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日关系及发展

发布时间:2011-10-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谈中日关系及发展

06历史本(2 第一组
王思雷 王艳 韦启师 彭冬龙 徐世天 眭玉梅 傅小娟

摘要:中日之间的关系发展微妙,中日应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中日关系顺利发展的关键问题,共同构筑21世纪中日两国的新型关系。 关键词:中日关系;正确认识;发展

进入新世纪的五年来,中日关系受到十数亿人的热切关注。中日两国及人民,以至于东北亚、东亚诸国及人民均在热烈议论当前中日关系的问题,网上的贴子更是铺天盖地。中日两国关系怎么啦,中日人民情绪及相互认识怎么啦?既有悲观的议论,亦有乐观的议论,甚至发生了一系列不够冷静的、盲目的过激事件。有的说是“政冷经热”,有的说走入了“死胡同”,是无法解开的“死结”,各有理由,莫衷一是。以下则是我们对中日关系的理解。

一、近代日本侵华的“前事”,不应忘记,不能不说,但绝不会报复日本。

近代时期的中日关系史,主要是非友好史,是日本70年侵华史和15年侵华战争史。从1874年日本侵我台湾开始,18941895年甲午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9041905年在中国领上进行的日俄战争,1914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从德国手中夺取胶州湾权益,继而于1931年制“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发动了侵华战争,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从此,日军攻城掠地,铁蹄践踏了我国半壁江山,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累累罪行:凶残屠杀,从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直至南京,使我70万同胞血染长,仅南京一地就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杀我30万同胞的南京大屠杀;烧杀劫掠,蹂躏沦陷区数万万同胞;丧尽天良,实行毒气战和细菌战,731细菌部队甚至用活人做试验,进行“活体解剖”;然在中国多处种植鸦片,贩卖毒品,进行“鸦片战争”;无视国际法规,对我和平城市狂轰滥炸;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灭绝人性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暴虐坑杀,制造80多个“万人坑”;实施“猎兔作战”,抓捕中国劳工4·2万人到日本服苦役,伤亡逾1·4;恶魔淫暴,强奸凌辱数百万中国妇女,违反国际法和人道,强迫20万中国妇女做性奴隶、“慰安妇”,供日军群体施暴,等等。在侵华战争的15年间,日本给中国造成了无比巨大的损失:中国军民伤亡3500;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破坏最大、占地最广,使我民族在物质上、精神上最严重的伤害。尤其不能容忍的是,日本坚持“三不主义”,即不认罪、不谢罪,不赔偿。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宽厚善意的。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友好,放弃国家战争赔偿要求,中国百姓抚养了日本在败降后弃遗在中国的成千上万的“战争孤儿”。我们总在强调,中日有二、三千年的友好交往历史和1972年以来的33年友好关系史,即使对日本70侵华史和15年侵华战争史,亦不断指出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及其头目的责任,而一般的日本人民亦是战争的受害者。在世界上有哪个国家、人民能用如此胸怀和如此善意对待和处理过这类问,古今中外,只有中国、中华民族做到了而且始终不渝地“言必信,信必果”。
“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中日关系顺利发展的关键问题”,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了这是关键问题和原则问题。中日“双方应以《中日联合声明》、《和平条约》、《联合宣言》等三项文件为基础,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是基于这种原则,对日本右翼保守势力挑起事端、散布和制造谬论,只能
与之斗争,驳斥他们的荒谬观点,使之失去市场,至少是减弱其迷惑力。以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多次斗争,也确实起到了遏制作用。当然,我们亦应冷静,清醒地分析、认识日本当前的社会思潮及其社会原因,同时对历史认识问题做好进行长期斗争、警惕右翼保守势力新动向、冷静
应对复杂局面、防范意外突发事件的准备。不管问题多复不管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应坚韧不拔,坚持真理,坚持斗争。

二、当前中日关系中的各种问题,应正确评估、准确定位和认识,善于应对。

首先,应清醒看到日本已是经济大国,其走向政治大国、军事强国的大国战略目标,决定其必然对美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亦是日本自民党右翼保守势力对华强硬姿态的“根源”和“依据”。因此,日本小泉(纯一郎首相顽固坚持并已四次正式参拜靖国神社,这已成为日本政府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的集中体现。日本政府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已成为影响中日关系顺利发展的三大障碍之一。在日本首相正式参拜靖国神社这一象征性态度和做法问题上,是小泉在打参拜牌,以提高对华要价;中国只能接受挑战,也可以打这张“牌”,这是两国“国家意志”的较量,故而不管其对中日关系造成多大损害,责任全在日本,我国是不应也绝不会放弃原则作出不应有的让步的。日本政府应对此有充分认识。
对中日关系正常、稳定发展造成巨大障碍的第二个问题,是日本不能正确对待台湾问题。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不可分割的领土。日本军国主义通过1895年的《马关条约》割占了台湾,使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并进行过50年的殖民统治。日本军国主义败亡后,依据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波茨坦公告》,台湾回归了祖国。由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民党蒋介石集团盘踞于台湾,随之美国炮制了“台湾地位未定论。”,并出动第七舰队,日台还签署了《日台条约》,才导致台湾统一未能尽早实现。经过中日两国人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于在1972年签署了《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亦中止了日台外交关系。《联合声明》对日本与台湾关系问题作出了原则规定,日本亦作出了明确表态。然而日本方面不断生出事端,严重违背《联合声明》的原则和精神,损害了中日关系。近年来,日台“政要”频频互访,使日台“实质关系”不断升级;日本国会议员和自民党领导人公开制造一系列“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的严重事件;日美“新安保条约”及日本“有事法案”,公然将我国神圣领土台湾纳入其范围等等。凡此种种,已逐渐显露出日本可能成为“台独”势力的重要支持者的趋,不能不引起中国的严重和特别的警惕! 对此,我们应沉稳应对,认清日本右翼保守势力的图谋,明确要求日本政府严格恪守“中日两国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及“中日联合宣言”在台湾问题上确定的原则和精神,针对日本方面的倒退,作出坚决明确的表态,甚至坚决回击和进行有效制裁和定点回击。当然,也应充分估计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的困难性。特别是有“美国因素”和日本台湾帮及“台独势力”的存在和影响,台湾问题必将长期成为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重大障碍。我们亦要作长期应对的防范和准备。
影响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第三个障碍是领土问题,即日本仍霸占着我国领钓鱼岛问题及东海大陆架及其海洋划线问题。钓鱼岛早在明朝就已是 中国海防之内,中国对钓鱼岛拥有国家主权。钓鱼岛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不是琉球王国的属岛而恰是中琉分界标志之一。日本在1879年悍然吞并自明朝以后一直为中、日两属的独立王国琉球后,改其为冲绳县。据日方资料,至多也是于1885年日本才“发现”了钓鱼岛。直至18951,利用甲午战争之机,偷偷窃取了钓鱼岛,并暗自划归冲绳县。到18954,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取了台湾。腐败的清政府还以为钓鱼岛是作为台湾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的。1900年日本私自改钓鱼岛为“尖阁列岛”。日本战败投降后,在《旧金山和约》中规定日本放弃台湾、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却并未将钓鱼岛从美国托管的冲绳管辖区中分出来归还中国。1971年美国归还冲绳群岛时,又将钓鱼岛一并“归还”给了日本。对此,中国政府早于19711230日就曾发表声明指出,日美在冲绳归还协定中,把我钓鱼岛划入“归还区域”,是拿中国领土私相接受,是非法的。这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主权领土。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中,中国政府为顾全大局,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对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提出了“搁置争议,待日后解决”的建设性方针,被日方接受,成为双方的约定。在197810月邓小平访日答日本记者问到钓鱼岛问题时说:“实现邦交正常化时,我们约定不涉及这一问题。”1984,邓小平在明确表示其
主权在我的前提下,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中国方面做出的为和平解决钓鱼岛争端巨大让步和维护中日友好大局的诚意,并未得到应有的回应。
对涉及领土主权问题,中国人民和政府决不会拿领土主权问题作交易,我们应对日本所制造的事件保持清楚,提高警惕,积极准备。

三、共同构筑21世纪中日两国的新型关系。

在古代,中日有着二、三千年的文化交流史。当然,也有过三次古代中日战争和倭寇侵扰中国沿海及中国海禁、日本“锁国”时期的基本停止正式交往。故不宜一般地说中日自古以来一直是和平友好交往的两千年。但对这一时期,说总体上、基本上是友好交往还是正确的。在这一时期,基本上是中国高度发达的高态势文化向日本方向流动,日本如“鲸吸百川”式的向中国学习,事实上处于不大“对等平视”的状态。近代时期,主要是日本现代化较成功,中国落后,想向日本学习,却又受到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处于更不平等的地位的时期。只有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33年间,才是近代以来中日关系发展得最好的时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随着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科技大国,两国首次处于真正平等、相互平视的状态。这种新形式,发展到进入新世纪,人们不太适应,不甚熟悉。所以有一个双方调适观念、意识的过程。改变观念,学会真正平等和睦直处,学会在长期矛盾、摩擦中,妥善处理好关系,同是摆在两国面前的新课题。
我们说,日本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也是伟大的民族。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近代以来,日本是亚洲唯一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战后经过60年的和平发展,已是世界经济大国、教育大国、科技大国。而中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努力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两国没有任何理由不友善共处。中日关系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邦交正常化以来33年的确是近代以来两国关系最好的时期。而并不是两国关系已走入“死胡同”,也不是解不开的“死结”。在政治上,两国政府间的往来频繁,国家领导人的互访一直持续不断,近二十年间,日本首相除宇野首相过早辞职和小泉首相顽固坚持正式参拜靖国神社而未能正式访华外,历届日本首相均正式访华并受到我国领导人的友好接待。中国领导人也多人多次访日,构筑了两国新型关系。中国访日的部级的代表更是超过二百次。2002年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两国均隆重庆祝,双方访问人数达数万人之多。中日的友好城市数已近300,在世界上也是最多的。两国建立的一系列机构和机制,如“中日友好世纪委员会”、“政府成员会议”、“副外长定期会议”、“中日友好交流会议”、“民间人士会议”等机构、制度和对话渠道。中日双方确认了发展中日友好关系的四原则,即“和平友好、平等互利、长期稳定、相互信赖”原则。这些均有力地保证了中日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两国在东北亚、东亚区域性组织中共同协力,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鉴于此,故不赞成日本一些人提出的“政冷热”论。政并不“冷”,只是政治方面尚不如经济方面“热”而已。对形势的基本评估,绝不是已必须“拯救”,不然就必然破裂。
在经济上,日本作为中国贸易伙伴,连续11(19932003高居对华贸易国的首位,华投资也持续大幅度增长,只是2004年才落在欧盟之后,屈居次位。中国也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贸易伙伴国。两国经贸关系正以不可阻扼之势、平等互利地迅猛发展。中日双方进出口贸易额,连创高,1972年仅10·2亿美元,1997年猛增为638亿美元,增长58,新世纪更大,2004年两国贸易额又以1680多亿美元的数字再创新高,2005年估计将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日本也是对华经济援助最大、最多、时间最长的国家,中国受到日本国家政府开发援助(ODA一直是居于首位,只是近年才逐渐退居次位、三位和四位。对此,中国政府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也多次不断表示真诚感谢的。
在文化交流上,更是以有史以来的广泛开发迎来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三次高潮,其广泛、深入的程度是空前的。1979年两国签订文化合作协定以来,一直保持着民间、政府、地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广泛深入合作交流的喜人局面。民间的广交朋友,深交朋友,互利互信在不断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复交前的“以民促官”、复交后的“官民并举”的历史经验
十分宝贵,值得珍惜和发扬。“以民促官”的良好模式将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增进发挥日益巨大的作用。至于两国民间的情绪和感情问题,只要加强理解和相互信任,两国媒体尽力客观、友善地积极报导,极力减少、取消不负责任的炒作,这一层次上的问题并不难化解。
我们承认并应能冷静对待中日关系中的一切问题,双方都能明确认识到“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能压制准,更不可能征服谁”。双方不仅将各自以国家、民族的利益安全和尊严为重要原则,而且还有地区性和全球性的共同利益;矛盾、摩擦甚至某些对抗,并非只能是零和效应、一胜一负的结果,大可力争合作、双赢效果的实现。如果两国政府和人民能够高瞻远瞩,战略高度面向未来,十分清醒地认识和全面评估中日关系,共同友善地寻求维护和发展两国关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则不应对中日关系抱悲观态度,当然,也不能盲目乐观。关键在双方的认识、态度和具体措施。
当今的时代潮流和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中国人民曾饱受日本军国主义的祸害,日本人民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原子弹首次在日本广岛、长崎的投掷,人类史上的惨剧,日本虽因为是加害者才遭此惨剧发生,但不应否认,而应看到日本人民也是受害者。从这一共识出发,两国没有理由再战,两国人民均真心呼唤和平,有千条万条理由共同携手而为东亚的和平发展、地区的稳定努力奋斗,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两国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有任何一条理由破坏来之不易的中日“友好、互信、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姜跃春,论中日关系
刘胜湘,中日关系的走向及其对东亚安全的影响 任李明,范国平,中日关系:相互依赖与博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144c0116edb6f1aff001f7f.html

《浅谈中日关系及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