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03-20 01:48: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孟子的故事

孟子名,字子国人,父亲去世后,母亲仉氏将他抚养成人。孟子小时候很容易受外界影响,不能安心读书,母亲为了给他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择邻而处,经过三次搬迁,最终在学宫旁定居。

孟子在学宫旁边耳濡目染,学习演习礼仪,行为符合法度。然而,在最初的新鲜感消失之后,他又感到厌倦,学习松懈起来,走上了嬉戏玩闹的老路子。

母亲得知之后十分生气。她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对孟子说:“你停止读书,就不能博学多才,扬名天下,就像这麻布剪断之后,就成为废品,毫无用处。”孟子心中惭愧,自此之后牢记母亲教诲,学习十分刻苦。

孟子对孔子创立的儒学十分感兴趣,而鲁国儒学最为兴盛。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孟子离开邹国,到鲁国拜师学艺。这时孔子的孙子子思已经逝世,他只好向子思的门人求学问道。

孟子深入研究孔子的思想,又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对列国纷争不已、人民死伤无数的社会现实的思考,发展了儒家学说,认为人性本善,主张推行仁政。

回到邹国后,孟子仿效孔子,聚徒讲学,宣传自己的见解。他的名声日渐高涨,、鲁等国的国君每有疑难问题,都会向他请教,遇到难以处理的国事,也请他出主意。

有一次,邹国与鲁国开战,33名邹国官员死于战场,邹国人民却冷眼旁观,见死不救。

邹穆公十分愤怒,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不顾长官性命的民众,就向孟子倾诉,大吐苦水。

孟子回答他说:“在饥荒年岁,您的人民年老体弱的就死在荒野之中,年轻力壮的也只能四处逃荒,您的那些官员们对他们不也是不管不顾、不去救助吗?”

在七雄对峙的战国时期,、鲁这样的国家太过弱小,实现不了孟子以仁义拯救天下的高远抱负。于是,他带着学生,到东方最为强大的齐国去寻找机会。

当时的齐国国君齐威王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任用邹忌为相推行政治改革,使齐国国力大增。他很重视招纳人才,不过,他最感兴趣的还是能够冲锋陷阵的猛将和治理政事的贤者。

孟子反对“以力服人”的霸政,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与齐威王的观点不合。在齐威王眼中,孟子得民心才能得天下的主张显得迂阔、不切实用,孟子也深知威王不是自己乐于辅佐的君主。

孟子终于决定离开齐国。齐威王派人送来一百镒上等好金作为盘缠,以表示自己对孟子的敬重。孟子坚辞不受,扬长而去。

弟子陈臻感到很奇怪。孟子解释说:“齐王没有任用我,也就没有送给我财物的理由;没有理由却要赠送,这是要收买我。哪有君子可以被人用财物收买的呢?”

宋国国君即位后准备推行仁政。孟子听到消息后,以为自己终于有了一展才能的机会,便率领弟子们奔赴宋国。

宋君虽有行仁政的心思,却没有具体的方案,朝廷内外只有薛居州、戴不胜等几个人支持这一举措。尽管困难重重,孟子还是决心要辅助宋君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

在实施仁政的过程中,孟子的很多意见都遭到阻碍。他主张将税率降低到十分之一,免收关卡市场的赋税,大夫戴盈之敷衍他说:“这不能操之过急,能不能今年先少收一点,等到明年再彻底执行您的意见!”

孟子反驳说:“有个贼天天偷邻居家鸡,如果有人告诉他这不是君子所为,他回答说,能不能让我先少偷一点,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停止偷盗,这样不是很荒谬吗?”

滕国的太子路过宋国,往返两次都来拜见孟子。孟子为他讲述了尧、舜等古代圣王的故事,告诫他滕国虽然弱小,也应该精心治理,使之成为一个好的国家。

孟子感到宋国缺乏实行仁政的诚意,就离开宋国,回到家乡。滕国太子即位为君,这就是滕文公。他派人向孟子请教丧礼和治国之道,最终把他请到滕国,待之如上宾。

滕文公对孟子言听计从,孟子也趁机发表了自己的一系列施政纲领。在孟子的鼓舞和支持下,滕文公决定实行仁政,他甚至接受了孟子恢复“井田制”的主张。

大致说来,井田制就是把九百亩方田分给八户农民,每户一百亩私田,耕种所得全归农户,剩下一百亩公田由大家共同耕种,收获的粮食上缴国家。这相当于国家按九分之一的比率征收赋税。

滕国施行仁政的举动引起了各家学派的注意,许多学者闻风而至,有些人观摩之后大加赞赏,也有些人不以为然,与孟子进行辩论。

农家学派的陈相向孟子转述了老师许行的意见,认为滕文公如果真要实行仁政,就不能像现在这样侵吞人民的劳动所得,应该与农民一起耕种田地,同时治理国家。孟子反驳了这种说法。

孟子指出,每个人的精力、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凡事亲力亲为;大家应该各有分工、各尽所能,然后互通有无。就好像农民收获粮食,工匠制作器具,只有相互交换,才能各得所需。

他进一步说,有的人劳心,从事脑力劳动,有的人劳力,干的是体力活;劳心者治理别人,劳力者只能被治理;被治理者供养治理者,治理者接受供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治理国家如此重要,应当专心致志,哪能一边耕田一边治理!

孟子对劳心者、劳力者的区分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有时候也会成为统治者懒惰腐败的借口。

滕国的仁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孟子仍不满意。他希望将自己的仁义之道推广到全天下,弱小的滕国显然不能满足他的这一愿望。于是孟子带领弟子去往魏国。

魏国本是强国,但接连被齐、秦、楚打败,大片土地被侵占,太子也被俘身亡。魏惠王决心重振国威,便招贤纳士,收揽人才。年过花甲的孟子刚到魏国就受到隆重接待。

魏惠王一心要报仇雪恨,十分急功近利,孟子则认为施行仁义,自然可以使天下顺服,劝说魏惠王先休整内政,让百姓安居乐业,与民同乐。两人政见多有不同,话不投机。

有一次,梁惠王问孟子:“我治理国政,在邻近的国家中算得上是尽心尽力的,遇到饥荒就积极救。但是为什么邻国的人民没有减少,我的人民没有增多呢?”

孟子说:“大王喜欢战斗,就请我用战争来作比喻。两军交锋,兵士调头逃窜,有人跑了一百步停住,有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跑五十步的嘲笑跑百步的不够勇敢,这样可以吗?您认为邻国不如魏国,其实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齐国在齐宣王当政时,位于国都临淄城西门外的下学宫十分兴旺,各地的学者汇聚一堂,研讨学术,议论天下大势,给齐王出谋划策。孟子觉得在魏国也无法实现理想,又来到齐国。

一天,有人牵着一头将要被杀掉祭祀的牛从堂下走过,齐宣王不忍心看它恐惧颤抖的样子,就下令把它放掉,用羊来代替。孟子说,如果国君扩展这份“不忍之心”,实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就能够施行仁政。齐宣王被他的高论折服。

孟子认为,人生来有恻隐之心,是仁的根源;有羞恶之心,是义的根源;有恭敬之心,是礼的根源;有是非之心,是智的根源。每个人都应该守护这善良的本性,不让它被恶劣的环境损坏。

齐宣王一心要吞并诸侯、称霸天下,不能接受孟子推行仁政、反对兼并战争的主张。他不听从孟子劝告,讨伐燕国失败,心中感到十分愧疚,给予孟子很高的待遇,让他在齐国宣讲学术,将来为他养老送终。

孟子却决定回到家乡,著书立说。他和他的弟子们一起整理了《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又总结自己一生的思想、活动,编成了《孟子》七篇。孟子终老乡里,享年八十多岁。

孟子在后世被推奉为 “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他高明深刻的思想,自信饱满的精神,不为权势所动、执着追求理想的人格,有着令人景仰的魅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fab59d2650e52ea541898bd.html

《孟子的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