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精神状况——关于阿城《棋王》的再诠释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个时代的精神状况——关于阿城《棋王》的再诠释
作者:陈冬杰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2021年第2

陈冬杰
陈冬杰,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教师。
1984年,阿城《棋王》在《上海文学》发表并震动文坛,引起多方关注,也赢得众多赞誉。其主要原因乃在于阿城的小说开辟了一种不同的写作风格,带来了一种迥异于那个文学时代的文化审美。如王蒙在《棋王》发表不久后所说:“我久没有见过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文体、这样的叙述风格了。”[1]二十年后,阿城在接受访谈时也还谈到“不一样”这个话题:“接触到另外的知识,你的知识结构就跟你的同龄人不一样了。……应该是我的知识结构和时代的知识结构不一样吧。”“那个时候你觉得写下来是正常的,可是一发出去真正面对社会的时候,面临的是与读者的知识结构的差异。……我觉得这就是最重要的差别。”[2]P22-23由于阿城的小说对知识构成和文化结构感兴趣,所以他的小说很快与“寻根”话题产生了联系。三十多年过去,众多研究者对这部小说可以说是进行了多角度的文本解读和多元化的文化阐释。就主题意蕴而言,从“传统文化寻根”到“现代理性对人的异化”,再到“对人的生命状态的反思”,随着对题旨理解的深入与丰富,我们也愈加看到《棋王》在对一代人精神创伤的再现中所寄寓的更加深刻的对人的观照、批判与反思,这其中涵盖了对普通人生价值的叩问、对人之生命深处意味的揭示,以及对物质和精神的二元困境的思考。
吃:最普通的人生价值
民以食为天,在人类生存所依赖的物质条件中,“吃”必然排在第一位。食物的匮乏不仅关乎身体,也关乎心灵。充足的食物不一定滋养健康丰富的灵魂,但“吃”的匮乏却一定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法国学者诺埃尔·迪特莱在谈到小说的构思时说:“作品和故事的构思在他的第一部小说《棋王》中非常简明扼要:一个青年家中困难重重,首先寻求他的生活保障,然后寻求活下去的新理由:奕棋。”[3]P3为此,小说写到众多吃的场面,写到不同人的吃相和对吃的不同看法,虽各有不同,但都揭示了“吃”这一基本生存之需的匮乏,表现了人们面对这一匮乏的不同心理状态。
用小说中的话说,王一生对吃的态度是“虔诚的”“精细的”,但细读描写王一生吃相的文字就会发现,他的“虔诚”和“精细”显示出他对食物的极度在意和他过去身心饥饿的经验。于他而言,“吃”就意味着生存。“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有一次,他在下棋,左手轻轻地叩茶几。一粒干缩了的饭粒儿也轻轻地小声跳着。他一下注意到了,就迅速将那个饭粒儿放进嘴里,腮上立刻显出筋络。”王一生的吃相于“虔诚”“精细”之外更是不雅和穷酸,这印证着他对饥饿的恐惧,对饥饿深刻而痛苦的记忆。这“惨无人道”吃相既昭示着物质的匮乏,更揭示了精神的创伤。
相较于王一生,小说中“我”所代表的广大知青所展现出来的更多的是“馋相”,用王一生的话说:“只不过想好上再好,那是馋。”但王一生眼中的“好”是不是真好呢?“……常常一个月每人只有五钱油……常常就只能吃清水南瓜或清水茄子。”“下雨时节,大家都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86f83165d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02.html

《一个时代的精神状况——关于阿城《棋王》的再诠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