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书评

发布时间:2020-02-29 21:10: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浮华与寂静

——《文化苦旅》书评

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正是带着这份深沉的严峻,这份淡然的冷漠,余秋雨用自己的心去体悟着每一处风景,同时又用自己满腔的热血去呼唤人们对历史传统文化的珍视…….

写这本散文集的由来,实是余秋雨教授受纽约大学教授冒险游历中国西南地区的影响,萌发了重新认识祖国大好河山的想法。余秋雨就这样在不惑之年踏上了他的旅途,且歌且行,然而不同的是,他的眼里看到的不是攒动的人群和浮华的景致,座座山都有它深藏隐匿的传说和故事,条条河都流淌着一个民族永不衰亡的文明和记忆。

余秋雨的笔下有“苦涩”。

他无奈年轻男女不在古籍作品前盘桓,却在花丛曲径间缓步;他叹息青城山上喧哗连天的队伍,带走了关于道教之山的缥缈遐思;他也忧心原本能给中国艺术史提供触目荒凉之地,如今在商业趋势下早成为繁华的游玩胜地。现在的风景区总是人头攒动,但凡是刻有字的石碑旁或是景区的大门前,总是聚集了摆“茄子“照相的游客,他们留下的不是一份情怀,照下的不是一段回忆,而仅仅是自己来过一遭的一种证明。旅行的意义,本身在于认识世界和发现自己,可现代社会的旅行往往只是跑马观花,不远千里赶来,到头来不过是花钱买一段经历。还有几个人能在茫茫的荒原上,静静地遥想到那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守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我们往往只是来了又走了,只知道这里美或者不美,留下或单调或模糊的印象。而在余秋雨的眼中真正的荒原不是只有一无所有的荒凉,它能“给浮嚣以寂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 在余秋雨的笔下,山重水复,无言的大地上,总有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喟叹。走走停停,在山水和千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回忆早已渗入了笔墨之中。而这正是他苦涩后的回味。

余秋雨的笔下有“焦灼”。

他焦虑不知八大山人的青年人们正在失去对传统文化的信仰和热爱;他担心一个时代的文明被误解,被清洗,被消除。他急切论析,将笔触伸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写出《上海人》和《笔墨祭》等著名篇章。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不得不承认连传统文化也多了几分边缘化的色彩,逐渐被贴上落伍,老土的标签,然而正是被时代潮流所逐渐抛弃的传统文化才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核心价值,它关注着人的灵魂和安顿,关注着国家历史传统的传递和开拓,也关注着国民精神素质的改善和提升。而传统文化的逐渐沦丧和湮没怎能不让这位大师感到焦灼呢?不过,大师也有自己的看法。“事情的症结在于我们没有强健的文人和画家去震撼这些游人,致使他们常常过着一种缺少艺术激动的生活,于是渐渐与艺术的过去和现在一并疏离”。余秋雨没有把文化缺失的问责施加给普通人,却把它归咎于当代社会文化创造的不足。而这,是他焦灼后的会心。

余秋雨的笔下有“冥思”。站在山顶,他思考人生的角度,“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他从一幅雕塑艺术中,感悟出民族心底的彩色梦幻,圣洁的沉淀和永久的向往;面对立于河中的李冰父子的雕像,他也能质问现实官场中人: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而这,同时也是冥思后的放松。

余秋雨的笔下有“苍老”。“我本身为追求青春活力而出游,一落笔却比过去任何一篇文章显得苍老”。带着历史的淡漠去看每一幅风景,字里行间描绘的不仅是美景更是娓娓道来的历史故事,历史的厚重感让余秋雨的笔下不免带着几分沧桑,用余秋雨的话说:悟得历史定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英气变消了一半了“。而他同时也是满怀希望的,希望摒弃华丽的辞藻,用最热忱的语言呼唤民族精神的觉醒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传承。而这,是他苍老后的年轻。

《文化苦旅》正是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通过一本书,我们逐渐学会如何用心而不是只用眼睛去欣赏风景,只有拨开了浮华的表面,才能看见世间最无言的真理,真理寂静无声却最能撼动我们的心。

李雪莹

联系方式:18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f4f37c1f121dd36a32d82ef.html

《文化苦旅书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