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地理学学科的研究历程

发布时间:2023-01-23 05:57: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5年第6期 论旅游地理学学科的研究历程 论旅游地理学学科的研究历程 王 成 李继红 明庆忠 (1.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丽江674199;2.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云南丽江674199; 3.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要:文章以系统梳理国内外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历程为基础,初步构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旅游地理学学科体系。 关键词:旅游地理学;研究历程;学科体系 中图分类号: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7211(2015)06—0041—04 旅游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现代旅游 主,旅游研究居于从属地位。 现象出现于产业革命后的英国,以托马斯・库克 1.2初步发展阶段(二战之后至20世纪8O年代 旅行社的成立为标志…。到目前为止,旅游地理 末) 学界已积累了大量研究文献,其中包括若干旅游 1946年,美国公布第一篇旅游地理学方面的 地理学学科方面的研究。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 硕士论文。Cooper(1947)对季节性和旅行动机进 学界公认的旅游地理学学科体系。用库恩的科学 行了研究,对旅游地理学界具有较大影响。1949 哲学“范式”理论来考察现阶段中国的旅游地理 年,第一篇旅游地理学方面的博士论文在美国发 学,还处于库恩范式理论中的“前范式”向“范式” 表。从20世纪60年代起,位于亚欧大陆西部的 过渡阶段 。对于旅游地理学学科体系的发展 欧洲,其大多数国家也涉足了旅游地理学方面的 来说,还缺乏具有指导意义的学术思想,亟待旅游 研究 。到20世纪70年代,相关研究呈现出欣 地理学界共同努力,不断总结、挖掘、深人系统地 欣向荣的景象,各国的旅游地理文献如雨后春笋 进行研究,才有可能构建一个学界公认的旅游地 般涌现。这一时期,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显著 理学学科体系。 特征就是各种各样的旅游地理研究组织开始成  国外旅游地理学研究历程 立。这些组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 旅游地理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 动,促进了旅游地理学研究在国内外的交流与发 展,研究内容从应用研究逐步向理论研究方面迈 国。《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McMury, 进。Tuan(1974,1980)和Relph(1976,1989)等学 1930)一文被公认为地理学家研究现代旅游的第 者从地理学视角就人与环境的关系、地方本质等 篇论文,标志着现代旅游地理学的诞生。但是, 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特别强调“地方”这个 旅游地理真正得到发展,在欧洲是在20世纪60 概念不仅是一个几何空间,而且还包括了人地之 年代之后,在北美和日本是20世纪7O年代之后, 间的关系 J。R・W・Buter(1980)总结并提出 这与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是相一致的 。纵观西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Stapp J・D(1988)提出第 方发达国家旅游地理学80多年的研究历程,大致 二居住地理论。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创、初步发展和深入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旅游地理学彰显出 阶段。 极强的生命力,发展成为旅游研究的中流砥柱之 1.1初创阶段(二战之前) 已然成为地理学的一个强有力的新生长点。 初创阶段研究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旅游地理 1.3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学致力于有关制定政策方面的实践研究,而不是 Um S.和Crompton J・L.(1990)提出旅游地 纯粹的学术研究。此外,该时期美国、加拿大的旅 选择过程理论,认为旅游地选择是决策行为研究 游地理研究主要以城市为中心的游憩活动研究为 的主课题。Crompton J・L_和Ankomah P・K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边疆山区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耦合及关联机制研究——以云南为个案”的 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41361037。 作者简介:王成(1978一),男,云南曲靖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旅游与经济管理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地理研究。 李继红(1981一),女,云南永胜人,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人文地理研究。 明庆忠(1963一),男,湖北黄冈人,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旅游发展与区域地理 研究。 41・ 
2015年第6期(总第121期 (1993)等在提炼前人关于旅游空间行为研究的 基础上总结出“单一、线路、基地、区域、环状”等 五种旅游模式。Duncan,Light(2000)研究了旅游 地理的理论进展及其对旅游业、旅游市场的指导 作用。Lew,Alan A.(2002)提出旅游地理正在走 向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认为旅游在空间、 地域、影响上不断扩张。R・W・Buter(2004)对 旅游地理、休闲旅游地理的时空发展机制以及发 展趋势进行了研究,认为旅游地理势必迎来发展 高峰。Kreisel和Werner(2004)强调,旅游地理需 要更加注重景观研究、休闲旅游研究,而环境容量 研究将是重点。Hal C・M和Page S・J(2009) 从空间性的解释、旅游规划与地方、开发及其不协 调等三个方面回顾了旅游地理学近10年来的发 展脉络。 本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旅游地理学,已经延 伸到用“新社会经济思潮”重新审视流行十多年 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阶段 。这一阶段国外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地演化、游客 空间行为、旅游影响等三个方面。 2 国内旅游地理学研究历程 2.1 古代朴素的旅游地理著作 我国古代有关旅游和山水景观的著作大致可 分为两大类:《诗经》《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黄 鹤楼》《滕王阁序》等诗文为一类,表现手法多为 写景抒情,而且写景只为抒情,可称为“游记文 学”;《水经注》《扶南传》《人蜀记》《佛国记》《大 唐西域记》《梦溪笔谈》《史记・货殖列传》《西游 录》《徐霞客游记》等是作者深人考察后写成的, 根本目的在于纪实和科学研究,并非单纯抒情,可 称为古代的“旅游地理著作” 。 2.2现代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 张其昀(1934)、任美锷(1940)对自然风景区 的成因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受 苏联地理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的人文地理学受到 了全面的否定,除了与生产紧密结合的经济地理 学有所发展外,人文地理学的其他许多分支学科 均未能发展建立起来,出现了科学发展史上的中 断现象,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得以恢复和重视l8]。 在国内,虽然较为系统地研究旅游地理学只 有30余年的时间,但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研究 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创、初步发展和深 入发展阶段。 2.2.1 初创阶段(1978年一l991年) 以郭来喜、陈传康、杨冠雄等为代表的地理学 42・ 四Jl旅游学院学报 家是中国现代旅游地理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定了 中国现代旅游地理学的基石。陈传康(1978)指 出,地理学结合某些特殊环境和任务已形成一些 综合研究方向,主要有环境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和 灾害地理学。在我国系统地开展旅游地理学的科 学研究是以1979年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 建旅游地理学科组为标志开始的 。旅游地理 学高级人才培养是以《旅游资源评价一以北京市 延庆县为例》(尹以明,1984)为标志开始的。 1985年,李旭旦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说》首次列 入旅游地理学条目,标志着旅游地理学正式成为 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同年,《青年地理学家》 杂志的创办,为地理学研究生搭建了学术交流平 台。1986年,《人文地理》杂志创办,大力推动了 人文地理学特别是旅游地理学的学术研究和学科 发展。1986年,保继刚就旅游环境容量、旅游资 源定量评价、旅游需求预测等做了系统研究。 1989年,楚义芳就旅游地理学的科学范畴、旅游 流以及旅游空间组织等方面做了理论探讨。 这一阶段以介绍国外旅游地理学研究成果和 吸收借鉴国外旅游地理学前沿理论为主,推动了 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 2.2.2初步发展阶段(1992年一1999年)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及“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向旅游地理学等学术研究渗透,使大学里的旅游 地理学研究方向从纯粹的学术研究向为经济建设 服务方向转变,开始重视研究的实用价值,以旅游 规划任务带动旅游地理学学科的发展成为主流。 1993年,保继刚等编著的《旅游地理学》出版,是 1978年以来的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被大多数高 校地理、旅游等相关专业选为教材,具有划时代意 义,全面推动旅游地理学向系统化、理论化方向发 展。1996年,保继刚等著的《旅游开发研究~原 理・方法・实践》出版。1999年,保继刚等编著 的《旅游地理学》(修订版)出版,反映了我国旅游 地理学的发展与广大读者对旅游地理学理论的迫 切需求,该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之上对国内外旅游 地理学的理论发展进一步进行了深人系统的消 化、分析总结,对我国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发展作出 了新的贡献。到20世纪末,我国的旅游地理学研 究从概念、理论、区域到应用,已经形成独具特色 的学科体系,部分研究成果已经接近国际水平 ]。 2.2.3深入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 《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吴必虎,2001)和《旅 
2015年第6期 游规划原理》(吴必虎等,2010)出版,其作者理论 联系实际,按照“言必有据”的指导思想,系统总 结国内外文献,提炼出了完整的旅游规划理论体 系,是这一阶段的集大成者的标志性著作,在学界 产生了较大影响。《新编中国旅游地理(第二 版)》(刘振礼等,2001)出版,被国内很多高校旅 游院系遴选为教材,发行量较大,在学界具有一定 影响。《旅游地规划》(明庆忠,2003)出版,该书 系一部旅游地开发规划的基础理论著作,填补了 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空白。《旅游开发研究~原 理・方法・实践(第二版)》(保继刚等,2003)出 版,该书反映了继陈传康先生等开创者之后的中 国第二代旅游地理学家为中国旅游地理学学科体 系的建立和完善所做的不懈努力,并体现了中西 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科学思 想和方法 。《基础旅游学(第二版)》(谢彦君, 2004)和《基础旅游学(第三版)》(谢彦君,2011) 出版,马波教授指出,《基础旅游学》是一部深邃、 严密的学理性研究成果,如果《基础旅游学》提出 的“旅游体验硬核论”成为学界共识,那么旅游学 或许会像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等显学 样有了基本假定,那是非常了不起的 。《旅 游地理学》(冯学钢等,2006)以旅游者、资源、环 境和发展为主线建立了新的学科体系,指出 TRED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贯穿于整个旅游地理 学研究过程l 。《旅游学术思想流派(第一版)》 (邹统钎等,2008)和《旅游学术思想流派(第二 版)》(邹统钎等,2013)出版,对国内外旅游理论、 旅游地理理论的前沿进行了系统总结。《旅游地 理学(第三版)》(保继刚等,2012)出版,许学强教 授在该版序中指出,在20年间《旅游地理学》出 版了三版,不仅见证了中国旅游地理学的蓬勃发 展,也见证了保继刚的个人成长历程 。 总体来说,这一阶段,我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 成果与前两个阶段相比,旅游地理学家在消化、借 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任务带学科为 主,从各自研究视角进行理论和研究案例总结,涌 现出大量优秀专著、论文、教材。我国旅游地理学 取得了长足发展,成绩喜人,建立了一些具有指导 意义的理论框架和体系,是当前地理学和旅游学 科中发展最快、成果最丰硕的学科领域之一¨ 。 但是,与发达国家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成果还存在 着不小差距,如研究领域较为集中,很多学者热衷 于研究热点区域的旅游发展问题;很多研究成果 研究问题缺失;缺乏“全景鸟瞰式”的研究视野, 论旅游地理学学科的研究历程 很多研究成果就事论事,知识贡献不足。到目前 为止,旅游地理学还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 本土化的、学界普遍公认的学科体系。 旅游地理学学科体系构建 在国外,鲜见旅游地理学学科体系方面的探 究。这可能是旅游地理学本身不够成熟的自然表 现,也可能是国外学者一贯务实精神的反映,还可 能是国外宽松的教育管理体制下所形成的教育路 线自主与开放精神的一种折射¨ 。 在国内,旅游地理学学科体系方面的研究成 果有一定积累,但总体来说,旅游地理学学科体系 较为松散、凌乱,用库恩的科学哲学“范式”理论 来考察现阶段中国的旅游地理学,还处于库恩范 式理论中的“前范式”向“范式”过渡阶段 J,对于 旅游地理学学科体系的发展来说还缺乏具有指导 意义的学术思想。即旅游地理学学科体系的理论 研究滞后于实践,与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不相匹配, 导致指导旅游地理实践的理论依据不足,由此,构 建科学可行的旅游地理学学科体系刻不容缓。丰丰一义义一卜证构[  一喇   人本主义 带头学科 专门研究旅游通道的分支学 (或领域):大尺度旅游 通道研究、中尺度旅游通道 研究、小尺度旅游通道研 究、特种旅游通道研究、大 中小尺度旅游通道联运互补 关系研究…… 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 旅游活动及其规律性 专门研究旅游客源地 专门研究旅游目的地的分 的分支学科(或领 支学科(或领域):旅游 域):旅游产生的地 形成的资源地理学、旅游 理影响因子、旅游者 地演化规律、旅游环境容 行为时空规律与需求 虽与环境地弹学、旅游规 (旅游流)、旅游市 划与区域旅游发展、旅游 场营销…… 生态学与生态化、旅游的 区域影响与社会文化地 理、海洋旅游地理、太空 旅游地理…… 旅游地理学交叉学科(或领域):旅游地 理学方法论、旅游地理思想史、旅游地理 信息系统、旅游综合体、旅游地图学…… 图1旅游地理学学科体系 4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fab2fc4f7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4.html

《论旅游地理学学科的研究历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