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12-01 22:29: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春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诗圣“杜甫”生平,感受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之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品味词句,认知诗歌承载的时代风貌与生活底蕴。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杜甫在乱离中忧国忧民、感时恨别、睹物悲己的复杂情绪。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诗圣“杜甫”生平,感受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之声。

教学难点:

(1)品味词句,认知诗歌承载的时代风貌与生活底蕴。

(2)体会杜甫在乱离中忧国忧民、感时恨别、睹物悲己的复杂情绪。

【教学方法】温故知新法、激趣法、支架教学、先行组织者认知策略、自助探究法、交流展示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知人论世:

1.提问:本诗是杜甫创作的,对于杜甫我们有哪些了解呢?

预设答案:

(1)文学成就与地位:其诗被誉为“诗史”;其人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

※补充知识1:与李白的交往

744年,在洛阳遇李白,游历河南,并会见高适;745年,与李白同游山东。此时杜甫正值青年。

(2)基本状况: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补充知识2:杜甫的别称

①“杜拾遗”

756年7月,肃宗在灵武继位,只身投奔,被俘,羁押至长安;757年4月,出逃,至凤翔投奔肃宗,授左拾遗。此时杜甫已是壮年。

②“杜工部”“杜草堂”

759年秋,辗转到成都,投靠严武,由于严武举荐,授检校工部员外郎,在成都筑浣花草堂。此时杜甫已是壮年。

2、新课导入

多年的古诗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杜甫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大诗人!因为诵读了他大量的诗歌而熟悉;也因为他的诗作涉笔之广、情味之深而又倍感陌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他志存高远时的自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他亲见生死时的悲恸;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是他的独善其身时的闲适。

在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将与怎样的杜甫相遇呢?杜甫又将向我们呈现怎样的大唐风采、盛世画卷呢?

3、诵读诗歌

1.齐读课文,揣摩诗歌感情基调

划分节奏线

国 破/ 山 河 在,城 春 /草 木/ 深。

感 时 /花 /溅 泪,恨 别/ 鸟/ 惊 心。

烽 火 /连/ 三 月,家 书 /抵 /万 金。

白 头/ 搔 更 短,浑 欲 /不 胜 /簪。

2.读后明确感情基调:沉郁悲凉,语速稍慢.

范读

抽学生朗读

再次齐读

4、梳通诗歌大意:由重点词语到句子大意

抽学生解释词语,自由连通句意,齐读参考性句意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国”“破”“春”的解释。

句意:国都被攻破,山川河流却依然存在;都城逢春,花草树木长得很茂盛。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感时“恨别的解释。

句意: 因为感伤时局、伤心离别,花和鸟流下眼泪而又触目惊心。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烽火”“抵”的解释。

句意:战事持续了许多年月,(获得)一封家书比得上(获得)万两黄金。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搔”“短”“浑”“胜”的解释。

句意:白发越抓越稀疏,简直将要不能承受簪子。

五、整体感知,梳理行文思路

1.找一找:本诗写景的句子有哪些呢?

2.想一想:第三联和第二联在语义上有何关联呢?

提示:

(1)“烽 火 连 三 月”一句,将第二联“ ”一词给具体化了;

(2)“家 书 抵 万 金”一句,加深了“ ”的感受。

3.最后一联,是诗人自画像。表达了作者自身的身世之忧,这可以说是,为自己而

板书设计:

远望 国破

望中所见 山河在、草木深 季候:逢春

细望 花溅泪、鸟惊心

望中所思 烽火连月、家书抵金 【忧国忧民】

望后所感 搔白头、不胜簪 【悲己】 心境:逢秋

六、深入探究,诗歌鉴赏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两句诗可谓“纸短情长”。紧扣题目写出了“春望”的所见,一个“ ”字,写出了战后国都的 残破之景,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春”字,既点明了望的 ,也 了标题。一个“深”字,突出了草木的 (特征)。又因为没有人迹,显出环境的 的(特征)你令人满目萧然,为全诗渲染了凝重而沉郁的气氛。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花和鸟人格化,有何表达效果?

答:(1)拟人,增强句子的生动性,分别使花和鸟具有人的神态与心理,分别突出了花沾湿露水的样子给诗人以“溅泪”的错觉、鸟跃动的样子给诗人以“惊心”的错觉。

(2)移情于物,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感伤,因离别而伤心。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搔”字运用巧妙,请试作分析。

答:(1)“挠,抓”之意;

(3)动作描写,写出了诗人抓头而抓掉许多白发的动作,揭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性格以及因战事持久,家书难得而无可奈何的心理;

小结:

通过这首古诗我们与怎样的杜甫做了心灵的沟通呢?

本诗塑造了一位面对春城败象,心念国家兴衰,思家恋亲,老泪纵横,白发萧疏,忧心如焚的诗人形象;是感时恨别的形象,是忧国思亲的形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cda807d26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3f.html

《《春望》优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