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的古诗

发布时间:2020-07-01 23:17: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关于九九重阳节的古诗

关于九九重阳节的古诗

发布时间:2020-02-14

重阳节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你知道关于九九重阳节的古诗吗?下面宝岛优品小编精心整理了关于九九重阳节的古诗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关于九九重阳节的古诗1:  九日置酒宋代:宋祁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近人陈衍说:九日登高,不作感慨语,似只有此诗。(《宋诗精华录》)评价得很好。

诗的首联破题。起句点明节令,音调高扬。绚丽的物华,宜人的秋色,令诗人为之神驰。一个重字流露出诗人流连光景之意,领起全诗。同样写秋晨,则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赵嘏《长安秋望》),有送目伤秋之愁;白雁南飞天欲霜,萧萧风雨又重阳(鲁渊《重九》),则有去国怀乡之思。而宋祁此句,不作愁语,气局一新。这也是诗人境遇气质使然。

次句由重字引出。高台复帐驻鸣茄,气派十足。又是高台,又是复帐,又是鸣茄,其场面之阔绰,气氛之热烈,历历如绘。这决非庶民之登高,而是富贵人赏秋的情景。诗人少年得志,一生显达,历任知制诰、工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晚年知成都府,该诗中有白首太守之句,应是晚年在成都所作。

颔联承上,写佳日兴会,形象鲜明。出句与对句分写登高与饮酒两个场面。遨欢、促饮二语,道出了高朋满座、觥筹交错的盛况。任落风前帽一句活用典故。《晋书孟嘉传》: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日游龙山,风至,吹嘉帽,温命孙盛为文嘲之。古人把此事作为风流美事,杜甫曾反其意而用之: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九日蓝田崔氏庄》)甚为宋人所激赏。宋祁又反杜诗之意。一用羞,一用住;一沉郁,一洒脱。显示心境不同,诗境亦不同。争吹酒上花,意谓争饮菊花酒。重阳节登山饮菊花酒是自古以来的传统雅事。任落、争吹两词相反相成。诗人兴会淋漓之状毕现。

关于九九重阳节的古诗2:  九日闲居并序魏晋:陶渊明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据《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归隐后闲居家中,某年九月九日重阳节,宅边的菊花正开,然因家贫无酒,遂在菊花丛中坐了很久,正在惆怅感伤之际,忽然做江州刺史的王宏派人送来了酒,渊明也不推辞,开怀畅饮,饮则醉,醉则归,不拘礼仪,颓然自放,表现了他不受拘束,纯任自然的天性。这首诗根据其小序中所说的情形来看,与此诗中所叙之事略同,考王宏为江州刺史始于公元420xx年(义熙十四年),时渊明已过五十五岁,可见此诗是他的晚年所作。

重阳节自古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据说如此可以延年益寿,《西京杂记》云: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然而这一年的重九,在渊明的宅边,虽然有一丛丛颜色各异的菊花,然苦于无钱沽酒,只能空食菊花。古人视菊为一种高雅而有气节的花卉,因她开在众芳凋落的秋天,故屈原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话,这里所说的九华也就是指菊花,诗人有菊无酒,遂产生出无限感慨。

世短意常多四句,以议论领起,解释了重九之名,并提出感叹人生的主题。意谓人生在世,不过如白驹过隙,正由于其为极暂短的一瞬,故人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烦忧顾虑,也导致了人们企慕长寿永生的祈求。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按着时序的推移又来到了,人们之所以喜爱这个以九命名的节日,因为九与久谐音,所以对它的喜爱正体现了对长生的渴求。这里举俗爱其名与小序中的爱重九之名一致。世短意常多一句炼意极精,前人以为是古诗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两句的浓缩,体现了渊明驾驭语言的本领(宋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二)。

露凄暄风息至寒华徒自荣十句写景抒情,感叹自己有菊无酒,空负良辰美景。露水凄清,暖风已止,秋高气爽,天象清明,飞去的燕子没有留下踪影,北来的大雁还有声声余响。诗人说:据说酒能祛除心中的种种烦恼,菊花能令人制止衰老,而为何我这隐居的贫士只能让重阳佳节白白地过去!酒器中空空如也,积满灰尘,而秋菊却在篱边空自开放。这里描写了一幅天朗气清的深秋景象,与诗人自己贫寒潦倒的处境正成鲜明对照,自然景象的美好反衬出诗人心绪的寥落,大好的时光在白白消逝,盛开的菊花也徒自争艳,诗人于是感慨系之。

敛襟独闲谣即写诗人的感叹,他整敛衣襟,独自闲吟,而思绪辽远,感慨遥深。想自己游息于山林固然有不少欢乐,但留滞人世不能就一无所成。诗人在这里不仅感叹人生的短暂,而且对人生的价值重新作了审视,诗中关于深情的内容并没有加以明确说明,只是隐隐约约地点出了作者悲从中来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无酒可饮,而更大的悲痛隐藏在心中,这就是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身价值的探求。故清代延君寿《老生常谈》中说:《九日闲居》一首,上面平平叙下,至末幅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忽作一折笔以顿挫之,以下二句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以一意作两层收束,开后人无数法门。就指出了此诗结尾的意蕴。全诗一气直下,其主旨似在表明人生短促而自己又不能及时行乐,空负秋光的悲叹,然忽又说淹留岂无成,更翻出一层意思,所以延氏说是一意两层收束。

关于九九重阳节的古诗3: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宋代:陈师道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这首诗是重阳登高即景抒怀之作。1089年(元祐四年),作者在徐州任州学教授,诗即作于此时。

诗的开头两句写景: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广阔的原野上,远处平林漠漠,戏马台一带已经荒凉了。山寺里送来晚钟的声音,仿佛报知人们,已到夕阳快要下山的时候。诗句中点明了季节、地点和时间,语意闲雅。第三四两句抒情: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时节易得,又是一年的重阳。每逢佳节,人们便有思亲之感;而菊花却依旧开放,还是和去年一样,送来阵阵的寒香。寒花,指菊花。诗句中含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代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的感慨。自然的规律,总是如此。

五六两句,记节日清游的情况: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头巾被风吹得歪斜了,诗人更觉得清霜已侵上了鬓发。诗歌的语言佳妙,也有清便富丽的高致,就像宋广平写《梅花赋》,措词婉媚,并不碍其铁石心肠一样。这两句写的是登高赋诗,妙在隐而不露。结尾两句: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性。抒发游赏以后的感想。落木句用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汇滚滚来句意,写傍晚登览所见的远近景象。此身句感叹节物如此可念,登临清赏的机会正不应放弃,而此日此身,还须忙于世务,很难得有时间,这又是十分可惜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ad4500e27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40.html

《九九重阳节的古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