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

发布时间:2016-04-26 10:50: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节日、风俗和生活习俗

第一节 传统节日

除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外,王台村仍保留了一些传统节日。传统节日

是按农历执行的,随着社会的变革,有的风俗已改,有的还在流传。

正月初一:春节,俗称过年。晚辈起五更给长辈磕头拜年,放鞭炮,

吃饺子。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祭拜

祈福,一般家里都供奉家堂六神(天地、家堂、南海、财神、土地、灶君)

或全神,水井、梯子、衣柜、车辆等上面都贴上红帖,现在迷信成分已大

大降低,更多的是烘托气氛、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望。院内贴有

“满院生辉”,门口对面贴“出门见喜”,卧室床头贴“身卧吉地”。粮仓、

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粮食满仓”、“六畜

兴旺”等。神灵前的对联神帖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天地帖为“天高悬(星

辰)日月,地厚载(草木)山河”;家堂帖为“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

或“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南海帖为“南海一枝花,西湖三月景”或“莲

花盘上坐,紫竹林中仙”;财神帖为“招财童子至,进宝玉女来”或“天

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土地帖为“土能生白玉,地可产黄金”或“土

地门前坐,保佑一家人”;灶君帖为“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整个正

月都是过年期间,尤以正月十五以内为甚,人们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长

辈给小孩压岁钱,到处都是喜庆的氛围。

正月十五:元宵节,灯会赏灯,放烟火。

二月二:龙抬头,表示从这一天开始年已过完,春耕开始。这一天妇

女不做针线活,早晨(太阳出来以前)不打井水,老习惯是理发、剃头。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传统上只吃简单的冷食,不能吃好饭。

清明:三月上旬,公历是 4 4 日或 5 日,方等村一般在清明前几天

就开始上坟烧纸、祭祖。

五月十五:王台地区独有的特色,以前农忙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就选在十五这天过。包粽子,纪念屈原,做好饭,改善生活。

七月七:农历称为七月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雨日,传说当

日很少见到喜鹊(因为喜鹊到银河搭鹊桥去了)。

八月十五:中秋节,花好月圆之日,全家团圆吃月饼,晚上给月亮上

供,供上新鲜水果、月饼等。

九月九:重阳节,上世纪国家定为老人节,农村没有什么活动,县里

一般安排退离休干部去县城参加活动。

腊八:也称腊八晌。传统是喝腊八粥,现在多数家庭改成吃饺子。

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灶君升天给玉皇汇报人间善恶祸福,家庭

主妇要口念“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请灶君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

话,多给人间带来幸福。

除夕:俗称“大年三十”。方王台村在大年三十晚上有守岁、放

烟花、祭祀神祗等习俗。

第二节 衣食住行

一、服饰

从最初人类披树枝、树叶、兽皮,到今天服饰的多款多样性,几千年

的发展,衣服已不单纯地是为避寒、遮羞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衣服是人

体的包装,是不同人群、不同生活水平、不同人文素质的外在表现。旧社

会,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普遍低下,村民群众的穿衣朴素单调。农民大都

靠种棉花纺织成土布改色做为衣料裁剪缝制成衣服。这个过程长而复杂,

农民从种棉到采棉,从纺线到织布,从染色到剪裁缝制成衣服,印证着那

个时代是最为典型的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方式,男子忙生产,

妇女在家料理营生。姑娘从小就要跟随大人学做针线,这是必修课。因为

长大后要嫁人,要延续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方式。针线营生活的好次,从

家人穿着衣服的外观上就能看出来,常说“男人在街上走,带着娘们的手”。

好的针线活,身体上的衣服合身、平展,针线缝制的密而匀称,反之则不

然。那时,村民大都穿着缝制的短上衣、挽腰宽裆裤,冬天穿带襟的对门

小袄,为了让袄贴身暖和,腰里束上占带,裤口扎绑腿带,脚蹬布袜棉靴。

妇女的上衣以斜开襟款式为传统。夏天的衣服颜色以土布的本色(白色)

最多,冬季的衣服则要染色青色、蓝色,要买染料煮染。紫花色最经济,

取当地适当红土或香椿树枝加水搅拌,把土布按于其中浸泡,然后捶砸,

处理晒干,成为紫花布料。当时由于人们贫穷,紫花单裤、紫花衬衫是男

人们最为常穿的,妇女则染成其它色或在纺织时织成条格。

旧社会,富裕人家是少数,在外做事的人也不多,但他们的服饰明显

要比普通百姓阔绰。受洋人和民国遗风的影响,这些人常穿长衫马褂,头

戴礼帽,脚穿皮底鞋,手持文明棍。也有土财主穿长衫、马褂,头戴红顶、

黑顶瓜壳帽,冬天戴黑毡帽、穿毡靴。一些教书先生追风洋人也戴礼帽、

留分头、穿西服、脚穿皮鞋,也有穿着长衫、布鞋、留平头。做生意的掌

柜、商人穿衣也讲究,一般穿长衫、马褂、戴墨镜,连店员都穿长衫。

解放前后,由于洋布在市场上的出现,人们穿着的颜色和布料也随之

有了变化,姑娘穿红底带花棉袄及红袄、绿裤或带花裤,脚穿绣花鞋、结

绑腿带、头留长辫子、系红头绳成为时尚。中年妇女则留发髻,衣服颜色

多为青蓝。小孩的穿着多为连腿开裆裤,前后开裆,胸前戴护巾,脚穿虎

头鞋。这个时期一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普通男人的上衣多为对门短褂,

下身是挽腰宽裆裤,妇女仍是斜襟上衣,挽腰裤束线腰带为多。男子仍维

持头带土布方巾或毛巾,鞋为麻绳衲底布鞋,袜为布袜。

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由于国民经济的恢复、纺织业的发展,市

场上出现了斜纹、卡叽、条纹、条绒等布料,加之对私有经济的限制,自

纺自织的土布几乎绝迹,人们的穿着只能凭布票购买选择。以后几年,由

于种棉花且分得棉花的增多,个别农户又开始纺织土布做为生活必需的补

充。另一方面由于缝纫机的使用,追时尚的年轻人开始穿制服、中山装,

插钢笔、留分头,妇女的上衣由斜襟改为对门,男女的紧腰裤取代了挽腰

宽裆裤,姑娘开始扎长辫、扎红头绳,中老年妇女的发髻也逐渐减少,男

子的前沿帽渐渐取代了扎毛巾。

文化大革命中,穿绿色军装成为潮流。红卫兵、学生、少女们都开始

穿绿色军装,就连小学生、孩提儿童的服饰也学着用绿布做成军服的式样,

绿书包上、绿帽上缝上五角星,一时间绿色好像是最为革命的象征。那个

时期个别妇女的长发也曾一度剪掉,留成分头。普通人受之风气影响也穿

绿衣、绿裤、穿军鞋。这个时期,人们的穿着单调而统一,颜色由灰、绿、

青、蓝一统天下。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发展,商品日渐丰富,村民的生活也日益富

裕起来,人们的思想也逐步解放,新的衣料如的确良、腈纶、锦纶、平绒

开始流行,妇女衣服的色彩样式也多了起来,男的大都换成了中山装、便

装、西式裤子。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缝纫机已进入农户,后来达到普及

的程度,人们缝制衣服更为方便。九十年代后,人们对衣服的选择呈现个性化,

选择的款式更为广泛,各种款式各种时令的衣服根据自己的职业、个性、

生活品位任意穿戴,休闲、西装、羽绒服、保暖内衣等彰显人们的幸福生

活,人们穿衣服升品位上档次,富裕起来的人们已不满足在就近市场购买,

而开始进入城市大市场选购,几百元上千元一件的衣服已经常见。

二、饮食

人们见面时常问的一句话就是“吃了吗?”,其实这句话是有深刻含

义的。在古代,由于生产方式的落后,粮食产量很低,如果碰上战乱或天

灾吃饭就成了问题,那时能填饱肚子就是头等的大事,所以人们见了面头

一句话都是“吃了吗?”。以前走亲戚时人人都带上一篮子干粮,一是礼

节,二是以防所去亲戚家无粮招待的尴尬。

民以食为天,饮食问题是人生中最为首要的问题,而一个地方的饮食

文化又与本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其为此而赋于的物产有着密不可分

的关系。方等村处于平原、丘陵向山地过渡的地段,旱涝有收,物产丰富,

因此饮食文化丰富,衍生出的食品有普遍性也有地方色彩。

主食

主食:米饭、馒头(馍馍)、窝头、饼子、花卷、烙饼、包子、糖包、面条、

饺子、小米饭、等。

汤类:米汤、米粥、面条汤、杂面汤、面叶汤、鸡蛋汤、菜汤、疙瘩

特色食品

牛肉面
      牛油面是王台人最喜欢的早餐。是王台最经典的面食中的一种。包括荤系(牛杂面、牛肉面)和素系(豆腐面、海带面)。荤系是在牛油面中加入牛肉或者牛杂等肉类,素系是在牛油面中加入豆腐海带等素菜。一般面中放有辣椒。 牛油面和热干面不是一个种类,属于汤面。热干面属于拌面

     牛油面的特点是这一辣二麻三鲜,味道可口,回味悠长,久食不厌。牛油面做法简单:水开后将面下入锅内,煮开后捞起,加香油凉拌。吃时,撮一把放入搭勺,伸进沸水中冒热,然后加上熬好的牛油、辣子及其它佐料即可。吃牛油面时,再喝一碗黄酒,惬意而舒服!



大头菜

 
     大头菜又名孔明菜,在襄阳俗称"咸菜","襄阳大头菜",有些人直接称"芥菜",系根菜类,属十字花科,质地紧密,水份少,纤维多,形状为锥型,肉白色,肉质坚实,有强烈地芥辣味,不宜生吃。
     大头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大量的微量元素、糖类、蛋白质等。通过腌制后,成为独特风味的佳品。也是王台本地人十分喜爱的一种腌菜。



黄酒
     王台村民自古就有“透黄酒”的习惯。黄酒色似乳汁,香气好,味微酸甜,略带酒味,其酒精度因加浆稀释,一般只有2-3度。其使用原料是糯米,又继承了古老传统的制作方法。黄酒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和尼克酸含量,每百克中分别达到78.9克和2.6克,因而这种酒营养价值很高,很适合老年人饮用。黄酒因含有大量糖、氮浸出物,具有相当高的热量,酒精度极低,故而一不伤肝,二不伤胃,而且又可加速体内血液循环,增强骨骼,还有舒筋活血和增进食欲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还可将其作为烹调菜肴的味料或解腥剂,以及医药上的辅料和药引子。


酸辣面
     该面的主料用本地区早餐惯用的碱面,经过煮熟、冷水洗,放置待用,在出售时放入竹笊笊热,配料有两部分,一为带皮(襄阳俗称,就是海带)、肉末烧制,另外一部分就是该酸辣面密制的酸辣汤。面中不加早餐面条常用的绿豆芽、黄豆芽等俏头,十分实惠。

     该面闻起来酸中带肉香,入口酸、辣,但与普通的四川、云南等的辣味又有所不同,虽然主味以酸为主,但食用后,又不会出现普通的酸性食物的消化快、饥饿早、胃酸过多等现象,酸性食物又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等功效,该面实为襄阳早餐之一绝!


炸酱面
     炸酱面、豆腐面都是本地较普遍的风味小吃,是典型的早餐。其做法与牛油面一样,只是其佐料与牛油面佐料有异。炸酱面以炸酱为主料,豆腐面以豆腐为主料。


沙锅面
     沙锅看似简单,却融合了美味、营养、滋补等优点,选用当地食材入菜,加上秘制麻辣底料的调剂,成菜麻辣鲜香,香气扑鼻。


凉面
     本地人有句名谚:"冬至包面夏至凉面""凉面"也叫"麻汁面",为王台夏季最喜爱的主食,因其制作简便,吃起来清凉爽口,已成为王台的大众化食品。先将面煮熟,捞起,放在凉水中冷却,以提高面的韧劲。将黄瓜切丝,放盐;西红柿炒鸡蛋备齐,熬好辣椒油。吃时,将面和配菜混在一起,即可食用。


包面
     包面在王台又叫饺子或馄饨。王台人逢年过节或改善伙食,总要吃一顿传统的小吃--包面,并且还流传着一句谚语,叫"正月初一吃包面--头一顿"。包面制作方法是:把精粉碾成皮子,鲜猪肉做馅,再拌以麻油、油渣或其它馅子,然后包成包面。

豇豆蒸面

五花肉切片放入锅中煸出油,将洗好的豇豆(也可以用四季豆)放进锅中一起炒,待豇豆八成熟时放入擀好的面条,加适量开水,盖上锅盖,大火蒸15分钟。起锅时将面拌匀,即可食用。

油馍筋
      面粉加适量盐、明矾和水调和,用手按成片后切成条形,置沸油中炸黄即可,味外焦内软。
有点像油条,但比油条劲道多了,口感非常棒。

锅贴

在王台本地各种“锅贴”几乎贯穿每一家的餐桌,有“锅盔、锅块”等很多种叫法。也分“死面(未放发酵粉)”、“活面(放发酵粉)”。由于王台地区耕地较多,村民劳动时间长,体力重,有时从田间回来没得多的时间来发面,就直接和面烙锅贴,为了节省时间有时炖菜时就顺势在锅边贴几个锅贴,等菜炖熟了,锅贴也好了,非常方便。

油馍馍

准确来说应该属于“死面’锅贴的一种,但又有不同。一般的锅贴就是将和好的面直接下锅烙,但油馍馍顾名思义要不仅参入食用油,还要加入一定量的馅料。且加馅料也是有讲究的:先将面擀开(桌面一定要大)将腌好的韭菜、大蒜等混合一定量的食用油(最好是菜籽油)均匀铺在面饼上,然后将面卷起,从新擀开,以此反复几次,后下锅,小火烙之。油馍馍的精髓在于咸淡适中,外焦里嫩,香脆可口。是王台人最爱的面食之一。油馍馍做的最地道的莫属五组的李生珍(1942年生)了,每年新韭菜出时,李生珍都会割来,为孙子们烙各种口味的油馍馍,看着孙子们吃的满嘴流油,老人满脸都是笑容。

韭菜盒子

 韭菜盒子不仅在王台本地很流行吃,就是在整个襄阳地区也是老百姓经常吃的一道美味面食。具体做法如下:

准备好所有的食材。

面粉加入适量的清水和成面团醒置15分钟。

韭菜摘洗干净沥干水分切碎。

香干也切碎备用。

鸡蛋打散入锅炒熟备用。

所有材料放入盆中,加入盐,糖,胡椒粉,鲜辣粉,鸡精,香油。

所有材料拌均匀成为馅料备用。

 

醒置好的面团揉均匀。

搓条再切成等份小面团。

取一份擀圆皮放入馅料。

一边面皮折叠过来边缘按紧。

在用刨皮花刀压出花纹。

 

平底锅稍倒油放入韭菜盒子煎(也可以多放油炸)。

两面金黄饼熟即好。


金刚酥
     金刚酥主要原料是面粉、食糖、麻油及少量食碱。发酵后,掺揉制成马蹄形饼,然后放入特制的大烘炉内焖烤4个小时。其色焦黄、香脆、不沾牙齿、落口后酥口易化,牙不好,无牙者都可食用。

特色菜肴

蒸菜宴

  王台地区但凡遇到大事大办酒席时,蒸菜宴是必不可少的,共有十碗,俗称十大碗。除回族选用牛肉外,均用猪肉做席。包括两碗五花肉,一碗红肉,一碗酥肉,一碗骨头,一碗甜藕,一碗鸡,一碗鱼,一碗糯米饭,一碗丸(园)子。且丸子最后上桌,寓意圆满。


缠蹄
在整个襄阳地区都流行缠蹄,且在国内名气较大,可与金华火腿、宣威火腿媲美。是传统的佳肴。将猪蹄肉用多种香料腌渍数天。后用细麻绳缠紧在通风处吹晾,数日后即可取下煮熟食之。此菜多用于冷盘拼盘,色泽红亮,肉质清香,佐以姜丝米醋,余味幽长,是下酒的好菜。



泡菜
     当韩国泡菜、日本泡菜在几大城市热买的时候,王台人还是认定自家的泡菜才是最好吃最上口的。在王台只要家里还有几位大妈大婶就总能从床底下找出老大几个泡菜坛子。只要是蔬菜几乎都可以被王台大妈们做成泡菜。

盘鳝
    王台人十分喜欢吃盘鳝,也是整个宜城地区的一道美食 。关于盘鳝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说宜城盘鳝起源于春秋战国时的楚国故都宜城近郊,一天,楚成王心血来潮,下巡进入一个名叫甄三的村民家,甄三夫妇既高兴又紧张,临近中午拿什么招待大王呢?昨天在沟堰逮的黄鳝大的吃了,只剩下半桶小鳝条,情急之下,甄三的老婆误将未杀的豇豆小鳝倒入油锅,甄三见状。索性加入大把辣椒、八角、姜葱爆炒,不料歪打正着,条条小鳝曲卷叠盘,油黄鲜酥,味香色浓,甄三踹揣不安地将鳝鱼端上来请楚成王品尝,楚成王品后大喜,问这是什么菜?甄三正斟酌,随行的大夫却惊呼到:蟠虺纹,这菜形如蟠虺纹!(楚人将蛇、鳝、蚯蚓视为无足小龙,爱将它们作为青铜器上的饰样,并称蟠虺纹),甄三灵机一动,随口答道:大王驾到,恩泽篷门,小民特试烹这蟠虺纹状之菜,尚无名,请大王赐名。楚王夹菜举杯,赐为盘龙鳝,并将甄三带入宫中专做盘龙鳝,后来人们讳,改名为盘鳝。      另一说盘鳝起源于宜城驻军,宜城明、清时为屯兵重地,清代有武昌卫和襄阳卫两级驻军,宜城县志记载当时宜城人口为军七民三。官兵练武时,为增加体力、强筋壮骨,常将鳝鱼不加破杀整条放在锅中煎烩,整条吃下,称为吃血筒鳝。传入民间,百姓就将豇豆小鳝做成了盘鳝。再后来,人们为了吃起来方便,总结出几句口诀:筷子夹住喉,咬断脊梁骨,慢慢往下撕。抛去肠和头。”      随着盘鳝的盛行,名气也越来越大,湖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慕名而来,先后将它拍成专题片和外宣片播发,宜城盘鳝随之走出宜城,走向了全国。


宜城大虾
     宜城大虾是90年代兴起的风味小吃,宜城大虾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从入夏开始,到入秋结束。每到这时村民争相捕捞龙虾。除变卖换钱外,也要留一部分自己食用。宜城大虾个大肉多,鲜嫩爽口,吃起来一麻二辣三香,吃法可分卤、炒、煮,最好吃的还是卤   宜城大虾
虾,即:将洗净的大虾干炒,然后放入胡椒、花椒、辣椒、酱油等各种佐料,猛火卤煮。200511月,宜城大虾商标正式获得国家商标局的批复,成为我国首例专门保护大虾类产品的证明商标,使我省的证明商标达到6(“宜城大虾孝感米酒罗田板栗鄂洪山菜薹大悟绿茶鄂州武昌鱼”)





糖醋白菜
        糖醋白菜取材本地卷心大白菜。制作方法是:将大白菜菜心洗净,切成八分长的条,然后把沙锅置旺火上,放入猪油、芝麻油烧热,将白菜心下锅爆炒,加适量精盐、白糖、醋,待白菜七成熟时,加入黑木耳、味精,用调稀的湿淀粉勾芡,将锅颠动几下,起锅盛盘即成。此菜十分爽口,甜酸适度,儿童特别爱吃,也适合上海人口胃。

酱猪大骨

    又名手抓筒子骨,主料:猪腿筋骨 特点:清香宜人,汁浓味醇,实属滋补佳品。 吃法:备好一次性塑料手套和塑料吸管,用戴手套的手取筒子骨,吸管插入骨筒内吸净骨汁,然后再食肉。


酱爆肉 
酱爆肉是以坐臀猪肉为主料,再加上少许芥菜、白糖、酱油、甜面酱、黄酒

红烧蹄膀
     该菜为本地民间传统菜,取料于猪前腿,带白夹心肉。
     功效养颜美容调理 补虚养身调理 消化不良
   


回锅肉 
     回锅肉是王台的代表菜肴之一,也是王台人喜爱吃的一种具有家常风味的荤菜。 
     回锅肉选料,大多选用带皮猪肉的精华腿股部分。这种肉有肥有瘦,用红锅爆炒之后,薄薄的肉片卷起小窝。也可用较肥的五花肉煮后爆炒,煮肉的汤还可加点时鲜蔬菜,这样就汤菜俱全了。 
     回锅肉属家常菜式,一般是不上筵席的;若要端上席面,其制法也颇考究。如煮肉时必须等水滚开之后才下锅,肉刚呈白色就得取出,用冷水冲洗,这样连续反复3次,肉刚刚熟透,恰到好处。再将肉切成1寸宽、2寸长的薄片,用盐、辣豆瓣、酱油等调味料爆炒,起锅前再加少量的蒜苗,这样炒成的回锅肉,吃起来香嫩可口,爽而不腻。


干炒仔鸡

特点:麻辣鲜香,味道极美,增进食欲。边吃边翻炒,以免糊锅。

皮蛋

皮蛋色泽晶莹,松花点缀,营养丰富,咸淡适宜,清香可口,回味无穷。无论是日常还是办酒席皮蛋在王台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也是我国一种传统的风味蛋,深受全国人民的欢迎。经过特殊的加工方式后,皮蛋会变得黝黑光亮,上面还有白色的花纹,一闻则有一种特殊的香气扑鼻而来。松花皮蛋口感鲜滑爽口,色香味均有独到之处。

米面加工

过去的米面加工,大都用石碾、石磨完成。农家妇女是这一工作的操

持者,她们首先把预磨面粉的粮食筛簸去杂,有些粮食为力求干净卫生还

要水洗或擦搓,再上磨。磨面靠畜力,牵上牛、马或驴掛上套,将预磨的

粮食堆在磨扇上,上面有两个磨眼下漏,为防堵眼常插上一根棍子,吆喝

一声牲口,磨面就开始了。随着上扇的转动,粮食通过磨眼下去,靠石磨

摩擦成面从周围掉出。妇女不断地将磨出的面粉一箩箩的放到簸箩里的箩

床上筛,将箩内剩余的粗粒又重新倒在磨扇上再磨,如此一遍遍直至把粮

食变成面粉。

碾米是在石碾上将谷物一遍遍地碾轧,一次次将碾出的糠与米分离、

簸出再碾,直至成米。

磨面、碾米的过程是费时、费力的,然而在此之前,人常用碓臼杵米、

凿面更费劲。

菜蔬

在饮食文化当中,蔬菜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方等村的蔬菜品种多样,

过去大都是自己种植、自己食用。那时,由于地下水位浅,打井容易,浇

菜园方便,家家户户都有菜园、菜畦,四季里有蔬菜。

春季的蔬菜有:韭菜、菠菜、小葱、四月鲜、五月鲜、茴香。

夏秋季节的蔬菜有:西葫芦、南瓜、茄子、豆角、莙荙、黄瓜、丝瓜、

豆角、东瓜。

冬季的蔬菜有:大白菜、白萝卜、红萝卜、蔓菁、大葱。

人们还有腌制蔬菜和晒干菜的习惯,腌咸菜(白萝卜、洋姜)、腌大

蒜、腌黄瓜、腌韭菜花、晒白萝卜条、南瓜条、搭干菜等。

过年时节一般家家户户宰猪杀羊,然后把肉做成肉馅或熟肉块腌制起

来备以后食用。

建国以后,随着社会进步和交通发达,外埠的蔬菜品种也不断传入,

像西红柿、芹菜、洋白菜、莴苣等都有了种植。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土地承包及水位下降,方等村的小菜园难以为继,

日渐减少。但以后大棚蔬菜的推广种植,外地蔬菜的涌入,蔬菜种类更加

丰富,同时也打破了时令界限,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

现在,随着社会发展,商品流通加快及食品种类丰富,人们的生活方

式也有了变化,每天不再为吃饭问题发愁。村里的各个零售门市部,生熟

食品,冷鲜食品,肉蛋食品,品种繁多,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餐桌。

菜肴

常见的菜肴有:西红柿炒鸡蛋、青椒炒肉、蒜薹炒肉、蘑菇炒肉、五

香花生米、麻辣豆腐、家常豆腐、猪下水、猪头肉、溜肥肠、溜肚片、红

烧鱼、清炖鸡、火腿肠、炖排骨、红烧肉、大酥鱼、拼盘、松花蛋等。家

中来客人或遇婚丧嫁娶,在家不方便的就在饭店就餐,饭菜更为高档。

三、住房

住房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们不断为营造适合居住的环境而

追求,生活略有节余,就为自己建设坚固耐久、舒适、气派的房屋而忙碌。

房屋建造一般依靠我们当地拥有的建筑材料,结合传统民俗和自然地理环

境而建,大多是坐北朝南建在依街傍路、交通便利的地方,其建筑风格为

“五正四配”,即以正房为五间,两侧厢

房为四间,院子呈方形或长方形,正房稍高于配房,大门口多开在东南角,

八卦上称为“巽”门,并在门口外或门内建有影壁墙。

扎根脚 建房前,先处理地基,以木夯、石夯夯实,再用本地的红石

头经过敲打排垒,根脚一般在三行、五行、七行或者更高一些。

砌墙 过去由于生产力落后,一般都用事前杵好的土坯砌墙,个别少

数的富裕户也有表砖房(外表砖、内砌坯)。

上梁 接下来是要立房架,房架是由木匠根据主人的要求,按房屋的

高低、宽窄、各个间次的安排测得数据后而裁做的,由立柱、大梁、边檩

组成。建房所用的木材都是本地的树木,大杨、二杨、槐木、榆木等,根

据其木质分别做成梁、檩、柱、椽。上梁时,按习俗在一梁底贴上红帖,

上写“姜太公在此凶煞退位”或“上梁大吉”字样,并燃放鞭炮以求吉利

平安。梁立起后,随即扣上边檩加以固定,整个房架就此告成。

打房 房子的顶部先以苇箔平铺椽上,再复盖麦秸、盖土、抹泥,用

就地的炭渣、灰渣、江拉子、石子掺和石灰打上一层硬面以防雨水(俗称

打房),整个房子的主体工程完成。

屋内墙壁用红泥(后来用大灰泥)抹泥,安上门窗则可居住。根据传

统观念,住房有主次之分,一般家里的长辈住正房,其他子辈住配房。过

去屋内的陈设简单,方桌、圈椅、条几、板凳,墙上挂幅堂画。屋内盘有

土炕,有的将锅灶盘在炕下,连通土炕,冬季成火炕取暖。

过去,我们这里的房屋多为平房,且屋小低矮,门窗相对较小,屋内

采光不足,但也有少数富裕户盖前檐房,黑油门子、大窗户,方砖铺地,

档次稍高些,但总体来说居住条件是低水平的。

解放后,由于烧砖业的兴起,稍为富裕的农户建房开始外表砖,并相

继多了起来,但建筑形势仍还维持以前的风格。至改革开放以后,新的制

砖技术的传播和转盘窑的出现,人们生活水平相对提高,村民在建筑结构

上开始逐渐转变过去的模式,不再使用木柱支承房顶,改成砖灰结构的墙

体。(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时期曾有几年户内自制砖坯,自己烧砖。其方

法是打个炕窑,留有风道口,将砖坯一层层在内码放,一层砖坯一层煤炭,

装起点燃后让其自烧成砖,当然这种方法烧成的砖质量好坏不一。)上世

纪八十年代,盖前檐房风行起来,但也都是木料房架。九十年代以后,房

顶大都改用了预制板(楼板),以后又以现浇筑房顶成为主流,直至现在。

现在大门口开设的方向也不再拘泥于东南角,人们的思想开放,根据住所

所处的位置环境开正门和坤门的也不在少数。现在人们追求的是实用,房

屋的建设也富于时代气息,墙体结构坚固防震,室内宽敞明亮,外观气派。

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土地政策的收紧,房基地面积受限,人们开始向空中

发展,二层楼开始在我村呈上升发展趋势。

现在屋舍的安排和内在的设施各有千秋,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

分别建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室内大都进行了装璜,贴瓷砖、刮

涂料,摆设现代化家具、电器,沙发、茶几、书桌、梳妆台、衣柜、冰箱、

洗衣机、彩电、电脑、空调等。

四、行

人要进行生产劳动,进行往来交流,要从事商贸活动,人的活动就是

行,行在人生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过去,人出行没有代步工具,就是凭两条腿。在农业生产当中,一根

扁担两只筐,靠的是双腿。在农闲时节,从事商贸活动也是靠双腿,可谓

双腿走天下。那时,我村也有担柿子、贩卖猪头的经商活动,都是靠扁担

肩挑或独轮车(叫马车),几十里的路程,扁担两个肩膀来回换,腿走肿

了歇歇脚,喘口气还得走。常说远道没轻载,人们累弯了腰,走破了鞋子,

走伤了双腿。

后来有了铁脚车,在从事农业活动方面,减轻了人的一些劳务负担,

但比例很小。与此同时一些比较富裕的人家开始乘坐铁脚车走亲串友,当

时虽觉满足,但回想起来那感觉并不舒服,笨重的车体套上黄牛或骡马在

坚硬的路面上行走,给人的感觉只是颠簸,是不好受的。那时乡村的道路

有路没平面,深深的两道沟是铁脚大车一次次轧出的辙印,是铁脚车的专

道,正所谓“前面有车,后面有辙”。

说起代步工具,还有一种是农村不常见的,就是官宦人家、富豪贵族

和平民百姓在结婚时乘坐的轿子,一人乘轿几人抬,自己的舒服建立在别

人的痛苦之上。另外,当时还有人乘坐骡马、毛驴作为代步工具,因人而

异,各有不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逐渐出现了自行车和排子车,改善了人们

的出行条件,逢年过节、赶集上庙不再是清一色的扶老携幼、肩挑人担的

场景,开始有人骑自行车,套小毛驴车,成为当时的亮点。这一状况一直

维持到八十年代,国家加大了公路建设,县级、乡级公路先后开始了高标

准的修建。农村也相继出现了拖拉机,村民借此出行、运输快捷便利。进

入九十年代,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自行车得到普及,继而各种摩托车开始

出现在街头。

现在,我们的出行更为方便,麻竹高速、S218省道横贯东西、南北,

村与村、乡镇之间的公路已经形成网络,都是高标准的硬化路面。

新街至宜城的班车每天数辆次从我村S218公路经过,

人们的外出更加便捷。另一方

面摩托车和电动车得到普及,各种款式的摩托车、电动车穿梭于公路、街

道之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轿车

已经开始进入家庭,目前我村的小轿车、客货车有近百辆,昔日以步行为

主的出行方式已成为历史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a4c44bea26925c52dc5bfb2.html

《衣食住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