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赏析3篇完美版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钱塘湖春行赏析》 钱塘湖春行赏析(一)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作者简介 ]
白居易(772 846,字乐天,下(今陕西渭南县)人,中唐大诗人。他出身 于寒素的小官僚家庭,早年南北飘流,了解到民间疾苦,后为官,历德宗、宪宗 到武宗六朝。晚年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与元稹、刘禹锡友善。他一生仕宦 可分为前后两期。
一、前期(二十九岁至四十四岁)
二十九岁中进士,三十二岁中拔萃科,授校书郎,三十五岁又中才识兼茂明 于体用科,改周至尉,入为翰林学士,擢左拾遗。这时他的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 占主导地位,要为朝廷兴利除弊。他有《策林》七十五篇,指出朝政弊端,发为 歌咏则是《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七首,但之后感到仕途险恶,思考个人 来源利害,已有消极退避的思想。
二、后期(四十四岁至七十五岁)
先是四十三岁时,他授官太子左赞善大夫。这时,割据淄青镇的李师道派刺 客杀死宰相武元衡,白居易上疏请捕刺客,被劾先谏官言事,贬江州司马。而致 罪的实际原因则是由于其长期批评朝政而触怒了皇帝。从此他逐步走向消极,虽 然之后官职屡升,作过主客郎中,知制诰;召为秘书监,迁型部侍郎,除太子宾 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直到改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由于宦官专权,之 后又有牛李党争,他见朝事难为,曾请求外放,历杭州刺史、苏州刺史,或在朝 中担任闲散职务。这时儒家独善思想占上风,而且夹杂着佛家出世的思想。白居 易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进步的理论,并倡导和推动了新乐府运动。 他总结了从《诗经》到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提出就应为时代、为现实而创 作的主张,认为文学的作用应是补察时政、泄导人情。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 为事而作成为指导创作的口号。为了实现这一主张,诗人务必有自己的倾向、态 度,诗歌中应有美刺比兴。他还谈到资料和形式的关系,说诗歌是根情,苗言, 华声,实义,把情看成根本,透过语言、声音使人受到教育感化,才算是结果, 才到达了文学的目的。他严厉批评了六朝形式主义文风,给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 以崇高评价。这些,都集中反映
在《与元九书》 、《新乐府序》 、《策问》、《策林》和一些诗歌中。

白居易的诗共三千多首, 《全唐诗》编为三十九卷,在唐代诗人中是保存诗歌 最多的。他把这些诗分为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而自己尤重视讽谕诗, 这种推重,主要在政治好处方面,并不在艺术性。这类诗以《秦中吟》和《新乐 府》为代表,多批评朝政弊端和他所见所闻的黑暗现实。闲适诗资料情调比较消 极,表现独善其身的自慰情绪,如《养掘》 、《赠王山人》 、《游悟真寺》等可做代 表。感伤诗多反映自己不幸遭遇,格调不免低沉、感伤。但有些诗如《长恨歌》 《琵琶行》则接近叙事诗,又含怨讽之意,感情浓郁,艺术性很高。白居易杂律 包括杂体和律体,或流连光景,或与人酬唱,争一日之长,资料没有太多可取 的地方,但是为类诗数量最多,其中有些抒情写景的小诗艺术水平较高。另外, 他的诗还有资料广泛、事实具体、主题鲜明,语言浅易调畅的特点,而且还吸取 了民族的语言形式,所以世号元和体。他创作新乐府可能晚于张籍、王建和李绅, 但理论和创作实践的成离、影响却大大超过他们,而成为新乐府运动的核心和代 表人物。
[ 注释 ]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孤山寺:在里湖与外湖之间的孤山上,是南朝陈天嘉年间( 560--565 所建。
贾亭:唐贾全德宗贞元年间在杭州做刺史时,于西湖建亭,又称贾公亭。 云脚:流荡不定的行云,多在雨前或雨后接近地面。 暖树:向阳的树。 不足:不厌倦。
白沙堤:即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后人误为白居易所建。其实白氏所筑 之堤在钱塘门外自石雨桥北至武林门外一段。
[ 译诗 ]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 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 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 赏析 ]
白居易是在长庆二年(公元8 2 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而在宝 历元年(公元8 2 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剌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
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剌史的能够说是不乏名人,但是,最有名的要算 是唐朝和宋朝的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东坡了。他们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 人缅怀的政绩,而且也流传下来许多描述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诗词文章与传闻轶 事,所以又有人们称他们为风流太守。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就是为人们 所熟知的一篇,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 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合盘托出,使人 在欣赏了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 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 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 收。贾亭,又叫贾公亭,据《唐语林》卷六载,贞元中,贾全任杭州剌史时,曾 在西湖造亭,杭人称其为贾公亭,未五六十年后废。贞元是唐德宗的年号,从公 7 8 0年到8 0 5年。白居易写此诗时,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处名胜。 白居易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 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初平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春日里西湖的一种特 有的感受。 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 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 似乎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平了,这种水面与视线持平的感觉只有人应对广大的水 域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 此刻,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而正当 诗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 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际上是 早已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完美世界中了。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乳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没马蹄。这 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述春光 个性是描述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能够是多处的意思。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 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 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 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述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 活了。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 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 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齐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 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完美。
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述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 下的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也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 活力的景物描述,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述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 的潜力。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 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却正是白居易在欣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 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 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 也花了,神也迷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呀。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 看,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 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 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简单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 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 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搞笑,忍不住将其写入了诗 中,没想到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去卩为全诗增添了多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著名 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

一种状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 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恰恰说明了这一美学欣赏真理。因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 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但善于观察,而且更善 于发现和体验。我们此刻每每有逛景不如听景的体会,或是听朋友介绍,或是在 影视风光片中,听说和看到名胜山水美不胜收,心中不由得生起无限向往之情, 但是往往一旦身临其境, 应对真山真水,却反而觉得远没有预期的那样动人美丽。 这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带着一种发现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带着一种先 入为主的过高的甚至是带有几分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的原因呀。
试想古往今来, 西湖向人们展示了多少次美妙的春光?而又有多少人见证了西子湖的春色?但是 到头来,我们仍然只能吟诵几位大诗家不多的几首作品,莫不是西湖只有等到像 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光临的时候,才像孔雀开屏般地展现她那惊人的美艳?西湖 的鸟儿,只有到了大诗人白居易面前,才争暖树、啄春泥不成?其实不论何时何 地,西湖都是最美的,我们不是也明白这样的名句吗: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 抹总相宜。
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眼光,才能在无数西湖的 游客中,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 人间天堂。白居易并没有看到很多的早莺和新燕,只有几处、只见谁家而已,要 是我们,说不定还会因为没有到处处闻莺、家家有燕的时节,而感到遗憾,心想 要是再晚来十天半个月就好了。但是白居易却不这样认为,少有少的好处,正因 为少,才是早莺,才是新燕,才有一种感知春天到来的喜悦,如果诗人没有一种 年轻的心态和热爱生命与春天的胸怀,
恐怕就不会被这为数不多的报春者所打动,
所陶醉,而欣然写下这动人的诗篇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闻花花香,见草草 美,为四处点缀的各色野花而心乱神迷,为没过马蹄的草地而唏嘘感叹了。仔细 想一想,没过马蹄的草地其实是最平常但是的了,观赏这样的草坪根本用不着在 春天赶到西子湖畔,在我们的街头绿地就能够了,但是,横在我们与草坪之间的 恐怕有一块醒目的标牌:请勿践踏草地,于是,一切与自然的拉近,也就在刹那 间,变成了一句严肃的警告,而这天都市里的人们对自然景观而非人造景观的 视或无动于衷也就情有可原了。
但是,白居易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所以他会 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连忘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沙堤,即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西湖三面环山,白堤中贯,在湖东一带, 总揽全湖之胜。而白居易任杭州剌史时,也确曾修堤蓄水,灌溉民田,但是其堤 在钱塘门之北,但是后人多误以白堤为白氏所修之堤了。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 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 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 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 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
事实上,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那种对于春天或完美事物的敏锐观察与 体验,在许多古代诗人中都是十分常见的,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像白居易一样, 在春天刚刚来到人间时,就已经欣喜地发现,并为之感动不已,激起他们创作的 欲望,写下动人的诗篇,留给后人以丰富的美学享受。像白居易那样,并不会因 为只有几只黄莺在树上啼唱,只有几家房檐下燕子在搭窝而感到遗憾,反而会因 此感觉到春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而感到欣喜异常,从而写出几处早莺争暖, 谁家乳燕啄新泥这样动人的诗句的例子是很多的。比如韩愈就有一篇描述早春的
名诗,同样不是
歌颂春光烂漫时的美景,而是为人们展示出一种充满生机与期望 的景象。诗的名字叫《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大家介绍第一首:
,韩愈一共写了两首,我们不妨向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诗是写给他的朋友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中排行十八,所以被 称为张十八,这种称呼在唐代十分流行。大家熟悉的有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 (杜甫),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更是家喻户晓了。韩愈这首诗最绝妙的 一笔就是第二句,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在北方的早春时节,春寒料峭,在常 人眼里,哪有一丝春的气息。但是一场无声的春雨过后,一切就不一样了,大地 上,草儿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钻出了地面,冒出了纤细的嫩芽,虽然它们是那样 的不起眼,甚至连你弯下腰去仔细地观察时,都无法看到生命的绿色,但是,韩 愈却捕捉到了这最早的报春者的形象,它们不是天上翻飞的柳絮,也不是树上闹 眼的桃花,而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小草,那样的不事张扬,却又齐心合力,大家一 齐冒出头来,使人们远远地望去,能够看出那一片充满生机的漫山遍野的绿色, 这是一种多么激动人心的无处不在的春色呀!韩愈为之深有感触,所以他忍不住 告诉朋友,这才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景色,也是一年中最可珍惜的时光呀,比起 春色满园、烟花似锦来,更有一番动人的风韵与景致呀。这就是一年之际在于春, 而最完美的春光却是在早春的道理,所以直到这天,我们还会情不自禁地吟出最 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白堤
白堤全长 1 千米,东起断桥,经锦带桥而止于平湖秋月。白堤横亘湖上,把 西湖划分为外湖和里湖,并将孤山和北山连接在一齐。白堤在唐代原名白沙堤, 宋代又叫孤山路。明代堤上广植桃柳,景色绚烂,故又称十锦塘。平静坦荡、景 色秀美的白堤,堤上内层是婀娜多姿的垂柳,外层是绚丽多彩的碧桃,远望如一 条彩色的锦带。逢春日,暖风熏面,景致绝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 时,常到白堤漫游,并曾作《钱塘湖春行》一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 里白沙堤。白居易在治理杭州时,兴水利,建石涵,疏浚六井,开拓西湖,政绩 昭然,有德于民。后人对这位贤明的地方官的充满怀念,称白沙堤为白堤。但白 居易所筑的白公堤并非是此刻的白堤,而是钱塘门外向东北延伸的一条堤坎,早 已废圮,如今仅剩圣塘闸桥亭遗迹。白堤上有两座桥,东面一座是断桥,家喻户 晓,西面一座是锦带桥,知者寥寥,实则锦带桥是白堤上极佳的观景点,站在桥 上,近可眺平湖秋月的露台,远可挹孤山的绿树楼阁。清代许承祖在《西湖渔唱》 中专咏锦带桥的诗:波光山色模糊,锦带桥平入画图。约略前身是渔父,一竿双 桨占西湖。
钱塘湖春行赏析(二)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作者介绍】 见《卖炭翁》 【解题】
这首诗选自《白氏长庆集》卷二十。
钱塘湖就是杭州西湖,那里气候宜人,山川秀丽,更兼楼观
gu cn参差,映
带左右,自唐代以来,一向是游览胜地。白居易少年时代就对杭州神驰向往,唐 穆宗长庆二年 822 秋,他由忠州刺史改任杭州刺史,最后实现了这一夙愿。长庆 四年夏,他又改任苏州刺史。在杭州任职的六百天里,诗人不仅仅带领民众筑堤 浚井,为地方做了不少好事,而且也饱览西湖的山光水色,写了许多吟咏西湖风 景的诗篇,《钱塘湖春行》即其中之一。
这首诗写于长庆三年 (823 ,是一首七言律诗。 【注评】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孤山寺:南朝陈文帝天嘉 (560566
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位于西湖的北部,座落在后湖与外湖之间, 孤峰耸立,景色秀丽,为湖山登临胜地。贾亭:即贾公亭。唐贞元 (公元 785804 中, 贾全出任杭州刺史, 于钱塘潮建亭, 人称贾亭或贾公亭。 该亭至唐代末年。 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初:副词,刚刚。云脚低;指云 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O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 色。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 (zhu 春泥。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莺。莺:黄 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指向阳的树木。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O春行仰观所见,莺 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 (m 马蹄。乱花:各种颜色的野花。渐:副词, 渐渐的。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浅草:刚刚长出地面, 还不太高的春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 春意盎然。侧重花草。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d 行不足: 百游不厌。 阴:同荫。 白沙堤: 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自居易在任杭州刺 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 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
【译文】
在一个明丽的春日,我信马来到钱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绕到贾公亭西。 一场春雨刚过。云气同湖面上的微波连成一片,像贴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涨得满
满的,快要跟岸齐平了。远处近
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 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 衔泥筑巢。沿途繁花东一簇,西一丛,快要让人眼花缭乱了。而路上的春草刚从 土里钻出来,刚够遮住马蹄。春神把花挂在树上,把草铺在地上,供人们尽情赏 玩,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那里绿杨成荫,白堤静静的躺在湖边,安闲, 自在,真要让人留连忘返了。
简析】
钱塘湖春行》生动的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
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 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 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 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 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 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 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 日的劳作。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 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 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 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 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 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决定,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 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 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
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 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登池上楼》 二句之所以妙绝古 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 《钱塘湖春行》以 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 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能够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平坦 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 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 尽情享受春日美景。 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 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 王若虚《滹 南诗话》 又说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 雯《古欢堂集》 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用自描手法把精心选取的镜头 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 喜悦情绪,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云脚
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又可指器物的支撑,如椅脚、桌脚。还可 指器物的下端,如山脚、墙脚。又可指残余的滓末, 现代汉语中有下脚料之类的 词语 由此引申为末端。如日脚、雨脚,杜甫《羌村三首》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 平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床
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本诗水面 初平云脚低中的云脚,指云层的最低处。
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常指动作行为的第一次或发生后 最初的那段时间。
1. 常用在动词前,有时用在形容词前,可译为开始乍,如杜甫《闻官军收河 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 j 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本诗水面初平云脚低。 初:乍
2. 用在动词前,表示事情是头一回这样做。如《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初税亩。
3. 用在句子 或短语 开头,表示对往事的追溯。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初,亮自表后主。
4. 表示从来素来一类意思。如《汉书盖勋传》 :群臣初无是言也。 初:素来, 来。

渐在古汉语里常用作副词,意思是逐渐,表示状况的逐渐变化或程度的逐渐 加深。可译为逐渐越来越渐渐。本诗乱花渐欲迷人眼即用此义。
渐用作动词时有加剧疏导沾湿等许多义项。如《书顾命》 :王曰:呜呼,疾大 渐,惟几。 渐:加剧。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禹之功大矣,渐九川,定九州。 渐:疏导。《诗卫风氓》:淇水汤汤sh angsh mg,渐车帷裳。渐:沾湿。
钱塘湖春行赏析(三) 《钱塘湖春行》鉴赏
全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 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尤其是中间零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描述了孤 山寺一带到白沙堤一带的景色,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很自然。不但描绘了 西湖旖旎骀给予人的感受。如不说绿草如茵,雨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 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使人在欣赏了说浅草才能没马蹄, 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从结构上看,从描述孤山寺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 色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待春天、对生命的 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 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 收。贾亭,又叫贾公亭,据《唐语林》卷六载,贞元中,贾全任杭州剌史时,曾 在西湖造亭,杭人称其为贾公亭,未五六十年后废。贞元是唐德宗的年号,从公 780 年到 805 年。白居易写此诗时,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处名胜。白居 易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
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初平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春日里西湖的一种特有的 感受。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似 乎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平了,这种水面与视线持平的感觉只有人应对广大的水域 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此 刻,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而正当诗 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 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际上是早 已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完美世界中了。
《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 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 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 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 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 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 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 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 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 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 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 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 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决定,这 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
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 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 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 《登池上楼》 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 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 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能够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 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 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 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二句之 《钱塘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 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述春光 个性是描述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能够是多处的意思。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 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
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 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述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 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
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
燕子是候鸟,她
们随着春天一齐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 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完美。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 了形象的拟人化描述之后, 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也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述,充分显示了 白居易对描述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潜力。花而言其乱,乃至要 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 却正是白居易在欣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 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 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住了,真是美不 胜收,应接不暇呀。
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看, 而浅草才能没马蹄, 则已经是骑马踏青了,
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 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简单闲逸的兴 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诗人在指点湖山、 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 觉得分外搞笑,忍不住将其写入了诗中,没想到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去卩为全诗增 添了多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着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状况 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 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了这 一美学欣赏真理。
整首诗写出了白居易对西湖的喜爱和赞叹之情。因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 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但 善于观察,而且更善于发现和体验。我们此刻每每有逛景不如听景的体会,或是 听朋友介绍,或是在影视风光片中,听说和看到名胜山水美不胜收,心中不由得 生起无限向往之情,但是往往一旦身临其境,应对真山真水,却反而觉得远没有 预期的那样动人美丽。这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带着一种发现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 山水,而是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过高的甚至是带有几分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的 原因呀。试想古往今来,西湖向人们展示了多少次美妙的春光?而又有多少人见 证了西子湖的春色?但是到头来,
我们仍然只能吟诵几位大诗家不多的几首作品,
莫不是西湖只有等到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光临的时候,才像孔雀开屏般地展现 她那惊人的美艳?西湖的鸟儿,只有到了大诗人白居易面前,才争暖树、啄春泥 不成?其实不论何时何地,西湖都是最美的,我们不是也明白这样的名句吗:欲 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 欣赏眼光,才能在无数西湖的游客中,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 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

白居易并没有看到很多的早莺和新燕,只有几处、只见谁家而已,要是我们, 说不定还会因为没有到处处闻莺、家家有燕的时节,而感到遗憾,心想要是再晚 来十天半个月就好了。但是白居易却不这样认为,少有少的好处,正因为少,才 是早莺,才是新燕,才有一种感知春天到来的喜悦,如果诗人没有一种年轻的心 态和热爱生命与春天的胸怀, 恐怕就不会被这为数不多的报春者所打动, 所陶醉, 而欣然写下这动人的诗篇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闻花花香,见草草美,为四 处点缀的各色野花而心乱神迷,为没过马蹄的草地而唏嘘感叹了。仔细想一想, 没过马蹄的草地其实是最平常但是的了,观赏这样的草坪根本用不着在春天赶到 西子湖畔,在我们的街头绿地就能够了,但是,横在我们与草坪之间的恐怕有一 块醒目的标牌:请勿践踏草地,于是,一切与自然的拉近,也就在刹那间,变成 了一句严肃的警告,而这天都市里的人们对自然景观而非人造景观的漠视或无动
于衷也就情有可原了。但是,白居易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双发现美、发现
春天 的眼睛,所以他会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连忘返: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白沙堤,即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西湖三面环山,白堤中 贯,
在湖东一带,总揽全湖之胜。而白居易任杭州剌史时,也确曾修堤蓄水,灌 溉民田,但是其堤在钱塘门之北,但是后人多误以白堤为白氏所修之堤了。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 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 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 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 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事实上,白居易在 这首诗中所表达的那种对于春天或完美事物的敏锐观察与体验,在许多古代诗人 中都是十分常见的,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像白居易一样,在春天刚刚来到人间时, 就已经欣喜地发现,并为之感动不已,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写下动人的诗篇, 留给后人以丰富的美学享受。像白居易那样,并不会因为只有几只黄莺在树上啼 唱,只有几家房檐下燕子在搭窝而感到遗憾,反而会因此感觉到春天的脚步已经 越来越近,而感到欣喜异常,从而写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样动 人的诗句的例子是很多的。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 所在充满, 王若虚《滹南诗话》 又说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 语,皆他人所未发, 田雯《古欢堂集》 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用自 描手法把精心选取的镜头写入诗中,形
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情绪, 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白居易这诗名字很有寓意,当时白居易住在长安,京师珠 薪米桂,居大不易而白居易起这个名字就是说他的才高八斗,能够白住在长安, 也说明了他的骄傲。
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
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
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
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
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 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610c1c712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8b.html

《钱塘湖春行赏析3篇完美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