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9-08-30 16:53: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说课稿

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第二中学刘开玲

一、说教材:

《古代诗歌五首》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选了陈子昂、杜甫、王安石、陆游、龚自珍的诗作。诗人们用隽永而富有哲理的诗句,表达了对自然、生命、世界的感悟,至今读来仍能给人很多启迪,而且都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背诵的篇目,非常重要。

二、说学情:

学生们从小学就开始接触古诗、词,古诗,节奏感强,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利于朗读和背诵七年级的孩子长于背诵,而在理解诗的深层意思,尤其是富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在学生熟记古诗内容理解基本意思体会诗人情感的基础上,通过补充相关背景资料,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来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3、背诵默写古诗词,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反复诵读,读准节奏、重音,读出韵味,当堂背诵;联系背景,品析重点句子,理解诗的意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古代诗人们在诗中表达的对自然生命世界的感悟。

四、说重点、难点:

知识,能力目标中123教学重点,其中第二点即为重点又为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介绍背景,补充资料,反复诵读,比较阅读等方法。

学法:朗读,背诵,讨论等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登幽州台歌》和《登飞来峰》,后三首安排在第二课时,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第20课古诗歌五首》,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首《登幽州台歌和第三首《登飞来峰》。学习古代的文学作品有位古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知人论事”。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要研究了解古人的作品必须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的环境和时代背景,知人论事。提出这一主张的人就是儒家学派孔子之后的代表人物,大名鼎鼎的孟子。今天,我们就遵从孟子的教导,在学习本课古诗时,以知人论事为原则,以后,大家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时也要主动运用它

(二)新课学习:

《登幽州台歌》

(一)通过课前的预习,大家基本都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这首诗了,甚至有的同学已经能够背诵了,但是还不理解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容易读的太平淡,没有味,所以指名读,正字音后,教师范读,学生在听读的时候,要求正确划分朗读节奏,标出重音,然后练读,体味作者情感,。

(二)品析诗歌

1、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写的一首通篇抒情的古体诗,题目中的“歌”、“行”等字,就标志着这首诗是古体诗。

2、大家先来看这首诗的题目,“登幽州台歌”是说作者登上一座叫做幽州台的建筑,极目四望而心生感触,因此作诗一首。让学生结合书中注释,了解一下幽州台,以及与此有关的历史。

通过注释,学生知道这座高台是战国时期贤君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仕所建。诗中第一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和“来者”,就是指像燕昭王那样礼贤下士的明君,诗中的“前”指“历史”,“后”可理解成“未来”,那么,大家明白整句诗的意思了吗?自己试着疏通一下,然后教师明确:追忆历史,古代贤君已不可复见,向往未来,看不见未来求才的明君。

师提问:翻译到这里,大家想到诗人登上幽州台是有什么渴望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渴望遇到一位求贤若渴,像燕昭王那样的明君。那诗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咱们采用知人论事的方法,先“知人”。

大屏幕出示陈子昂的背景资料,了解其随武攸宜出征契丹人,屡次进言,而不被采纳,还被降为军曹,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3、大家再看后两句,结合注释理解“悠悠”、“怆然”、“涕”等重要词语的意思,尤其强调“涕”与今天的意义大不相同,古意为眼泪的意思

诗人非常悲伤,甚至掉下了眼泪,联系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大家想一想,诗人这么伤心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应该能够答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等原因,教师此时要提示学生,这两句诗其实存在着一个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天地之悠悠”与“独”,形成对比,由此想象到广阔天地中,浩渺的时空下,竟然只有他独自一人,寂寞无人识,怎么能不伤心落泪呢?因此作者怀才不遇的失意与寂寞郁闷的悲苦就跃然纸上了。

请大家发挥想象,用现代汉语描述一下诗的后两句所表达的内容,大家可以试着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大家讨论交流后,教师明确:登楼远眺,想到时空浩渺,广阔无边,我深感人生短暂与自我的渺小,独自凭吊,我悲伤难过,不禁潸然泪下。

再读诗歌,联系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请判断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才能够读出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呢?

让学生反复练读,体会,品味,然后交流展示。最后,教师明确前两句应读的比较急促,传达出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每一句分别增加了一个“而”,因此就多了一个停顿,语气比较舒缓,读出无可奈何,悲伤长叹之情。总之,整首诗要读出一种苍凉悲壮之感。

反复诵读诗歌后,然后师生一起总结本诗的主旨:这首诗通过写登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愁苦的情怀。

教师继续提问,大家是否觉得这首诗很消极呢?学生讨论后明确:诗人渴望遇名主就是渴望得到重用,报效国家,所以这首诗不仅不消极,而且更加突出地表达了作者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之情。

《登飞来峰》

(一)与第一首诗一样,同样是登高之作,但这首诗中作者情绪高昂,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两首诗的作者当时的人生境遇不同,现在咱们还是先来读诗,然后知人。

(二)和教学上一首诗一样,师范读,生按要求听读,反复练习读,体味情感。

(三)根据注释揣摩诗意

(四)介绍作者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知人论事

1、看书旁注释了解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年轻时代的作品,那时的王安石30岁左右,初入仕途比较顺利,血气方刚,抱负不凡,后来他官至宰相,在宋神宗支持下推行变法这首诗应该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登上飞来峰上的千寻高塔也有所感悟,从而抒发壮志豪情而作的

2、让学生根据注释和自己的理解,把诗的表层意思用自己的话讲出来,两个人为一组互讲互听,然后在全班展示。

师生共同总结:飞来峰上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站在塔顶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最高层次。

3、探讨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所写内容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一二句写景,极言塔高,充满生机(通过“千寻”和“鸡鸣见日”的传说,想象建在飞来峰上的塔的恢弘气势。通过诗人想看日出的爬山登塔的行为,体会诗人壮志满怀,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情怀。)边讲解边板书。

4、三四句抒发情怀,一语双关,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人生哲理。(自信,不怕困难,踌躇满志)

5、诗的后两句直抒胸臆,是从前面登峰过程中所见所想提炼出来的,因此,前两句是抒情的铺垫,大家再联系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想一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还有什么深刻含义呢?(提示要遮住视线的“浮云”可能象征什么呢?同学们探讨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发表看法后,师明确,大家把“浮云”理解成实现理想抱负途中的困难,非常好。这里咱们要知道,王安石的理想抱负是什么。历史上,我们学过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取得皇位,建立北宋后,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导致宋朝一度以来积贫积弱,愈演愈烈,在抵御外侮方面,只会签约求和。年轻气盛的王安石,立志要进行改革,富国强兵,但是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势必会受到保守派的反对和阻挠,所以,这首诗可以看作是作者实行变法前的一篇战斗宣言,表示不怕一切困难,坚决与保守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因此“浮云”在这里用来解指阻挠变法的奸邪小人,古诗文中,“浮云”一般都是“奸邪小人”的象征。所以大家以后阅读古诗时遇到这个词语,可要注意一下了。

概括这首诗的主题:通过写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为实现政治抱负而无所畏惧,充满自信的锐意进取精神。再读这首诗,要读出诗人的自信与豪情。

附板书:

word/media/image1.gifword/media/image2.gif 渴望贤君 写景:塔高千寻

word/media/image3.gifword/media/image4.gif 生不逢时 怀 鸡鸣见日 无所畏惧

充满自信

时空广阔无垠 抒情:站得高

个人无限悲苦 望的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894fcf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4.html

《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