稻育种的主攻目标[J]. 广西农学报2001年第一期41-45.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c64922af90f76c660371a8f.html

《从杂交水稻问题谈科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