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案 寻找迷失的自我

发布时间:2020-08-07 23:06: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寻找迷失的自我

【教育目标】

一、教师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困惑迷惘是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2、使学生了解自己身为社会的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体验自己的价值。

3、使学生学会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走出心灵上的困惑,为未来而努力拼搏。

二、学生目标

1、认识到困惑迷惘是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2、了解自己身为社会的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体验自己的价值。

3、学会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走出心灵上的困惑,为未来而努力拼搏。

【背景知识】

一、指导青少年如何走出迷惘

1、树立远大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

“迷失自我”的困惑,主要源于对人生价值的迷惘,是一种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不够远大、信念不够坚定的表现。要知道,有坚定信念支援的理想是一个人心中不灭的明灯,它能帮助我们在生活的波澜中把准航向。几乎所有成功的人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就已有了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的。正因如此,即使是在最困苦时他们也不绝望,依旧执著追求,最终找到自己生命中的亮色,如燕妮夫人的座右铭“永不绝望”便体现了这一点。青少年更应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认识人生,并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理想而奋斗拼搏。

2、激发自己对生活、社会与他人的义务感与责任心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与群体中的,人类正是在相互依存中共进的。因而,一个人对社会与他人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与责任。作为子女,要孝敬父母,作为社会成员,要对整个社会负责,并奉献自己。这便要求我们学会关心并帮助他人,不要时时狭隘从自我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这正是我们生存的价值所在。

3、多读好书,学会思考

通常,自我迷失的产生与一个人对世事的不理解有关,心灵的贫乏会导致其精神无所寄托。这时,读书、学习便是最好的药剂。诗人布卢莱修说:“心灵的黑暗,必须用知识来驱散。”在你悲观失望时,知识会带给你力量与智慧,给你无穷无尽的乐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会告诉你一个人活着的意义,《老人与海》让你感受到人存在的尊严……许许多多的名著、人物传记都会向你展现人生,教你思考生命,带你走向成熟。在经历书海的洗礼后,你便会以一种崭新的眼光去面对一切,正视自己,从而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当你的生活充实时,所有的困惑、迷惘也就烟消云散了。

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一种与个体的现实生活密切关联的,对未来的向往、憧憬。不过,人的理想并非生而有之,而是随着每个人的成熟——生理、心理、的成熟,而逐步形成。高中阶段正是理想形成的关键时期。

二、青少年理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高中阶段是最富于理想的时期

每一个在社会上生活的人,都面对着社会的三个时间领域,即经验领域(过去)——存在领域(现在)——发展领域(未来)。对于青年人来说,未来的时间领域大于过去的时间领域;而高中阶段又正是青年期的开始。因此,高中阶段可以说是青年人同未来发生关系最长的时期。发展与未来,是高中生最向往也是最广阔的领域。高中生这种向往发展与未来的特性,使他们特别关心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前途,高中阶段因而也成为青年人最富于理想的时期。

(二)高中生理想的内容、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

我们一般把理想概括为职业理想、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道德理想都是关于个人未来的设想和追求,所以又统称为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人们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希望、设想与追求,在理想的层次中居于最高的地位。高中阶段已经逐渐产生社会理想。高中生理相怕发展大致表现出四种水平:1、理想肤浅、模糊而无明确的理想;2、受各种外在影响,向往未来,但自觉性较差,理想目标不定;3、认为理想就是职业;4、有为未来的志向或为祖国作贡献的愿望,且严格要求自己。

总的来说,高中生理想的水平呈现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态势,其发展过程有以下特点:

1、正处于理想逐步确立阶段

理想的形成大致要经历萌发期、形成期和确立期。据大量研究表明,相当数量的高中生的理想正处于形成到确立的阶段。

2、概括性理想的成分日益增加

理想的形成,实际上也是一种认识能力发展的过程,其发展也经历了从具体形象到综合形象最后到概括性形象这样三个层次。高中生逻辑思维、理论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促进着他们概括性理想的形成和发展。

3、理想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现实性

个性社会化过程在高中阶段加速进行,高中生在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设想时,必然更多地从社会的角度、从现实的需要去考虑。

4、理想较多地受内在心理因素的制约

人的理想是在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从他律性(外在)向自律性(内在)逐步发展的。由于每个人的内部心理条件是逐步成熟的,因而在理想的形成发展中,内部心理因素的影响是由小逐渐变大,外部因素的影响是由大逐渐变小,这样,高中生的理想,其内在性明显变强,已经与他们的人生信念、社会信念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只有把握高中生理想的发展特点,我们才可能开展有成效的理想教育。

(三)高中生理想形成中的矛盾及其影响因素

1)理想形成过程中的矛盾。

身处社会转型的高中生,在其理想形成过程中的矛盾问题日益凸现。

①理想与现实不一致。高中生并未真正进入社会,因此他们往往认为现实应完全符合自己的希望,从而也往往对理想的实现需付出长期的努力认识不足。这样,其理想必定要与现实条件产生尖锐矛盾,我们应及早加以引导。

②理想与行动的脱节。高中生的理想往往还停留于愿望,常常缺少扎扎实实的行动,理想与行动脱节。这也就导致了其理想的不稳定,不巩固。

③各种理想还不协调。高中生的理想丰富多彩,不过许多研究表明各种理想常常不协调,特别是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之间,往往出现矛盾冲突。

2)影响理想发展的因素。

影响理想发展的因素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来把握。

①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身心的成熟、自我意识的水平、需要和兴趣。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的水平是最主要的内部因素,需要和兴趣的水平和内容,也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理想的水平和内容。理想的产生及其性质和水平总是自我意识的结果。只有当一个人不仅能认识外界事物,而且也能认识自己同外界的关系、自身的行为、自身的内心世界时,他才能对未来的自我进行设计。从这个意义上说,理想的真正形成标志着一个人自我意识发展的质的飞跃。

②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榜样、家庭、社会文化和学校的影响。根据多项调查来看,家庭和社会文化对高中生理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远在其他各种因素之上。高中生的理想总是掺杂着家长的意愿,家长的职业和兴趣、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以及家庭的环境,明显影响着子女的理想的形成。由于高中生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其理想的影响程度已不如小学和初中,但实际上高中生自我意识中的理想已经是家庭长期熏陶下的结晶了。社会文化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效应,包括社会现实、社会舆论、社会教育和社会活动等。这是青少年理想形成、发展的最广泛的背景。它对青少年理想的确定起着层层递进、持续而又内在的作用,并为青少年确立理想提供了理论依据、认识方法、信仰和追求的对象。

三、青少年理想的培养

托尔斯泰把理想比喻为指路明灯,这是非常恰当的。因为理想激起人强烈的情绪情感体验,并成为一种动力,大大增强人的活力,去克服一切困难,获得成功。对于高中生来说,理想的培养,最主要的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正确把握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理想越符合于社会发展的过程,就越能显示它的巨大鼓舞力量。根据高中生理想形成的特点,在理想与现实的把握中,应强调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懂得理想是不可能脱离客观实际的,只要遵循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理想是可以变成现实的。

其次,有理想的人才能有所作为。有成就的科学家、学者、新技术的发明创造者,都是从小就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并在其指引下走向成功之路。

再次,理想不等于空想,要摆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必须把眼前与长远,现实与理想结合起来,既有理想,又有求实精神。

(二)独立地、主动地设计理想

在形成自身理想的过程中,要独立自主的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和刻板的模仿,要克服盲目性和幼稚性。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要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自身的条件、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对外界的影响进行有选择的吸收,进而设计出自己的理想。只有经过样的过程形成的理想,才是符合实际而又能实现的。

(三)依据个另特点培养理想

高中生的理想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进行理想培养时,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尽可能提高他们的理想水平。

【教学指导】

(一)活动设计

重点、难点:如何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

理念:青少年在体验成长的喜悦的同时,也开始体验到内心的忧虑与烦恼。这一时期,青少年会产生一系列的从未有过的内心冲突,如对现状、未来的迷惘,对生活、自我的困惑等等。青少年由于自身自我调控能力的限制,往往不能自己把握人生的航向,因此需要老师给予帮助和指导。本活动的设计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而建立而对生活的信心,寻找生命的真谛和生活的亮点,以饱满的热情迎接以后的生活。

目标: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树立远大的理想,对生活充满希望和向往。

过程:导入——讲授新知——学生体验——教师总结。

建议:

1、有条件的学校,在进行活动时可放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以调节课堂气氛,净化学生心灵。

2、发表愿望时,可先以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之后再全班交流。

3、活动时,一定要告诉学生谈理想和希望,要符合实际,避免空想。

4、在活动之后,指导学生要经常坚持为自己设定目标,并结合情绪的调节方法进行调适。

5、教师还可根据本活动的理念,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其他活动。

(二)实践指导

建议:

1、教师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自我训练,并持之以恒。

2、教师除了书上所列的书名、歌名外,还可自己根据经验向学生推荐其他相关的名著、歌名。

3、教师指导学生多读好书,多听好歌,多与他人交流。

【参考文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困惑、迷惘是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2、使学生了解自己身为社会的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体验自己的价值。

3、使学生学会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走出心灵上的困惑,为未来而努力拼搏。

(二)教学时间:一课时

三)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认知提高法

(四)教具:录音机、歌曲《飞越迷惘》《雾里看花》

(五)教学过程:

1、导入过程

教师说明: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听一首歌曲(放歌曲《雾里看花》)。这是一首非常熟悉的歌曲《雾里看花》,它的演唱者是那英。同学们,你们是否听懂了歌曲的含义?在你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雾里看花的感觉?对生活、人生乃至生命有过困惑与迷惘?你们是否也像歌中唱的那样:“我看那前方,怎么也看不到岸。”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如何走出困惑,寻找迷失的自我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走出迷失的自我。(板书)

2、讲授新课

教师说明:随着年龄的成熟和社会经验的增多,我们开始用一种新的视觉角度来审视自己、对待世界。我们开始体验到成长的喜悦,也开始体验到内心的忧虑和烦恼。在这一时期,同学们会产生一系列的内心冲突,如对现状、未来的迷惘,对生活、自我的困惑等等,心理学上称这段时期为青少年的混乱期。正因为种种迷惘交织在一起,使同学们看不清自己,此时的青少年被 称为“迷失的自我”。我们每个同学几乎都或多或少地体验过这种感觉。这种心理状态,如果不及时调节,就会演变成严重的情感障碍,以人的身心健康有害。如何调节告别这种“迷失的自我”呢?

首先,让我们来到许愿树下,双手合拢,虔诚地许下我们的愿望吧!(请学生做许愿状,默想每个人的心愿,之后把它写在《学生用书》在“许愿树”下面的空格中。要求符合实际,避免空想。)每个人都写了他最希望的事,谁想向全班,同学发表一下他的愿望呢?

(发表之后,进行下面的活动)

接下来,再让我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处于花季的我们,正是爱做梦的季节,每人都曾憧憬过以后的生活,你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试着写在课本上或画在上面。(同样要求符合实际,避免空想。)之后,请同学们列出理想生活的具体目标。

(完成后,可进行分组交流和全班交流)

最后,让我们回到现实,明确现实中自己的责任。我们已经18岁了,可以说是一个大人了,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也有能力去承担这些责任。大家想一想,作为子女、朋友、学生和社会公民,你都具有什么责任?(引发学生对自身价的思考,激发责任感,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把握生活的航向。)

3、学生体验、教师总结

活动之后,请学生谈谈感受。在活动中都体验到了什么?以后打算如何去做?在学生发言之后,教师进行总结,总结时,先请同学们听歌曲《飞越迷雾》,并问学生是否有从“雾里看花”到“飞越迷雾”的感觉。希望每个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调节控制,增出迷惘,走出雨季,享受青春美丽的阳光花季。

(六)板书设计

寻找迷失的自我

许愿树——心灵之旅——我的责任——体验感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1f31fa1a1c7aa00b52acbfe.html

《心理学教案 寻找迷失的自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