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

发布时间:2020-03-07 03:00:4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民族,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在进入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历史时期,面对冷酷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五彩纷呈的人际交往活动,礼仪——这一现代社会的润滑剂,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是指人的容貌、举止。在人际交往中,凡是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仪式表达出来就是礼仪。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而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从尊重别人做起,尊重别人就应该对别人有礼貌、讲礼仪,而这些具体的知识就需要有一个系统的学习。作为在校大学生,固然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但也应该注意自己的礼仪和形象的建设,这就需要开设《公关礼仪》课程。
  中共中央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应该提供更多的精神产品,帮助和指导青少年解决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从学生起,就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我们既要继承先辈们优良的德育传统,又要学好与公共关系和社交礼仪等方面有关的科学,并以它们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进行自身礼仪习惯的培养和个人形象的塑造。中国有很多的古训,其中对礼仪的作用作过重要的论述,如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些精辟的论述,把礼仪在治国安邦、成就事业、个人生存发展中的作用揭示的淋漓尽致,开设好《公关礼仪》课意义重大。
  
  一、可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
  
  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学生, 不可能成为优秀人才。目前, 许多高校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学生接受的是高层次教育,而其实际行为却连基本道德水平也达不到,其中相当一部分与缺乏必要的礼仪教育有关。礼仪是一种非法律社会规范,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等,是调整社会成员行为的基本准则。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行为准则,不仅可以丰富礼仪知识,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懂得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礼仪规范表现自己的行为, 而且可以做到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养的现代文明人。有这样一个例子,某用人单位要在一所大学里招聘面试,第三十七位女学生面试结束后退出教室时随手把门关上了,这时,招聘人员追上那位女同学并告诉她被录用了,招聘人员说,在你前面的三十六位同学面试后都没有把门关上,只有你把门轻轻地关上了。这一个小小的举动使这位女同学获得了成功。生活中很多看似很小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和素质,一个有教养的人,你可能感觉不到礼仪的存在,但一个不注意礼仪的人,你一定能感受到这个人身上的毛病,所谓的素质体现于细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公关礼仪》课设计的一整套实践教学体系和具体操作方案,通过一系列风貌之礼的实践训练,有助于塑造当代大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的表层形象,使人产生热爱感和信赖感。
  
  二、可以使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安定团结、和睦友好的环境中,而这种环境需要礼貌礼节去创造和维持。一句热情的问候,一个亲切的微笑,都可以使你得到一个朋友,得到一份友情,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温馨和谐。一声对不起请原谅,能够减少摩擦,转怒为喜;而横眉冷对,出言不逊,高傲冷漠,就可能造成气氛紧张,矛盾横生,生活会因此变得索然无味。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长期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养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人交往、相处,甚至有些人还缺乏最起码的礼貌,如:不注意尊重别人。根据心理学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获得社会、他人承认和尊重是人类普遍的心理需求。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生理心理的特点,表现得更明显。如果来自周围环境过多的粗暴、斥责、冷嘲热讽、侮辱漫骂等等无礼行为,久而久之,会摧毁学生的自尊、自信,一个涉世不深、对人生与社会缺少深刻理解和认识的青年学生,一旦丧失了做人的尊严和自信,对他们自己以及社会意味着什么?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心里所清楚的。学习礼仪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公关礼仪》不仅以它的一系列理论规则教育学生如何与人相处,如:真诚与尊重的原则,同情与关怀的原则,自信与谦逊的原则等等,还通过一系列具体可感的行为举止体现出来。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随时随地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的人和事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同时我们自己也需要这种联系,需要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肯定自身价值,进而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倘若在社交活动中缺礼、失礼甚至非礼,必然会使自己的人际关系越来越紧张,也必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懂得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 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更好。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在交往中获得友谊,是大学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迫切需要, 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走向社会的迫切需要。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及知识,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倡导文明风气,歌颂高尚行为,使每个公民都能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有礼貌,懂礼仪,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现代社会,虽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综合国力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在评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时,通常是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人们的言行举止、文明习惯所体现的公民素质与精神面貌入手的。礼仪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公民素质等方面的重要标志,它广泛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通过社会公认的反映社会道德的具体行为规范,约束和规范无视社会道德的行为,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
  
  四、可以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大学生毕业后必然要走上工作岗位,选择一种职业。由于各种职业活动往往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所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促进安定团结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的社会交往,常常与其职业联系在一起,他自觉不自觉地就成了某个企业团体或某种职业形象的代表。因此,每个人都应当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注重礼仪,自觉维护本企业团体及从事职业的社会形象。近年来不少用人单位反映,一些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成问题,但德商较低,有些学生连起码的人际交往礼仪都不懂。这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系统的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个人内在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而且有利于培养优雅的气质和优美的仪表风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些对塑造大学生具备未来良好职业形象都是极为有益的。
  今后的中国,要超世纪发展,要立足于世界之巅,就必须迅猛地提高道德文明和文化素质的修养,通过《公关礼仪》的教学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学生,才能使高校教学更符合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才能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2ba1c100b4e767f5acfcef8.html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