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真题训练

发布时间:2020-07-23 06:12: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实用类文本阅读真题训练

一、传记类文本阅读

新《课标》对传记是这样要求的:“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活的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要做到能“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情节理解作者对传主及相关事实所作的评价,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1、了解传记的相关知识,体会传记与小说、散文等文体的不同。

2、要抓住文章的叙事和描写中所充分展现出来的人物的个性。

3、把握传记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的艺术特色。

4、探究性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大胆质疑,品味选文的写作方法、语言文字、思想感情、谋篇布局等等.

5、从考试命题角度来说,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如何正确评价传主的功过得失,如何从传记文本中汲取有益的人生启示、引为人生鉴戒这类内容的考察。

江苏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5~17题。

画家黄永厚

黄永厚生于1928年。小时候有一次发高烧,都被父母卷进芭蕉叶里了,但又活了过来,真是命大。命大,父母寄予厚望。有一回文庙祭孔,父亲分到一块从“牺牲”架上割下来的肉,拿回来先让永厚舔一下,再让大家享用。这成为永厚与传统文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哥哥黄永玉在厦门读书,念念不忘自己的弟弟,把钟爱的画册寄给永厚。好一个黄永厚,

无师自通,在院子的大照壁上画起画来了,个子太小,索性爬上梯子高空作业。黄永厚十四岁时被抓了壮丁,因画了一幅《诺曼底登陆》就当上中尉,后来考上黄埔军校。风云变幻,还没打仗,部队起义他又成了解放军。在部队里,他还是画画。1954年,考上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广州画户外广告。命运多舛,l959年他又被迫离开广州,从此颠沛流离,过了二十多年的穷日子。直到1980年回到北京,做了自由画家,动荡的生活方告结束。

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黄永厚对生活的热爱,养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培育了他卓异的绘画风格。他视读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上了年纪后,更加关注社会人生。他说:“人不能在云里雾里活着,大事面前不敢表态,什么玩艺儿,冷血!”但他又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尽人皆知。

黄永厚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一次范曾对他说:“我介绍你去日本办画展吧,不过,你画李白就李白,画杜甫就杜甫,别扯远了。”黄永厚不肯削足适履,终于没去。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之门外,“不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用?”但又可以把画随便塞进一个信封,寄给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当前,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画家比比皆是,他对此不屑一顾。但他认为人各有志,不必:非议。他的孤傲中,有一种顽固的自信。

黄永厚的人物画独具一格,他笔下的魏晋人物,长发纷飞,衣裾飘扬,袒胸露腹,粗砺怪诞,一副孤高傲世的架势。了解黄永厚的人都说他画的是自己,刘海粟给他的条幅是“大丈夫不从流俗”。

冰炭同炉,这就是黄永厚。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的一项是(3分)

A.黄永厚幼时大病不死、舌舔文庙祭品,与他日后成为画家没有直接联系,但这些记叙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B.黄永厚认为没必要给不看画的人看画,所以最终没有接受范曾让他前往日本办画展的建议。

C.黄永厚坚信自己创作的价值,但他对现在越来越多的画家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做法,也不作批评。

D.黄永厚画的历史人物,不论是魏晋还是唐代,均独具一格,不从流俗,不求形似,重在表达自己的情怀。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6分)

从全文看,黄永厚的“冰炭同炉”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6分)

海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分)

寻找教育的曙光

在陶行知的身体内,似乎涌动着一种永不满足、永远求索、永远前进的生命力。当陶行知全力推行的城市平民教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轰轰烈烈的热潮的时候,他却突然冷静下来,陷入深沉的思索。农民张大哥一家的景象,倏然映现在他记忆的荧光屏上……

那是前年秋天游览栖霞山的事。在曲折的山径上,陶行知遇到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农民。陶行知一向注重社会调查,这时他像遇到一位老朋友,主动上前打招呼。原来这位农民姓张,家里有六个孩子。陶行知三句话不离本行,就问他家里有几个识字的,张大哥皱着眉连连摇头说:“唉,饭都吃不上,哪有钱来读书识字啊!”陶行知告诉他,可以免费送他《平民千字课本》,只要学几个月就能写信、记账、读报。张大哥便请他到家里去坐。陶行知怎肯放过这个接触穷苦群众的大好机会呢?便欣然去了。那六个高高低低、衣不蔽体的孩子加深了他的认识:占总人口85%的农民如此贫困、如此没有文化,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新的国民,必须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入手。于是,一个改造乡村教育的设想,开始在他的心田里播下壮实的种子。

经过陶行知呕心沥血的浇灌,这颗种子终于破土萌芽了。1926年12月,陶行知连续发表几篇文章。他主张:“乡村学校做改进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乡村师范之主旨在于造就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教师。”他希望每一个从事乡村教育的人都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我们的心献给三万万四千万农民”,“叫一个个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国的伟大的新生命”。这是他设计的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来改造中国的一幅理想蓝图。

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草拟了详细具体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在他的建议下,成立了乡村教育研究部,聘请了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金陵大学教授邵仲香为研究员,共同为筹备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而努力。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久,许多报刊上出现了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招生广告。清华大学教育系二年级学生操震球,看到广告后写信给陶行知说:“自信以我目前的状况,欲效劳于社会,事之最急最要者,一为提高农民知识,二为增进农民生产。两者须同时并进。此种责任,舍乡村师范学校莫能当。此晚生所以决意从事乡村教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也。”陶行知接信后,立即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接读您的来信,得知您愿意离开清华大学投考试验乡村师范,简直让我们五体投地地钦佩。国运盛衰决于一转念间。倘使全国青年都能转到各人应当走的道路上去,地狱都可化成天堂,还怕中国不能兴盛!

您既有这种宏愿,我就应当把个中甘苦明明白白地告诉您。田家生活还是要蛮干的,您愿意吗?您能打赤脚在烂污泥里奔走吗?您不怕雪白的脸晒黑、手上起硬茧吗?您不怕在风霜雨雪中挑粪吗?您愿意和马牛羊鸡狗猪做朋友吗?在城里人看来,这都是苦处;其实乡下人并不以此为苦。纵然这是苦处,乡下人也有城里人想不到的乐趣。乡间山青水秀,尽您游览。早上可以看旭日东升,引您兴奋。晚上可以待月西下,助您吟咏。丰收时节,您手里割着黄金似的稻子,那田家乐的山歌,不断地洋洋乎盈耳。您还能亲眼看见您所栽培的儿童个个桃李似长大成人,看见全村人人读书明理,安居乐业。也许要到令郎令孙的时代才能看见,您能忍耐吗?倘使经过这番考虑之后,您决意要来投考,我们万分欢迎。

就这样,在陶行知的多方奔走和不懈努力下,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和怀抱教育救国理想的知识分子,汇集到燕子矾旁的晓庄师范学校,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乡村教育试验热潮,并且很快波及到其他许多地方,演绎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摘编自周毅、向明《爱满天下》)

⑴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陶行知全力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运动,当这一运动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热潮的时候,他开始转向思考改造乡村教育的问题了。

B.陶行知游栖霞山时遇到张大哥,发现他对学习《平民千字课本》,几个月就能写信、记账、读报感情趣,更坚定了陶行知从事乡村教育的决心。

C.陶行知希望从师乡村教育的人都要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心献给农民,把城里人本来认为是苦的地方变为意想不到的乐趣。

D.操震球写信给陶行知,认为最急迫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二者须同时并进,而不是急于创建乡村师范学校。

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的生动叙述,讲述陶行知从事乡村教育的感人事迹,为我们再现一个平民教育家的光辉形象。

⑵陶行知由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转向改造乡村教育,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⑶在给操震球的回信中,陶行知是怎样描述乡村教育“个中甘苦”的?请简要概括。(6分)

⑷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8分)

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达尔文的拖延

①没有什么事比一些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停滞行为更能引发人们猜测的了。罗西尼因《威廉·退儿》而达到他歌剧创作的辉煌巅峰,可是此后的30年他几乎什么也没写。多罗西·赛耶斯在名望达到顶点时却背弃了彼得·温姆西勋爵,转向笃信上帝。查尔斯·达尔文在1838年就得出了全新的进化理论,却直到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

②通过历时5五年乘坐格尔号与自然的接触,达尔文对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动摇。1837年7月,他航海回来后不久,便开始记第一本关于“递变”的笔记。这时的达尔文已经确信进化的发生,他正在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经过最初的猜想和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他逐渐建立了他的中心观念。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1838年10月,我为了消遣,偶尔翻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当时我根据长期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应经可以正确认识生存斗争。我马上联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变异会趋向于保存下来,而不利的变异将被淘汰,这一结果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③达尔文早就认识到动物驯养者所做的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是直到马尔萨斯的斗争与拥挤的观点凝练他的思想之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达尔文知道得出的是什么理论,我们不能将他的拖延归因于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的重要性。到1844年,他写出了他的理论的基本纲要。他还向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

④他为什么等了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我们可能会把过去正常的时期错误地看作漫长的阶段,然而21年仍然是一个人正常事业的一半时间,纵然按照生活悠哉游哉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准来看,那也是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通常的科学传记是有关伟大思想家的明显错误信息的根源。这类传记往往将伟大的思想家描绘成简单、理性的机器,是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任何其他事情的影响,严格按照客观材料寻觅真理的人。因此,对于达尔文等了21年的通常解释就是他的工作没有完成。他满意自己的理论,但觉得尚显单薄。他的理论只有等到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才能发表,这需要时间。

⑤导致达尔文推迟发表的原因非常复杂,不能作简单的解释,但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恐惧的负面作用于增加材料的正面需要至少同样重要。然而,达尔文恐惧什么呢?他得出进化论的观点时才29岁,那时他在专业上还没有地位,不可能通过宣扬他所不能证明的结论。

⑥然而他的异端学说是什么呢?信奉进化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这还不是问题的主要部分。达尔文早年有关“递变”的笔记中可能含有问题的答案,这些笔记中包含了他所赞同但却害怕发表的一些观点,即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这远比进化本身更要异端,没有哪种观点比认为心灵只不过是大脑的产物,更能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了。

⑦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在于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他在1880年写道:“我认为直接反对基督教和有神论,对公众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好地促进思想的自由。因此我一直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而且我本人的工作仅仅局限于科学之内。”

⑧然而他的工作内涵与传统的西方思想确是极大的断裂,我们很难将其纳入这种传统中。例如阿瑟·柯依斯勒之所以反对达尔文,也是基于不愿接受达尔文的唯物论,而且他还热衷于认为生命物质中含有特殊性。我承认对此我不太明白。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我们难道因为自然中的和谐不是设计的就会降低对自然美的赞赏吗?难道因为有数百亿神经元在我们的颅骨里,我们心灵的潜力就激发不了敬畏吗?

(摘编自《自达尔文以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如同罗西尼和多罗西·赛耶斯等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一样,达尔文在得出进化理论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引发了很多猜测。

B.在创立进化论之前,为了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生物进化的机制,达尔文曾有过不少猜想,也有过一些假说,但是后来这些都被证明不能成立。

C.由于受到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斗争与拥挤观点的启发,达尔文终于确信进化的发生,认识到人工选择的重要性,并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

D.达尔文向他的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就请她帮助发表这些手稿,这说明他对自己的进化理论十分看重。

E.在作者看来,达尔文并不是一台简单、理性的机器,而是一位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其他任何事情影响,严格根据客观材料追求真理的人。

(2)在作者看来,达尔文21年后才发表他的进化理论,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作者说:“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他的“温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4)文中说:“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这里的“疑惑”和“知识”有哪些含义?为什么说“都应该坚持”?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8分)

()广东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小题

自由和科学爱因斯坦)

我知道,要对基本价值的判断进行争论,是一件没有希望的事。比如,如果有人赞成把人类从地球上消灭掉作为一个目标,人们就不能从纯理性的立场来驳倒这种观点。但是如果有某些目标和价值是大家一致同意的,人们就能够合理地来议论达到这些目的手段。现在,让我们来指出两个目标,凡是读到这篇东西的人大概都会完全同意的。

第一,为维持全部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所必需的资料应当由总劳动量中尽可能少的部分来生产。

第二,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固然是美满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但只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为了得到满足,人还必须有可能根据他们个人的特点和能力来发展他们理智上的和艺术上的才能。

其中第一个目标是要求增进一切有关自然规律的知识,也就是要促进一切科学工作。因为科学工作是一个自然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彼此相互支持着,虽然支持的方式还没有人能预料到。但是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是具有不受限制地交换一切结果和意见的可能性——在一切脑力劳动领域里的言论自由和教学自由。我所理解的自由是这样的一种社会条件:一个人不会因为他发表了关于知识的一般和特殊问题的意见和主张而遭受到危险或者严重的损害。这种交换的自由是发展和推广科本文来自广祥论坛学知识所不可缺少的,这件事有很大的实际意义。首先它必须由法律来保障。但单单靠法律还不能保证发表的自由,为了使每个人都能表白他的观点而没有不利的后果,在全体人民中必须有一种宽容的精神。这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是永远不能完全达到的,但如果要使科学思想、哲学和一般的创造性思想得到尽可能快的进步,那就必须始终不懈地去争取这种自由。

如果要保证第二个目标,也就是要使一切人的精神发展成为可能,那么就必须有第二种外在的自由。人不应当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而工作到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个人活动的程度。而没有这第二种外在的自由,发表的自由对他就毫无用处。如果合理的分工问题得到解决,技术的进步就会提供这种自由的可能性。

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但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使它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发展。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权威的影响和强加给青年过重的精神负担来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鼓励独立思考来支持这种自由。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由此,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才有可以得到改进。

                     ( 选自《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赵中立、许良英编译)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⒓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    (5分)

A.促进一切科学工作是达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一个目标的要求。

B.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理智和艺术的能力就能够得到发展。

C.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对于科学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法律的保障和全体人民的宽容精神对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具有重要的意义。

E.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就完全能够达到。

⒔下列对第二种“外在的自由”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工作之余还有可能从事个人的活动,属于第二种“外在的自由”。

B.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二个目标的基本前提。

C.第二种“外在的自由”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相辅相成,都有助于科学的发展。

D.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合理分工和技术进步的先决条件。

⒕根据文意,可能影响“内心的自由”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哪些?(4分)

⒖根据文意,怎样才能使“创造性思想”尽可能得到发展?(4分)

二、新闻类文本阅读

《考试大纲》对新闻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一是分析综合,二是鉴赏评价,三是探究实践.

掌握解读新闻文本的几点方法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探究性试题作答的方法

探究题一般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给分。但是,对探究能力的考察,也不能毫无根据的胡乱探究,必须也能根据文本提供的相关信息活学生已有的只是进行探究。因此,探究题不像概括分析题那样,要求面面俱到,学生只要能就某一方面进行论述、探究,既联系文本,又有所发探,即可根据合理程度和论述情况酌情给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粽子包装的奢华苗头

杨冰 栾磊

端午已过,但粽子包装过度的现象仍可一说。与往年不同的是,不少超市的柜台上摆出了包装精美的高价礼品粽子,如同每年月饼上市一样,端午节的粽子包装升级,价格上涨。有些酒店甚至推出了买粽子赠送葡萄酒等礼品的活动,象月饼一样,端午粽子渐露“奢华”苗头。节前在青岛市一些超市可以看到,很多盒装、袋装或是包装精美的礼品粽摆上了柜台,一袋800克的粽子大约15元,而那些盒装的多在20元以上,除了传统的肉粽、豆沙粽外,一些商家还推出了干贝、鲍鱼等馅的粽子,价格也贵得惊人。

在超市里粽子包装、馅料升级的同时,岛城的不少酒店也推出了自己的特色粽子,其中很多粽子的赠品价格不菲,某酒店推出了十只礼品装的粽子,每盒售价188元,并且赠送盐水鸭一只和澳大利亚产葡萄酒一瓶。虽然花样翻新,但还是变相的过度包装与搭配包装。

这很容易让人从中看见月饼包装的影子,其原因自然是利益驱使。

首先,这是粽子所扮演角色发生变化后的结果,近年来,棕子渐成了一种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既然是礼品,就得讲究包装,你总不能把粽子放进塑料袋,然后提着走亲访友吧?

其次,至少到目前为止,端午节只有粽子这一种时令食品。而且年复一年,在形式上,口味上并无多大变化,商家们也只能在包装上下功夫了。当然,不管端午节粽子走什么路线,最重要的还是质量要过关。

面对让人眼花的“贵族粽子”,很多市民并不领情,绝大部分人还是钟情于“平民粽子”,认为粽子吃的是口味,包装是次要的,千万不要走月饼的老路。青岛香港中路一超市的销售人员说,买高档粽子的顾客大部分是送人的。传统节日市场消费的主角还是平民百姓,一厢情愿的奢华与市场越来越远,这粽子的“味道”能好吗?

国家三令五申限制过度包装,今天出现了“贵族粽子”,明天又会冒出个“贵族XX”来掏消费者的腰包,成为新的“包装污染”源。过度包装几时休?

青岛市工商局有关人士则介绍说,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严厉查处在月饼、粽子、酒、保健品和营养品等商品中存在的过度包装,价格不符和搭售其他商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业内专家认为:无论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还是从提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包括月饼在内的商品过度包装现象,并作出了强制性规定。再加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市场上花架子式的包装将会逐渐减少。与此同时,卫生安全、方便实用的简单包装更受人欢迎。

今年5月22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出台了国家粽子行业标准,该标准对粽子的产品分类、卫生指标、标签包装以及运输、储存和销售都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据了解,“标准粽子”除了对外包装需有标“SB/T10377”标签外,还对粽子的含义作了明确界定,规定水、糯米等17类粽子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据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分析,该《标准》并不是国家强制性执行的标准,执行起来会有一定难度,但其对市场的规范作用是应该肯定的。

(节选自《半岛都市报》)

1、包括时评在内的新闻综述都讲究一事一议。本文的一事是什么?作者议论了一些什么内容?

2、像其他时评一样,本文也善于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行文。请你就其“小”和“大”进行分析。

3、请探究造成粽子“奢华”的原因。

(二)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后面的问题。

青藏铁路开进卓玛家乡:现代浪潮冲击传统文化青藏线上的海晏,因为两弹一歌而闻名。“两弹”是指当年的核试验,“一歌”就是王洛宾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青藏铁路通车后,“遥远的地方”就不再遥远了。同时交通革新也给当地传统生活带来了现代浪潮的冲击。

一鞭子打出“在那遥远的地方”

14日清晨,原子城外金银滩短暂的静谧被游客打断,他们与-位挂满银饰的藏族少女在张爱萍将军题词自”“在那遥远的地方”纪念石前合影。游客们笑称藏族少女为“卓玛”。

“卓玛”是谁?据当地旅游部门的宣传材料,1939年,王洛宾来金银滩参与电影拍摄。他晚年提起当时有个非常喜欢的藏族姑娘卓玛,于是哼出了《在那遥远的地方》。海晏县旅游局的马局长说:“这不是传说,是真实的,青海人人知道。”不过.当年与王洛宾一起采风的朋友周宜逵质疑了这一说法。据周宜逵的回忆文章,所谓“一鞭子打出来”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不是真实的。“可能是王洛宾后来在某种场合一时陷入遐想脱口而出。即便是出自洛宾之口.我还是要说绝无此事!”周宜逵承认王洛宾说过那住藏族姑娘天真活泼.草原几天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但仅此而已.那一段神秘的爱情故事,其实根本不存在。对待质疑,海北藏族自治州旅游局副局长北京才让笑着说:“要的就是传说。说清楚了谁还有兴趣呢。卓玛象征着一些美好的东西。”

古老民歌和传统生活遭遇冲击

青海花儿能闻名全国也是借了王洛宾一臂之力。“花儿”是始于明代,流行于青、甘、宁、新四省区,汉、藏、回、土等民族的一种民歌,又称为“少年”。王洛宾根据青海“花儿”创作了歌舞《花儿与少年》,从此花儿开始传遍全国。

据海北藏族自治州牧区的孔书记介绍.花儿在藏区也叫“拉依”,今年7月20日.金银滩草原将有大型的“拉依”大赛。海北州旅游局副局长北京才让也说:“到了农历的节日,政府会进行组织。”不过,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从前传唱口头的“少年”.如今的少年会唱的并不多。

“我可不会唱,老人才会唱。”海北州西海镇的扎多称自己不会唱“拉依”。他的女朋友也不会唱..他们在当地放牧为生向往城市的生活。青藏铁路通车:给了扎多更多的希望.他辛苦打I急于改善自己的生活.对唱歌没什么兴趣。

其实,不止“花儿”,在金银滩边上的金沙湾.一排排白色的帐篷密布河边。“郦有帐篷布这么密的.这里的牧民已经不再游牧了。”青海摄影师孙建军说。这些帐篷只是为了让城里人感受一下而已。真正的牧民都已经定居,“他们都坐在炕上看龟税呢。青诲牧民大多分了草场,各守自家田头了。”

亲见当年歌中女主人公

房东回忆王洛宾与卓玛:老相片讲述“青海湖畔最美的姑娘”。

金银滩上,施工人员在安放“在那遥远的地方”中女主人公卓玛的塑像。

高高的土墙,飘动的经幡。关却江措老人在海晏县三角城的家是一个典型的藏家院落。

退休前的关却江措是海北州人大副主任.他的父亲叫同曲乎千户.1939年。电影导演郑君里到金银滩拍摄电影时,就住在同曲乎千户的家里,当时关却江措只有七八岁,但他仍记得有个“王先生”.王洛宾当时是西宁的一名教师.参与了电影拍摄。

在金银滩一带,只有同曲乎千户与养女萨耶卓玛能说汉语,所以只有他们能接待摄制组。当时只有17岁的萨耶卓玛亭亭玉立,草原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草原上最美的花是格桑花,青海湖畔最美的姑娘是萨耶卓玛。

在拍摄电影以及次年四月的采风中,萨耶卓玛与王洛宾度过一段好时光。人们传说,一次拍摄过程中,萨耶卓玛与王洛宾同骑一匹马,疾驰在草原上,下马时,卓玛用马鞭轻轻打在王洛宾身上,这就是现在的《在那遥远的地方》。

满大街都是卓玛

因为王洛宾的关系,在金银滩美丽的草原上,记者也希望能够遇到“卓玛”,倒不是奢望能得到她“一鞭子”,就像领略巍巍高原、碧水蓝天中藏族少女的风情。

一大群西宁来客与身穿藏服的少女合影,有人开玩笑大叫“卓玛,这边看”。那少女果然转了过来。几个游客面面相觑:“难道真叫卓玛?”一问之下,果然正是卓玛。

海晏县旅游局的马局长介绍,三角城一带叫卓玛的姑娘很多.因为卓玛在藏语中是仙女的意思,所以整个奇藏一带叫卓玛的女子就很多。也因为王洛宾传说的原因,大家都想有个像传说中一样美好的爱情,所以海晏这片儿叫卓玛的就更多了。 .

最后离开西海镇出城的时候,记者看到有人用太阳能反光镜烤饼.觉得新鲜,围上去打听,烤饼的是一个年轻的 姑娘.热情掀开锅盖,给我们看。在请教芳名时,结果又叫卓玛!

(选自2006年6月16日《新京报》。记者徐春柳)

(1)文章中说“卓玛象征着一些美好的东西”,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说说“一些美好的东西”指的是什么。(3分)

(2)对于青藏铁路开进“卓玛冢乡”,作者评论为现代浪潮冲击传统文化,结合文章,谈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5分)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样的看法?(4分)

(三)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后面的问题。(每题12分)

印尼灾区救援纪实

(根据CCTV《东方时空》整理)5月27日印尼的爪哇省发生了6-3级的地震,两天之后,由中国政府派出的国际救援队就抵达了灾区进行救援.刚才我们听到了国际救援队队长侯世科讲述整个救援队的经历.其实还有很多生动的细节.现在我们就来听听其他队员讲述的一些生动的救援故事。

记者:请问您是侯队长吧?欢迎回家,我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我想问一下.你们救援队是第五次出去参加救援任务了。这次的救援和以往的救援活动相比.有什么不同啊?

侯世科:这次是救援队救援历史土最大的一次救援行动,救治的伤病员也是最多的一次,尤其开展的大中型手术是最多的一次.我们携带的装备也是最精良的一次。

记者:好.非常感谢.再次欢迎回家。

苏德加(印度尼西亚驻中国大使馆大使):我想无论对中国人民还是印度尼西亚人民来说,中国国际救援队都称得上是英雄。

事情还要从5月28号讲起。

5月27日清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地区发生了6.4级地震.短时间之内造成了6000多人死亡。5万余人受伤。几十万人无家可归,同时数千间房屋倒塌,道路损毁,电路中断,通讯隔绝。应印尼政府的请求,中国政府迅速派出救援队赶赴地震重灾区开展救援。

彭碧波(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副队长):这次救援就是以医疗救援为主体,因此我们的医疗箱组特别多.送到飞机上的时候.已经到了8点多钟.我们是在飞机上面开始直接布置这次救援任务的。这次咱们组队的医疗队员是20名.咱们的主要任务.是伤病员的救治.对当地的传染病进行防疫.对当地的医院进行恢复重建,对当地的难民进行宣教。

彭碧波:我们当时到梭罗机场的时间是当地时间l点15分.外面世界都漆黑一片,我们还要从外面的机场重新换乘地面机动车赶往灾区。

救援队:后面的同志赶快过来列队。动作快一点。

彭碧波:在赶往灾区的路上,天就慢慢亮了。可以看到那些农村里面成片倒塌的房屋.有些地方的村庄几乎就是全部倒塌.因此我们感觉到这个地震的震级应该比5.9级要高一些,后来经过中国地震台网的监测,证实是6-4级。我们最困难的就是马上要搜集各种信息.后来才知道,当地的县医院已经人满为患.这个县医院受灾之前,只有140多张床位,现在都已经收到了1500多个伤病员.不仅病床上住的是病人,床下面都是人,楼遣里面。甚至连厕所都住满了伤病员。当地的医疗救治机构急缺。

刘爱兵(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队员):从村庄毁灭以后,他们都搬到大概有一两公里左右远的那么一个地方,他们在稻田里有5个帐篷,组成了一个难民营.这个难民营大概住了将近七八十个人吧。卫生状况当时极差.洗漱,包括排的粪便都是在哪个水沟里,很可能有大的流行疫情的发生.我们马上就开展流行病的调查。首先对每个人都要详细问.他有没有发烧拉肚子,这个难民营发现没有类似的病例.我们马上赶回我们的营地.把所搜集的水样进行化验,化验以后证明就一个散发痢疾病人.我们还不是太踏实,还不是特剐放心.我们又到爹个他们分发食物的难民营去调查.需要了解群体爆发流行病的情况。世莽卫生组织认为我们是第一个也是最完整的一个,(明确)如何去做详细的流行痛调查.如何去采取防范措施的医疗机构。

6月17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救援任务,准备返回北京。然而在即将离开之际却出现了这样的清形。

管晓萍(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队员):那天,早早地.志愿者和当地群众自发地奔向医院,他们知道我们在撤帐篷了.我们刚排好队。带好东西要走,他们集体排成一列.每个人都过来和我们握手拥抱,情不自禁都激动地流下艰泪,难舍难分的眼泪,我们的队员也被他们的这种精神所感动,所以就抱在一起流眼泪了。

张水清(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队员):在最艰难的时候把爱传给世界各地.我觉得非常自豪。

刘爱兵:虽然我们的工作不能完全拂去两万灾民的痛苦.但是我觉得我们做的工作值。

管晓萍:灾难如果发生了,我还是愿意在第一时间,去赶到现场.去帮助他们。

中国国际救援队从2001年4月份成立以来,已经参加了七次大型的国际救援,所有的队员都经过专业的国际救援培训.而且取得了相关的资质。联合国的官员是这样来评价中国国际救援队的,他说中国国际救援队已经成为了一支搜索救援舞台上的宝贵力量。

(1)根据原文,列举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印尼灾区都遭遇了哪些困难。(3分)

(2)我想无论对于中国人民还是印度尼西亚人民来说.中国国际救援队都称得上是英雄。”印尼驻华大使为什么这么说?请结合原文作答。(5分)

(3)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写一段你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此次救援工作的感想,(4分)

三、访谈类文本阅读

  访谈文本指因某个具体的人物、事件、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访谈依据内容可以分为人物访谈事件访谈两种。

访谈一般有明确的主题、特定的对象、完整的谈话过程和真实的现场实感。谈话过程多数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呈现,文本形态有答记者问、采访纪实、访谈录、对话录等。

访谈具有言语的情境性、话题的统一性、被访人物的特殊性等特点。所谓言语的情境性是指采访者通过特定的发问方式,引导出的与被访的言语过程所呈现的特定情境。发问方式和交流过程的特点往往成为读者关注的重点。话题的统一性指访谈双方围绕一个统一的中心展开,岔开话题或转移话题往往是一种谈话技巧。被访人物的特殊性往往决定人物访谈的文本价值。人物访谈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人物对话,人物的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是分析人物访谈表现手法的依据。

记者与被访人物的对话过程构成访谈的主体,也是阅读考查的重点。对话过程一般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阅读开头部分要关注记者如何营构谈话气氛,如何吸引对方的谈话兴趣、引入话题。阅读主体部分要关注谈话进程的变化,分析记者的设问技巧,分析记者如何把话题拓深、拓广,分析被访人物的言语技巧和谈话内容。要善于从被访人物的言语内容中看到人物的个性、思想、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阅读结尾部分要关注结论性话语。

解读访谈类文本可从以下角度进行:

首先要把握访谈的中心话题和访谈过程的内容要点,概括内容要点,把握中心意思是解读访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其次要重点把握访谈进程的变化。分析记者发问的技巧、分析记者如何控制谈话进程,把话题拓广、拓深,分析被访人物的言语技巧和谈话内容,借助人物语言把握人物的个性、思想、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

最后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人物特征,探讨人物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是解读访谈的难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

记者肖英:在八十二年的人生历程中,您曾有过多次选择,我想知道,您是怎样寻找生活方向的?

王洛宾:我是在北京长大的。因为从小爱唱歌,中学毕业后,我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大学毕业后,我想去法国留学,然后回来报效祖国。然而,在那个时代,这种想法太抽象,是很难实现的。

冥冥之中,一个声音召唤着我。几经辗转,我终于来到了大西北,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步。走过青海的高原,新疆的戈壁,我终于发现,那里的民歌很美,我非常喜欢。渐渐地,我种喜欢不再是简单的爱好,而成为一种嗜好。在忘情地享受这种美的同时,我极力地想把这种美表现出来,让更多人能感受到。这时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记者:在漫长的创作积累过程中,您想过拥有辉煌吗?

王洛宾:少林寺有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想学武艺,可师傅让他先学用脑袋开门、关门。几年后,小和尚对师傅说:“我该学武艺了吧?”师傅说:“你已经学成了。”小和尚不信,于是与师兄弟们比武,用脑袋一撞,把他们撞出几丈远……

所以,不要妄想一下子做很大的事情。辉煌很抽象,一个人如果想二十年堆起一座喜马拉雅山,那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也就会很痛苦。

记者:从事艺术的人,大都喜爱用浪漫的情怀表现生活,但是大西北的现实并不浪漫,是什么信念支持您走过这几十年的岁月?

王洛宾:到大西北的时候,我已是中年。一天,走在新疆戈壁滩上,一块五六丈高的大石头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石头上刻着一句话:“世界是最大的岩石也是由一粒粒细沙结成的。”这是一句哈萨克谚语,这句谚语极大地鼓舞了我。即使我一天只写一个音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下来我还能完成三百六十五个音符。我就是一粒细沙,只要不倒下去,慢慢积攒总会变成岩石。

记者:音乐能给人带来很多的快乐,然而对于您,音乐带来更多的是坎坷与磨难,为什么您始终没有放弃音乐创作?

王洛宾:我一生坎坷是因为音乐造成的,曾经,我想到过死。然而,也是音乐在最痛苦时救了我。所以我并不抱怨。

人,如果只会从一个角度看问题,那就很容易钻牛角尖。历经磨难,我学会了多方面看问题。这就好比下一场大雨,如果别人身上都是干的,只有我全身湿透,那我可能就活不下去了。恰恰相反,那时候,所有人身上都是湿的,我也许湿得厉害些。况且,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

记者:你为一个“民歌大王”,您是怎样看待近年来我国通俗音乐的流行的?

王洛宾:无论任何音乐,都应该是对自己民族语言的美化。对于一个人来说,民族语言是最具体、最生动,也是最庄严的。前些天,达坂城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塑成以后请我去剪彩、题字。我是这样写的:“世界上的朋友都会唱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到新疆来看才知道,达坂城的姑娘不仅辫子长而且心地最善良。”剪彩仪式上,达坂城“封”我为“荣誉市民”。

王洛宾(1913—1996年),中国著名作曲家。有“西北歌王”“民歌之父”之美誉。一生创作极为丰富,光收集入册的创作歌曲就有741首。此外,他还创作了8部大型歌剧及大量其他音乐作品,出版歌集10本。他创作的《康定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等在中国家喻户晓,传唱不衰。本篇是上海《文汇报》记者肖英于1995年对王洛宾先生作的访谈。

1.从全文看,王洛宾将一生奉献给民歌创作的原因很多,下列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青年时代喜爱艺术并接受了专业训练。

B.西北民歌的强烈吸引与创作冲动。

C.早年为去法国留学而开始关注西北民歌素材。

D.从小就想在音乐创作中拥有辉煌。

E.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它是民族语言的美化。

2.第一段访谈中,王洛宾说“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生活的方向”指什么?

3.对王洛宾引用小和尚的故事,你是怎么理解的?

4.“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5.第三四两段访谈中,记者的发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这样发问的目的是什么?

6.王洛宾先生说:“无论任何音乐,都应该是对自己民族语言的美化。对于一个人来说,民族语言是最具体、最生动,也是最庄严的。”你是否赞同?请结合自己对音乐或其他艺术门类的了解,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阅读下面访谈,完成1—题。

我不是一个“超女”狂热的fans,但是我喜欢

网友:嘉宾李双江同志也支持超女,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就喜欢自充高雅,难道几亿中国人都那么低俗吗?

徐世丕:关于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或者大众艺术,其实从“五四”以来一直就有争议。这不过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我认为高雅和通俗只是一种艺术审美观的差异,或者说是一种文化观念的差异。这里没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分,只有文野之分。高雅和通俗的划分或认同,绝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总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比如最早的《诗经》,那里面的风、雅、颂的划分,实际上就很鲜明地表达了通俗和高雅的观念。说到近现代就更明白了。京剧最早就是特别通俗或者说特别平民化的大众艺术,甚至于更早得多的昆曲,最初也是大众艺术。如果昆山的民间艺术家魏良辅不用十年时间研究创造出他的“水磨调”,昆剧也可能不会步入高雅艺术的殿堂。任何高雅艺术都是大众艺术或者通俗艺术在长期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集中、积累了大众的智慧、艺术家的智慧与才华产生出来的。所以我们不应该贱视 大众艺术,看不起通俗艺术,尤其不应该忘了它所拥有的庞大的受众基础。

当然,大众艺术通俗艺术实际上是内涵丰富的概念。从不同的审美观点看问题,各自都会发现自己所喜爱的东西。通俗艺术不等于低俗艺术,不能认为通俗就等同于低俗。比如说“超女”,近来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应该尊重每个人对于文化现象的看法,尤其是不同意见的表达权。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说,不同意见的客观借鉴意义值得肯定,因为它会让我们的文化发展得更好。我不是一个“超女”狂热的fans,但是我喜欢看,这里有一些文化原生态的东西,有一些预示着文化艺术未来发展趋势的东西。湖南电视台推出的“超级女声”,如果说从文化为产业角度来看,它实际上是流行音乐表演借助电视传播媒体展开的一场成功的市场拓展。它揭示了音乐艺术演出的观众基础和市场价值的巨大的开发前景,也揭示了表演艺术业与现代传播媒体有机联合以后对演艺业的市场拓展会产生多么巨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文化民主、文化创新的时代。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应该为文化发展提供比其他社会制度更为宽松、更加民主的发展环境,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我的观点是,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应该在我们的国家获得发展的天地。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下里巴人,就没有阳春白雪。没有大众艺术,就没有高雅艺术。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还带着某种幼稚、粗糙,甚至于某些媚俗、低级的东西,而全盘否定它。

对于文化主管部门来说,他们的责任应该是积极引导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导向作用,及时地推出一些大众需要的、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超女”当然上新事物,从文化发展的意义看,“超女”的成功实际上是平民大众体验自己的文化权利,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预转变的结果。多年来,我们的文化官方色彩很浓,在潜意识中也许带着某种为民众提供文化的责任理念,这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正确的,政府作为公众权利机构,应该为老百姓为人民大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但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大众,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离退休老人们,还有正在工作岗位上的男女青壮年,都应该获得实现自己文化权利、参预文化活动的公平机会。这也是当今国际社会关于公民文化权利的基本内涵。

1.下面对徐世丕答网友谈话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高雅艺术都是大众艺术或通俗艺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集中、积累了大众智慧、艺术家智慧与才华产生出来的。

B.通俗艺术不等于低俗艺术,不能认为通俗等于低俗。即使是某些媚俗、低级的东西,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它。

C.应该尊重每个人对文化现象不同意见的表达权,否定“超女”就是否定民主,否定新事物。

D.传统的音乐、表演艺术借助现代传媒可以拓展出巨大的市场,服务于更广大的消费群体,展示更大的市场价值。

E.平民大众都应该获得实现自己文化要求的权利和参预文化活动的公平机会。

2.从艺术审美、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三个角度概括徐世丕对“超女”现象的基本观点。

3.透过徐世丕对“超女”现象的分析,你可以看出他对文化艺术有哪些富有时代精神的见解,请分条陈述,不少于四条。

4.“关注、尊重、肯定大众”是徐世丕在访谈中表现出来的文化情怀,请分析谈话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徐世丕这一文化情怀。

四、科普类文本阅读

科普文就是把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化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传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之为公众所理解,用以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力,并使公众有能力参与科技政策的决策活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1、分清类别读懂文本。

介绍性的在于让人开阔眼界,增广见闻;记叙性的在于科学地、精确地记录研究对象的变化;文艺性的寓科学性、知识性于趣味性、娱乐性之中;阐释性的旨在阐述事理、事因、物因,使人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科技性的主要是研究自然科学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文章,其内容主要是介绍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见解等。要做好阅读题,就必须把文本真正读懂,这是答题的必要前提。

一读,快速浏览了解大意。二读,根据题目细读重点句段。三读,这是对前两次阅读的深化。  

2、审清题意把握要求

  许多同学轻视了审清题目这一关,从而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如因漏读或错读题目而失分,忽略题目中的修饰语而失分,答非所问而失分。

3、准确表述灵活回答

  表述要准确,就是将前面通过阅读确定的答案以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要求做到准确、简洁、灵活  

(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其后(1)(4)题。

植物的登陆是地球生命进化关键的一幕,那么最早来到陆地的植物是什么?又是什么时候登陆的呢?

最近以维曼为首的一组科学家,在阿曼的一个洞穴里采集到大量植物种子化石。他们把种子从奥陶纪的沉积岩里面完好地剥离出来,一种比一般种子大几倍的种子的化石引起了他们特别的注意。研究表明,这种种子实际上是由好几个种子凝结在一起、然后由表皮包裹起来而形成的。而这种种子在比奥陶纪更晚的泥盆纪早期(距今4亿年到417亿年之间)陆生植物化石上面被发现,是附着在完整的植株上面的,这个发现使得研究人员异常兴奋,他们开始更仔细地去整理那些化石,希望除了种子以外,还能够从奥陶纪沉积岩里面找到产生这些种子的植物体本身。

当然,这个搜索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但是这些种子化石就已经足够提示我们,至少在奥陶纪,也就是在距今44亿年到49亿年之间的时候,地球上就可能出现了陆生植

物。这个推论令人震惊。

更加仔细的研究表明,在距今443亿年到487亿年之间,一些种子偶然落入沉积淤泥,然后那些沉积物的顺利成岩,使得这些种子以完好的形态保存到今天。

对于这些种子到底是来自何种植物,有两种意见:一是它们确实属于在奥陶纪就已经登陆的植物先驱者;另一种则认为,要得到这些种子属于陆生植物的结论证据还显不足,因为同样可以认为这些种子来自某种水生藻类植物。

可以肯定的是,产生这些种子的植物,定是小型的植物。他们还发现在这些种子内部,存在一种薄片状结构,和苔藓植物种子非常相似。这提示我们,地球上最早的陆生植物和现在的苔藓似乎具有比较接近的关系。当然,这些仍然不能构成直接而有力的证据,除非我们能够从种子化石里面找到更加细致的结构。

应该相信,那个时代登陆的植物体本身,有可能在沉积岩当中找到,只是那本“历史书”还没有被人类找到而已。

1、第二段中加点的“这个发现”指的是什么?

2、对文中信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阿曼的—个洞穴里,研究者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种子化石,这种种子比以往发现的种子大几倍。

B.这次发现证明,奥陶纪沉积岩里面有许多单个的小种子,但这种种子的植物不是最早登陆的植物。

C.由于沉积物顺利成岩,落入的种子才得以完好保存;种子化石与岩石结合在—起,科学家成功地进行了剥离。

D.尽管这种“大种子”内部的薄片状结构和苔藓植物种子相似,但不找到植物体就不能证明这两种植物类似。

3、对奥陶纪“比一般种子大几倍的种子的化石”的研究,有哪些确切的发现?

(4)根据文中信息做出的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奥陶纪的这种“大种子”与泥盆纪早期陆生植物化石上的种子是同—种种子,它们的植株也应是同一种植株。

B.在奥陶纪沉积岩里面找到这种“大种子”附着的植物体本身的化石,植物登陆的时间就可以改写。

C.水生藻类植物的种子,也可能落入沉积淤泥,并随之化成岩石,不一定都能在水中繁衍出新的植物。

D.奥陶纪的这种“大种子”很有可能是最早登陆的植物的种子,但写有植物体本身的“历史书”有可能永远找不到。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识别生命大分子

所有的生物体都含有包括DNA和蛋白质在内的生物大分子。科学家一直梦想能辨识其“身份”,进而“看清”它们是“什么样子”,以推进生命科学的研究进程。

传统质谱测定分析法只能用于分析小分子和中型分子,而对于生物大分子的分析却长期面临着如何从液态中分离带电分子并使之在气态中悬浮的技术困难。“解吸附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对分离并在气态中悬浮带电分子是十分有效的,使质谱分析生物大分子有了新突破。使用传统质谱分析方法,首先要将成团的蛋白分子拆分成各自独立的单个分子,将其电离并使之悬浮在真空中,然后让它们在电场作用下运动。由于质量和所带电荷的差异,它们通过指定距离的时间也就不同。质量小的离子和电荷大的离子速度快,相反的则慢些。通过测定不同分子的运行时间,就可计算出分子的质量。但生物大分子比较脆弱,在拆分和电离过程中它们的结构和成分很容易被破坏。

由美国科学家芬恩和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发明的两种方法弥补了这一缺陷。芬恩运用电喷雾质谱技术使液体蛋白质分子雾化成细小的带电液滴,随着溶剂的蒸发,液滴表面电荷强度逐渐增大,以产生悬浮的带电离子;正是这“小小精灵”致使分析物以单电荷或多电荷离子的形式进入气相,然后在电磁场作用下分离,不同质荷比的离子被探测形成质谱。此过程的第一推进力是高电场。芬恩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初衷,而且有额外的收获:电喷雾质谱测定法能使电荷离子质荷比降低到普通质量分析仪器可以检测的范围,因此它的分析对象不仅是单一大分子类型。田中耕一则采用软激光解吸附质谱技术,即在样品能量、结构及化学环境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用激光照射这些成团的蛋白质大分子,这些分子吸收足够多的入射光能量后崩解成悬浮的碎片即带电离子,然后在电场中加速飞行形成质谱。田中耕一率先完成了激光技术与生物大分子的链接。现今多项激光解吸附应用技术都是软激光解吸附质谱测定法原理的“产物”。看来田中耕一也有额外的收获。

解读生物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这一破译生命信号系统奥秘的关键(查明“身份”,)已由梦想成为现实。200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为芬恩与田中耕一共事是理所当然的,他们的贡献推动生物大分子研究的进程。此后,科学家借助核磁共振技术揭示了生物大分子的真面目,并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完成了对多种罹患危险性疾病(如疯牛症)生物个体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测定。

1、对“电喷雾质谱技术”与“软激光解吸附质谱技术”在分析生物大分子过程中共同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二者都是为解决“从液态中分离带电分子并使之悬浮”这一难题设计的。

B.这两种方法最终都使带电离子在电场中形成蛋白质大分子质谱。

C.二者不仅完成了对蛋白质大分子的质谱分析,而且都有超出预想的成功。

D.这两种方法都成功地使蛋白质大分子完整地分离,同时也被电离。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先进的质谱测定方法也只能完成查明生物大分子“身份”的任务。

B.利用“解吸附技术”分离在气态中悬浮的带电分子十分有效。

C.“看清”生命大分子是“什么样子”还需要利用核磁共振技术。

D.田中耕一是世界上运用激光技术分析生物大分子并取得成功的第一人。

3.填空

使用电喷雾质谱技必须要有_________才能使液体蛋白质分子________,以产生悬浮的带电离子。这是“芬恩质谱测定技术”的关键环节。

(4)简答

芬思与田中耕一各有什么“额外的收获”?(不得抄录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e05144033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e.html

《实用类文本阅读真题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