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民俗

发布时间:2015-01-04 10:00: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课程名称:民俗与旅游

改卷老师:

号:

名:

分:

领略恩施土家民俗风情

摘要:恩施是一个有着46%土家族人口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在这里土家族繁衍生息,安然生活。土家族特有的民俗风情随着历史的推移传承不断,这些民俗涉及方方面面,比如生产、生活、婚嫁、礼仪等等。民俗的存在使得土家族的文化传承不断,也使得恩施的地域文明经久不衰!

关键词:民俗 土家族 恩施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09°448~109°5842″,北纬29°5024~30°4000″。

西面和北面邻接重庆市,东临宜昌市,南邻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北接神农架林区。辖恩施、利川两个县级市和巴东、来凤、咸丰、建始、鹤峰、宣恩6个县。春秋时期为古巴国地,1949年设恩施专区,1970年改恩施地区1983年置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19934月改现名。属鄂西南山地,有山原之称。首府恩施市。面积24111平方千米,人口394万,其中汉族约占45%,土家族约占46%,苗族约占6.5%显然,土家族的数目是很庞大的,土家族的存在为恩施增添了许多风采。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方圆10万余平方公里区域,分布于湘、鄂、黔、渝毗连的武陵山区。汉族人大量迁入后,土家做为族称开始出现。土家族人自称为毕兹卡,意思是本地人195610月,国家民委通过民族识别,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1957年成立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后又相继成立了酉阳、秀山、石柱、长阳、五峰、印江、沿河等民族自治县。通用语言为土家语和汉语。

土家族的民俗丰富多彩,他们在生产、生活、节日、礼仪、游艺等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特点和形式。根据钟敬文的《民俗学概论》并且联系我对恩施的了解,我把恩施土家族的民俗提炼为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物质生活民俗主要包括:生产劳动民俗和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主要包括:岁时节日民俗和人生礼仪;精神生活民俗包括:游艺民俗和民间观念。下面我将针对这三大类六小类分别阐述恩施土家民俗风情。

一,物质生活民俗

1, 生产劳动民俗

1“刀耕火种”的农耕方式在方国割据及羁縻掌控甚至土司统治时代,恩施土家族地区还存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正如刘禹锡竹枝词所云“长刀短笠去烧畲”,传统的畲耕生产普遍存在。在古代峡江地区,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应十分常见,故《四川通志·舆地志》“风俗”条记载:“川峡山险,全用此刀开山种田”;“峡土硗确,暖气晚达,民烧地而耕,谓之火种”,恩施土家族所在区域亦受此影响,也较为普遍采用这种生产方式。宋张淏《云谷杂记》云:“沅湘间多山,农业为植粟,且多在岗阜。每秋播种时,则先伐其树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播种于其间。如是则所必倍,盖史所言‘刀耕火种’也。”联通沅湘的酉水是恩施土家族的进出通道,故而沿河两岸以是文献所称之“刀耕火种”,农耕方式十分粗放。改流后至清末,恩施土家族地区,这种生产方式依然存在于高山偏远地区。

2)“渔猎采集”的辅助方式:恩施土家族地区物产丰富,林木繁盛,溪河密布,为各种水陆野生动物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繁衍之地。恩施土家族在农耕之余,也有渔猎采集的生产方式,通过打猎捕鱼和采摘果实来弥补粮食生产之不足。因为僻处偏远,生产能力有限,山林溪谷的水陆动物遂成人们弥补食用不足之物,传承至今的渔猎方式很好地反映历史时期土家族及先民艰难的生存场景。《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酉阳宣慰司”“人织斑布以为衣,佩长刀而捕猎”;“人分三种:曰犵獠,曰冉家,曰南客。暖则捕猎山林,寒则散处岩穴,借贷以刻木为契,婚姻则累世为亲”;称平茶长官司“编户三里,所属有五种夷,言语侏俚,性好捕猎,火坑焙谷,野麻缉布,巫祷治病,歌唱送殡,号为南客。”《秀山县志·土官志》记载:“石耶地广袤,道里未闻,旧俗略同邑梅,惟人好佩长刀,喜捕猎,家织斑布,散卖诸落,以为恒业。”“冉家蛮在思南府沿河司治,在府之东北。性凶悍,不惮深远猛兽,采砂煎水银。出入持弓弩,好渔猎,得兽祭鬼而后食之”;“今酉阳、乌罗部落之长,多冉氏者,一曰冉家蛮,诟之曰南客子。其俗散处于沿河、佑溪、务川之间,跋扈不潓,尚武而善猎,得兽必祭而后啗之”;“蛮人性犷戾,出入不离弓弩。男子以草为蓑衣,妇女批短裙,尚花。以渔猎为生用。”土家族喜好渔猎习俗时至今日依然在恩施土家族聚居地有所保存,当地的“赶山”即在秋收后或者年节等较空闲的时间组织人们到野兽经常出没的山林进行围捕,在分组的基础上各司其职:由围场组负责包围整座山林围住野兽;由闹山组负责“梳山”扰乱野兽;由侦查组负责“理脚迹”寻找野兽踪迹;由环网组负责“安壕”用网围捕野兽;由堵卡组负责用猎枪长刀狙击猎物。在获取猎物后按参与人数进行平均分配。

2,日常生活民俗

1)土家族的居住民俗:土家人“所居必择高岭”,往往同姓数十户或上百户集聚而成为一寨。土家人多聚居山内,客家人多居山外。土司时,只有土司、舍把、族长等土官以木架屋,雕梁画柱,而一般土民,多编竹为墙,茅草盖屋,若盖瓦房,则犯僭越之罪。堂屋正面设有祖先神位,两旁侧室住人。侧房内靠前处设火坑,置三脚架,用来架锅做饭。侧房近屋顶处,编竹为楼;楼底悬一木架。竹楼及木架利用火坑中烧火的热气,烘粮食、肉、木柴等。现土家房舍,多建“吊脚楼”式木板瓦房,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或堆放肥料柴草等。

2)土家族的饮食民俗:土家人吃食主要为杂粮,如苞谷、小米、荞麦、红苕等,吃大米较少。喜腥膻,好饮酒。以大块大砣肉待客为至诚,若切剁太细,就会被讥为小气、吝啬。喝酒用土碗豪饮。对于五味,尤喜辛辣、每餐不离辣椒,另有喝油茶的习惯。即“土

家人以油炸黄豆、苞谷、米花、豆乳、芝麻、绿豆诸物,取水和油,贡茶叶作汤泡之,饷客致敬。”旧时还有咂酒习俗。 恩施的土家族小吃有很多种土腊肉――高山地带的农家习惯将猪肉俺盐后上炕烘干,猪肉多年不变质,长期储存。合渣――最为著名的为宣恩县张关一带的肉末合渣。将合渣冷冻成坨,并掺入肉末与鸡蛋,其色橙黄鲜艳,也别可口。渣光椒---土家人的一种咸菜食品,香鲜而焦黄,常与腊肉一起混炒,油厚而不腻。利川柏杨——豆腐干,恩施――地牯牛

3)土家族服饰民俗:土家人“男女垂鬓,短衣跣足,以布勒额,喜斑烂服色”。过去,“男女服饰,以贫富分,贫者仅足蔽体,富者夏葛冬裘。”土家人穿的衣料,一般为自织、自染的土布,史书上称为“溪布”、“洞布”,多为青、蓝二色。服装式样:青年男子多穿对襟短衣。也有穿“琵琶襟”的。女装全是大衣大袖,裤管也特别大;袖口与裤腿口都镶上五寸来宽的花边,与袖口裤脚口同一花色。妇女一般不缠足。男女喜包头,缠黑、白长帕,四季不离。头帕长达一丈多,缠成“人字路”式。对襟短衣,外套黑布单挂,称为“鸦鹊褂”。以布缠腿,不常穿鞋。

二,社会生活民俗

1,岁时节日民俗

1)土家族的节日:土家族节日民俗较多。从节日内容看,有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娱乐及生产性节日五类。其宗教信仰有对自然崇拜和信仰,如土地、岩石、山、河、水等皆为崇拜对象。动植物崇拜:牛、羊、狗等,图腾崇拜,如鹰、白虎图腾,特别是以白虎为祖先神,各地都有白虎庙,立有白虎神位,经常祭祀。还有对祖先、鬼神等崇拜。

牛毛大王节土家人以四月七或十七,四月八或十八为中毛王节。这天一定要杀猪,做大坨肉祭祖,摆筵席招待亲友及出嫁姑娘,当地流行讲"牛毛大王的故事",传说古时农民刀耕火种,所获无几,饿尸遍地,牛王据实禀告玉皇大帝,据传牛王下凡时间是四月七或十七,有的则过四月八或十八,作为牛毛大王的生日。每到这天,牛不耕田,用最好的饲料喂养。

赶年节是土家族传统节日,以赶年最为隆重。土家人过大年时间比汉族提前一天,小月为腊月二十八,大月为二十九。为什么要提前,有几种传说:为了抗倭寇打仗而提前。在明嘉靖年间,其先民随胡宗宪征倭。于十二月二十九大犒将士,除夕倭寇不备,遂大捷,后人沿之,遂成家风。关于抗倭立功符合历史事实,《明史》有载。还有关于为了打仗而提前。过赶年节要作糯米粑,杀猪祭祖、煮酒。除夕之夜还要守年抢年,即吃过团圆饭后,手执吹火筒在房前屋后转一圈,名曰出征,有的手持猎枪上山走一趟曰模营,以纪念先人。虽提前一天赶年,大年三十晚上还照样过除夕。有的地方是初一拜家神,初二拜丈人,初三初四拜友邻。还有各种文娱活动玩龙灯荡秋千踩高跷唱难戏等等。

2)土家族的民族活动女儿会——被誉为土家情人节 是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其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自主择偶。

月半节――又称鬼节亡人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二,土家人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其主要活动是祭祖,祭祖时烧纸钱,表示对已故亲人的哀悼。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出嫁的女儿。

2,人生礼仪

1土家族的婚嫁民俗:从前,土民有同姓为婚的习惯。有“凡姑家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名曰骨种。无论年之大小,竟有姑家之女长10余岁,必得舅氏之子成立婚配”的风俗。有“姑家女,伸手取;舅家要,隔河叫”的说法。还有兄亡收嫂,弟亡收媳,称为“坐床”的习惯。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是比较自由的。在唱歌跳舞时,彼此爱慕,得土老师许可,即可订婚结婚。以后,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受汉族的影响,婚姻要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订婚、结婚,必须备牛、羊、肉、酒、银钱为聘礼,有的贫苦人家,则因此终身不能结婚。

2)土家族的丧葬民俗:土家人“丧事尚歌谣”。打鼓踏歌,有“跳丧鼓”之习。人死后,要唱“孝歌”,打夜锣鼓,通宵达旦。若死老人,还要在丧堂架木柴,烧大火。葬后,将未烧尽之柴头,让子女均分,以表遗产均分之意。送葬时,道士用柴心棍打棺材赶鬼。孝子扶帐于柩前,匍匐而行,亲戚毕至墓所。安埋时,请土老师在坟中画八卦,撒雄黄酒,棺材入坑,孝子得先挖三锄泥,然后埋棺。对好死的人,在坟上插竹棍一根,伞一把;对非正常死亡的人,要请土老师上刀梯超度。

3)土家族人诞生小孩的民俗:这样风俗习惯是土家人接亲时,男方送一坛子酒到女方家。生小孩后,娘家就用这个坛子装上糯米酿成的甜酒送回,叫做“今天吃火酒,明年吃甜酒”。未生育而想生育的妇女,要到天王庙或土王庙许愿。许愿时,将一个装有灰的碗放到神龛上。生小孩后,得还愿。还愿时,请土老师“玩”土王菩萨,给土王“解钱”。土老师和观众一唱一和的唱歌,歌词颇多淫词,谓之“玩喜傩神”。生小孩后,男人还得到女方家报喜,生男孩抱一只公鸡,生女孩抱一只母鸡。娘家得信后,要“打十朝”,“做满月”和“抓周”,即在小孩10天、满月和周岁时给小孩赠以衣物、食品,是时,亲友齐集,以表庆贺。

三,精神生活民俗

1,游艺民俗

1)土家族的舞蹈民俗:1、摆手舞--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歌舞,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按其舞蹈形式分为单摆 “双摆回旋摆等;特点:土家摆手舞基本风格是以手的动作带动身体转动,左右摆动,双手自然屈伸,舞姿粗犷健美。2、撒尔嗬--又名跳丧鼓,是土家人的祭祀歌舞。野三关是撒尔嗬的发源地其唱腔古老独特,其动作粗犷豪放,其鼓点明快、节奏感强。内容大多为追念死者的生平劳绩,土家人把白丧事当作红喜事来办,把死亡看成登入极乐世界,表现了土家民族最质朴的生命观。3、板凳龙舞--苗族请番薯神保佑番薯收成好的一种舞蹈形式。男女表演者排成长蛇阵,手握板凳腿转着火堆舞动,就像龙在腾飞。4、傩戏--本意是满足人们的一种愿望,驱逐疫鬼,消灾纳福,多为喜庆场合演出。表演形式丰富,融法事和戏剧于一体。唱腔音乐丰富多彩。获奖剧目《姜女下池》《禾多多》《剃那比》。

2、民间观念

1)土家族的信仰:土家族处于原始宗教崇拜阶段。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图腾崇拜等多种形式。其祖先崇拜为土王、八部大神、向王、向王军,这些都是土家早期的祖先神,认为其灵魂可以庇护本民族的繁荣昌盛。建有庙、祠堂,定期祭祀。对自然崇拜,认为万物皆有神。土家族认为人死后变虎,虎也可变人。敬祭白虎,各地都有白虎庙,有的家里神宪上供有白虎神位,以求保佑平安。

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这些神不是他们自己的神。过去有巫师驱鬼。有的地方信道教。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有的在每餐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鸡。

2)土家族人的禁忌:1、主客禁忌。主人待客忌用狗肉,土家人认为狗肉不宜上正席,否则是对客人的不礼貌。忌三、七、八上菜数字,俗称三碗是叫亡的七强八盗九江湖;忌用大海碗给客人盛饭,吃饭时忌脚踏旁边人的坐椅。若客人已坐定,主人要走动,则只准从客人身后走,不宜走在客人前面;如果地方狭窄,必须走客人前面时,要说一声得罪了”,否则,是对客人的不敬。主客坐下后,年轻的客人不准在长者面前架二郎腿,否则是对主人的不敬。客人未得主人的允许,不得进入主人家的内房(卧室),尤其不准进入吊脚楼上的闺女房,否则主人会生气。客人吃完饭后,不能将筷子摆成十字架于碗上,此行为在土家族人心目中是大不敬。客人吃完后,最好将筷子并齐整,放于碗旁边。此习现仍盛行2、婚嫁禁忌。女子未出嫁之前,忌剪发;新娘回门时,忌为娘家扫地,恐将娘家财气扫光。回门日,新郎吃岳丈家头一餐时,忌将岳家特意多盛的一大碗饭吃光,忌将酒杯中事先投入的两粒黄豆(金豆)吃掉,酒后应留在杯中,以免将岳家吃穷喝光。回门时,忌新婚夫妇在岳(娘)家同房。恩施的土家族还忌在待客的油茶场中打34以外数目的鸡蛋。俗信,1个(鸡蛋)为独吞,2个为骂人,5个销五谷,6个是赏禄,789个则应了七死八亡九埋的不吉语,故习于打3个或4个荷包蛋待宾客。

恩施土家族的民俗风情涉及了方方面面,这些都是历史的传承和沉积,这些民俗都是美丽的瑰宝。因为有它们的存在,所以才会有文化多元多彩的中国。我们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因该积极的去了解民族民俗,甚至可以去亲自体验一些民俗风情。我是土生土长的恩施人,虽然自己不是土家族,但是恩施的土家文化确实渗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我爱自己的家乡,我享受散发着土家风情民俗的恩施!

参考文献:

[1]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基本概况.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

[3]土家族.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724.htm

[4]恩施特色美食.荆楚网.2011-09-18.

[5]顾炎.《天下郡国利病书》.

[6] 宋张淏.《云谷杂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e0014f102d276a200292ea6.html

《土家族民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