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在诗韵中徜徉

发布时间:2014-06-14 05:46: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让心灵在诗韵中徜徉

作者:赵敏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39

        在法国童话《小王子》中,聪慧的狐狸告诉伤心的小王子,实质性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原来在生活中,我们缺少的不是眼睛的发现,而是心灵的阅读。心灵的阅读就是情感的阅读。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更值得我们用心灵去阅读,我们应让自己的心灵在诗韵中徜徉。阅乃无声的读,读乃有声之阅,阅与读,相得益彰。下面我就诗歌的阅与读两方面作分析。

        一、诗歌的读——有声之阅

        师生能否用声音传达出作品深层的美,形成入境始与亲的思想感情的共鸣和交融,取决于在美读过程中心灵与文字的撞击。

        1.正音。在诗歌教育中须记住几点较为特殊的情况,即古诗中的异读情况。如古音异读,可汗大点兵中的可汗kèhán;通假异读,问渠那得清如许中的;破音异读,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中的yào喜欢之意,作动词用,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按照古代节律,诗中的二、四句的末一个字是”“,其韵脚都是“a”应该押此韵,其韵脚也应是“a”,应读“xiá”

        2.要断句读。也就是诗歌的停顿,这停顿又形成了诗歌的节奏。优秀的诗歌不仅要押韵,更要有鲜明的节奏。歌不讲节拍就不能唱,诗无节奏就念不上口。所以诗歌要有鲜明的节奏才具备韵律美。一般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是五言、七言绝句(律诗),一般来说五言三顿,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胡虏,良人//远征。七言四顿,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要注意重音和轻音。重音和轻音其实是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把句子中重要的字词或含有特殊意义的词组或短语用轻重音来处理。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为例,两个的轻重音的处理就完全是表情达意的需要。第一个字充满了作者对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派的鄙夷和轻蔑,认为他们虽生犹死,应轻音处理,第二个字则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认为他虽死犹生,应重音处理。而第一个字充满了作者对反动派的痛恨和诅骂,觉得他们虽生犹死,应重音处理;第二个字却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惋惜和怀念之情,觉得鲁迅先生虽死犹生,应轻音处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490e38d5022aaea998f0f74.html

《让心灵在诗韵中徜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