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蚯蚓

发布时间:2011-05-25 11:15: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百科名片

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身体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没有骨骼,在体表覆盖一层具有色素的薄角质层。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00多种,1837年被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蚯蚓在中药里叫地龙(开边地龙、广地龙),《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简介

蚯蚓为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茎叶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世界的蚯蚓约有 2500多种,我国已记录229种。环毛属(Pheretima),广种类多。

科属分类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门(Annelida)寡毛纲(Oligochaeta)陆生动物1,800余种,尤指正蚓属(Lumbricus)的种。在美国17个本地种及13个从欧洲引进的种,其中陆正蚓(L.terrestris)最为常见。亦称钓鱼虫(angleworm)。蚯蚓几乎见世界各地所有湿度合适并含足够有机物质的土壤。一种澳大利亚蚯蚓可长达3.3公尺(11)。陆正蚓(Lumbricusterrestris)JohnMarkham无脊椎动物。陆正蚓长约25公分(10),浅红褐色,之所以带浅红色,是因为血中含血红素。某些蚯蚓(如原产英国的浅黄绿并唇蚓〔Allolobophorachlorotica)为绿色。 

  蚯蚓的躯体分为多数体节(陆正蚓多达150)。某些内脏器官(如排泄器官)见於每一体节。第3237节稍粗,无节间沟,色稍浅,在生殖季节能分泌黏稠物质,形成蚓茧,包裹排出的卵。蚯蚓躯体前後两端渐细,尾端稍钝。蚯蚓无视觉及听觉器官,但能感受光线及震动。以土壤中腐烂的生物体为食,进食同时吞下大量土壤、沙及微小的石屑。据估计,蚯蚓每日的进食量及排遗量与其体重相等。 

  蚯蚓为雌雄同体但需行异体受精。交配时两条蚯蚓互抱,并分泌黏液使双方的腹面黏住,各排出精子输入对方受精囊内。交配後两个个体分开,形成蚓茧,蚯蚓自蚓茧向後退出,茧前移至第14体节时成熟的卵落入,经过第910体节时,受精囊内来自对方的精子逸出,使蚓茧中的卵受精。交配後24小时,蚓茧从蚯蚓的头端脱出,留在土壤中。通常於24周後形似成体後微小的幼体自蚓茧钻出。6090天后性成熟,约一年後发育完成。 

  蚯蚓一般留在土壤表层,但於气候干旱时或冬季可钻入2公尺(7)深处。有一个亚洲种於暴雨後能爬树以防淹溺。蚯蚓为多种鸟兽的食物,又间接为人类提供食物,疏松土壤利於通气和排水,将有机物质拖入所挖洞穴使加速分解,从而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蚯蚓又可作为鱼饵,故俗称钓鱼虫。

分类和所处地区

单向蚓亚目(Haplotaxina

  单向蚓科(Haplotaxidae):东亚

链胃蚓亚目(Moniligastrina

  链胃蚓科(Moniligastridae):东亚

正蚓亚目(Lumbricina

  正蚓科(Lumbricidae):北半球温带地区、温哥华岛、加拿大、日本、欧亚大陆

  寒?蚓科(Ocnerodrilidae):中美洲、南美洲、非洲

  棘蚓科(Acanthodrilidae):非洲、北美洲东南部和内陆地区、中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八毛蚓科(Octochaetidae):中美洲、南美洲、西部非洲、印度和新西兰、澳大利亚。

  巨蚓科(Megascolecidae):东南亚、大洋洲、北美洲西北部

  舌文蚓科(Glossoscolecidae):中美洲、南美洲北部

  真蚓科Eudrilidae):非洲热带地区

异尾蚓科(Alluroididae

  Hormogastridae:欧洲

  Sparganophilidae:北美洲

  Exxidae:中美洲、加勒比地区

综族蚓科(Syngenodrilidae

  Almidae:非洲、南美洲

外形特征

体长约60mm-120mm,体重约0.7-4。最大的有1.5kg。生活在潮湿、疏松和肥沃的土壤中,身体呈圆筒形,褐色稍淡,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在11节体节后,各节背部背线处有背孔,有利于呼吸,保持身体湿润。

  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

  蚯蚓体呈圆柱状,细长,各体节相似,节与节之间为节间沟(intersegmental furrow)。

  头部不明显,由围口节peristomium)及其前的口前叶(prostomium)组成。口前叶膨胀时,可伸缩蠕动,有掘土、撮食、触觉等功能。

  围口节为第1体节,口位其腹侧,口前叶下方。肛门在体尾端,呈直裂缝状。自第2体节始具刚毛,环绕体节排列,称环生(Pperichaetine)。

  刚毛简单,略呈S形,大部分位于体壁内的刚毛囊中。

  性成熟个体,第1416体节色暗肿胀,无节间沟,无刚毛(Pheretima hupeiensis腹面有刚毛),如戒指状,称为生殖带或环带(clitellum)。生殖带的形态和位置,因属不同而异。生殖带的上皮为腺质上皮,其分泌物在生殖时期可形成卵茧(cocoon)。生殖带的第一节即第14体节腹面中央,有一雌性生殖孔;第18体节腹侧两侧为一对雄性生殖孔。纳精囊孔(seminal receptacle opening24对,随种类不同而异,

  自11-12节间沟开始,于背线处有背孔(dorsal pore),可排出体腔液,湿润体表,有利于蚯蚓的呼吸作用进行和在土壤中穿行。

蚯蚓品种

在蚯蚓养殖中,要根据所需蚯蚓用途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蚯蚓品种,才能收到预期的养殖效益。介绍几种不同用途的蚯蚓:

  作中药材 适宜养殖的蚯蚓品种主要是参环毛蚓,又名广地龙。该品种个体较大,长120毫米400毫米,直径6毫米12毫米,背面紫灰色,后部颜色较深,刚毛圈稍白,喜南方气候,食肥沃土壤。

  产粪肥农田 这种用途的蚯蚓品种主要有白茎环毛蚓,体长80毫米150毫米,直径25毫米5毫米,背部中灰色或栗色,后部淡绿色,腹面无刚毛,喜南方气候和在肥沃的菜地、红薯田中生活,松土、产粪,肥田效果较好。

  作水产饵料 代表品种有湖北环毛蚓等。该品种长70毫米220毫米,直径3毫米6毫米,全身草绿色,背中线紫绿或深绿色,常见一红色的背血管,腹面灰色,尾部体腔中常有宝蓝色莹光。环带三节,乳黄或棕黄色,喜潮湿环境,宜在池、塘、河边湿度较大的泥土中生活,在水中存活时间长,不污染水质

  林业用蚯蚓 该类蚯蚓主要有威廉环毛蚓,长90毫米250毫米,直径5毫米10毫米,背面青灰、灰绿或灰黄色,背中线青灰色,喜在林、草、花圃地下生活,产粪肥田。 生产蚯蚓肉、蚯蚓粪 这种蚯蚓为爱胜属类,较常见的是赤子爱胜蚓,全身80个~110个环节,环带位于第25节~33节。自4节~5节开始,背面及侧面橙红或栗红色,节间沟无色,外观有明显条纹,尾部两侧姜黄色,愈老愈深,体扁而尾略成钩状,适宜我国多地区养殖,喜吃垃圾和畜禽粪。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2f2571555270722192ef7ff.html

《百度百科 蚯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