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01 08:06: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唐太宗诲太子

(宋)司马光

    上谓侍臣曰:朕自立太子 遇物则诲之,见其饭,则曰:汝知稼穑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见其乘马,则曰:汝知其劳逸,不竭其力,则常得乘之矣。见其乘舟,则曰:水所以载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见其息于木下,则曰: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注释】上:指唐太宗李世民。侍:在尊长旁边陪伴。太子:指唐高宗李治。稼穑:泛指农业生产。稼,耕种。穑,收割。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饭/往事耳

B.稼穑之艰难/人不而不愠

C.侍臣曰/吕蒙曰

D.绳则正/择善而

2)请用三条“/”给文中的画线句子断句。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

3)读了这段文字,你受到哪些启发和教育?

【答案】 1C

2)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

3)要尊重劳动,要体贴和爱惜劳动者;要懂得君与民、上级与下属之间的辩证关系,尊重百姓,尊重下属;要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解析】【分析】(1A.见其饭/见往事耳(见:看见/了解)B.汝知稼穑之艰难/人不知而不愠(知:知道/了解)C.上谓侍臣曰/权谓吕蒙曰(曰:都是……的意思)D.木从绳则正/择善而从(从:按照/跟从)

2)语句水所以载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的意思是:水能把船浮起来,也能把船掀翻,老百姓就好像水,皇帝就好像船一样啊!故正确的句读为: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

3)从汝知稼穑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要尊重劳动,要体贴和爱惜劳动者的启示;从汝知其劳逸,不竭其力,则常得乘之矣可得到要尊重下属的启示;从水所以载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可得到要懂得君与民之间的关系的启示;从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可得到人要能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要努力克服缺点的启示。据此概括作答。

故答案为:⑴C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

要尊重劳动,要体贴和爱惜劳动者;要懂得君与民、上级与下属之间的辩证关系,尊重百姓,尊重下属;要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子的断句。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现代汉语语法进行断句。注意题干的限制要求。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内容,对重点语句要正确理解和概括,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回答。

【参考译文】

    唐太宗对自己身边的大臣说:我自从立太子以来,遇到什么事物就拿来教育他,见他吃饭,就说:你懂得农事的艰苦劳累,就会常有饭吃了。见他骑马,就说:你知道马也有劳累的时候,不使它疲劳过度,就会常有马骑。见他乘船,就说:水能把船浮起来,也能把船掀翻,老百姓就好像水,皇帝就好像船一样啊!见他在树下休息,就说:按照墨线来锯木料就能锯得直,皇帝采纳正确的意见就能通达事理,才智非凡。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选自刘开《孟涂文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非真能好学者也/之者不如乐之者

B.明矣/当窗云鬓

C.就有道而正也/菊,花之隐逸者也

D.以求一得/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2)请用三条“/”给画线句断句。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3)作者说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

【答案】 1A

2)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3)这一主张是正确的。孔子说的不耻下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向不如自己的人发问,哪怕仅能求得一点正确的意见,对于自己也是一种提高。

【解析】【分析】(1A.均为喜欢;B.名词,道理/整理;C.说/认为;D.助词,不译/代词,他们。故选A

2)该句翻译为(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据此可知等于己者是句子的主语,接着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是并列关系,为了避免句子太长可以将他们分开来看。故断句为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3)该题是开放性题目,回答时先明确自己的看法,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孔子提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主张,喜欢学习的人,不以为问比自己学问低的人为耻,向他们提问是为了求得正确的意见,因此这也是提高自己见解的一种方法。据此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⑴A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这一主张是正确的。孔子说的不耻下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向不如自己的人发问,哪怕仅能求得一点正确的意见,对于自己也是一种提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后再根据句意解释词语含义。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

本题考查根据文章某一内容谈观点的能力。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再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结合具体内容阐述理由

【附参考译文】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就不能提出疑难,不就不选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判定是非。(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

3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曹冲智救库吏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注释】太祖:指曹操。自归:自首。:”,悬挂。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世俗以为鼠啮衣者/以为大有所益

B.今单衣/其发矢十中八九

C.是以/杞人

D.俄而库吏以啮鞍闻/俄而雪骤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3)结合选文,说说曹操为什么没有怪罪库吏。

【答案】 1B

2)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3)曹操意识到马鞍被咬是难免的;且他刚劝解过儿子曹冲衣物被咬没什么大不了,在这种情况下没办法再追究自己的马鞍被咬而怪罪库吏。

【解析】【分析】(1A. 世俗以为鼠啮衣者/自以为大有所益(以为:认为/认为);B. 今单衣见啮/见其发矢十中八九(见:被/看见);C. 是以忧戚/杞人忧天(忧:担忧,忧愁/担忧,忧愁);D. 俄而库吏以啮鞍闻/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不久,一会儿)。故选B

2)语句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的意思是:曹冲于是用刀戳破(自己的)单衣,弄得像是被老鼠咬坏的一样,谎称内心有不快活的事,脸色上显出极不痛快的样子,来到曹操跟前。据此正确的句读是: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3)从文章叙写的内容看,曹操刚劝慰儿子曹冲衣物被老鼠咬,所谓的其主不吉此妄言耳,无所苦也。在这种情况下,库吏再说马鞍被咬的事,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再追究库吏的罪责了。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⑴ B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曹操意识到马鞍被咬是难免的;且他刚劝解过儿子曹冲衣物被咬没什么大不了,在这种情况下没办法再追究自己的马鞍被咬而怪罪库吏。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理解一词多义。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明确曹操没有怪罪库吏的原因。

【参考译文】

    一次曹操的一副马鞍放在马厩中被老鼠咬坏。管马房的小厮害怕曹操怪罪,(他们)商量把自己捆绑起来,当面(向曹操)自首请罪。但还是害怕不能免除(罪责)。曹冲知道后,就对他说:等待三天,然后再去自首。曹冲于是用刀戳破(自己的)单衣,弄得像是被老鼠咬坏的一样,装出极不痛快的样子,来到曹操跟前。曹操看到儿子的失意神色,觉得奇怪,就问他有什么心事。曹冲回答说:世上的人们都说,谁的衣服让老鼠咬了,谁就不吉利。如今单衣被老鼠咬了,所以心里很悲伤。曹操一听,笑着安慰他说:这都是些无稽之谈,不要信它。别再为这事苦恼了。一会儿,马房小厮进来向曹操报告马鞍被老鼠咬坏的事,曹操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坏,何况马鞍是悬挂在梁柱上的呢?他丝毫不加追究。

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束氏狸狌

宋濂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辄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甕 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以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其无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

    噫!武士世享重禄遇盗辄窜者,其亦狸狌哉!

(《宋文献公集》)

【注】狸狌:野猫。甕(wèng):瓮,一种盛东两的陶器,腹部较大。

1)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束氏日肉啖之     愿为鞍马

B.不知世之有鼠     求二石兽于水中,不可得

C.沿鼠行不敢       求之流,固颠

D.其无技         关山若飞

2)参考词典解释,说说画波浪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古代汉语词典》:与与:威仪适度的样子。熙熙:和乐的样子。如也: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甕,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4)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武士世享重禄遇盗辄窜

下联:狎狌________

【答案】 1A

2与与如也,熙熙如也是对狸狌养尊处优、不知有鼠显得威仪和乐状态的形象描写,与后文被鼠咬啮、仓皇出逃形成鲜明的对比。

3)城南有个读书人家里发生鼠患,老鼠成群结队地走动,有的老鼠掉进瓮里,他急忙从束家借了猫回去(捕鼠)。

4)每日啖肉见鼠而出

【解析】【分析】⑴B 竟不知世之有鼠:竟然;竟不可得 :最终,最后;

C :沿鼠行不敢下:跳下,下去;求之下流: 下方,下游

D:鼠度其无技:估计;关山度若飞:越过;

A项相同意思是买,故选A

⑵ “食己,与与如也,熙熙如也意思是饿了就叫,一叫就有肉吃,吃完了就是懒洋洋的,一副柔顺和乐的样子。内容上写狸狌养尊处优、不知有鼠显得威仪和乐状态的形象 ,结构和写法上 与后文被鼠咬啮、仓皇出逃形成鲜明的对比。

南郭:城南。士:读书人。病鼠:家里发生鼠患。堕甕: 掉进瓮里 。句意是: 城南有个读书人家里发生鼠患,老鼠成群结队地走动,有的老鼠掉进瓮里,他急忙从束家借了猫回去(捕鼠)。

文章以老鼠的事例告诉人们:养尊处优的生活会让人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也失去的。缺乏锻炼,长期不锻炼业务,必然丧失专业技能。根据束氏日市肉啖之 ”“ 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对出下联: 狎狌 每日啖肉见鼠而出。

故答案为:⑴A

⑵ “与与如也,熙熙如也是对狸狌养尊处优、不知有鼠显得威仪和乐状态的形象描写,与后文被鼠咬啮、仓皇出逃形成鲜明的对比。

城南有个读书人家里发生鼠患,老鼠成群结队地走动,有的老鼠掉进瓮里,他急忙从束家借了猫回去(捕鼠)。

每日啖肉见鼠而出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明确题目中这个词所有的解释或用法,探究每一项中正确解释或用法得出正确选项。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答题时应注意,赏析句子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修辞或写作手法、情境、情感几个方面来分析精彩巧妙之处。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时应注意,翻译文言文句子要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把文言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

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答题时应注意,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附参考译文】

        卫国有个姓束的人,全世间的东西都不爱好,只是爱养猫。猫是捕捉老鼠的动物。他家养了一百多只猫,这些猫把家周围的老鼠都抓得快没有了。猫没吃的,饿了就大声嚎叫。束氏就每天到市场买肉喂猫。几年过去了,老猫生小猫,小猫又生了小猫。这些后生的猫,由于每天吃惯了现成的肉,竟然不知道世上有老鼠了;饿了就叫,一叫就有肉吃。吃完了就是懒洋洋的,一副柔顺和乐的样子。

        城南有个读书人的家发生鼠患,他家的老鼠成群结队地走动,有的老鼠甚至掉进缸里,他急忙从束家借了一只猫回去。束家的猫看见那些乱窜的老鼠耸着两只耳朵,瞪着两只眼睛,黑如亮漆,赤色的胡须,一个劲儿地吱吱乱叫,竟然以为它是怪物,在缸沿上随着老鼠转来转去,却不敢跳下去捉那老鼠。这家的主人见状不由得发怒,就将猫推了下去。猫害怕极了,对着老鼠大叫。过了好久,老鼠估计猫没有别的本领,就咬它脚,猫用力从缸中逃了出来。

5阅读《木兰诗》,完成小题。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雄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勋十二转________

赏赐百千________

对镜花黄________

相扶将________

2)翻译句子。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3)由最后一段引申而成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

4)你最欣赏木兰的哪一点?从古至今,我国历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像花木兰一样的巾帼英雄,你还能举出一例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吗?

【答案】 1)记

;有余

;外城

;同""

2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② 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3)扑朔迷离

4)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家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表现出淳朴和高洁的情操。巾帼英雄:梁红玉、秋瑾、冯婉贞。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积累并结合句意理解词义,注意策、强都是古今异义词,是通假字。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然后再看是否为特殊句式,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bàng)地走,指在地上跑。安:怎么。故此句可以翻译为: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②火伴:即同火的人。故此句可以翻译为: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3)根据积累并结合雄兔脚扑朔,雄兔眼迷离可知,这个成语是:扑朔迷离。

4)结合有关语句分析木兰的形象,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可以看出木兰的勤劳;从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善良、坚毅勇敢、热爱家人又报效国家的形象;从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的形象,从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可以看出木兰的机敏活泼 。第二问要调动平时积累的知识答题。

故答案为:记;有余;外城;同""

⑵① 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② 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扑朔迷离。

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家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表现出淳朴和高洁的情操。巾帼英雄:梁红玉、秋瑾、冯婉贞。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能力。正确理解古文中字词的意思,是学生学习文言文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二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化,比如由本义引申为文中的意思,课文注释中提到的文言字词,考到的频率相当高,不可不记,做题时一定要按照注释中的字词解释答题。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基本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题考查积累成语的能力。答题时只需结合诗句及平时积累即可。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以及知识积累能力。答这样的题,一定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人物形象。本题第二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根据平时积累答出我国历史上像花木兰一样的巾帼英雄即可。

6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 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 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节选自《朱子大全》)

(注释)下借指父母。汩:搅乱,扰乱。闻见,这里指相互探讨,增长见识。乡党:多里、家多的人。忝,辱。

1)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是自不好学/可而不可

B.令汝一行/两狼之并驱如

C.到彼/孰

D.见父母亲戚/来见天子

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朱熹让儿子离家千里从师的原因。

【答案】 1D

2)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3担心儿子在家里被俗务缠身,不能专心读书;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儿子,影响父子关系;担心儿子在家里没有朋友一起探讨,增长见识。

【解析】【分析】(1A.即:就/达到;B.故:所以/以前的,原来的;C.若:如果/比得上;D.归:回来。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译为:能奋发努力有所作为,用心改去以前的不好的习惯,一心勤奋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有希望。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之间划开。

3)文言文要点信息的提取。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可分析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⑴ D

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⑶①担心儿子在家里被俗务缠身,不能专心读书;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儿子,影响父子关系;担心儿子在家里没有朋友一起探讨,增长见识。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常见,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只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断句的能力。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参考译文】

    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你要到了那里,能奋发努力有所作为,用心改去以前的不好的习惯,一心勤奋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有希望。若不是这样,则是徒劳费力,和在家里没有两样,以后回来,又仅仅是以前那样的小人物,不知道你准备用什么样的面目来见你的父母亲戚同乡和老朋友呢?

    记住!记住!勤奋学习,不要愧对了父母这一次行程,要千万努力呀!

7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作者:欧阳修  年代:北宋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陈康肃公________           ②公亦以此自矜________

尔安敢吾射________           ④康肃笑而________

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无他,但手熟尔。

3康肃笑而遣之中的如何理解?

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换成”“”“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答案】 1)擅长,善于;看轻,自夸;轻视;打发

2(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3)对卖油翁这有的高超技巧的佩服,在事实面前无话可说的尴尬和知道自己的不足,以及对之前自己太过自傲的自嘲

4)不行。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其它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解析】【分析】(1)本题注意是词类活用,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看轻的意思。

2)本题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箭;,只;,点头。

3)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把握文章内容,从而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根据文意可知:康肃笑而遣之中的是对卖油翁这有的高超技巧的佩服,在事实面前无话可说的尴尬和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对之前自己太过自傲的自嘲。

4)由陈尧咨一开始的自以为射箭技术高超,对轻视自己的卖油翁不满,到看到卖油翁高超的倒油技术,在此情况下,其笑既是掩饰自己的尴尬,又是对对卖油翁的佩服。

故答案为:⑴① 擅长,善于 看轻,自夸 轻视 打发

⑵ ①(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对卖油翁这有的高超技巧的佩服,在事实面前无话可说的尴尬和知道自己的不足,以及对之前自己太过自傲的自嘲

不行。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其它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题考查揣摩人物的心理。此类题目,不设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即可。作答本题,可围绕羞愧和敬佩来组强语言表述。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

【翻译】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温。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

    荣州张昭及刚毅不畏强御,为栎扬主簿,陈尧咨庄仆恃势干县政,输赋不以时,昭及辅而杖之。尧咨闻而叹曰:张子一主簿而能如此,它日当荐为御史。使人之,昭及竟不往也。

(王辟之《渑水燕谈幕》)

【注】张昭及:栎杨县小吏,担任主簿一职。庄仆:亦称世仆,即一家世代为另一家的奴仆。干:干涉。输赋:缴纳赋税。竟:到底,终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之久而不去________

以我油知之________

康肃笑而________

使人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张子一主簿而能如此,它日当荐为御史。

3)【甲】【乙】两文中陈尧咨的性格特点有何异同?请结合原文分析。

【答案】 1)斜着眼看,不在意;倒油;打发;召唤,召见

2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张昭及作为一名主簿却能够这样深明大义,有朝一日应当推荐他做御史。

3)【甲】公亦以此自矜显示陈尧咨自命不凡;尔安敢轻吾射,表现出陈尧咨的狂妄自大、咄咄逼人;面对卖油翁指出的道理辩驳不倒,只得笑而遣之,显示陈尧咨受到启示并心悦诚服。

【乙】张子一主簿而能如此,它日当荐为御史显示陈尧咨主张正义,珍惜人才。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是古今异义词,不要以今释古。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发:把箭射出去。矢:箭。但:只。颔:点头。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②“张子一主薄中间省略了作为。如此:代深明大义。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张昭及作为一名主簿却能够这样深明大义,有朝一日应当推荐他做御史。

3)结合陈尧咨的语言、动作、神情分析他的人物形象,【甲】从公亦以此自矜可以看出陈尧咨自命不凡;从尔安敢轻吾射可以看出陈尧咨的狂妄自大、咄咄逼人;面对卖油翁指出的道理辩驳不倒,只得笑而遣之,显示陈尧咨受到启示并心悦诚服。【乙】从张子一主簿而能如此,它日当荐为御史可以看出陈尧咨主张正义,珍惜人才。

故答案为:斜着眼看,不在意;倒油;打发;召唤,召见

⑵ ①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张昭及作为一名主簿却能够这样深明大义,有朝一日应当推荐他做御史。

【甲】公亦以此自矜显示陈尧咨自命不凡;尔安敢轻吾射,表现出陈尧咨的狂妄自大、咄咄逼人;面对卖油翁指出的道理辩驳不倒,只得笑而遣之,显示陈尧咨受到启示并心悦诚服。

【乙】张子一主簿而能如此,它日当荐为御史显示陈尧咨主张正义,珍惜人才。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能力。文言词语的解释要放在具体的语句中识记更事半功倍。另外,在积累的基础上积累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比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等。另外还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来整体感知。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9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周敦颐为官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释】分宁:地名。  ②主簿:官名。  ③委:抛弃,扔弃。手版:即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下列加下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久不决/小大之 虽不能察,必以情

得免/获五人,于狱中

将弃官/我以日始出时人近   

王逵欲深/孤岂欲卿经为博士耶

2)用三条“/”线给下面语句断句。

辩。

3)联系全文,说一说王逵悟一句中王逵最终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 1A

2)逵 / / / 辩。

3)做事不能一意孤行,要根据实情来断案。

【解析】【分析】(1)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A项。意思都是案件。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B:囚犯/囚禁。C:离开/距离。D:判刑/研究。

2)本题可以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为: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

3)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王逵明白的道理是:做事不能一意孤行,要根据实情来断案。

故答案为:⑴ A

/ / / 辩。

做事不能一意孤行,要根据实情来断案。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把握,注意结合句意理解一词多义。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本题考查文章道理的把握,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明确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的道理。

【参考译文】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人。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 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刘元卿《南岐之人》)

【注】瘿:读yǐng。颈瘤,俗称大脖子病。焦:细瘦干枯。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于沙上________

转转不________

及见外方人________

焦而不吾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

B.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

C.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

D.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4)【甲】、【乙】两文揭示的共同道理是什么?

【答案】 1)埋(埋没);停(停止);来(来到);像(类似)

2C

3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河水(或大水)带走呢?我们这地方(或乡里)的人全都是这样,哪里用得着(或:为什么要)除去呢!

4)示例一:做任何事情不可囿于自己的见识而主观臆断。

示例二:一个人不能孤陋寡闻自以为是,用自己片面的看法去看待事物。

【解析】【分析】(1是本文重点掌握的词解释为埋没古今异义,停止古汉语中的重点词语解释为来到古汉语中的重点词语解释为类似

2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南岐”“其水”“凡饮之者三个名词,通读全句,可以判断这三个词作主语,一共三句话,分别断在其水”“凡饮之者之前。故选C。(3)本题应理解为应理解为怎么应理解为带走,本句是被动句;句注意应理解为这样应理解为哪里应理解为除去

4)甲文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直接揭示做任何事情不可囿于自己的见识而主观臆断的道理;乙文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可以看出做任何事情不可囿于自己的见识而主观臆断的道理。

故答案为:⑴① 埋(埋没) 停(停止);来(来到);像(类似)。

⑵ C

⑶ ①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河水(或大水)带走呢?我们这地方(或乡里)的人全都是这样,哪里用得着(或:为什么要)除去呢!

示例一:做任何事情不可囿于自己的见识而主观臆断。

示例二:一个人不能孤陋寡闻自以为是,用自己片面的看法去看待事物。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是要分开;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做停顿。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附参考译文】

    【甲】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庙门倒塌在了河里,两只石兽一起沉没于此。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便在河中寻找石兽,最后也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泥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疯狂了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疯狂;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疯狂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乙】南岐这个地方在四川的山谷中,这里的水甘甜却水质不好,凡饮用它的人都会患上颈瘤病,所以这里的居民都没有不得颈瘤病的。 当看到有外地人来,就有一群小孩妇女围观取笑他,说:外地人的脖子好奇怪,(脖子)细小一点也不像我们。外地人说:你们在脖子那肿大是得了病,你不去寻找药来祛除你的病,反而认为我的脖子是细小的呢?取笑他的人说:我们乡里的人都是这样的,不用去治的!最终没有谁知道自己是丑的。

1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资治通鉴》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时期)政治家、史学家。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当涉猎________

鲁肃过寻阳________

士别三日即更目相待________

自以为大有所________

3)文章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进步的?

4)孙权在劝说吕蒙时说: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请你谈谈孙权这样劝说的好处。

【答案】 1)司马光;北宋

2)只,只是;到,等到;擦拭;收益,好处

3)通过鲁肃的或他与吕蒙的对话或拜母结友的行为,以此侧面表现(侧面烘托)出吕蒙学习进步。

4现身说法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利于接受

【解析】【分析】(1)根据对文学常识的积累答题,注意答题时不要张冠李戴。

2)根据对文言词语的积累以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属于古今异义词。

3)结合有关语句分析,文章结尾部分写鲁肃的进步,通过对鲁肃神情、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我们体会到吕蒙进步非常的大,这是属于侧面描写。据此分析答题即可。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当孙权劝吕蒙学习时,吕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针对吕蒙的话就说: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意思是说,你忙,能比我还忙吗,我却抽出时间来读书,而且认为读书有很大的好处。这其实是孙权以自身的经历来劝说吕蒙学习, 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这样可以让吕蒙能接受读书的建议。

故答案为:司马光  北宋

只,只是;到,等到;擦拭;收益,好处

通过鲁肃的或他与吕蒙的对话或拜母结友的行为,以此侧面表现(侧面烘托)出吕蒙学习进步。

⑷ “现身说法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利于接受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的识记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能力。正确理解古文中字词的意思,是学生学习文言文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二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化,比如由本义引申为文中的意思,课文注释中提到的文言字词,考到的频率相当高,不可不记,做题时一定要按照注释中的字词解释答题。

本题考查探究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掌握文章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特征。答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再仔细分析文章内容与表现文章主旨的关系即可知道文章使用的表现手法。

此题考查赏析人物语言的能力。赏析人物语言的角度很多,有修辞、词语、描写方法、表达方式、手法、内容、情感等。答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选择赏析角度和分析表达效果。

1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

【注】师旷:春秋时晋国人,著名乐师,目盲。暮:晚,迟。炳烛:点燃火把火炬。先秦时尚无蜡烛,称火炬为烛。戏:戏弄。盲臣:师旷为盲者,故自称盲臣。孰:谁,哪个。昧行:在昏暗中行走。昧,黑暗。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________

已暮矣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晋平公担心自己学而无获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4)从师旷劝说晋平公的言辞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 1)怎么;恐怕

2)点亮了火把的光亮,和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

3)晋平公担心自己会因为年纪大而学不好。

4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心学习,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劝谏要讲究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对文言词语的积累的积累并结合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都是古今异义词。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 孰:比;昧 :黑暗;情行:好。故此句可以翻译为: 点亮了火把的光亮,和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概括,晋平公想学习,就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概括来说就是晋平公担心自己会因为年纪大而学不好。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获得的启示,晋平公已经七十岁了,还想学习,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活到老学到老。师旷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这是师旷用比喻的方法告诉晋平公只要有心学习,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我们也能从中获得启示。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怎么;恐怕

点亮了火把的光亮,和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

晋平公担心自己会因为年纪大而学不好。

⑷ “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心学习,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劝谏要讲究方法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能力。文言词语的解释要放在具体的语句中识记更事半功倍。另外,在积累的基础上积累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比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等。另外还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

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时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概括即可。

此题考查拓展探究能力。做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深入分析语句所蕴含的深层含义,然后再结合句子的含义来谈自己从中获得的启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b1b900ea6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9.html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