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边关意象

发布时间:2023-03-20 15:18: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唐诗中的边关意象
作者:邢宇晨
来源:《新阅读》2019年第01
摘要:边关是一种自然与人文因素紧密结合的景观形态,带有浓厚而独特的中国文化色彩,传递着历史文化内涵。边关出现在唐代诗人的创作之中,皆因丝绸之路的通达,开放的国家社会格局,文人墨客对漫游边塞、从军入幕的崇尚以及包括过所制度在内的国家制度限制等多方面原因,也是历史发展的一种传承。在人们的心目中,除了对距离、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的认知与定位之外,边关早已超越了军事防御或是征税、监管缉私的原有含义,被赋予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和精神境界。它成为遥远征途中的歇脚点,揭示着战场形势,代表着戍边之所,寄托着思念之情,代表着家与国的分界。关键词:边关唐诗边塞诗边关意象
从西周时期起,中国统治者便开始在领土疆界及交通要道设立关卡。关卡的职能从抵御入侵、护佑京都,逐步发展出对进出关卡的人员、物品进行监管、稽查、征收税费以及管理关市等。对国家大局而言,丝绸之路上的关卡是国家边防的支点、守御的要塞,其职能的发挥,关系到丝绸之路的通碍,也与战争的胜负、国家的安危休戚相关;对个体而言,这些边关则超出了冷峻的军事设施和政治工具所承载之重,融入到人们的地域思维和文化认知之中,成为一种情结、一种象征。唐诗中边关频现的原因
仅在《全唐诗》中,明确提到玉门关、阳关、萧关等具体边关名称的就有200余首,数量相当可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点,社会格局与文人入幕。唐代是一个政治开放、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广泛的时代,具有开放的社会格局。唐朝以军事立国,对内结束了五胡乱华的民族纷争,对外开疆拓土、恩威并施,将民族融合植根到了国家的统治理念中。强盛的国家军事力量和边境战事让国民的英雄主义、尚武情结更加高涨,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更加向往。同时,守边将帅可以自辟幕僚的制度和科举中对军谋宏远的重视程度,客观上影响了无数诗人士子漫游边塞、从军入幕,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边关战事、融入边塞生活。
第二点,丝路拓展与过所制度。唐代的西北丝绸之路向南北方向大大扩展,把各条支线联结成一个整体,社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虽然向西的道路四通八达,心之所向脚下皆路,但现实中一方面受海拔、水源、食物等因素的限制;另一方面唐政府对疆域和限制物品的管辖,西北丝绸之路西段多由政府开办或许可的馆舍邸店、邮驿站点组成,中央和边境也分别设有管理外务和对外贸易的机构和专员,普通行旅都需要自请过所而度。这便涉及镇守国门、查缉走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私、征收关税等职能的边关。由于关津制度中严格的程序和硬性的开放时间,人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外出的宿行条件对出发时间做出调整、提前等候,这自然导致国民与边关有了更多的接触。
唐诗中边关的特点
随着诗人越来越多的参与到西部边疆的发展建设中来,历史、民族、文化、心理、情感等各方面的因素不断积淀到他们的诗作中。这些诗歌既蕴含了诗人对边关的态度,同时也体现和影响了唐代普通民众对边关的认知与定位。涉及丝绸之路上边关的诗歌,既有写景也有抒情,以抒情为主,情景交融;既有写实也有虚构,以虚构为主,虚实结合。不管是有游边或戍边经历诗人的作品,抑或是没有赴边经历诗人的想象,即便是在某个关卡所作的诗歌,其主旨不囿于一座关城的歌咏,而是作为起兴、对比的对象,作为辅助指陈事实的一个语言元素,借边关的某个特点抒发特定的感情。总体来说,这些边关的特点可分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伴随意义两类。
第一类,对自然地理条件的表现。不同认知主体对边关的主观情感感知与文化差异表达都很难脱离客观自然地理条件而独立存在。唐诗涉及丝绸之路上边关的自然地理环境认知,首先是对其自身状态和所在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植被气候等环境的认知。丝绸之路上的边关地处西北地区,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关隘,扼守丝绸之路必经要道,其建筑具有雄伟严密的城防建筑风格,周围地形复杂多样,既有高山沟壑,也有戈壁长河。相较中原地区,客观上边关所在地位置偏远、环境严酷、物质匮乏;主观上由于唐朝在西北地区与游牧民族长期处于博弈之中,战争导致的人民流离失所、农业生产停滞等毫无疑问会加剧认知主体对特定地理环境的恶劣感知
首先是状态与距离。唐诗的边关意象中体现的最基本的特点即是其作为单纯地理景观的状态,唐诗中对这方面的描述,从岑参对玉门关迥且孤(《玉门关盖将军歌》)的描绘以及陶翰《出萧关怀》驱马击长剑,行役至萧关……大漠横万里,萧条绝人烟。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中,可以窥视出在边塞辽阔苍茫的画卷中,边关的渺小、孤立和苍凉。除此以外,由于边关距离中原之遥远,远超出世人所能接受的心理范围,边关和赴边路多已不是写实性描述而是被抽象化的泛指,带有迂远难通的意蕴。崔液玉关遥遥戍未回(《代春闺》)、戎昱出户望北荒,迢迢玉门关(《苦哉行》)、王恭凤林关路远悠悠(《送友人流西凉》)分别用遥遥”“迢迢”“悠悠等表示距离的叠词抒发对边关地理位置遥远的感知;刘长卿《送裴四判官赴河西军试》阳关望天尽,洮水令人愁、杜甫《送人从军》弱水应无地,阳关已近天虞世南《从军行(其二)》萧关远无极,蒲海广难依、岑参《题铁门关楼》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则将阳关、萧关、铁门关描述得无极而尽天,令读者感受到沉郁压抑,品味出边关的荒凉萧索、遥不可及;而从岑参在《优钵罗花歌》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和《岁暮碛外寄元撝》发到阳关白,书今远报君中更是通过时间和皇权的侧面映衬发现,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这位先后两次出塞,于鞍马风尘的边关生活多年的诗人心目中,赴边的路程之遥白人发,边关的距离之远虽仍属国内但天听不及。
其次是气候与环境。如果说对边关遥远的特点描写尚显单调,唐诗中对边关气候与环境的描写则更能体现边关在诗人感观中对苍凉与繁华的清晰分界。朱庆馀在快到萧关时,便渐见风沙暗(《望萧关》),熊曜同样指出黄云萧关道,白日惊沙尘(《送杨谏议赴河西节度判官兼呈韩王二侍御》),漫天的风沙仿佛随着诗人的吟诵扑面而来。赵嘏《送韦处士归省朔方》中的满袖萧关雨,可以让听者闻之感受到切肤的湿冷。在岑参笔下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同是萧关八月便已入秋,北风呼啸而至。此外林宽接影横空背雪飞,声声寒出玉关迟(《闻雁》)、温庭筠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借雁抒情时,也分别表达出玉门关外彻骨的寒意。骆宾王《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雁》中描述阵去金河冷,书归玉塞寒,连书信都带着寒气,可见边关在诗人心目中是萧冷之地,寒气逼人。李白《折杨柳》中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和韦承庆所作《横吹曲辞·折杨柳》中的万里边城地,三春杨柳节。叶似镜中眉,花如关外雪。也不約而同地以中原之花比边关之雪,足以见其二者的特点分界。
在使用边关地理与气候特征时,诗人集中选择表现关隘的孤立偏远,所在地风恶沙密、气候严酷,构建了与中原安逸恬淡生活的对立之面。在此环境映衬下,生存的不易与生命的韧性更为凸显。
第二类,唐诗中的人文伴随意义。中原士子、戍卒以及随边家属远离家乡来到边塞苦寒之地,除了要忍受恶劣的气候环境以外,还要面对战争所带来的动荡不安、生离死别,建功不成所带来的壮志难酬以及贬谪所带来的心灰意冷。相比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边关的文化意义更为抽象,象征性更强,所承载的感情也更为复杂。边关作为边界性与战略意义的物质载体,其功能不只是隔绝外敌,也是自身安全空间以及家与国的边缘地带。尽管唐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力量对比不断变化,边境线也时有进退,但阳关、玉门关、萧关、铁门关、陇关、乌兰关等的文化意义与象征性却相对稳定。诗人多以社会现实为吟诵主旨,以点带面、由小及大、以虚带实,将边关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是战场形势。从军事意义上讲,边关地理位置卓越,战术战略意义重大,自古便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从唐诗中看,边关的战火已经烧入了诗歌意境,尘烟滚滚、战马嘶鸣、关山横槊,不管那些知名关隘是否正在发生着战事,或是安定平宁,或是失守废弃,诗歌中的征战杀伐都未曾真正停歇。它们亦动亦静,皆承载着将士建功立业的豪情以及大无畏的精神和犯我者虽远必诛的决心。
唐彦谦、柳中庸、张蠙不约而同地以百战沙场汗流血,梦魂犹在玉门关(《咏马》)、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征人怨》)、出得萧关北,儒衣不称身(《过萧关》)借玉门关、萧关喻边陲前线征战之地,李益也在《边思》中将为预防游牧民族在秋高马肥的季节进扰边境的军事行动称为防玉塞秋”;李白通过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f7bd6b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2.html

《唐诗中的边关意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