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斯 橄榄树下的情人 结尾处场镜头

发布时间:2023-03-18 22:05: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我觉得在这七种镜头之外还有一种颇具特色的长镜头,可称之为“远景式长镜头”。远景式长镜头,人物只是景别中的一小部分,在镜头的广阔空间里,与其他元素色彩、影调、自然环境、空间背景融为一体,进而更加突出人物在大环境下的表现张力。阿巴斯的《橄榄树下的情人》结尾处,大远景镜头长达四分钟,侯赛因和塔赫莉走向树林伸出,越走越远,最后只剩下两个小白点,在观众等待侯赛因求爱的结果时,注意力一直投射在他们越来越小、先分后和的小身影上,这就在大全景的背景下,森林、小路、色彩、影调、自然和人物的对比运动中,构成了注意力的特写。较之近景长镜头拍摄,远景式长镜头可以体现多层次多元素的情绪感受,令人回甘之余,绕梁三日。我的短片《道山靓仔》中,有个田野远景的横向调度长镜头,是说流浪的文彬相当饥饿,阿雄阿乐两个混混地头蛇在偷了儿童车想要去废品收购站换钱请客,却被收购站的老板认出儿童车是他家的,因此计划落空。
远景下长镜头呈现了前景荒芜的田野、背景公路和路灯的延伸,他们在中景欢叫追逐,令人心旷神怡,摔车的动作和交换位置喻示了他们的交流,也为后来混混想学着文彬的样子骑车周游埋下伏笔。
“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基亚罗斯塔米”,法国作者导演让·吕克·戈达尔曾给予了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如此之高的评价,而香港国际电影节在继1992年首次展映阿巴斯的电影作品后,本届又以“虚实辩证”为单元展映了他的《面包与小巷》、《小旅人》、《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家庭作业》、《特写》、《生生不息》、《橄榄树下的情人》、《樱桃的滋味》、《合法副本》等十多部不同时期的作品,试图展示他的不同风格作品。
焦点:
从儿童到成人与政治
众所周知的是,在伊朗的政教合一背景下,电影审查制度之严格远远超越了中国内地,而不少的伊朗导演,便是将镜头的焦点聚集于儿童的身上,表现他们的单纯,或者表现那种纯真,如本次展映的《面包与小巷》、《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生生不息》等,那些生活贫穷又乐观积极的儿童成为了影片里的主角,阿巴斯关心的是一些生活细节而引发出来的儿童的反应,如《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讲述1/3



的是小男孩放学后发现不小心带走了同学的作业本,于是他一次次的想要找到朋友的家给他送回作业本„„
阿巴斯的早期作品虽然主要是关注儿童(其实不少伊朗电影都是关注儿童,如《白气球》《天堂的孩子》等),但常常夹杂着对于伊朗老人或者生活现实的描写,如《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中通过小男孩的寻找旅程,带出了老人的孤独。
《橄榄树下的情人》《樱桃的滋味》等,则是九十年代中期后阿巴斯关注成年人生活的代表,这时期他的影响力也已经逐渐走向欧洲影展,《樱桃的滋味》便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橄榄树下的情人》关注的是年轻人的爱情,而《樱桃的滋味》以一位中年男人的试图自杀带出不同人的不同故事。
到了新世纪,《A.B.C.到非洲》、《十》等都是采取纪录片的方式关注政治问题,而故事长片《合法副本》则回到了对于中年男女的情感状态的关注。
风格:长镜头与留白
在影片《橄榄树下的情人》的结尾,是一段约四分钟时长的长镜头远景(当时导演为了拍摄这个长镜头花了二十多天时间),导演以不动声色的方式展示了一段锲而不舍的爱情故事的不可知的开放结局,这也被赞为“当影片叙述渐渐迈向结局的旅程时,映像的意象化似乎在拖缓影片进展的速度,而这正是电影诗质的成份和传统小说的对比”,这段长镜头也成为了阿巴斯的一个风格特点,更何况,在《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生生不息》等影片中,类似的长镜头不少,特别是沿着“Z”字形的山路奔跑或者开车的长镜头。
2/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720395f1c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e.html

《阿巴斯 橄榄树下的情人 结尾处场镜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