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李白

发布时间:2012-06-30 10:32: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就喜欢李白

在大学我喜欢上了两个人,一个人称神人庄子,另一个人称仙人李白。高中时我喜欢屈原,他可以为信念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我觉得他的死是值得的,不亏本,不仅仅是生前,更是死后,他死后的影响升华了他的价值。如果我能像他那样以自己的死使人觉悟,感动后人,唤醒世人良知,找回美好的信仰,我也会选择他一样的路。

”“的李白,可以说是老天对他的眷顾!李白你凭什么以一介布衣藐视权贵?不算富实而看淡钱财?以在当时比农民身份还低微的商人之子的身份怀揣着极大的自信?

李白二十多岁出蜀,从此没回来过,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他广结有识之士,希望有人能举荐他,却始终无人问津,最后也到达了长安城外,天子与他的距离近在咫尺了,却无人引荐,无法面见天子,不能展才华,在城外郁闷的呆了段时间,带着我独不能出的牢骚而去,而我独缺,你一生的了解,你可以想象,你怀里兜着美好却无人愿意看的时候,当你想展示内心的炙热之情却无人回眸一顾的时候那个伤感之情。回家还是不能终日呆在家中,仍是不知道疲倦的游历,结交好友,我想他如果生活在现在,肯定不会是宅男,而且他也不是像封建社会中的许多人一样从小被病魔缠身,他,可以算是老天对他的眷顾。其间创造了大量优秀诗篇,名声也大振,丈夫未可轻年少这句话太给力了,让人浑身充满力量。机会终于来了,唐玄宗招请他入宫,这时他正在借口以隐居打响名声,听见这事,马上而义无反顾的欣然放弃隐居,过了不惑之年的他蹦蹦跳跳的兴奋地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向京城驰去,此时他是如此志得意满,踌躇满志,进京后看见眼前的情况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虽然一心想有所作为,和他想的相去甚远,就是填词的御用文人,他好不容易等了个伸展抱负的机会,天子和自己朝夕相处,即使是再没机会入朝,他还是选择了离去,选择了为自己的心而活。有多少人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屈服现实,最终沦落为庸俗,而李白就是李白。回来后又开始了浪迹天涯,当他六十多岁了,听说招兵,还杵着拐杖,带着兵摇去参军,只是因兵而返。

这就是他的大致经历,而我就喜欢他独立的个性。他一身历经沧桑、失意,而他何尝该过他激昂向上的精神?吃尽惆怅,又有几声悲叹?经管他在生活中失意,而他的文章却不会过多的消极,乐观,自信,放达,积极是他生活的主旋律,也是他诗中的主题。读他的诗让人心潮澎湃,慷慨激昂,热血沸腾,充满力量,豪迈豁达,人生就要像这样,当我失意的时候会吟它几首。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开端经常是这样大气,雄伟的气势,因为他有宽广的胸襟才写得出这样的气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即使在失落中,却不在失望中,还坚信自己美好的未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从不否定自己的能力,有人成为金钱的奴隶,生怕丢失了点钱财,干大事的人,就应该像他一样,这句话应该成为年轻人的名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分别、无赖时的柔情对比着他上句的大气。借青山绿水,瀑布落日写出的壮阔,险恶,表达自己内心的豪迈,洒脱,豁达,率真的人格体现,尽管坎坷失意,尽管会忧伤,却不会因之坠落,悲观,我想即使李白在现在这个社会失恋了也不会悲叹消极吧!想安能二字吐出他的,他一生也带着这份狂,不得不感叹,李白就是李白啊,千古一李白。

李白的诗豪气冲天,气势非凡,都说他不讲究刻意炼字,这也是他的个性,但就是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简单的词语,却很有意境,也很押韵,读起音律感很强。我很自豪我生在中国,能用中文读唐诗。有外国人在把像他的《蜀道难》翻译成英文后加了句:我这样的翻译,真是对不起原著。可以翻译出华丽词藻,却不能表达他的音律和诗中的气势。我觉得我在他的诗面前赞叹,感觉就是亵渎褒奖这个词。

李白的一个忠实粉丝——杜甫,写了很多赞扬他的诗,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写诗沉郁顿挫的杜甫也写出如此有豪气的气势的诗,也许他都认为只有这样的诗才对得起李白的个性。

李白的另一个癖好——倾酒。酒入豪肠,七分剑气,三分月光。酒是他的重要部分,唐代的诗就是酒酿的,酒中八仙,他——是最出名的,无论开怀还是失意,都会喝,不仅仅只是失意。会须一饮三百杯三百六十日,日日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喝得个歌徘徊,舞凌乱,看起来活生生一个酒鬼嘛,这时候也是他开始写诗之时了,往往写很多诗篇,这以酒助兴,以酒壮诗情。简直不能用现代的科学来解释它,炼字肯定得思考,而他为什么大醉了却可以吐出那样的好诗篇呢?难道那时候的酒有问题?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太宗龙巾拭吐,杨贵妃玉手调羹,还有叫力士拖鞋,这些事让其他人都为他捏了把汗,而他却不感到诚惶诚恐,依然故我,这就是李白鲜明的个性。我感觉好多伟人都喜欢喝酒,但是喜欢李白却不一定要学着做他的全部,终日纵酒狂欢对身体不好,喜欢明星也要辩证和选择的看待。

在那个时代,追求功名,义字当头,追求爱情似乎就轻了,女子的柔情成了点缀。他们遇见了好友可以一起去聚一起喝个大醉,他们不是喝醉了就在酒店抱着酒坛躺到第二天鸡叫吗?晕了掉井里了就睡到天亮吗?那会管伊人在家焦虑的等待,也许早就忘了家里那颗忐忑的心,爱情在那些人眼中也许抵不上喝酒的痛快,我一想到古代女子就是那望穿秋水的目光,还有就是闺怨诗。

还是回到李白,为什么他这么狂?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也因为李白确实有才,他这么狂,这是不能不提的事实和他狂的资本,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再加上铁杵磨成绣花针的勤奋,他的才华可见一斑,他对古体诗,赋,乐府都很熟悉,还有他一生的优秀诗篇,可以知道他的才气,他堪称中国诗坛第一人,所以人要狂,也得先去拥有资本。

而李白的诗有人说也有人生短暂,即使行乐,纵酒狂欢和虚无迷信的思想,但如果以当时的社会背景看,他在那样环境下生活,这些都是可以原谅的,人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完美。有人批判他的作品有些也很庸俗,他的思想肯定会受当时社会的局限,更何况作为李白后代人,他的作品流传下来,难免不会被人修改润色,这些都不是看待李白的阻碍。说他一生追求名利,一个藐视权贵,看不起财产的他,以他的个性他会会重名利?我想他积极入世是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不浪费光阴,白白来这世界走这一趟吧!因为矛盾催生出美丽的诗歌!

李白生活的背景

这样的李白,就有相应的背景,不能不说一个人成长和环境有关的,而且有很大关系,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这是事实。诗的历史应该感谢李白小时候生活在四川。四川当时的文化背景吧,儒家思想不纯,道教也很昌盛,佛教也在这传播,从小受到不同文化熏陶,在诗中经常写到大鹏吗?这是道教庄子的《逍遥游》的,显然有道教思想,这对他独特个性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入世行为正是儒家的思想,不是传统儒家世大夫,也不是道教的纯粹道士,在这样环境长大,自然培养了他的个性。

而唐朝在封建社会中被认为是最开放,自由的朝代。当时唐朝的风俗也成全了他的个性,也促成了他和唐玄宗的佳话。先听个唐代的佳话,一个抢劫的故事。一天诗人李涉冒雨赶路,忽被一强盗栏住,他说欲过此处要交点过路费,但一听是诗人李涉,马上恭敬的说:您留下一首诗吧,我跟你送些东西,让你离开,李涉没怪他,而且充满同情写了这个故事后带着礼物而去,这就是劫诗,那强盗以他的本分工作来说是陪了夫人又折兵啊,你说强盗他一介粗人,他是附庸风雅,还是虚心求教呢?不论什么,至少肯定了一点:当时社会诗风之盛。是啊!男女老少,上上下下,李世民,武则天,妃子,个个留下了诗篇,唐玄宗,文人烧客就不用说了。这样的环境下,写诗成了潮流,李白自然热爱写诗,而且会把他写好。

但我每次读到那些怀才不遇的诗篇我都会思考,他诗写的好,他就真的有治国之才吗?李白以他率真,狂野,不屈服,刚毅不阿,太理想,潇洒的个性,他在诗中明确不避讳地为人申冤,若真登上政治舞台了,能不能有作为,能不能被人逼迫,展示他的理想,我不能肯定的说他能在政治舞台上生活下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fbced6e7e21af45b207a807.html

《我心中的李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