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唱腔

发布时间:2018-09-24 05:18: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越剧唱腔

194210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对传统越剧进了全面的改革,称为新越剧。新越剧改变了以往小歌班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一变为哀婉舒缓的唱腔曲调,即尺调腔弦下腔,把越剧唱腔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越剧的所有流派都是在尺调腔弦下腔的基础上发展并丰富起来的。后来这两种曲调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唱腔。二胡,主要伴奏乐器,一人为主胡,二到三人为二胡

艺术特色

  越剧流派唱腔由曲调和唱法两大部分组成,在曲调的组织上,各派都有与众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过旋律、节奏以及板眼的变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风格。特别是起调,落调,句间、句尾的拖腔,以及旋律上不断反复、变化的特征乐汇和惯用音调等,更是体现各流派唱腔艺术特点的核心和关键。在演唱方法上,则大都集中在唱字、唱声、唱情等方面显示自己的独特个性,通过发声、音色以及润腔装饰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韵味美。有些细微之处,还包括着不少为曲谱难以包容,也无法详尽记录的特殊演唱形态,却更能体现各流派唱腔的不同色彩。[5]

流派形成

  19605月,上海越剧院作曲项管森于写《越剧唱腔研究》一稿,稿中对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戚雅仙、陆锦花等6(尹桂芳已调去福建而未列入)的唱腔特点作了分析,称之为流派19624月,该稿被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定为戏曲音乐讲义油印成册,并在同行中流传。之后浙江越剧团周大风则将袁雪芬、范琐娟、傅全香、徐玉兰、尹挂芳、戚雅仙等6人的唱腔,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论述,写成《越剧流派唱腔》一稿,油印成册,后在1981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6]

  1964年,浙江的戏曲音乐专家----贺仁忠,芦炳容,周大风,陈献玉等,根据浙江著名演员自己独有的,又明显区于[上海六大流派]的唱腔风格,对外公布----浙江省有四大女小生越剧流派。即陈佩卿派。毛佩卿派。金宝花派。高爱娟派。以及周大风创立的,浙派越剧男女合演中基本男调。[7]

  其后,王文娟、张云霞、吕瑞英、金采风、陆锦花、毕春芳、张桂凤等具有个性色彩的唱腔纷纷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程度不同地受到同行、后继者的模仿和越剧爱好者的传唱。1984年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来上海演出时,上海的《舞台与观众》周报,在224日发表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将来沪一文中,对以上7位演员的唱腔,首次冠以流派。在同行内和报刊上也相沿以流派相称。[6]

越剧流派一向有所争议,有观点认为浙江陈、毛、金、高及周大风创立的男调并不能成派,亦有观点认为周宝奎,竺水招,徐天红,吴小楼,商芳臣,屠笑飞,张小巧,孟莉英等人,虽有特色风格唱腔,但还未达成流派的火候。[6]

【四工腔】时期:民国12年,第一个女班在嵊县诞生,翌年1月进入上海。第二年,为解决【正调腔】不适应女声音区的矛盾,琴师王春荣和演员施银花等借鉴京剧【西皮】,将定弦改为63,调高改1F,并将【西皮】过门稍作改动,从而形成了适应女声演唱的唱腔。由于63两音在工尺谱中称谓四、工,因此把这种唱腔称之为【四工调】。一些演员在演唱过程中形成不同行当的唱腔风格。如施银花受当时男班著名演员琴素娥花腔唱法的影响,形成了宛转圆润,一波三折的旦角【四工调】唱法,人们称之为施腔,奠定了旦角基本腔的基础。又如屠杏花在唱腔中较多吸收了绍兴大班、武林调(杭剧)高亢、爽朗的音调和轮廓鲜明的节奏,初步形成了较为硬朗的小生唱腔;老生演员沈兴妹则吸收绍兴大班激昂上扬的音调和坚实的咬字,丰富了老生唱腔。初期【四工腔】较为简单,民国24年后,其唱腔结构及过门渐趋规范化,如唱腔节拍由2/4改为4/4拍,形成一板三眼的节奏形式,句幅增为34小节,唱腔中出现了宫、徽调式交替,增强了唱腔旋律的活力,并产生了与唱腔风格相适应的韵音式过渡,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四工调】唱腔特色。随着【四工腔】的发展,演员们创造了各种落音的起腔、哭腔、落腔等附属腔,还借鉴运用绍兴大班的【流水】、【三五七】等板式丰富了【四工腔】。到40年代,【四工腔】已日臻成熟,出现了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等一批演员,她们的唱腔各有特色。

范派特色

  范派唱腔音域宽,旋律起伏大,长句多,擅长运用抒情性较强的[慢板]揭示各种人物的情感,曲调显得华彩而有气派;起腔小腔和甩腔更具特色,往往通过对唱句尾音的装饰加花,或把伴奏的过门作为唱腔延伸的手法,使唱腔更深情缠绵。如《梁祝·楼台会》中一路上奔得汗淋如雨这句起腔的三个腔节,尾腔都通过音调的加花扩展,使起腔幅度宽广,音调起伏回荡。《梁祝·十八相送》中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回这句的甩腔,音调由高而低,音量由轻而响,在把家回三字上,用越剧过门中同韵加花的手法,使唱腔连绵不断,生动表现了梁山伯抑制不住的内心喜悦,这是典型的范派甩腔。

  在唱腔中不通过过门,直接转调的特殊艺术手法,是范派的又一特色。如五十年代范瑞娟演出《梁祝·楼台会》时,在今生难娶你祝英台一句的末尾祝英台三字,连续运用了几个旋律有层次下行的小腔,音调哀伤低沉,紧接着在满怀激情无处诉这句唱中,直接由[尺调腔]转入[弦下腔],而且旋律激越上升,强烈表现出人物绝望的愤懑和以死相抗的决心。这种艺术技法和内容紧密结合的表现方式,是范派的独创。

  范派[弦下调]旋律性强,曲调抒情悠长,作为[弦下腔]的首创者,范瑞娟不断创新,拓展这一曲调功能。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感情和所处的环境,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弦下腔],创腔和演唱时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法。如《单恋》中霍姜妻永别了这一段,音调悲凄,唱腔结构严谨而有层次,整个唱段中三次出现霍姜啊呼唤名字的唱,以不同的音乐处理细致展现了人物感情的变化。[弦下腔]一般擅长表现低沉、哀怨的情绪,范瑞娟通过探索使其同样能表达欢乐的情绪。如《宝莲灯·对月思家》这段[弦下腔],则吸收了[四工腔]明朗流畅的因素使其显得明快而欢畅,且富有喜剧色彩,加上唱词是长短句格式,在节奏上又作了多种变化,音乐节奏显得更加活跃。在《孔雀东南飞》中人去搂空空寂寂一段,采用了由慢而快的安排,以[慢板]开始行腔深沉,情意切切,中段转入[快中板],以铿锵有力的节奏和明快流畅的曲调,表达了人物盼望妻子的急切心情;最后采用了[一字板],节奏果断坚定,表现了焦仲卿对母亲无理威逼的反抗情绪。

[弦下腔]

越剧主要曲调之一

1944年,范瑞娟在越剧老调落字调”“六字调”“尺调腔等基础上,吸收京剧反二簧,与琴师周宝才配合,创作发展成了优美舒展,深情隽永的弦下腔

弦下腔属于D调,胡琴定弦1-5弦下腔尺调腔的反调,适于表演悲愤激越的情绪,剧中人物最哀伤时往往用弦下腔。如:《梁祝》山伯临终;《祥林嫂》风满天、雪满地;《红楼梦》宝玉哭灵;《单恋》霍姜妻永别了;《宝莲灯》对月思家

弦下腔的板式与尺调腔一样齐全,表演能力非常强。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09-4-16 17:39

word/media/image1_1.pngword/media/image2_1.pngword/media/image3_1.pngword/media/image4_1.pngword/media/image5_1.pngword/media/image6_1.pngword/media/image7_1.pngword/media/image8_1.pngword/media/image8_1.pngword/media/image8_1.pngword/media/image9_1.png

〔弦下腔〕是越剧的主腔之一。

1944年范瑞娟在越剧老调落字调的基础上,吸收了京剧〔反二簧〕的元素,与琴师周宝才配合,创作发展成了优美舒展,深情隽永的〔弦下腔〕。这里撷取了范瑞娟在40年代留下的老唱片中的部分〔弦下腔〕的唱段,领略〔弦下腔〕在塑造不同人物情感世界的表现力。

、《曹植与甄洛》中的玉佩斑斑凝血泪、《红楼梦》中宝玉别林的前几句等等,都属于这一类。

     越剧常用的曲调主要有三大类。
    第一类:四工调,也称四工腔。
    四工调通常是F调的,胡琴定弦在6-3,与京剧中的西皮定弦相同。四工调的特点是:单纯,明快,有跳跃性,听起来如潺潺流水在山涧中静静地流淌。
    四工调主要的板式:中板、慢中板。
    目前,越剧曲目中,四工调的使用并不是很多,但她的地位在越剧曲调中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看见的四工调曲调的唱段有:《西厢记》中的闹简赖简两段,以及《盘夫索夫》中的一些唱段。

    第二类:尺调腔
    尺调腔是在四工腔的基础上,吸收了京剧二黄的过门曲调而创造的通常是G调,胡琴定弦在5-2。尺调腔的特点是:旋律下行,节奏舒展,风格委婉细腻,柔和深沉,有比较大可塑性和浓郁的抒情性,适合表述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和悲伤、缠绵、沉思、忧虑的情绪,因而在塑造人物音乐形象时有多种功能,使作品更具戏剧性。
    尺调腔的板式主要有十种,接下来一一介绍。
    1 慢板:慢板是慢速的四拍子曲调,用的是一板三眼。慢板曲调听上去格外委婉、细腻、优美,它长表述深沉、哀伤的情感。
    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会》中的十相思一段,用的就是尺调慢板。

    2 中板:中板是尺调腔的基本板式,为中速的四拍子曲调。中板多用于抒情和叙事乐段的结束部分,为尾腔延伸所用,使人听起来有层次、段落感。中板在越剧曲目中使用最多。
    例如:《祥林嫂》中贺老六成亲是的唱段,使用的就是尺调中板。

    3 慢中板:慢中板介于中板和慢板之间,多用于表述思索和郁闷的情怀。
    例如:《柳毅传书》中的湖边惜别一段唱腔,用的就是尺调慢中板。

    4 快中板:快中板的曲调速度比中板略微快些,唱腔和过门的旋律相应地简化,多用于表述激烈、紧迫气氛的情绪。
    例如:《打金枝》中的今日是汾阳王寿诞期这段唱腔,用的就是尺调快中板。

    5 连板:连板的唱腔曲调速度比快中板更快,用的是二拍子,旋律简单,节奏紧凑,多用于表达紧张、焦急的情绪。
    例如:《玉蜻蜓》中让子一场中的唱段,就是尺调连板。

    6 快板:快板在越剧曲调中速度最快,用的是一拍子,又称为一字板,它的旋律更加单纯,接近自然的口语,换气用半拍休止,多用于斥责、辩论场合。

    7 嚣板:嚣板类似于京剧中的摇板,紧拉散唱,伴奏用的是一拍子,唱腔速度和节奏比较自由,适合于表述奔放的情感、强烈的内心活动和呼号。嚣板经常会和快板一起使用。

    8 流水板:流水板吸收了绍兴大班的板式,突破了越剧曲调板起板落、块块方整的格局。伴奏用的是一拍子,唱腔基本上都是二拍子的,有流动感,常常在剧目中表述踌躇不安的情绪。

    9 散板:散板和嚣板相似,也是速度、节奏比较自由的板式,它和嚣板的不同之处在于。散板的伴奏也是散的,不是紧拉散唱,而是散拉散唱。

    10 二凡:越剧的二凡也是吸收于绍兴大班,是二拍子,中速,唱腔比较自由,风格古朴,常采用悠扬的拖腔。

    第三类:弦下腔
    弦下腔是在尺调腔的基础上,借鉴了京剧反二黄的手法,并吸收越剧早期六字调的因素发展而来的。弦下腔属于D调,胡琴定弦在1-5
    弦下腔是尺调腔的反调,适于表述悲情激越的情绪,在越剧剧目中,要表述剧中人物哀伤时,往往使用弦下腔。
    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山伯临终
          《祥林嫂》中的风满天,雪满地
          《红楼梦》中的宝玉哭灵
    弦下腔的板式与尺调腔一样齐全,表述能力是非常强的。

    越剧的曲调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大类之外,,还有C调腔,这个曲调是属于C调的,胡琴定弦在2-6C调腔是四工调的反调,在六字调的基础上,吸收京剧反西皮的因素发展而来。
    C调腔在在剧目中,男女合演时,小生唱得比较多些

尺调腔的板式种类

 一是[慢板]。它用一板三眼,是慢速的四拍子,显得格外委婉、细腻、优美,长于抒发深沉、哀伤的感情。如《楼台会》中的十相思唱段,用的就是尺调慢板。

  二是[中板]。这是[尺调腔]的基本板式,是中速的四拍子,用于抒情和叙事。乐段结束时,尾腔常作延伸,使人有段落感。它在越剧中运用最多。如《祥林嫂》中贺老六成亲时唱的一段,就是尺调中板。

  三是[慢中板]。它介于[中板][慢板]之间,多用于表演思索和郁闷的情怀。如《柳毅传书》中的湖边惜别,用的就是这一板式。

  四是[快中板]。它的速度较[中板]略快,唱腔和过门的旋律相应地简化,多用于表演激烈、紧迫气氛的情绪。如《打金枝》中今日是汾阳王寿诞期,用的就是[快中板]

  五是[连板]。速度比[快中板]更快,用二拍子,旋律简单,节奏紧凑,多用于表达紧张、焦急的情绪。如《玉蜻蜓》中认子,唱的就是连板。

  六是[快板]。速度最快,用一拍子,又称一字板。旋律更单纯,接近自然口语,换气用半拍休止,多用于斥责 、辩论的场合。

  七是[嚣板]。它类似京剧中的[摇板],紧拉散唱,伴奏用一拍,唱腔速度和节奏比较自由,适合于表演奔放的 感情、强烈的内心活动和呼号。它常与[快板]一起使用。

  八是[散板]。它[嚣板]相似,也是速度、节奏自由的板式,不同的是伴奏也是散的,不是紧拉散唱,而是散拉散唱。

  九是[流水板]。它吸收绍兴大班的板式,突破了越剧曲调板起板落、块块方整的格局。伴奏是一拍子,唱腔基本是二拍子,有流动感,常用于表达踌躇不安的情绪。

  十是[二凡]。它也吸收于绍兴大班,是二拍子,中速,唱腔比较自由,风格古朴,常用悠扬的拖腔。

越剧的拖腔是以起调或叫头的形式来表现的唱腔,比如尹派的娘子啊……”,这一类的唱腔比较婉转曲折,拖腔很长很好听;甩腔是两个人物之间相互用清板的形式表现的唱腔,如《送凤冠》中婆婆和媳妇的对唱,没有乐器的伴奏。

越剧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出现流派唱腔,至80年代,共形成13个流派,广为流传、运用。

 

(雪芬)

袁雪芬创立的越剧旦角流派。袁雪芬11岁进入四季春科班学戏,初学的是男班的丝弦[正调],出科后曾与女子越剧[四工调]时期代表人物之一王杏花同台,唱腔受其影响较大。194210月,袁雪芬倡导越剧改革,演出了大量悲剧剧目,为了表现悲剧人物的痛苦感情,她在传统唱腔音调进行中,频繁地、重复地运用变宫(7)音,形成一种悲哀、哭诉的唱腔音调;而7音的广泛运用又促使唱腔旋律自然地向下四度宫音系统转换,唱腔音调较多的在中低音区迂回展开,从而形成了哀怨深沉的唱腔基调,19431月的《断肠人》中《断肠人越想越断肠》这段唱就是代表。194311月演出《香妃》时,与琴师周宝才合作,袁雪芬在唱腔方面有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尺调]的雏形。此后尺调逐渐丰富,不但使越剧唱腔在板式结构上得到完善,在唱腔曲调上亦增强了抒情性和戏剧性,扩大了表现力和可塑性,为越剧音乐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并为流派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袁派就是在[尺调]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越剧最早出现的流派之一。

袁派在20世纪40年代的唱腔音调一般较为低沉哀怨,叙述性、倾诉性较强,但袁雪芬很注意唱腔层次的变化,善于根据表达人物感情的需要,打破越剧严格的上下句对仗格式,通过三上一下四句体的唱腔结构或连用几个转句的形式,使唱腔音调平中出奇,柔中有刚。这时期的代表性唱段是著名的[尺调] “三哭”(《香妃·哭头》、《梁祝·哭灵》、《一缕麻·哭夫》)和《忠魂鹃血·痛责》。5060年代,为了丰富越剧唱腔音乐的表现力,她重视继承传统,对传统老调进行丰富发展,又注重吸收兄弟剧种的养料增强唱腔的抒情性和美感,如《梁祝·楼台会》这段[尺调腔·慢板],曲调委婉柔美,情深意浓,表达了英台纯洁、忠贞的少女情感。随着剧目题材的扩大,袁派又在塑造新的人物的音乐形象时有新的发展。1950年演出《相思树》时,袁雪芬与刘如曾合作,吸收越剧早期男班艺人紫金香的唱腔因素,创造了能表达热烈、急切、犹豫、不安等复杂感情的[男调板]1953年在演出《西厢记》时,使用了典雅清丽的音乐语言和富有诗意的吟咏性唱腔,通过疏密相间的字位节奏,使唱腔变化更为丰富,表现了相国千金崔莺莺气质高雅的人物音乐形象;1958年在演出《双烈记·夸夫》时,又创造了新型的[六字调],唱腔吸收融化了豫剧、扬剧、徽剧的某些因素,热情豪放、准确生动地塑造了巾帼英雄梁红玉的音乐形象;1959年演出《秋瑾》时,在东渡一场的[六字调]唱段中,吸收了[高拨子]的高亢音调和鲜明节奏,表现出秋瑾这位革命女杰刚毅豁达的性格;1962年演出《祥林嫂》时,在《千悔恨,万悔恨》这段[六字调]中,吸收了传统的[武林调][四明南词][宣卷调]等因素,加上细致的润腔处理,形成悲凉、叹息、自谴自责的音调,深刻表达了祥林嫂心灵备受折磨的痛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509b52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2.html

《越剧唱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