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九章·橘颂》鉴赏

发布时间:2020-03-02 12:15: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屈原《九章·橘颂》鉴赏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南国多橘,而触底更可以称之为橘树的生源地了。在《汉书》中记载,这橘树唯有生长在南方,才能结出甘甜美味的果实。如若将橘树迁移至北方,得到的果实则又苦又涩不得食。

屈原认为橘树是天地间最美好的树木,不仅仅因为它的外形漂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更为重要的是它具有非常珍贵的内涵,例如它的不可移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一生只愿在南国生长结出甘甜的果实。在屈原可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的秉性,正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相同。所以屈原在郢州赋闲期间,将橘树作为了自己宁愿死去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从而写下了这篇托物言志的咏物诗《橘颂》。

《橘颂》是一首咏物的叙情诗,此时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以描写为主,重在描述橘树的外在美,缘情咏物,以咏物为主。后半部分以抒情为主,从对橘树的外在美转入了对橘树内在精神和内涵的歌颂,缘物抒情,一抒情为主。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勾连,融为一体,极富感染力。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

作为一首咏物抒情诗,首先要对所咏之物进行描绘,使其形象鲜明、生动。屈原正是用拟人化的手法,从橘树的外形和内质两个方面作了细致的描绘,把一个形象美好、品质高洁的艺术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此诗开笔就不同凡响,从“后皇嘉树”至“生南国兮”就写出了橘树的出生地,南方,橘树从一开始就习惯了南方的水土,任凭什么力量也无法使之迁移。这正赞美了橘树的正直秉性,专心致志,坚定专一,热爱自己的国土。接着又描述了橘树的形态,从“绿叶素荣”至“文章烂兮”写出了橘树绿叶缀着白花,可爱无比,让人欢喜;夏天枝儿层层,刺儿锋利,护卫着橘树,圆满的果实,让人满足;而秋天树叶青中闪黄,黄里带青,色彩无比绚丽;屈原从不同侧面,不同时间描绘了橘树的外形,展现了橘树的外在美。同时又在其中隐含了橘树的内在美,“精色内白,类任道兮”表里如一,一尘不染,如同品德高尚的君子。屈原从不同的侧面对橘树的形象作了动人的描绘和赞颂,为后半部分抒情述志打好了基础。

而后半部分正从“嗟尔幼志,有以异兮”开始,屈原运用拟人化手法,将橘树当做人来歌颂。从而进一步将橘树的习性与人的品行融合在一起。“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点出橘树自小就与他人不同的志向,间接描述屈原自己自幼与他人不同的性格爱好和兴趣。“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点出橘树扎根南方,热爱国土,独立特行永不改变,坚定不移的品质。更是描写了屈原热爱祖国,不随波逐流,胸怀广阔的情操。而这正是屈原的思想基础,是他一生立身行事的准则。“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橘树的卓然于世,坚强挺拔,谨慎处事,毫无过失。更是写出了屈原具有清醒的头脑,洁身自好的情操、谦虚谨慎的作风;橘树高大挺拔的形象更是屈原自生形象的写照。屈原借橘树这一形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既赞美橘树高大的品行,又赞美了自己的品德,做到了橘树与人的合二为一。最后,“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更是将橘树作为自己的良师和榜样。

《橘颂》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咏物诗。屈原抓住了橘树的生理特性和生长特点,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加以描绘,并把它与某类人物的品格作了恰切的类比,因而咏物不觉抽象,歌颂品质也不觉空泛,达到了“树”与“人”合一,融为一体。同时由于诗人在描绘所咏之物时倾注了深挚的感情,寄托了自己的情趣志向,因而使所咏之物充满了人的灵性,所抒之情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6412c1b33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3.html

《屈原《九章·橘颂》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