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朱光潜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0-07-18 13:11: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谈美》读书笔记

齐雨

开场话

「提纲」先生写这封信(谈美)的目的并提出回信的期望

「摘录」

1. 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2.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3. 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

4. 我所说的话都是你所能了解的,但是我不敢勉强要你全盘接收。这是一条思路,你应该趁着这条路自己去想。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我所说的只是一种看法,你不妨有你自己的看法。我希望你把你自己所想到的写一封回信给我。「注」在这里先生说得很清楚,希望我们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把他说的话全部强加于我们脑子,只是指点我们思路。我们应当有自己对于美的认识,同时我们希望能写一份回信给朱光潜先生。

1、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提纲」我们对同一事物的几种不同看法

实用态度——有用的

科学态度——客观的

美感态度——“无用的”、主观的

「摘录」

1.

态度

态度

不同点

最高目的

注意力(偏在)

心理活动(偏重)

实用态度

对人的利害

意志

科学态度

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抽象的思考

美感态度

事物本身的形相

直觉

相同点: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真善美都含有若干主观的成分。 

2.

人的实用的活动

有所为而为

受环境需要限制

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

人的美感的活动

无所为而为

他自己愿意

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

3.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纳个物于概念,从原理演个例,分出某者为因,某者为果,某者为特征,某者为偶然性

4. 就“用”字的狭义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

5. 「注」因为它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可它却是在背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6. 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疾病衰老的身体才没有口腹的饥渴。同理,你遇到一个没有精神上的饥渴的人或民族,你可以断定他的心灵已到了疾病衰老的状态。

7. 「注」新颖、从未想过的观点。

8.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提纲」艺术与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

1. 欣赏美,须把它摆在距离之外去看。

2. 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与道德也有差别)

3. 艺术表现的不自然正是为了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

欣赏美

艺术家和审美者

明白艺术和实际人生存在距离

欣赏美

一般人

不能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人生世相

无法欣赏美

创造艺术

艺术家

站在实际人生外去看自己的经历

创造艺术

一般人

不能在一种距离以外体会切身的经验

无法创造艺术

4.

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宇宙的人情化

「提纲」“移情作用”

1.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

2. 移情作用的特点:①相互的(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②无意的摹仿。

「摘录」

1.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苏东坡

2.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四——六 美感与欣赏的误解

「提纲」 美感≠快感

美感≠联想

欣赏≠考证、批评

1. 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

2. 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

7、 八 什么是美

「提纲」 美的欣赏:把自然加以艺术化。

“艺术美”:“抒情的表现”。

“自然美”:①“常态;②“美”其实就是艺术美。把自然加以人情化和艺术化了。

九——十四 创造艺术

「提纲」 1. 游戏是艺术的雏形。

2. 创造艺术离不开想像、情感、格律和模仿。

3. 创造艺术需要天才和灵感,但天才和灵感也与人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摘录」

1. 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球规而自合于球规,在不识球规者看,球手好像纵横如意,略无牵就规范的痕迹;在识球规者看,他却处处循规蹈矩。姜白石说得好:“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则在神髓风骨。「注」先生的魅力,不仅在于他谈美学时清晰的观点,更在于他为我们讲解时所列举的恰到好处的例子、打的恰到好处的比方,实在是有趣易懂,丝毫不拖泥带水。

2. 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从心所欲,不逾矩”,艺术的创造活动尽于这七个字了。孔夫子到快要死的时候才做到这种境界,可见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大非易事了。

3. 诗文之所以代变,有不得不然者。一代之文,沿袭已久,不容人人皆道此语。今且千数百年矣,而犹取古人之陈言一一而摹仿之,以是为诗可乎故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4. 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悟,固不能有创作;只有诗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即创作亦难尽善尽美。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摹仿。

5. 旧经验大半得诸摹仿,新综合则必自出心裁。

15、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提纲」人生本就是一门艺术。

「摘录」

1. 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滥调起于生命的枯渴,也就是虚伪的表现。“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在什么地位,是什样的人,感到什样情趣,便现出什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2. “惟大英雄能本色”,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

3. 他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轻的,也能看轻一般人所看重的。在看重一件事物时,他知道执着;在看轻一件事物时,他也知道摆脱。艺术的能事不仅见于知所取,尤其见于知所舍。苏东坡论文,谓如水行山谷中,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所不得不止。这就是取舍恰到好处,艺术化的人生也是如此。

4.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覆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

5. 「注」其实相比那些美学观点来说,我还是更喜欢这些美丽令人心动的句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e46394bce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01.html

《《谈美》朱光潜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