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初探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摘要: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给后世造成重大影响。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历来有多种看法。主要有六点:一,统治集团的思想腐化,不思进取。二,任人唯亲,分封混乱。三,教权与王权的矛盾激化。四,洪秀全对拜上帝教的迷信。五,对人才的不重视。六,战略上的严重失策。七,清政府与外国势力的联合绞杀。而其中以太平天国自身问题为主要原因。
关键词:
太平天国,腐化,政教合一,迷信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农民起义运动,历时14年,波及达19省。1850年金田举义旗,1853年便已经攻克江宁,太平天国的发展不可谓不迅速,前景不可谓不光明。当时有一篇报纸这样写到:“照现在形势看,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他们的胜利。”1但不久之后的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加之北伐与西征的不顺,自此太平天国陷入被动。1862年天京陷落,1872年最后一支太平军覆灭,太平天国至此彻底成为历史。
关于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历来有不同种的说法。但作为共识的是,太平天国的覆灭绝大多数原因是在于自身的错误,包括领导层的堕落腐化与自身纲领的不明确等。
一,统治集团的思想腐化,不思进取。纵观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领袖,
大多数能至始至终保持简朴本色。比如刘邦,朱元璋等。但是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最高领导者,筚路蓝缕开创事业,本应与开国将领及士兵们同甘共苦,但他并没有这样做。尚在永安时,便迫不及待地进行了诸王的分封,配套的还有严格的礼教制度。在武昌,又选妃嫔四十人。到了南京,洪秀全的思想更加腐化,甚至开始不理政事。据洪秀全之子幼天王自述,其有“八十八个母后”。此外,他还大兴土木,建造天王府城据史载“周围十余里,城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2在他的带领下,天国诸王们纷纷“及时行乐”起来,《苏台糜鹿记》(苏州当时为李秀成所驻守)中记载一位官兵的话:“我自起兵身历数,富人之窖藏、他处实多;惟宫室、器用、子女、玉帛之类,则苏州为各省冠,谚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道杭尚不如苏,今与汝等得享天福,当慎守之。”李鸿章的淮军在攻克苏州时,大发了一笔横财,以至于李鸿章“有私产四千万以遗子孙“。
而且,“平等”作为拜上帝教的一个基本原则,洪秀全等领导集团的公然违反无疑会使普通士兵百姓产生怨言。从早期的《原道醒世训》中“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到后来军队中的”圣库“制度和《天朝田亩制度》的”无处不均匀“都体现着平等的思想,统治者自食其言的后果便是军队战斗力的下降和统治区的不稳定。
由此可见,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在起义取得一定成果后,忘记了当时“敝衣草履,徒步相从”的艰难历程,革命意识逐渐消退。在这样的领导人统帅之下,太平天国运动走下坡路也就毫不为奇了。


1
转引自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事考》
中国史学会《太平天国.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146
2


二,任人唯亲,分封混乱。早在永安时,太平军便分封诸王,一共有“东南
西北冀“五王,而其中又以东王杨秀清为总统帅,总的说,这套系统既有集权又有分工,在初期连战连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冯云山与萧朝贵早先阵亡,后出现”天京事变“,洪秀全又除掉杨秀清与韦昌辉,逼走石达开,”五王“已经不复存在。若此时洪秀全能够及时唯才是举,对权力合理分配,那么不仅能加强自己统治,从大的层面上看也使太平天国有了一个稳定的中心,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但在事变后,洪秀全并未痛定思痛,吸取教训,而只看到了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决心将权力集中于“洪氏“集团手中,唯恐外姓人夺走权力。因此,他宠信安王与福王。事实证明,这两人“既无尺寸之功,又无形会政绩。”3反而干起了卖官鬻爵的勾当,朝政一时乌烟瘴气。后来,洪仁玕来到天京,在没有丝毫战功的情况下被封“干王“,直接打破了过去由战功封王的规矩。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1862-1863年余时间内封王90多人,至天国败亡时竟有王两千七百多位。4这种行为虽然使朝中没有了能与洪秀全抗衡的势力,但其严重后果是编制的极度混乱,将军无法指挥下属,下属无法指挥军队。各个军官各自为政,在危难时甚至宁愿隔岸观火,以减少自身损失。1864年天京陷落,幼王出逃,几里之外的康王汪海洋没有火速”救驾“,而是”要往福建去“,由此可见,滥封王爵后果便是政令不通,无法进行统一调配与指挥。更何况许多被封者对太平天国运动并不热心,指望他们保卫江山无异于痴人说梦。

三,教权与王权的矛盾激化。从古至今,许多农民起义都是打着宗教的旗号,
比如朱元璋的白莲教及张角的太平道等,但是当他们巩固了自己的统治,有了一定实力后,都不约而同地强化了世俗王权,弱化甚至否定原先的宗教宣传。因为宗教凭借的是“神权”,领导人的举动不得不依照“神”的“旨意”而不能自行其是,朱元璋在起义后期便反而极力打压白莲教运动便是因此。
在太平天国草创之时,杨秀清自命“天父下凡”,拿到了的“天父代言人地位”。而洪秀全仅宣传自己是上帝之子,这样在政权之中,洪秀全是领导人,杨秀清排行第二。而在拜上帝教中,杨秀清却可以随时以“天父”名义命令洪秀全,这无疑是一个定时炸弹。洪秀全未能忍痛抛开拜上帝教的束缚,最终只能当断不断,自受其乱,吞下天京内讧,实力大受损失的苦果。
客观上,“天父代言人”杨秀清的死亡事实上对信教群众也是一个打击,因为所谓的“天兄”“天父”应该是不死不灭的,结果前者在同清军交战中死亡,后者在内讧中
3
中国史学会《太平天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P791徐国红《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探析》
4


丧命,在相当一部分心中看来,“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天父不过一个拙劣的骗局。面对信任危机,洪秀全若能逐步清除拜上帝教的成分,逐渐引入传统儒家思想,肯定王权,至少能名正言顺地组织传统统治秩序。但洪秀全仍用新的宗教教义进行诓骗,露出的马脚越来越多,最终走上不归路。

四,洪秀全对拜上帝教的迷信。以宗教立国,将教义作为国家政策本身便
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举动。更何况拜上帝教教义由洪秀全“独家解释”,其暴露的弊端更大,因为这两者,前期将大家凝聚起来的拜上帝教在后期成了国家的累赘。首先拜上帝教作为宗教,其对内部的管理十分之严格,甚至有悖于传统纲常。这极大影响了士兵及统治区人民士气。首先说说战备时的“圣库制度”,“金银绸帛宝物等项,不得私藏,尽交归天朝圣库”,这在战争初期能由一个“平等”“共创太平”的口号号召大家。而到了战争后期,战利品盈余时,继续实行该制度,就显得不太合理。相比于湘军与淮军银饷充裕,能够分享战利品,太平天国只是生搬硬套教义,两者主力军都来自农民,农民是逐利的,为谁卖命,一目了然。除此之外还有令人骇然的男女分行制度“男归男行,女归女行”,“男归男馆,女归女馆”。百姓怨声载道许久。二是作为一个新兴宗教,教义等很不完全,这都需要洪秀全进行“解释“。这对于洪秀全而言,无疑是除封建王权外另一个极具诱惑性的权力。而洪秀全对于儒教,对于基督教,都属于一知半解的水平,所谓的解释也只是流于表面。这使得太平天国的思想方向极其混乱,洪秀全为了通过宗教控制朝政,既不愿彻底投向儒家学说,又不能提出一个新的合适的理论替代,最后只能是四不像。
最后是拜上帝教相对于儒家学说,并不适合中国。国人有着极强的传统观念,太平天国对儒家学说的彻底否定(至少在对外宣传上如此)引发了极大的震动,虽然当时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受到极大冲击,但如此彻底的改变还是引发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在江淮地区与与当地百姓关系的紧张以及太平军在北方难以立足的窘境。曾国藩撰写在《讨粤贼檄》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贾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理扫地荡尽。“

五,太平天国对人才的不重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大多是农民出身,对
于知识分子的重要性并未重视。加之自一开始起,领导团队中就缺少知识分子,这使得外来的知识分子很难融入到这些人的队伍中去。据说,左宗棠在长沙向洪秀全献策,未被采纳,日后左宗棠成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重要人物。后来早期留学生荣闳向洪仁玕献策七条,同样未被采纳。在天国内部矛盾重重的情况下,领导层中有没有新鲜血


液补充,最终只能逐渐没落。值得讽刺的是,太平天国内虽有科举制,但考试内容均为教义之类,对选拔人才丝毫没有作用。

六,战略上的严重失策。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后的军事行动。
定都天京后,天国令李开芳、林凤祥等占领镇江、扬州、浦口,并分军驻守;两月后又令李开芳等率偏师北伐,直捣北京,同时又令赖汉英等溯江西征。5这样的战略构想无非是占领更多的地区以实现统一,但却忽视了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在天京外围,清廷尚控制着许多地区,江南江北大营仍是巨大的威胁。在这个时候贸然将兵力一分为三,深入地区内部,无疑是不明智的。后期力量消长变化,清军攻击天京时,太平天国兵力吃紧,捉襟见肘,导致了最终失败。

七,清政府与外国势力的联合绞杀。前期太平军的连战连捷与清朝自身
八旗绿营军队战斗力不堪有着直接关系,1860年,太平军再一次攻破江南大营,清政府竟到了无兵可用的境地,不得不求助与曾国藩的湘军与李鸿章的淮军。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赞叹清廷的胆识。彼时,太平天国北伐西征已经失败,天京内乱已过了7年,内部矛盾逐渐激化,最终失败。
外国势力的介入则更晚,1853,英国外交大臣批准了“中立”的政策请求,谋求在中国利益最大化。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外国势力开始倒向清朝,但对于“借师助剿”仍不热心,1861英国驻华参赞威妥玛表示“干涉内战有个困难,就是既经进入干,便难以退出。“6,害怕陷入战争泥潭之中。直到1861年初,西方所提的要求被太平天国一再拒绝,终于决定武装干预。但为避免自身陷入其中,提供的帮助相当有限,协助保卫上海,帮助清廷组建”洋枪队“而已。
总的来看,太平天国的失败是有多方面造成的,但主要原因在于太平天国自身统治集团上。正如罗尔纲说:“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他所遇到的最艰难困苦,与其说是对敌斗争,毋宁说是内部矛盾。太平天国的失败,与其说是由于敌人的强大,毋宁说是由于无法解决的内部矛盾。”7自始至终推行政教统一,在内部造成很大矛盾。其许多主张难以实现动摇了信众的信仰,对儒家学说彻底的否定也造成了统治的困难。加之统治阶级过早地腐化与堕落,导致了这样一场轰轰烈烈运动的失败。


5
王戍笙、尤盛运、贾熟村、何龄修《太平天国运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3-194严中平《1861年北京政变前后中英反革命的勾结》/《历史教学》19524罗尔纲,周邨《洪秀全论》江海学刊,1963
6
7



参考文献
专著:

1王戍笙、尤盛运、贾熟村、何龄修《太平天国运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月映长河《欲望是把双刃剑》重庆出版社
相关论文:
3“天国”败亡之悲剧-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再探钱昌明
4其兴也渤,其亡也忽_太平天国运动140周年历史经验学术研讨会综述蔡宏俊李旭东5太平天国失败新说秦静
6太平天国为什么没有取得改朝换代的胜利杜德凤7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探析徐国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11f70367c1cfad6185fa7bd.html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初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