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发展的理论梳理-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梳理和深入探讨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5 导读:
更新时间:2011-3-4 11:56:03
[摘要]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西方新古典主义或者发展经济学都从不同层面上深入探讨了城乡统筹的本质和关键内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深入研究造成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一般和特殊性问题。总结中国城乡发展失衡的内在机理,除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诱致和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实施则固化了二元结构的现状。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不仅要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且必须全面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城市与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

[关键词]城乡统筹;二元结构;协调发展

城市和农村的互动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适时推进由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换,是加快推进一个国家整体现代化进程的成功之路。进入21世纪,我国迈入从人均收入1000美元向3000美元递增的关键时期。作为经济和社会结构快速调整的特殊阶段,决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低下、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尽快扭转城乡不协调发展的状况,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日益成为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所必需。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演进

1.理论演进及评析

(1马克思主义的城乡统筹观。马克思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从生产关系的研究中深入剖析了城乡对立的形成和解决城乡对立的根本途径。在对城乡对立状态的形成上,马克思认为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
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城市就是这种集中的体现,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由于农业和工业的分离,由于大的生产中心的形成,而农村反而相对孤立化。关于如何消除城乡对立,列宁指出,城市优于农村是有了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一切国家的一般的必然的现象,只有伤感的浪漫主义者才会为这现象悲伤,如果城市的优势是必然的,那么,只有把居民吸引到城市去,才能削弱这种优势的片面性。如果城市必然使自己越居特权地位,使乡村变成从属的、落后的、无助的、闭塞的,那么,只有农村居民流入城市,只有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混合和融合起来,才能提高乡村居民,使其摆脱孤立无援的地位。因此,最新理论在回答浪漫主义者的反动的怨言和牢骚时指出,正是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生活条件的接近才创造了消灭城乡对立的条件。恩格斯在他的《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出了城乡融合论,通过消除旧的分工,……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可以看出,早在18世纪,经典作家对于城乡差距的形成和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已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

(2新古典主义的城乡统筹观。新古典经济学并不把城乡关系作为它的重要研究对象。在完全市场竞争和信息充分的严格假定下,它专注于研究资源配置的价格理论,没有考虑城乡差别及其相互关系。乔根森二元结构模型试图在一个纯粹新古典主义框架内探讨工业部门的增长是如何依赖于农业部门的发展的。乔根森认为,为使经济持续发展并避免低水平均衡陷阱,工业部门积累资本是必要的。但是,其先决条件是农业存在剩余。由于农业剩余的出现,现代部门的发展成为了可能,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农业剩余的增长速度。同时,还取决于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状况。

(3发展经济学的城乡统筹观。在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中,发展经济学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54年,刘易斯在其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的二元经济
型比较深入地研究了城乡关系,指出传统部门劳动力无限供给构成了二元经济的内在特征,二元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转移。刘易斯极力主张建立城市中心,形成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使全部居民都享受真正的城市生活的益处。但刘易斯只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没有考虑到农业部门的发展。费景汗一拉尼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进一步揭示了二元经济发展中劳动力配置的全过程,认为,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平衡增长对避免经济增长趋于停滞非常重要,并证明了伴随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不仅可以获得经济发展,而且可以完全实现商品化。费景汉和拉尼斯也只是从保证工业部门扩张的角度阐述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在这一模式中,农业部门始终处于附属地位,农业只是一个向现代工业提供资本积累和输送劳动力的被动部门。哈里斯一托达罗模型在被分割的、但是同质的劳动市场上用预期工资的均等取代工资的均等。他指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城市失业和市病农村病的根本途径。与刘易斯一费一拉尼斯模式不同,托达罗模式不是把农业和农村作为工业化的一个工具,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发展目标。托达罗认为,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不是依靠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而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工农差别、乡差别。但与此同时,这一模式对现代工业部门增加就业的结果持消极态度,没有揭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对于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意义。其他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杜能的业区位理论、普雷维什的中心一外围理论、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上述相关理论,虽然没有直接论及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却为同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或方法论启示。中心一外围理论虽然描述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但包含与其类似的城市和农村关系。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于从空间上解决城乡差距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4空间理论下的城乡统筹。空间理论侧重于从空间地理因素和空间要素因素上提出和解决城乡统筹发展问题,这种分析方法的引入更深化了对城乡统筹问题的研究。空间理论主要分析了城市与农村的相互关系及转变趋势。如麦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指出,城乡之间的传统差别和
城乡之间的地域界限日渐模糊,城乡之间在地域组织结构上出现了一种以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并存、趋向城乡融合的地域组织结构。日本学者岸根卓郎的城乡融合设计模式,试图通过超越城市、农村界限的人类经营空间的建立,产生一个与自然交融的社会,即城乡空间融合的社会,通过发展农工一体复合社会系统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组成三维的立体规划实现城乡融合。

(5新发展观下的城乡统筹。从上世纪中期以来,对城乡关系的研究已经突破传统意义的经济学领域,进一步向社会学、资源和管理学科渗透。特别是以发展观念取代增长观念的新的发展观点对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提出在工业化条件下实现城乡结合的发展道路: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他把城市与外围乡村当作一个整体来分析,并对资金来源、土地分配、城市财政收支和田园城市的经营管理、人口密度、城市绿化带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以解决城市布局和发展问题为主要内容,该理论主张将原来密集的城区分成单个的集镇,集镇之间用保护性的绿化地带联系起来。沙里宁讨论了城市发展思想、城市经济状况、土地、立法、城市居民教育、城市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将城市看作一个有机联系同时存在相对分离的区域,从区域角度讲,这是一种城乡差距较小的城乡区域均质体。赖特的广亩城理论认为,现代城市不能代表和象征人类的愿望,也不能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是一种反民主机制,需要将其取消(尤其是取消大城市他指出,未来城市应该是无所不在而又以无所在的,这将是一种与古代城市或任何现代城市差异如此之大的城市,以致我们根本不会把它当作城市。芒福德的城乡发展观通过分散权力来建造许多新的城市中心,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通过以现有的城市为主体,就能把这种区域统一体引向许多平衡的社区内,就有可能促进区域整体发展,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 2.新中国城乡统筹的实践演进和前沿问题

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城乡生产和组织的不对称性,即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和先进的现代经
济部门并存、差距明显的一种社会经济状态,是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的标志,也反映了城乡之间的制度差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经的过渡形态。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演进有其特殊的历程。我国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快速推进工业化,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严格的城乡分割政策,人民公社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强化了这种过渡形态,延缓了社会转型过程。1958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需要准迁证明。该条例以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是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制度。随后国家又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二元结构形成的政策,如粮油供应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最终形成了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城市经济与以传统农业为特征的农村经济相对立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由于我国未及时进行制度和政策的调整,二元制度达到了一种稳态均衡,突出的表现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19571978年的21年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40.3%降到28.1%,降低了12.2个百分点;市化水平从15.4%提高到17.9%,只提高2.5个百分点。按照这样的进度,城市化达到目前水平需要近200年时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长期固化,既得利益集团已经形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建立在城乡分治的行政建制基础上的,服从于工业和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并由一系列强制性政策体系固化。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各项强制性政策制度,客观上破坏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农、城乡之间的内在联系,阻碍了资本、人才、信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削弱了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人为造成城乡居民待遇的不平等,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新中国城乡分割问题的演进表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深入研究造成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一般和特殊性问题,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和治理因素中,是政策因素还是市场因素;是宏观因素还是微观因素;是供给因素还是需求因素;是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来改变还是通过专项治理政
策来改变;是更重视政府功能还是通过市场功能来解决统筹发展,等等,这些问题亟待理论界进行回答。

二、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与转换:内在机理、深层矛盾与转化路径

二元经济结构既指城市以现代工业为主的非农业部门与农村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也指城乡间广泛存在的生产、组织和管理的不对称性导致的差距明显的一种社会状态。它既包括经济结构,也包括区域结构和社会结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种相对落后的社会结构进行改造,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为同质的现代化的一元结构。 1.城乡二元结构产生机理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与新中国工业化道路不可割裂。一方面,中国工业化过程的资本积累采取的是通过低价收购农产品,把一部分农民收入强制转化为工业化启动资金的路径。与农产品统购统销相伴的是一整套强制性配套措施。如,在生产领域,通过指令性生产计划,严格控制农民生产经营范围,降低农产品机会成本;在就业政策上,限制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低农业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在流通领域,通过高度集中的国家垄断,限制乃至关闭农村和城市的集市贸易。从而造成城乡之间巨大的差别。另一方面,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并不是按照由的一般工业化道路,而是囿于国家安全的优先考虑,率先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工业,从而造成上世5080年代农村剩余农业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与工业发展阶段中技术、资本对劳动力的排挤同时发生。

总结中国城乡发展失衡的内在机理,除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诱致和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实施则固化了二元结构的现状: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制度,使城乡交换关系长期扭曲并延续。由于农业对工业的支持,工业获得了高速发展并形成完备的体系,快地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与此同时,农业本身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农业新创造价值的1
4左右被工业部门抽走,导致农业现代化资金极度缺乏,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工农业发展比例失衡;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导致了农民与市民的不平等,阻碍了农民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流入城镇,农村和农业经济在整体上呈现一种独立的自我封闭的运行态势,市场化程度极低,城乡劳动力资源难于优化配置,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也难以形成;财金政策过度向城市倾斜,使农村生产性投入过低,农业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远低于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由于投入的长期严重不足,使农业发展资金和技术短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缺乏动力和支撑体系。与此相反,农民人均税负却远高于市民;在社会保障制度上,与城市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农村仍以家庭保障为主,依靠土地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严重滞后使城乡协调发展存在巨大障碍。 2.城乡二元结构危害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第一,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管理模式将大量的劳动力禁锢在农村。人为地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划分为两个在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方面极不平等的社会集团。据统计,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57:1,到2000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到2.8:12001年为2.9:12002高达3.11:1,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多。与此同时,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被强制束缚在效率极低的农业部门,受日趋下降的人均土地面积的制约,劳动边际收益近乎等于零,对国民经济增长几乎不形成贡献。而且,由于农业和城市工业的兼容性和接续性差,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但不能被城市所吸纳,相当一部分游离于城市产业部门之外。低级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与城市各产业对高级劳动力需求之间产生了矛盾,使得中国经济发展处于艰难的境地。

第二,国家对农业的多取少予,使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低下,农业GDP相对生产率逐年下降,造成工农业二元结构强度不断扩大。库茨涅兹的统计研究结果显示:除中国外,世界上
其他发展中国家工农业二元结构强度最大为4.09我国建国后只有1990年为4.071996年为4.03低于这个世界极值。这表明: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的比较生产率及比较收益率是世界最低的,说明我国农业相对于非农产业而言发展太慢,也反映了我国的工业化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太低。农业发展严重落后于工业,必然导致农村落后于城市,农民收入难以提高。

第三,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导致城乡差距继续扩大,不利于消除城乡差别。城市现代工业与农村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拉大,工农产品比价因收入需求弹性不同而出现有利于工业,不利于农业的变动趋向,大规模的工业企业容易形成垄断,而分散的小农在交换中处于劣势,极不利于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城市发展越来越现代化,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换,而农村则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过程中,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城乡经济发展反差越来越明显,先进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又会反过来强化二元经济结构。 3.城乡二元结构的转换

学术界一般主张通过现代工业的扩张带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来实现二元结构转换,这客观地反映了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曾经发生过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在进行的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城市现代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抓住了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但是,如果仅象刘易斯只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没有考虑到农业部门的发展,或者象费景汉和拉尼斯也只是从保证工业部门扩张的角度阐述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将农业部门始终处于附属地位,农业只是一个向现代工业提供资本积累和输送劳动力的被动部门,这种逻辑出发点,对中国的实际政策而言,易忽视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拉大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农业和农村不能是工业化的一个工具,而应该是一个既独立又和工业化城市化密切联系的目标。从根本上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不是依靠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而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工农和城乡差别;除此之外,别无它途。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不仅要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且必须全面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城市与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统筹城乡经
济社会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不只是靠工业化来解决农业问题;靠市民化来解决农民问题;靠城镇化来解决农村问题。在中国,要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须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解决三农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4cf5dc7bb4cf7ec4bfed005.html

《城乡发展的理论梳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