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10篇)

发布时间:2020-04-08 02:04: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关于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第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还是消除农村的贫困。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路在何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精准扶贫就是解决问题的良方,要将精确扶贫进行到底。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目前扶贫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对扶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根本方法和指导方针,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新时期的扶贫攻坚的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要将精确扶贫进行到底,关键是要牢牢把握住精准二字。

  精准识别是前提。过去一段时间,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导致贫困对象不准确,扶贫项目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下一步,我们应该在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下,按照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市有平台的标准,按时按质全面精准完成贫困对象识别确认和建档立卡工作,并实行动态管理。

  精准帮扶是基础。在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的前提下,就要真正走进农户家中,进一步了解贫困农户致贫的原因是什么,是自然条件太恶劣,还是发展产业条件不够?是缺生产技术,还是劳动力不足?只有摸清了每家每户的贫困情况,找准了各家各户的贫困根源,确定好贫困户的贫困类型,才好因户施策,确定具体的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做到帮扶精准。

  精准管理是保证。精准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保证。一是要做好扶贫资源的精准管理,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贫困农户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不跑冒滴漏。二是要做好扶贫责任人的精准管理,做到一村有一支精准扶贫工作队,一户有一名脱贫致富责任人,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不脱贫不脱钩。三是要做好扶贫对象的精准管理,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做到精准管理。

  精准扶贫是根本。对精准扶贫工作,习总书记有三点要求: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 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因此要落实精准扶贫,仅仅靠帮扶,靠输血,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通过进一步加强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通过进一步加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发展好下一代教育。只有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贫困人群的造血能力,才能够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地区发展,让贫困不再滋生,将精确扶贫进行到底。

  精准管理是保证。精准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保证。一是要做好扶贫资源的精准管理,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贫困农户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不跑冒滴漏。二是要做好扶贫责任人的精准管理,做到一村有一支精准扶贫工作队,一户有一名脱贫致富责任人,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不脱贫不脱钩。三是要做好扶贫对象的精准管理,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做到精准管理。

  关于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第二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这句通俗而带感情的话。精准扶贫思想是中国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于贫困治理的指导性思想,其生成的理论基础是“共同富裕”根本原则,现实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当下精准扶贫的战略体系和政策背景下,我国的扶贫脱贫事业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是,与此同时,由于贫困问题和扶贫脱贫工作自身以及外部环境和条件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我国的扶贫脱贫问题也将面临复杂多样的挑战。

  一、贫困人口在市场背景下的风险应对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在现代社会中,贫困与市场紧密相关,贫困的产生及其程度和深度的差异很程度取决与市场的联结状况。而对于贫困地区和群体而言,现代化和市场化所带来的不一定是发展机遇,更多的可能是一种不适感、无力感、被剥削感,甚至面临生存发展风险。其主要表现在贫困人口的优质市场资源少,市场意识和观念不强,参与市场进程的机会较少等。解决该问题的策略之一就是发展贫困地区经济,引导与带动贫困人口融入市场进程,并将其纳入现代化轨道。

  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路径和方式与贫困问题的长期性、扶贫的长效性之间存在较张力。

  鉴于目标的强约束性和任务的高度紧迫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一定程度上往往采取动员式乃至运动式的实施策略,在扶贫脱贫机制体制、政策工具、资源调配方式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超常规、行政主导等特征,以至于扶贫领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只有有效回应贫困人口的真正需求和发展意愿,综合考量劳动力、人才、市场、资本、技术、信息以及观念、文化、心得等多重发展要素和资源,才能进而探寻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并建立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要创新贫困人口参与机制,鼓励贫困人口参与市场竞争,推动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利益与需求表达机制,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组织化水平,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参与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机制。

  关于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第三篇:

  在帮扶的日子里,我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了解掌握群众思想动态,积极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增强发展意识,积极组织动员群众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帮助村委会建立帮扶台帐,确保精准脱贫。通过调查研究,及时找准和发现问题,收集民意和掌握干部群众发展意见,建立帮扶工作台帐;协助村委会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和做好贫困农户建档立卡工作。指导村干部立足当地实际,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措施;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原则,帮助村、支“两委”科学制订并组织实施扶贫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帮助村委会协调衔接落实项目。在积极动员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同时,必须根据贫困村的实际和需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发展资金,争取帮扶项目,并动员和引导群众参与规划制订、项目实施和工程监管,积极增加农户收入,壮集体经济,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同时加强技能培训,提高致富能力。积极组织动员贫困群众参与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开展劳务输出。因地制宜助推村特色产业发展,提高贫困农户经济效益,帮助培育致富带头人。在发展产业的同盟时,不断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指导村、支“两委”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效能,提高村级民主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协助村、支“两委”抓好农村社会管理,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增强村支“两委”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了解了当前新形势下精准扶贫工作所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明确了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找到了做好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掌握了做好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实用技巧与方法。

  一、扶贫让我增强了感恩之心。在帮扶工作期间,我接触的对象就是农民。我时时刻刻牢记我也曾是农民的后代,农民群众就是我的衣食父母。在开展工作中,时刻站在农民群众的立场上,心系群众,增加沟通和了解,或许很多不理解就能变成相互理解,很多疑难问题就不会那么难以解决。要真正扎根到群众中去,切实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帮扶工作的职责就是带领农民群众致富,让他们真正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必须与群众打成一片、抱成一团。一定要做到有“三心”,即爱心、诚心、耐心。在农村特别是低保户、五保户、孤寡老人、孤儿等贫困弱势群体比较多,要想方设法帮助发展生产,积极开展贫困生、贫困户结对帮扶等工作,让他们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作为一名帮扶队员更要怀有爱民之心,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在工作中,争做百姓的贴心人,做农民群众的好朋友,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做到以诚相待,以心交心。

  二、扶贫让我增强了工作信心。村干部长期从事基层工作,对农村的情况比较了解,有非常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我充分抓住这次帮扶机会,虚心向包村工作队长、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请教,为吃透情况,理清工作思路,扑下身子和群众打成一片,认真搞好摸底调查,严格按照帮扶要求,坚持不扰民,决不给群众增加任何负担,真正按帮扶纪律要求,从而做到了心入、身入、深入群众。通过走访群众,深入田间地头,访贫问苦了解情况,与农民面对面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真正了解群众所急、所盼、所想的难点、热点问题,寻找问题,分晰问题的根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共商脱贫致富的计。根据村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寻找技术优势。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帮助村内确立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力发展林果产业、养殖业及种植业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充实开展农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三、扶贫增加了我人生的阅历。帮扶工作虽则条件艰苦,寂寞、孤独和生活的单调枯燥,但正是这种工作环境,将在我人生中是一份沉甸甸的积累、一份宝贵的资源。而且能响应国家、省、市、县、镇扶贫政策,让我增添了工作本领,学到了没有学到的东西,让我在帮扶工作期间,坚守信仰、守住清贫,激励我在日后工作中爱岗敬业,增添服务人民的资本。

  关于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第四篇:

  自2014年以来,类似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这类词汇开始出现在我的印象中。当时还在念书,对这些词不太了解,对它们的认知仅仅只有字面上的主观意思。而从2016年开始,“扶贫,脱贫”的字眼更是无处不在,比如电视上、手机上,再者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多也被写上了这些字眼。我才发现这几个字并不是那么简单。

  以前总以为,这些东西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单位来解决的,不太认为这些东西和我们有什么关系。直到去年偶然听到父亲说表叔也是贫困家庭,当时我很纳闷,表叔家里条件好像也不是很差,而后我才知道,为了给表婶看病,表叔家早已花光所有积蓄。那时候开始表叔也是日渐消瘦。

  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回到了家乡,做起了一名基层干部,初来乍到的我对政策方针之类的东西,简直就是个文盲,从这时候开始,“扶贫,脱贫”的字眼我才真正的了解它。

  对于扶贫工作一点都不了解的我,最早从事党建一类的事,当时觉得好像入手也没有多难,而后因为工作人员的变动,我也被迫成为了一名帮扶责任人,对于新鲜事物从来都欣然接受的我来说,扶贫的难度确实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容易。如果说党建对我来说就像一块小石头的话,扶贫的工作对我而言就如同攀登一座山,没有任何了解,不知道怎么做好工作的我感觉到了害怕、焦虑,而我所“拥有的”帮助只有几个的老干部。我甚至不知道怎样去和他们沟通。

  几位前辈应该也考虑到这一点,我并没有去询问,但是他们主动和我解释我需要做的工作,应该怎样去完成,从最基本的整理档案、填写帮扶手册到扶贫有关的政策方针全部灌输给了我,当然我对此一知半解。他们说走访入户和贫困家庭的成员打交道才是最难的,我对此表示无所谓,做过销售行业的我与人打交道很难吗?他们和我开玩笑的吧。而当我走入贫困户家中我才知道难度有多。

  好多贫困家庭说话口齿不清,听不太懂,说话时情绪激动,让我一时犯了难,陪我一同入户的前辈们都说别着急,这才是一小步,从他们的肢体表情结合他们说的理解起来也不是很难,你要耐心倾听。等我了解到如何去和他们沟通的时候,却也发现他们说话激动,口齿不清,居然是与人沟通较少,有些村民觉得他们穷看不起他们,不愿意与他们打交道。我也体会到了他们的辛酸,他们才是需要更多温暖的人群。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觉得和他们打交道成为了一件快乐的事,每一次去到贫困户家中,他们都十分客气,泡茶、递水,我并不是享受被伺候的感觉,而是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真挚的谢意。每一次多帮他们做一些事,多完成一条帮扶措施,我都感觉自己像是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可能这些事情真的微不足道,但是我还是很开心。

  一路走来至今,对扶贫的认知越来越多,对国家政策也越来越了解。然而我知道这些仅仅只是开始,我的路还有很长,可能才刚到山脚下呢。

  我也知道前方道路很艰难,但是有村里的前辈提供帮助,有镇政府的业务指导,有县领导的支持,有市级政府的关注,有省领导的精神传达,有国家政策方针在撑腰,还有每一位贫困人口的笑容,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拼搏?

  关于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第五篇:

  一是扶贫要解放思想,打牢思想基础。脱贫攻坚战不是论持久战,而要通过过硬扎实有效的举措,摘掉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帽子。一是提高扶贫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坚决杜绝畏难情绪和急功近利思想,牢固树立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信念和信心,带着感情和责任去扶贫,不折不扣完成各项扶贫任务。二是切实改变贫困户的等靠要意识,在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同时,切实让贫困群众树立自身是扶贫的对象、更是扶贫的主体的意识,彻底改变等靠要思想,从根本上、从源头上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切实走出一条造血与输血并重的扶贫道路。

  二是扶贫要在精准上下力气。精准扶贫重在精准二字,精准即是指准确辨识真正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体,要立足群众实际、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问题有的放矢。扶贫首先要精确识别、精准帮扶,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乡镇干部处于带领群众脱贫的最前线,在扶贫路上一定要深入了解村上的基本情况、资源禀赋、农民增收渠道和发展方向,了解涉农惠农各项政策法规、实用技农业技术,搞清农民在发家致富方面所缺少的知识和信息等。只有细致地了解了民心、掌握了民意,摸清了群众最期盼最迫切对脱贫的诉求,并经常进村入户,和他们认亲戚、结对子,带着感情和担当去帮扶他们,才能为精准扶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致富,治本之策还是要靠发展。只有通过抓住产业促发展,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激发贫困群众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支撑。

  关于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第六篇:

  近日我观看了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电影记录了我国自党的十八以来所取得的巨发展,一件件重事件的发生也标志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崭新的时代。

  本片中最令我惊叹的是国家的脱贫扶贫工作,国家目标是到2020年保证中国无一贫困人口,也就是使7000万人脱离绝对贫困。这意味着2015年至2020年内,中国平均每年要减贫超过1000万人,每月减贫接近100万人。记录片中记录了一位年轻的西藏扶贫干部,在当地贫困村中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一位当地的老爷因为无法舍弃生活了一辈子土地,迟迟不愿搬入政府统一安置的新房。扶贫干部于是一遍一遍乃至几十遍的进行上门劝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后爷终于被说服。当他们一家住进新房的那一刻,他由衷地说道:“感谢政府,感谢党!”中国是人口国,贫困人口更是巨,但我们的党和政府有决心有信心改变这一现状。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这7000万贫困人口必须全部如期脱贫,一个不能剩。

  古语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第一要务就是脱贫攻坚,而脱贫攻坚也是最困难最艰辛的工作。党的十八以来,在全党同志、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特别是农村的贫困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也有了较的提升。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心潮澎湃,过去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已经改变,中国的繁荣富强在世界上也已有目共睹。而我们身处这个时代,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国,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秉持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撸起袖子,加油干,恪尽职守,真抓实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关于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第七篇:

  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好比春风,要把扶贫政策的春风送进千家万户,就必须严格按规定时间完成各项工作。扶贫开发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攻坚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功夫。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富裕的生活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加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农村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离不开农村村容村貌的改善。现在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产生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要通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病保险和新农合等政策,确保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成为被遗忘的群体。

  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关于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第八篇:

  脱贫攻坚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功近利,只有各级干部沉下身子,用真情用真心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才能更好地完成党交给我们光荣而伟的战略任务。

  要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广扶贫干部必须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广扶贫干部只有紧紧抓住了这个制胜法宝,才能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做到办实事办好事。

  事实上,农村建档立卡户贫困户虽然同属于贫困户,但各家各户的情况却可能完全不同,张家可能有劳力缺项目,王家可能有项目缺资金,李家可能有资源无劳力,赵家可能什么都没有。而在扶贫攻坚阶段,量物资、资金、项目源源不断地涌来,而要让这些项目、资金、物资等充分发挥效益,就离不开扶贫干部的积极努力工作。因此对于贫困户而言,不仅需要转变思想、提高认识,还需要扶贫干部送招数送政策,实现“造血式”送温暖,让他们有盼头有奔头,充满对生活的信心和期盼。应以增强“造血”功能为主,针对困难家庭不同情况,找出标本兼治的办法,在政策、文化、技术、培训等致富要素上有针对性地帮困扶贫,使困难群众获得生存技能,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提升自主发展的能力。

  这些就需要广扶贫干部深入群众,深入贫困户,详细查看询问情况,了解实情,根据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较强的帮扶措施,才能使帮扶效果最化,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既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又能得到群众的认可。

  关于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第九篇:

  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要敢于动真碰硬,要用绣花的精准抓扶贫,用铁杵磨成针的坚持做好工作,绝不能手榴弹炸跳蚤,要落实责任制,干事创业的领导干部要细琢磨、擦亮眼、迈开腿、讲落实,从根源揪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制定脱贫方案,真正的给百姓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实施企业+农户方式,实现资金整合。因地制宜,积极搭建融资平台,结合辖区扶贫攻坚工作模式,完善政银企户保五位一体金融扶贫平台,撬动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更多社会资本注入。另外,部分辖区可依托本辖区的农业企业资源,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群众脱贫致富有了门路,村庄管理和维护有了保障。

  市场化+长效机制,实现环境治理。农村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离不开农村村容村貌的改善,招商引资将会走入脱贫视角。所以,在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建立村主效管理模式,采取农村防火员、保洁员、防汛员、护路员四员合一方式实行管护,建立起一杄到底的环境治理模式,形成环卫资金投入一体化、设施完善一体化、面貌改善一体化、力量规范一体化、体制健全一体化的市场化长效运行机制,保障农村基础,独具自身吸引魅力,为打赢脱贫攻坚奠定基础。

  创新+维护,实现自给自足。脱贫攻坚展开的意义不在于只给百姓钱,更多的是规避等、靠、要的懒惰情绪,深层含义是用好的政策带动百姓脱贫增收,独立创业,并形成长效机制,所以要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实现村级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深化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推动村集体资产经营方式创新,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并且要充分调动广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性,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继续创新全体村民自治和民主理事制度,探索调动群众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引导广农村村民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好家园,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于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第十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实施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就扶贫开发提出的新战略,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领域。全党全社会要把党的建设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从根本上对实现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起到助推作用。

  一、实现责任融合,突出党建引领

  一个组织的发展,关键还是看带头人的领头雁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要求落实村书记责任机制,做好党建+扶贫的宣传员,积极支持政府对于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措施,并且务必落实到实处;村书记的选人标准中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严格把关,把作风端正、品行良好、作风扎实,愿意为农村和老百姓服务的人员中择优挑选。

  二、精准选人机制,提高带动能力

  精准化扶贫的关键是精准化选人。现在有些地方是因为选人不正确,下派到贫困地区后没有认真分析当地贫困原因,没有了解贫困群众的需求,下派干部存在应付思想。而对于某些有至于帮扶脱贫的干部因没有将其优势特长发挥出来而空有抱负,比如要将党性强、熟悉党务的干部选派到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地方,把熟悉产业发展的技术干部选派到发展滞后的地方,把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选派到矛盾纠纷多,热点难点问题多的地方,让下派干部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解决当地贫困症结。此外,对于下派干部要实施实绩考核,细化考核内容,考核优秀的干部进行重用提拔,不合格的重新选派或延长选派时期。

  三、深入联系群众,突出精准帮扶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切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当然,扶贫工作更是要求全党全社会能够从根本上做到精准,帮助贫困群众。在开展工作中,要深入群众,多跑腿,多入户,多思考,真心实意地为贫困户着想。此外,还可以适时开展各项技能培训,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接受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工作技能;对于有意向外出就业人员可以提供就业信息,帮忙联系对方单位已增加就业机会,进而增加收入。

  为实现2020年全国人民共同达到小康,现各个地方高度重视党建扶贫工作,把扶贫工作贯穿党建工作中,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充分调动各方力量,落实责任、传导压力,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充分发挥基层党建作用,为脱贫攻坚添动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活力。

  其它网友也看过:精准扶贫的心得体会(5篇) 精准扶贫心得体会(10篇) 驻村工作队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驻村干部精准扶贫6月份工作总结 精准脱贫攻坚心得体会(10篇) 扶贫路上心得体会 学习习总书记精准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大会发言稿3篇 2018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知识问答试题有答案 扶贫攻坚调研报告 关于某县迁移式扶贫工作的调查报告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898eeedc3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9.html

《关于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