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0-30 16:30: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苏轼与茶文化的关系
苏轼曾写下了《试院煎茶歌》来描述泡茶用什么样的水为好。歌云:“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远鸥飞雪轻”。明·许次茶纾《茶疏》载:“水一入铫,便需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说明泡茶的水以微沸为佳。故常说微沸水泡茶,滚开水澈茶。还有在酷暑天气,用上等井水澈茶者,借以消暑清热。
苏东坡认为,好茶还得有好茶具。历来以紫砂茶具为上。这种茶具,始见于北宋。时人写诗赞道:“喜且茶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紫砂茶具用于泡茶,风味异同一般。现代茶叶专家研究证实,除了品种、水质等因素外,茶具与茶叶所含物质浸出率有很大关系。相传,苏东坡曾谪居江苏宜兴蜀山,常用紫砂壶煮茶,留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记述。后来陶瓷工人制作紫砂壶多用“东坡”命名,以示纪念。至于质地细腻的景德镇白瓷茶具亦较相宜。
在论及茶的功用时,苏东坡曾在《茶论》中指出:“除烦去腻,世故不可无茶”,在牙膏牙刷尚未问世的古代,他提出了食后用茶漱口的方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齿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刺,而齿性便若缘此坚密”。他还主张人有小病,只须饮茶,不必用药。“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同七碗茶”。以饮茶闻名的唐代诗人卢同,曾在《谢孟谏议寄新举》一诗中写道:“一碗喉物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平生不平事,尽向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世,唯觉两腋清风生”。这便是“七碗茶”的来历。有人还调查,一家兄弟三人,兄自20岁起,跟随其老中医当学徒,陪师饮茶,历时40年,每日保证两饮,有时三饮,6旬眼不昏花,头发青黑,不仅视听力不减,且言谈举止,快而敏捷。两个弟弟茶龄较短,现已是两缤银丝,双目昏花,且有多种慢性疾病。


我国地大物博,又是历史茶乡,饮茶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有饮茶、烤茶、煨茶、腌茶、嚼叶、打油茶、酥油茶、盐巴茶、甜茶、奶茶、三道茶、药物混合茶、茉莉花茶、茶砖、沱茶、末茶等等,究起茶文化可谓中国一绝。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苏东坡是中国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而且对品茶、烹茶、茶史等都有较深的研究,在他的诗文中,有许多烩炙人口的咏茶佳作,流传下来。
他创作的散文《叶嘉传》,以拟人手法,形象地称颂了茶的历史、功效、品质和制作等各方面的特色。
苏东坡一生,因任职或遭贬谪,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处,凡有名茶佳泉,他都留下诗词。如元丰元年(公元1078,苏轼任徐州太守时作有《浣溪沙》一词:“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形象地再现了他思茶解渴的神情。
“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是描写杭州的“白云茶”。
“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是称颂湖州的“顾渚紫笋”。
而对福建的壑源茶,则更是推崇备至。他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一诗中这样写道:仙山灵草温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5a4610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1f.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