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案

发布时间:2020-05-24 12:07: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师:王新堂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背诵《题西林壁》。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具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中的事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用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奥秘。老师今天带同学们去看看那庐山风景,可也要细心观察才会有发现。(多媒体展示庐山风光)

面对如仙境一般的庐山风光你是否感受到庐山的美。是啊,真美!这里山高水常,这里古树参天,这里是鸟语花香,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板书诗题)

(二)交流资料,读中感悟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首古诗,也学了古诗的学习步骤,大家还记得吗?(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生答

1解诗题,知作者

师:请结合自己的理解,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题:书写; 西林:庐山有两座寺庙——东林寺和西林寺,这里的“西林”指的是西林寺; 墙:墙壁)

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

唐宋八大家:三苏、韩愈、曾巩、欧阳修、王安石、柳宗元)

(三)、组织自学,理解诗意

2抓字眼明大意

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生读

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从正面; 岭:连绵不断的高山; 侧:从侧面; 峰:高而尖的山头)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2)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3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么多种变化吗?
  (因为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3.多诵读,悟诗情

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面目:相貌,这里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缘:因为。)

“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1)指名说全诗意思

师:诗人苏轼眼中的庐山是怎样的。(从而导出诗的前两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想想为什么同是庐山一会儿看到的是岭一会儿看到的又是峰呢?(原来是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导致了所看到的不同,同学们认为还可以按什么的不同来看庐山。(出示课件展示庐山的不同风采)
(四)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庐山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会看不清真面目,就像刚才同学们所说对一个事物只有多角度去观察全面去认识才行。诗人首先向大家描述的是:生回答出(庐山有着不同的面目)然后诗人再向同学说明了:原来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求我们对一个事物角度去观察全面去认识

(五)、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六、板书:

题西林壁

横(岭) 侧(峰)

远近高低 不同) (实写)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ec3870703d8ce2f00662355.html

《题西林壁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