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

发布时间:2020-08-21 02:50: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它能给社会、国家以及受教育者带来较高的回报。但教育经济学的这一基本假设是以受教育者能够找到适宜的就业单位为前提的。事实上,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困扰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问题并且,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扶持,每年大学生的毕业人数数以百万计,并且,每年都呈增加的趋势,这就意味着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据调查,2011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为660万,2012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为680万,到了2013年则有将近700万。这说明每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都有一定数量的增加,也就是说往后较长时间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将越来越严峻。而这些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就业成本高

大部分毕业生最后一个学期几乎把全部精力用于找工作,他们拜托亲戚朋友,奔走于用人单位之间,频频出入于人才市场。这不仅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也耗费了他们大量的财务。据国家教育部的调查和统计,近年在高校毕业就业过程中,凭亲戚朋友关系落实工作的已经占到了百分之二十五。而且有百分之四十的毕业生认为关系后门在就业中的作用最重要。那些没有关系的毕业生,用于外在包装、手机配备、就业推荐书的打印、奔赴人才市场的差旅费等方面的就业成本折合量则不低于3000元。

2大学生就业时背离就业意愿的情况越来越多

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为了尽快谋得一个职位,不少大学生顾不得个人就业意愿往往是只为了就业而凑合找个工作岗位。这种背离就业意愿的勉强就业,也是当今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的一个变现

3毕业当年未能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数量比例较大

据《大学周刊》报道,来自北京市教委的统计显示,北京地区2004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百分之八十九点四三,记者对这一数据的真实性作了调查,发现其中某些高校就业率数字注入了水分。谒祖这是应对教育部关于到8月份毕业生就业率达到百分之七十的要求,但这也说明实际存在的待业率要大大高于百分之三十。毕业当年未能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数量增加,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最直接表现。

4中国大学生就业比以前难成为社会存在的普遍心态

应届毕业生考验热不断升温,家长对子女大学毕业后就业忧虑重重,以及新闻媒体的频繁报道,都反映了人们对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强烈体验与感受。这是由于传统体制下我国长期的分配安置,大学生毕业分配不存在待业或自谋职业问题,以这种状况下养成的就业心理定势来看,今天的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就显得比较突出了。

总的来说,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槛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形成,是多种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的全面配套改革。

首先,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政府作为行政主体,肩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职责,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政府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学生就业与整个宏观经济形式联系密切,因此政府应加大投资,积极引导经济的发展,增强社会吸收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另一方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调整高校招生规模,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政府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应加强管理,既要防止高校对热门专业的蜂拥而上,还要避免一些不具备专业开设条件的高校任意开设专业;应加强信息公开,引导高校理性设置专业,用人单位合理选拔人才,学生理性选择报考专业;根据各个高校的培养能力,由教育主管部门核定招生规模,防止部分高校为了经济和其他利益盲目扩招;同时,应当鼓励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形成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再一方面,培养和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健全培训和保障制度。政府应加快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就业中的作用;政府应协调教育部门、社会保障部门、户籍部门等,建立合理的大学生就业辅助措施,完善职业培训和特殊保障制度。

其次,高校应深化改革,培养合格人才。一方面要优化专业设置,提高教学水平。高校应充分考虑本校的师资规模、办学水平、专业特色等因素,合理设置专业;在教学中推广竞争机制,在课程开设、成绩评定、职称考核等方面采取措施引导教师教学积极性;改革师资的用人机制,形成合理竞争的良性流动用人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最后,大学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应适应市场化就业需求,转变择业观,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就业难的实质是找到好工作难,大学生应理性看待就业现状,转换思路,改变对高收入、大城市的盲目追求,合理确定自己的就业目标和择业方式。另一方面,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加强对择业技巧的掌握。大学生应利用各种条件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我推销的能力,掌握面试的技巧和方法。再一方面,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在于学历,还注重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因此,大学生应在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全面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笔者认为健全的人格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交往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对于大学生就业乃至今后的发展都尤为重要。

总之,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是我国社会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它既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运行仍处于低品位状态,从而要求我们加速技术更新升级和体制改革,以创造更多的高层收入人才需求。同时,也暴露了我国教育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失调的问题以及用人体制上的严重缺陷,需要我们加强教育结构调整的力度,改革人才部门所有制,以生产充足适量优质的高等教育产品,达到高等教育供求之间的动态平衡,实现高层次人才充分合理的利用和流动。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这一暂时的现象,坚持以全球认可水准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和发展我们的社会经济和教育体系,大学生就业状况就会日趋好转并蒸蒸日上。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4293cb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a.html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