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综合试卷(十八)(ks5u高考资源网)

发布时间:2010-02-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历史综合试卷(十八)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 5分,共75分。在每小题所列的4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提倡“无为而治” 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庄子 C、老子 D、孟子
2、秦朝短命而亡反映出
A、“法制”已过时 B、中央集权制的反动 C、统一时机尚不成熟 D、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3、下列几个政权没有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是 A、三国时期 曹魏政权 B、北朝时期北魏政权 C、北齐政权 D、前秦政权
4、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而宰相中常常有七八个参与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 主要目的是(
A、完善中央集权 B、扩大中央官员的民主权力 C、防止宰相专权 D、便于向地方派出高级官员 5、下列科技成就属于宋朝的是 1)活字印刷的发明
2)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3)制成罗盘针用于航海 4)实测子午线长度
A、⑴⑵ B、⑴⑵⑶ C、⑶⑷ D、⑵⑶⑷
6、元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了行省制度,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最突 出的影响是(
A、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 B、加强了中央对边境地区的管辖 C、有利于元朝民族分化政策的实行
D、各民族人民统一在中央政权管辖之下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71644年李自成进行的山海关之战是 A、是其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 B、标志其由反明转向抗清 C、已成为地主阶级的代表 D、造成清军人关的后果
8、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都谋取在中国的传教权,主要目的是 A、消弭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志
B、对中国人民进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启蒙宣传 C、传播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 D、从文化方面侵略中国
9、判断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清王朝开始变成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中国主权遭到破坏,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人民在反封建斗争的同时还要进行反侵略斗争

10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主要是 A、意识到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B、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
C、防止台湾成为西方列强开辟商埠的对象 D、加强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11、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破坏 B、湖北军政府的涣散和软弱 C、袁世凯的政治欺骗和军事压力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12、国民党新军阀连年混战对中国政局的影响不包括 A、给帝国主义侵略造成可乘之机 B、使蒋介石的地位日益提高 C、为红军的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 D、导致了国民党内部的分化
13、近代中国始终有“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根据“二大”最低纲领“人民大 众”应包括(

A、近代兴起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14、下列属于中国军队向日本占领区发动主动进攻并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多伦之战和百团大战 B、平型关之战和台儿庄之战 C、枣宜之战和忻口之战 D、百团大战和平型关之战
151947年,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时开辟的三块根据地,共同涉及的省份是
A、陕西 B、河南 C、湖南 D、安徽
16、“一五计划”体现出党最重要的指导思想 A、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相结合 B、国民经济各部门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 C、用掠夺农民的手段作为重工业的基金 D、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7、下列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A、没收官僚资本 B、土地改革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8、关于建国初期三大运动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1)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巩固了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4)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A、⑴⑵⑶⑷ B、⑴⑵ C、⑶⑷ D、⑴⑶⑷
19、下列表述不符合建国以后文化发展实际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B、科技在各部门中优先发展起来 C、“文化大革命”一度阻碍文化的发展 D、进入新时期以后,文化发展更为迅速
20、在16世纪的“价格革命”中获得暴利的是 A、工商业资产阶级 B、封建主 C、封建贵族 D、手工业者
21、重商主义政策反映的实际问题是 A、政治专制主义在经济上的反映 B、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
C、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在上层建筑的反映 D、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 22、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的主要意图是 A、消灭幕府残余势力 B、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C、消灭地方割据势力 D、确立中央集权体制
23、构成德国十一月革命的主要事件有
1)推翻德皇威廉二世的皇位 2)柏林工人武装起义 3)建立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 4)通过“魏玛宪法” A、⑴⑵⑶⑷ B、⑵⑶⑷ C、⑴⑵⑶ D、⑴⑶⑷
24、由“门罗主义”到“泛美主义”,体现出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政策的实质是( A、对拉丁美洲的政治控制逐步加强 B、对拉丁美洲的侵略从瓜分到独占 C、从保护拉丁美洲不受侵略到实施侵略 D、有了对拉丁美洲的政策
25、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再次高涨,其根本原因是( A、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同帝国主义矛盾存在 B、大战期间亚非国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苏俄对亚非国家民族运动的支持和援助 D、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殖民地 26、二战时波兰与法国溃败的共同原因是( A、希特勒的突然袭击 B、英美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 C、意大利趁火打劫
D、陈旧的武器装备和落后的技术 27、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历史根源是( A、日本大力推行“大陆政策” B、一战后日美间积怨多
C、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D、德日意已结成侵略同盟

28、美国推行马歇尔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向欧洲输出资本 B、干涉各国内政 C、扶植欧洲经济复兴 D、阻止激进的社会变革
29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东欧出现了改革浪潮。其实质是( A、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结果 B、对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要求摆脱苏联控制 D、要求脱离社会主义阵营
30、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调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日益紧密 B、科学技术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C、科技强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获得空前发展 D、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12分、第3212分、第338分,共32 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当代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心,有一个自西向东、由北向南移动的趋势。这当然只是一个概括的趋势,其间也有一些逆向移动和反复。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心南移的起点和过程,有三种看法:(1)认为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由于战乱,经济受到很大破坏,南方由于相对稳定而经济有所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中心已经南移,南方经济发展已经超过北方。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经济中心开始南移的起点,至唐中叶“安史之乱”北方经济大破坏后,经济中心南移正式完成。(3)经济中心南移的起点开始于唐朝中期,完成于北宋。 请回答:
1)我国古代东部经济的发展开始于什么时期?为什么?(6分)
2)你认为我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开始和完成是在什么时候?举例说明南移的表现。4分) 3)我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影响是什么?(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社会上非难本志的人,约分两种:一种是爱护本志,一种是反对本志的。„„这第二种人对于本志的主张,是根本上立在反动的地位了。他们所非难本志的无非是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这几条罪案。
这几条罪案,本社同仁当然直认不讳。但是追本溯源,本同仁本来无罪,因为拥护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eience)两先生,才犯下这几条滔天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那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二:陈独秀讲: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 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新青年》中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实质是什么?(4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评述陈独秀的观点。(8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社会主义,到1921年春天就在经济战线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局的任务》
材料二: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三:改造小农,改造他们的整个心理和习惯,是需要经过几代人的事情。只有了物质、技术,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使用拖拉机和机器,只有大规模实现电气化,才能解决小农问题,才能使他们的可以说是全部的心理健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根本地和非常迅速地改造小农。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所说的经济政策是指什么政策?从材料中看当时的布尔什维克把它作为在什么时期的经济政策?它反映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列宁认为提高生产力和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主张利用什么手段消除这一障碍?(2分)
3)材料三中列宁认为改造小农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列宁主张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有何时间限度?(3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13分,第3512分,第3618分,共43 分。
34、有人认为“科举制和两税法是封建社会后期封建专制制度高度发展的两大杠杆。试结合这两个制度的产生和作用加以论述。(13分)
35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状况和远东太平洋地区形势,概括说明列强侵华的特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12分)
36、西欧在国际关系中的中心地位是怎样确立的?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联系17世纪晚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有关国家的史实概括说明之。(18分)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18 一、选择题:
1B 2D 3C 4C 5B 6B 7B 8D 9B 10B 11D 12D 13D 14A 15B 16A 17B 18A 19B 20A 21C 22D 23C 24A 25A 26B 27B 28B 29B 30C 二、材料解析题:
31、(1)开始于东周(或春秋时期)。因为争霸战争主要在中原地区,东部战乱较少,这为东部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东周都城迁到洛邑,鲁国实行初税亩,东部冶铁业、煮盐业的发展都说明了这一点。(6分)
2)(3)言之有理即可给分。(6分)
32、(1)主要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
学,反对旧文学。实质: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4分)
2)陈独秀尖锐地抨击旧政治、旧文学、旧道德,反映了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坚定决心,有利于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弘扬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是不客观、不科学的。反映了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8分)
33、(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长期执行并写进党纲。急于求成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3分) 2)小生产,小农经济。国家资本主义。(2分)
3)农业生产的机器化、电气化等物质条件。认为需要几代人努力,说明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进行。(3分) 三、问答题: 34、科举制:
1)产生原因:A士族垄断仕途,崇尚清淡,在政治上、思想上都不利于专制集权的巩固。B庶族实力势力的发展,吸收庶族参与政治,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基础的扩大。C隋唐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重臣,需要选任贤能,从地主阶级中吸收一些有才干的人参与政权,需要笼络人才,以巩固统治。(3分)
2)作用:A打击了士族势力,扩大了统治基础。B由于科举制有统治仕途,统治思想的目的,最高统治者希望做官的人成为忠顺的奴仆,因此,到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出现,科举制走向了他的反面。(2分) 两税法:
1)产生原因:封建经济发展,土地买卖盛行,土地兼并严重,庄园发展,地主土地所有制,排挤了均田制,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租庸调制无法实行。建立在地主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两税法产生。(3分)
2)作用:A两税法按土地和财产收税,在实际上承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并为土地兼并打开了方便之门,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B两税法按土地和财产俘多少收税,这种形式上的赋税平等,也有利于社会阶级矛盾的缓和,统治的巩固。C保证了封建国家的税源,协调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加强。(3分) 总之,科举制与两税法分别在组织上和经济上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是其两大杠杆,撑着中央集权的发展。(2分)
3520世纪2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基本恢复并且开始发展,国内社会矛盾相对缓和、政治稳定;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各国关系暂时得到调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亚太地区在华盛顿体系下,美国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地位。(4分) 特点:
1)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并主要以扶植代理人等政治和经济手段为主,也曾对中国革命进行武装干涉;
2)帝国主义在华力量调整,英美取代日本优势地位,并形成侵华联盟。(2分) 影响:
1)帝国主义在侵华力量调整过程中,加剧了中国政局的动荡和混乱,军阀混战不息; 2)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加重了中国国内经济困难,使社会矛盾尖锐,在人民推动下,国民大革命兴起;
3)帝国主义侵华联盟的形成也恶化了中国革命的外部条件,是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6分)
36、(1)在早期殖民战争中,英法等国长期居于欧洲霸主地位,拥有世界殖民霸权。英法工业革命完成,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德国统一后经济迅速发展,英法德经济越居于世界前列。在帝国
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中,西欧国家之间的矛盾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西欧国家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对外侵略扩张,到一战前,一直在国际事务中起支配的主导作用。(6分) 2)一战后,欧洲国家中心地位动摇,德国战败,英法势力严重衰弱。美国大发战争财,日本趁机极力发展工商业,经济实力和欧美相差不远,美日列入统治世界的行列。战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完成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英法仍然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德国的重新崛起,西欧国家在政治上仍具有决定影响。8分)
3)二战后,西欧国家中心地位完全丧失。德国两次战败,英法势力衰落,西欧列强已无力解决西欧内部矛盾。美国军事和政治实力大大膨胀,以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取代了西欧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4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1586eeae009581b6bd9eb1a.html

《高考历史综合试卷(十八)(ks5u高考资源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