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感七篇

发布时间:2020-02-03 14:51: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感七篇

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感七篇

【篇一】

由中央纪委监委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1月12日首播,迅速在新余市公路局广大干群中引起关注和反响。

观看完第一集,渝水分局党支部书记龙飞深有感触的说:“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自己政治上、作风上、清廉上、能力上过硬,才能更好的压实责任,单位才会风清气正。”

“什么时候都要有正确的三观。”分管工程的副分局长廖志斌说,“这几年分局公路建设投资每年都上亿元,如果不按照制度,不按照程序办事,不自觉接受监督,总是和施工队伍吃吃喝喝,拉拉扯扯,终有一天会被围猎。你看,那么高级的干部,心存侥幸,忘了初心,失了本心,现在痛哭流涕,形容憔悴,深深忏悔,那么多的年份茅台酒最后不得不倒进下水道。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局机关党委纪检副书记蔡升说:“作为一名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我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当好纪委监委的‘千里眼、顺风耳’。要淡薄名利,加强自律,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净化自己的生活圈、交际圈、朋友圈,正确处理好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苦和乐的关系,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

【篇二】

腐败问题不是朝夕形成,激浊扬清也绝非一日之功。

2020年的开年播出的《国家监察》专题系列纪录片,虽只有短短的五集,却以大量的真实案例,生动地展示了监察机关与同一只只“老虎”交锋的细节,将一张张反腐“成绩单”展现于人民眼前。

专题纪录片充分显示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的坚定决心;着力谋划、领导、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显著成效。适才看完第二集《全面监督》,感触良多。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正是对党中央加强公权力全面监督的决心最好体现。党员个人的党性与修养,都需要在监督之下进一步锻炼。

在刚刚结束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安排与相关举措,给全体党员干部来一次思想洗礼、行为纠偏,时刻提醒全党要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坚持问题导向,真刀真枪解决问题,永葆我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

回望过去的2019年,四通公司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的方式,逐级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与监督管理工作;继而制定了《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通过分工,层层压实党支部、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结合《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全公司开展作风整治工作,把管党治党责任传导到所有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到各项检查工作和日常监督管理上,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构建良好政治风气,提高了工作效能。

随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通公司将继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工作,锐意进取,继续巩固工作成果,改进作风不止步;继续开展好干部职工警示教育活动,廉政警钟时时敲;强化监督检查,丰富监督手段,严肃监督执纪问责,努力取得纪检监察工作新成效。

【篇三】

一是加强学习,提升知识储备。

监察体制改革后,将部分检察院的部门和纪委进行了合并,因为监察对象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监察方法出现转变,需要我们的干部尤其基层干部加强自身学习,基层干部必须提升知识储备,以便更好的识别监察对象。

二、确定对象,明确监察重点。

改革后,将本所属范围的监察对象进行梳理,确保不遗漏、不扩张,明确监察对象后,根据工作的开展情况,对监察重点进行明确,并紧密结合当前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及“新四风”的十种表现,着重整治和查处生冷硬推、吃拿卡要、与民争利、欺压百姓等不正之风,严肃查处涉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惠农补贴、扶贫救济、低保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的基层腐败问题,特别要盯紧干部滥用职权,侵害群众合法权益,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在社会保障、政策扶持、救灾救济款物分配等事项中违规办事、优亲厚友、显失公平,搞不正之风,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等违纪行为,使群众切身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三、强化职能,让权利运行于阳光之下。

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是遏制腐败和保护干部的有效途径。纪检监察机关是实施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的专门机构,在加强党内监督、行政监督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公众监督的作用,整合力量,构建“大监督”格局。权利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让权与责形成高度统一。

四、严肃查处,加强查办力度。

身为纪检监察干部,便决定了我们要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以实际行动维护党纪国法的权威性。涉及对人和事的处理,必须本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和纪律规定为准绳,坚持原则,勇于担当。纪检监察干部要让干部职工在“不敢腐”的基础上,树立“不能腐”和“不想腐”的意识,并紧紧抓住用权、花钱、管事等关键环节,健全本单位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和相关机制,全面加强对单位干部职工的监督,努力推进权利的公开透明。同时,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职工,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从严落实“一岗双责”和“一案双查”。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应常怀一颗“知识恐慌”的心,主动思考研究工作方式方法,敢于破除基层纪检工作“瓶颈”,转思想,改作风,明职责,出实招,干实事,重实效,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深入群众去发现问题,依据客观事实去分析问题,及时高效解决问题,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充分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能。

【篇四】

监察体制改革的效力要为派驻机构改革“充电”“助力”,重点领域要突出,所有系统要覆盖。国企、金融企业、高校纪检监察机构改革是推进派驻监督全覆盖的重点领域,由内设纪检监察机构,改为上级纪委监委直接派驻纪检监察组,“思路一变天地宽”,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的监督难题得到,“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得以发挥,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派驻机构化作“高清探头”,打造成了常驻不走的巡视组,让监督更精准更有效。

在专题片中,我们很真切地感受到监察监督职能向基层延伸实际成效。让群众享受到改革的红利,从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也是改革的重要初衷。“我不是党员,你们凭什么查我?”“我是村主任,又不是公务员,你们也管吗?”这样的诘问随着改革的落地生根,在职能和制度上,都可以给一个掷地有声的回答:“只要行使公权力,就要接受监督!”拍“蝇贪蚁腐”,还百姓心安,基层监察机构作用日益彰显。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很多变化就在身边,管住“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各级党组织将全面监督责任扛得更牢,“一把手”被盯得更紧,每一名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也都有收益,党员干部更加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在缕缕清风中得到保障,从而由衷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点赞。

专题片《国家监察》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一本影相册,面向全国观众传递了党中央在新时代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自我净化的坚定决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改革的足音继续铿锵,纪检监察“三项改革”一体推进,进一步提高治理能力也正在深化中。

【篇五】

在央视热播的《国家监察》推出第二集《全面监督》,聚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书记当好施工队长,持续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的一路征程。专题片娓娓道来的讲述,既展示了将监督制度优势充分迸发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和重大成效,又为广大党员干部深化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背景意义的思想认识提供了学习载体,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

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为什么要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专题片给出了明确答案。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监察范围过窄、反腐败力量分散、纪法衔接不畅等问题日益凸显。身处监管真空地带,针大的窟窿斗大的风,不行,九龙治水,各管一段,也不行。必须不留死角、全面监督,收拢五指、重拳出击,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探索走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自我监督的更有力有效途径。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监督的范围全面“扩容”了,监察法明确六类监察对象,将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都纳入监察范围,填补了过去党规党纪和行政监察之间的空白地带,像专题片中出现的吉林工商学院张国志案,就是原来“鞭长莫及”的“漏网之鱼”,改革后无处可逃,被“打捞上岸”。同时,“留置”取代“两规”,监委管辖的88个罪名条条都是腐败分子头上高悬的利剑,在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持续巩固发展的震慑下,那些违纪违法人员放弃侥幸心理,越来越多地选择向组织坦白交代。

【篇六】

1月12日至16日,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的五集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黄金时间播出。

《国家监察》专题片共5集,分别为《擘画蓝图》《全面监督》《聚焦脱贫》《护航民生》《打造铁军》。讲述了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故事,截止目前,我已经收看了三集,分别是《擘画蓝图》《全面监督》《聚焦脱贫》。从剧集的安排来看,是由上而下,高屋建瓴,围绕中心,层层递进。既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谋划、领导、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也展现了党中央从党内监督全覆盖破题,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各方面监督,通过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现对全体党员和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同时还展现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全面加强对扶贫领域的监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如果说《榜样3》、《榜样4》塑造的是一大批各行各业的可亲可敬的英雄模范群像,那么这《国家监察》展现的则是一些面目可憎的反面教员,但是这些反面教员,其实距离我们又并不遥远。乍一看,郭海、王晓光、袁仁国、艾文礼、秦光荣、赖小民、冯新柱之流,位高权重,贪污受贿金额巨大,他们的腐败官僚行为和我们普通的党员干部好像很遥远,但是我们仔细看他们的错误,他们也并不算是什么十恶不赦之人,他们也是一步一步从基层起来的干部,甚至可以说相对“优秀”,却都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缺乏监督,欲壑难填,一步步的被“围猎”滑向深渊。还有戎泽军、冯莹盈、黄细飞这样的官僚主义者和蝇贪,可以说是稍不留神,漠视忘记了党规党纪,不进行自我革命、自我净化,监督缺失的话,谁能保证自己或者身边的人不出现他们这样那样的问题?

很多人看到感兴趣的是这些腐败分子上千平米“大院”、堆积如山的几千瓶茅台酒、倒进下水道都倒不完的茅台酒,几个箱子交代问题、5公斤黄金大鼎、一次受贿105万,几个亿的数额,这些确实触动劳动人民脆弱的神经,因为一些群众还在贫困线附近挣扎,近期还有一位女大学生因为贫困,吃了几年的辣椒拌饭,营养不良而不幸离世的消息,对比反差确实是非常强烈,还有冯莹盈这个乡级蝇贪,因为沉迷赌博和堕入高利贷陷阱,竟然贪污大凉山孤儿的88万扶贫资金,这些都对让我们有理由对腐败分子更加愤怒,但是仅仅只有愤怒是不够的。我们要从制度上执行上去杜绝一把手不受限制的人事任免权、资源配置权,实现对所有行政权力人员无盲区全覆盖,使监督效果更明显,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急功近利这些作风顽疾成为过去式,使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绝不允许因个人私利对党中央决策部署阳奉阴违,使侵害群众利益,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没有容身之地,这就是纪委监委,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所要做和正在做的。

《国家监察》阐述的,就是要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根本上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环境。让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携起手来,强化政治监督保障制度执行,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严明纪律,维护制度权威,保障制度执行,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提供坚强保障。

【篇七】

最近,反腐纪录片《国家监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晚上专门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这个纪录片,果然,纪录片第一集就力量十足。纪录片第一集名为摹画蓝图,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说起,这次会议将国家监督纳入了体现,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不断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党中央对国家监察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作出了批示,中央领导对此项工作作出顶层设计,不断推进改革深入发展,此次改革后,监察范围不断扩大,监察力量得到整合,形成了全覆盖的国家监察体系。第一集中讲述了监察机制体制改革后查办的留置第一案郭海案,从案件的查处到查处完毕,用时三个多月,时间明显缩短,办案效率也明显提高,这也充分的表明了中央对国家监察改革的成功。改革后,纪委监委直接办理案件,克服了过去的力量分散,纪法衔接不畅等弊端,进一步优化了反腐败资源配置,加强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国家监察的改革表明了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决心,表明了党中央要和腐败斗到底的毅力,我相信,国家监察的改革会让反腐败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会让腐败分子无处躲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cc6cf0712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1d.html

《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感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