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概括

发布时间:2016-04-23 13:04: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 飞逝的巨礁:

1866年起,出现了一件大怪事.海洋中发现一个庞然大物,就像飞逝的巨礁,多艘航船莫名其妙的被撞裂了.公众坚决要求把着头怪物从海洋里清除掉.



二、赞成与反对:对怪物主要有两派看法,一派认为是一种力大无穷的怪物,另一派则认为

是一艘动力强大的海下船”.我(法国巴黎自然史博物馆教授阿罗纳克斯)认为,怪物是一种力量大得惊人的独角鲸”.美国海军部组织了一艘名为亚伯拉罕林肯号的快速驱逐舰,准备去清除怪物”.我应邀随行.



三、随先生尊便:我的仆人孔塞伊不假思索的说:随先生尊便.”跟我一同上了以法拉格特为舰长的驱逐舰.驱逐舰从布鲁克林码头扬帆起锚,向大西洋全速前进.



四、内德

.兰德:舰长和全体海员同仇敌忾,决心一定要捕获独角鲸.只有加拿大人捕鲸手

内德兰德对独角鲸的存在表示怀疑.



五、向冒险迎去:舰只在太平洋上游弋.大家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努力地观察海面.三个月

过去了,海员们开始泄气了,开始怀疑自己这次搜寻行动的意义.半年后,海员们要求返航.舰长许诺最后搜寻三天,三天后如果还无结果就将回去.到了规定期限的最后时刻,一向无动于衷的内德兰德突然喊叫起来,他发现了怪物.



六、全速前进:

林肯号企图捕获独角鲸,而独角鲸却若无其事地同林肯号捉迷藏.经过一夜一天的追逐周旋,到第二天晚上,双方形成对峙.当林肯号向独角鲸发起进攻时,独角鲸却突然熄灭电光,向林肯号喷射大水.林肯号遭遇了灭顶之灾.



七、不知其种属的鲸鱼:

我被抛入海里,与孔塞伊在海中相依为命.正当筋疲力尽就要沉入海底时,被躲在独角鲸背上的内德

.

兰德拉出水面.内德说,这怪物不是鲸,是钢制的.

这才断定它是一艘潜水艇.我们在艇顶苟延残喘.天亮时,艇盖掀开,八个壮汉出来,把我

们拖进艇里去.



八、动中之动:我们三人被关进一间黑屋子.半小时后,突然眼前一亮,进来两个人.我们

用法语、英语、德语和拉丁文进行自我介绍,对方均无反应.他们走了,侍者送来食物,

们饱餐后就进入了梦乡.



九、内德

.

兰德的怒火:潜水艇浮出海面更换新鲜的空气.三人仍被关在铁屋子里,内德怒

气冲天,他想逃跑,又想夺取这条艇.一个侍者进来时被他出其不意地打倒在地掐得半死.

这时候,一个说法语的人出现了

十、海洋人:讲法语的就是这艘鹦鹉螺号潜水艇上的尼摩(意为不存在的人)艇长.

说第一次见面保持沉默是为了了解我们,其实那四种语言他都听的懂.他要我们听从他的命

,否则将置我们于死地.尼摩艇长说,他们的衣食用都取自海洋,他热爱海洋,海洋中没

有争斗、厮杀和独裁.



十一、



鹦鹉螺号:尼摩艇长带我们参观鹦鹉螺号上有一万两千册藏书的图书室,给我抽用海带制成的雪茄,观赏他收集的标本,又看了他为我准备的雅致的房间以及他自己住的简陋的房间.



十二、



一切都用电:尼摩艇长给我们介绍房间里各种仪表的用途,如何开采海底矿藏,

何发电,如何提供空气,又介绍一只小艇的用途,还带我参观了厨房.



十三、



几组数字:尼摩艇长向我介绍潜水艇的概况、构造、动力、发光、建造过程等.



十四、



黑潮:海底探险旅行正式开始.潜艇在海面以下五十米深处穿越黑水流.我和两位

同伴尽情观赏形态美丽、活泼可爱的鱼儿.



十五、



一封邀请信:尼摩艇长给我一封邀请信,请我到海底森林打猎.



十六、



漫步海底平原:

我和孔塞伊穿上防水衣服随尼摩艇长漫步海底平原,欣赏海洋奇物.



十七、



海底森林:我们来到海底森林.仔细观察海底生物.还在海底睡了几个钟头.来到

克雷斯波岛的海底绝壁,遇到巨形海蜘蛛,打到一只海獭,躲过了角鲨的侵袭.



十八、



太平洋下四千米:潜艇在太平洋下穿行,令人大开眼界.一天,看到一条沉船,

惨的海难情景令人惊悚.



十九、



瓦尼可罗群岛:尼摩艇长从瓦尼可罗群岛海底遗物中揭开在十八世纪末两艘法国探

险船只失踪的真相.



二十、



托雷斯海峡:潜艇经由地球上最危险的海峡——托雷斯海峡前往印度洋,中途触礁

搁浅.经艇长同意,我和两位同伴坐小艇上格波罗阿尔岛去.



二十一、



陆上几日:我和两位伙伴一起上小岛采摘野果、狩猎,捉到一只被豆蔻汁给迷醉

的极乐鸟.



二十二、



尼摩艇长的闪电:土著的巴布亚人发现了我们,他们追赶到沙滩,后来还划来独木舟围住鹦鹉螺号,企图向我们发起进攻.尼摩艇长将电通到艇外壳,土著人触电后吓得魂飞魄散退走了.鹦鹉螺号被涨起来的海潮托起,离开了珊瑚石床,时间正如艇长所预料的分毫不差.



二十三、



强制性睡眠:潜艇在印度洋行驶.尼摩艇长对不同深度的海水温度进行测量,发现水下一千米以下的海水是恒温的.我们目睹了有趣的一幕:海面上磷光闪烁,把大海照得如同白昼,原来是一些小水母球发光造成的.有一天,尼摩艇长突然下令将我们关起来,并强制我们睡眠.



二十四、



珊瑚王国:第二天,艇长带我们来到五彩缤纷的珊瑚王国,把一位因伤而死的艇员安葬在珊瑚墓园里.



二十五、



印度洋:鹦鹉螺号在印度洋穿行,我们看到了基灵岛,看到了船蛸”,在孟加拉湾漂浮着无数的尸体,还看到了一望无垠的牛奶海

.



二十六、



尼摩艇长的新建议:艇长给我们介绍原始的采珠法,采珠人悲惨的生活,建议我们参观锡兰岛的采珠场.



二十七、



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艇长带我们观看一颗大如椰子的珍珠.一个采珠人正辛苦地采珠,然一头大鲨鱼向他发起进攻,

艇长舍身相救,与巨鲨展开殊死搏斗.正当艇长危在旦夕时,内德兰德一叉刺中鲨鱼要害.艇长把采珠人救到小船上,并赠送一袋小珍珠.



二十八、



红海:鹦鹉螺号在红海上劈波斩浪.尼摩艇长跟我介绍红海得名的原因和他发现从红海通往地中海的地下通道阿拉伯隧道的经过.



二十九、



阿拉伯隧道:内德

.

兰德在红海上用捕鲸叉勇敢地击杀庞大的儒艮.尼摩艇长亲自指挥,潜水艇顺利穿过苏伊士地峡.



三十、



希腊群岛:

尼摩艇长把大量的黄金赠送给一个潜水员.鹦鹉螺号来到桑多林岛附近,我目睹了海底火山喷发的壮观奇景.



三十一、



地中海上的四十八小时:鹦鹉螺号在地中海底穿行,我看到许多的遇难船只的残

骸静卧在那里,惨不忍睹.



三十二、



维哥湾:

潜艇正沿着葡萄牙海岸行驶,内德兰德做好了潜逃的准备,敦促我逃跑,我心里很矛盾,很不安.潜艇在维哥湾停了下来,艇长给我讲述一七0二年西班牙船只被英国海军战败沉没的历史,他命令艇员潜水搬取当年沉船上数不尽的金银珍宝.



三十三、



失踪的大陆:潜艇背向欧洲驶去,离大陆越来越远,我们失去了一次逃跑的机会.尼摩艇长带我在夜间到三百米深的大西洋底去参观柏拉图笔下的大西洋城——亚特兰蒂

.



三十四、



海底煤矿:潜艇来到一个已经熄灭了的火山中心取燃料,我和同伴出去游览了一

.



三十五、

马尾藻海:潜艇来到马尾藻海.下潜到海底一万六千米的深度竟安然无恙.



三十六、

抹香鲸和长须鲸:鹦鹉螺号驶向南大西洋海域,海面上出现了一群长须鲸,捕鲸手内德兰德向艇长请求让他去捕杀,却被艇长劝住了.艇长说,人类不应该滥杀这种善良无害的动物.不一会儿,来了一大群长须鲸的天敌——抹香鲸,鹦鹉螺号为了保护长须鲸狠狠地冲杀抹香鲸.



三十七、

大冰盖:鹦鹉螺号开往终年积雪结冰的南极圈,冲撞大冰盖,浮出水面.



三十八、

南极:我和尼摩艇长登上南极大陆,观察到南极特有的美丽景观.



三十九、

大事故还是小插曲:潜艇在驶离南极时,被一大块倒下来的冰块砸到了,潜艇一时找不到出路,陷入困境.



四十、

缺氧:潜艇四周都围着厚厚的冰墙.艇长镇定自若地指挥大家轮班开凿冰墙,喷射开水阻止新的结冰.艇内极度缺氧,但秩序井然.经过共同努力,潜艇终于冲出冰墙,冲破冰原,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



四十一、

从合恩角到亚马逊河:潜艇从大西洋往北,沿着南美洲的曲折海岸行驶,在亚马

逊河口,我们用印颈鱼作饵来钓海龟.



四十二、

章鱼:潜艇来到留卡斯群岛附近,突然围上一群大章鱼.章鱼缠住螺旋桨,潜艇动弹不得.在艇顶平台上,人和章鱼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在生死关头,尼摩艇长挺身而出救下了处于死亡边沿的内德兰德.



四十三、

墨西哥湾暖流:尼摩艇长为在人鱼大战中牺牲的艇员而哀伤.鹦鹉螺号继续向北,航行在墨西哥湾暖流上.艇长将自己的研究总结用几种不同的语言写成,签上名字,装进一只容器中扔进海,希望能为人类所得.我向他提出离开潜艇的要求遭到拒绝.暴风雨来临,艇长站在艇顶迎接风浪,岿然不动.



四十四、

北纬4724,西经1728分:尼摩艇长潜入海底凭吊英勇不屈的复仇者号.



四十五、

大屠杀:一艘战舰向潜艇发起攻击,经过几番周旋,潜艇将战舰撞沉,艇长获得

了一份复仇的快感.



四十六、

尼摩艇长最后的话:我逃离潜艇前听到他正在静静地忏悔;我们三人利用附在潜

艇上的小艇逃跑,可恰在此时,潜艇被卷入了大旋流中,我们的小艇也难逃厄运.



四十七、

尾声:我和两个同伴被罗佛丹群岛的渔民救起.尼摩艇长及其鹦鹉螺号一起下落不明.

此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基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或有病痛的折磨,或有遭遇的悲惨,或有内心的慌感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之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们的信心。贝多芬供大家享乐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米开朗基罗给后世的不朽杰作,是他一生血泪的凝聚。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描述了他们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谐,借以传播爱的种子传达自己的信仰: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能有幸福存在。

名人传贝多芬传

路德维希··贝多芬(德语: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日-1827326日),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演奏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祖籍佛兰德,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东亚,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

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男高音歌手,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

1792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命运交响曲》。

1806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作风。

18273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与世长辞。

名人传贝多芬语录

1、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位,也永不欺枉真理。

2、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迸发出火花。

3、没有一条规律不会为获得更美的效果而被破坏。

4、最美的事,莫过于接近神灵而把他的光芒撒向人间。

5、按照我作曲的习惯,即使在制作器乐的时候,我眼前也会摆好全部的轮廓。

6、自由与进步是艺术的目标,正如在整个人生中一样。即使我们现代人不及我们的祖先坚定,至少有许多事情已因文明的精炼而大大发展。

7、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因为他不能使我屈服。

8、为了追求更美的东西,我们能够冲破任何规律的阻挠。

9、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关于批评:

在艺术家的立场上,我从没对别人涉及我的文字加以注意。——1825年致肖特

我和伏尔泰一样想:几个苍蝇咬几口,绝不能羁留一匹英勇的奔马。"——1826年致克莱因

至于那些蠢货,只有让他们去说。他们的嚼舌绝不能使任何人不朽,也绝不能使阿波罗指定的人丧失其不朽。——1801年致霍夫迈斯特

名人传米开朗基罗传

(Michelangelo Bounaroti, 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

147536日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卡波热斯),父亲是当地的一名法官,脾气爆烈,但是惧怕上帝。母亲在米开朗基罗六岁的时候就死了。他13 岁进入佛罗伦萨画家基尔兰达约(Ghirlandaio)的工作室,后转入圣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学院作学徒,在那儿他接触到了古风艺术的经典作品和一大批哲人学者,并产生了崇古思想。时兴的新柏拉图主义和受到火刑惩处的多名我会教士萨伏那洛拉给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影响。米开朗基罗最初本无意做一位画家,他的志向是成为一位雕刻家,并且只在意""而不在意"":像人们挣脱自己的肉体束缚一样,获得存在的形式。这正是新柏拉图主义的教条。

雕塑家、绘画家、诗人兼建筑师:

(在《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中翻译为《米开朗琪罗传》)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语:Michelangelo14751564),全名米开朗基罗··洛多维科 Buonarroti Simoni。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他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得肌肉健壮。米开朗琪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小行星3001以他的名字命名。

该传记分上下阕,上阕搏斗,下阕放弃和尾声147536日,米开朗基罗出生于意大利

米开朗基罗

卡森蒂诺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基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基罗转入另一所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后来,他又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15053月,米开朗基罗被他人鼓动。教皇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27年米开朗基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蔽的地方找了出来,米开朗基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基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不仅如此,他的爱情也不太理想.

1564212日,米开朗基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名人传米开朗基罗语录

1:睡眠是甜蜜的,成了顽石更是幸福,只要世上还有羞耻与罪恶存在着的时候,不见不闻,无知无觉,便是我最大的幸福,不要来惊醒我!

2:终于从大理石的牢狱中解放出来了。

米开朗琪罗(又称米开朗基罗)

3:最近于浮雕的绘画是最优秀的绘画。

4:烦恼使我受着极大的影响……我一年多没有收到月俸,我和穷困挣扎;我在我的忧患中十分孤独,而且我的忧患是多么多,比艺术使我操心得更厉害!

5:忧郁症是我的欢乐

6:一千次欢乐也抵不上一次痛苦

7:我的肉体归黄土,我的灵魂归天堂,我的金钱归穷人——最后

的遗言

8:幸福的精灵,以热烈的爱情,使我垂死衰老的心,保持生命。

9:大卫用他的弹弓,我用我的弓箭。

名人传托尔斯泰传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语: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99日(儒略历828日)—19101120日(儒略历117日))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他是在托尔斯泰这个贵族家族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位。托尔斯泰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几部被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高尔基曾言:不认识列夫·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19101120日逝世。

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生命的意义只是在于助长人生的爱。列夫·托尔斯泰为真理而进行的斗争不是为了拯救自己,而是为了拯救全人类。他执行这项任务,从而成了英雄,而且几乎成了圣徒。他为这项任务付出了生命,这使他成了一切人中最有人性的人。

他的全名为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的作品《七颗钻石》《跳水》《穷人》已被收入人教版和冀教版小学语文书。

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828828日出生于俄国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他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军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他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列夫·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祖母彼··尤什科娃监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

列夫·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俄罗斯殖民地)准备当外交官。期中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于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终止。(结果这件事被果戈理讽刺后写在《死魂灵》中)1849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次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他创作出了《少年》(1857)、《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列夫·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激赏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是比较充实而快乐的。

18514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上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深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坚定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1855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体现了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列夫·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

18631869年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62年列夫·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名人传列夫·托尔斯泰语录

安娜·卡列尼娜

1、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

2、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3、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4、认识真理的主要障碍不是谬误,而是他似是而非的真理。

5、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6、如果忘却自己而爱别人,将会获得安静、幸福和高尚。

7、信仰是人生的动力。

8、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的追求完美。

  9、你没有最有效地使用而把它放过去的那个钟点是永远不能回来了。

10.人必须是奴隶,只不过对人来说须选择的是谁的奴隶这一问题,如果是自己情欲的奴隶,显然是人自己的奴隶;如果是自己精神本源的奴隶,那不过是神的奴隶而已

三位名人中,列夫·托尔斯泰是罗曼·罗兰的启示者、引路人与指引人

Portuguese Egg Tart

INGREDIENTS

80g milk 25g soft white sugar 180g butter 3 yolks 8 egg tart skin

1. Mix the sugar and 40g milk in a bowl.

2. Mix the butter and 40g milk in another bowl.

3. Add 3 yolks to the second bowl, and stir the liquid with a spoon.

4. Add butter to the first bowl.

5. Sift the 2 bowl of liquid through a fine sieve.

6. Pour the first bowl of liquid into the egg tart skin.

7. Pour the second bowl of liquid over the first one.

8. Cook for 20 minutes in the oven at 200.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3793ed5866fb84ae45c8dca.html

《海底两万里概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