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文化的多元与统一

提出这个命题,我们首先要回答的是文化有无地域之分,即是存在某种绝对的界限,将某个民族,某个地域内的文化形态架构在固有的模式之内。模式之内即此种文化,模式之外即外来文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几何学是希腊人的创造,代数学是阿拉伯人的贡献,但我们是否能说几何是希腊文化,而代数则是阿拉伯文化?显然不是,一种文化形态从它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开始,就已经从属于整个人类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是没有国界,超越地域的。某一种文化形态所蕴含的文化特质或曰文化精神,往往不只适用于它被创造时所在的地域或国度,而是成为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但有一点是值得强调的,即由于历史发展中不同地域间文化

交流的阻隔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的差异性。这一点在文化中的思想、哲学、价值观等层面尤为突出。这也正是我们谈到文化时每每论及中学西学两个范畴的原因。因此我们应当在承认文化的共容性与统一性的前提去分析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以及本着包容和借鉴的原则,吸收世界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这对于当今构筑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极其必要和迫切的。

二、文化沙漠:历史的残局 当我们谈到中国文化的时候,常常骄傲地论及这么一个现象,即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自从形成以来绵延五千年而从未发生重大断层的文化体系。我们暂且不论形成这种“一枝独秀”的现象是由于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或是地理气候等因素形成的文化稳定性或保守性。有一点是我们必须看到并引起重视的,那就是自从近代以来,中国文化遭受了强烈的撞击与动荡。这其中有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有狂热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冲击与“洗礼”可以说,自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中后期,中国一直是多种文化厮杀的主战场,这种文化的碰撞与争斗又往往只是声势浩大的论争与批判,到最后也并未培育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植根于中华大地上,反而激烈的战争留下的是无尽的荒凉,双向矛盾导致了中国文化不知何去何从。也正是这种迷茫与彷徨,导致了当代中国人信仰的缺失,文化上的无归属感。这一点在中国当代社会已经表现得很明显,这里不再赘述。

三、出路:双向选择与重塑自我

如何寻找中国文化的出路?如何弥补现代中国人信仰的缺失与迷茫?重新塑造与定位中国文化,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容回避,我们无法逃离。 我们当然不走复古或全盘西化的道路,因为这两者都是从文化二元对立论的观点出发的,忽视了文化的互容性与统一性,从而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和偏激。我们所要做的,是怀着一种宽广博大的胸襟和视角,来吸收上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来构建适合国人的一种全新的合金文化。“古为中用,洋为中用。以此来寻求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博大和庞杂,本文主要从中方的视角出发,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现代意义。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其现代意义

1.仁者的关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色彩 相对于以宗教为主导的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中国最早摆脱了神的权威控制。尽管中国古代也存在各式各样门类繁多的宗教仪式,如祭天、拜祖等等,神学真正在思想信仰层面对人的控制或曰束缚是极少的。“子不语乱力怪神”“未知事人,焉知事鬼”,中国传统文化对鬼神采取的是“敬而远之”的态度;相反它更关注人,关心凡身肉体所构成的芸芸众生,子曰:“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一点,与我们当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2.道德的教化:构建文明的必然途径

除了对个体意义上的人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外,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对群体,伦理意义上的
人的道德规范与教化。儒家有一整套道德规范体系,概括起来就是忠孝仁义。这种品德规范对于个体来说,内化为个人人格的修养,外化为在人伦关系中实践道德上的义务:尊老、幼、忠君等等。

这一点也是我们对传统文化争议颇大的一点:过去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时,总习惯于把封建文化中的三纲五常等作为首要批判对象,然后不计其余地把整个传统文化打入冷宫。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路,不难发现这一整套道德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是促进了而非阻碍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的。只是对于当代社会来说,我们需要的是剔除它(道德教化,或曰德治)在形式上所表现的不合理成分,去伪存真,弘扬一种现代社会正常动作所需的道德规范。这种注重对人的道德教化,“以德治国”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构建精神文明所继承和发扬的。

3.和谐:人生宇宙的至高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大精华所在,便是和谐的思想。“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和谐放在了首位。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强调不偏不倚,及而不过,强调一种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人的品性与天地合一,四肢对四季,五脏对五行,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描述得至善至美,“天人合一”是一种合谐的境界,更是一种诗化了的人生宇宙的至高境界。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谐,不仅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更具有强烈的美学意义,哲学的况味,它所能涵盖的不仅仅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范畴,而且上升到了人生信仰的范畴,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人生境界的提升,弥补信仰上的迷失,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

五、继承与更新:中华文化的复兴之路 纵观当今国内外现状,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和其之间的交汇融合已成大势所趋,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迅速的当代中国,如何建构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先进文化,已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思考的命题。诚如上文所述,我们在构建符合中国当代社会的合金文化时,从中西方两种文化体系中吸取一切优秀的成果,为我所用,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一个关健和迫切的问题。而如何鉴别,如何选择庞杂的中西方文化体系中的优劣成分,则是我们必须悉心洞察和分析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方面,我们在一段历史之内曾经给予了太多非理性的蔑视和批判,造成了中国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断层,带来了当代中国文化和信仰的迷失。在文化氛围日趋开放和理性的今天,我们回过头去理性地分析我们的传统文化,必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当然这种回首不是自恋式、复古式的固步自封,而是以现代社会为参考系,衡量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的成分,寻求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其现代意义,承和更新一切有利于发展当代中国文化的成分。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经济上成为大国的同时,成为文化上的强国。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更加自信地屹于世界东方,坦然面对世界的风云变幻。自有长缨在手,笑看八面来风!


现代化大潮的冲击,让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于是极力保护和弘扬它们。在物质文化方面当被问及为中国的什么感到自豪是许多人的回答是 ,长城、四大发明等。可是我们弘扬它们的目的不在于标榜中国在历史上多么强大与辉煌 ,因为这是一段逝去的荣耀。而在于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开创幸福的道路奠定基础,这也符合文化本身的定义:一切可以增进人类幸福的行为

在精神文化方面,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中仍扮演着重要角
色。为对内的交流与对外交往提供了一种理念,一种解决矛盾的途径。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对外树立一种形象。全球化的滚滚浪潮,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化价值趋同的背景下,传统文化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归宿感的最后一道壁垒。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但是,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成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中国人之为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日本人的唯一标志。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的民族性的消亡,只有那些既能够适应全球化,又能够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才能够存在和继续发展,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反过来说,越是世界的就越是需要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立性,确认传统文化的民族身份就显得日益重要。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源,才能辨清今后的发展方向;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脉,才能泽惠中华民族的子孙万代;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根,才能切实把握中华民族的命运,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举个例子说近几年的孔子学府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避免某些国家窃取他人文化,但这不能盲目,我觉得孔子学府的成立带有着一种性质,所以现在关于这方面的消息就很少了。传统文化对化解人类面临的矛盾冲突及人生面临的种种困惑能够提供有益有价值的帮助在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着五大冲突,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心灵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由这五大冲突,造成了生态、社会、道德、精神以及价值的五大危机。五大冲突和五大危机时时刻刻在困扰着我们的社会,困扰者我们每一个人。解决这些矛盾冲突和危机,我们很难从西方文化中寻找到答案,而中国传统文化恰恰可以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和帮助。传统文化所关注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群体、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心灵世界的和谐关系,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可以说,传统文化是天人合一之学、是人际和谐之学、是身心平衡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是一种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它所注重的是生命的存在问题、个人的德行问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因此,它是生命存在之学、是道德践履之学、是理想人格之学、是内圣外王之学、是安身立命之学、是人生智慧之学。如关于对待物质利益的态度,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认为富与贵,都是人们所希望得到的,但是,对待物质利益,不可放纵欲念,没有节制,而要做到“欲而不贪”,要掌握中和适度的原则,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更不能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大思想大智慧,它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生死、富贵并不是人追求的终极目标,而道德学问的提升、人生境界的升华才是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传统哲学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人生“不朽”的三件大事,把“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作为人生值得忧虑的大事。主张道德自律、修身养性、慎独,它要在纷繁多变的世界中寻找一处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要在功名利禄、醉生梦死的世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孔颜乐处”。在传统文化看来,只有寻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本,才能实现平治天下的宏伟目标,因此,我们说,传统文化不在于一种有限的、狭隘的功利之用,而是一种人生之妙用、人生之大用,它对于慰藉人的心灵,变化人的气质,涵养人的德性,纯洁人的情感,提升人的精神,开阔人的视野,都有极大的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德育中的独特价值


河北金融学院社科部 刘景辉 吕新发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 。课题主持人为刘景辉,课题组人员为刘景辉、吕新发,课题编号为06080101


内容摘要:本课题通过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德育中的独特价值,论证了传统文化为当代德育提供丰富的源泉,为当代德育工作提供重要的方法论价值,从而力争达到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推进当代德育理论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德育独特价值


学校德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学校德育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新的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如何围绕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这一问题,调整我们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都知道,德育的实质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教育。从“以文化人”的意义上讲,德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教人“学会做人”为目的的文化教育。这种教育不是在一般意义上教人学会生存的技能和懂得生存的常识,而是引导人们明确生命的意义,也即德育是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科学的信仰和信念的文化教育。在这个意义上讲,以注重心性、长于伦理为基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能为当代德育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启迪。当代世界范围内激荡着一股“传统热”“寻根热”“儒学热”,成为国外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向。而作为创造了世界上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的中华民族在这方面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德育中的独特价值,为当代德育的发展服务。

一、中国传统文化为当代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 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为我们当代德育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中国传统文化为当代德育提供的丰富德育教育资源,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名言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主自强的精神。向上是对新境界的追求,为新事物的努力,要像天那样刚健,永不懈怠,永不停息。如《礼记?学》所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生在不断学习、自我更新、奋发进取中达到完善、高尚的境界,社会在不断变化、革故鼎新、发展进步中向着人类的理想前进。从炎黄时代始,中华民族在与生存环境不断抗争的过程中繁衍生息,坚忍不屈、忍辱负重、不畏艰险,以顽强的意志求取生存和发展。正是具有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凝聚在一起,不断与外来的侵略势力抗争,维系国家的统一和进步,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当代德育工作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的精神,着力培养大学生志存高远、刻苦坚韧、逆境奋斗、乐观进醛革故鼎新的意志品质,激励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接受挑战,克服困难,百折不回,向着理想境界开拓进醛拼搏创新。 (二)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传统文化“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博大胸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使中国文化既有独创性,又有兼容性;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丰富多彩,百花齐放。此外,“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
还表明了中华民族自古善于吸收和改造一切先进文化,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当代德育工作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着力培养大学生:一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和博大胸怀去容纳万事万物,去关爱万事万物,博采众长,兼容并包;二是要严己宽人,要心胸宽广,有度量,善于理解人、体谅人和宽容人,不仅不要轻易抱怨和指责别人,还要反躬自省,“记人之功,忘人之过”三是善于向他人学习,允许不同意见和声音的存在,追求不同要素所构成的一种和谐状态;四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重视整体精神,强调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的价值取向之一。注重国家、注重整体的整体趋同观念是中华民族独特的道德传统,注重个人服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是传统道德的重要特点。整体观激励人们自觉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形成克己奉公的美德,如中国伦理道德历来强调公私之辩,“公义胜私欲”作为根本要求。整体观孕育了最宝贵的爱国情结,形成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关心天下兴亡,具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形成了同仇敌忾、不屈不挠的反压迫、反侵略精神。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忧国忧民、变革进醛以身许国、忠贞报国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增强了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造就万众一心,激励同舟共济,成为团结、维系和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伟大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更是当代德育应当发掘继承并且予以创造性转化的精神财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反对个人主义、分裂主义、崇洋媚外、全盘西化,应当并且已经成为整个炎黄族类的共同信念,成为我们大步前进的思想动力。当代大学生更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切忌一切以是否实现了自己的私利为衡量标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甚至为了实现自己的私利而不惜损害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

(四)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直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孟子也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建立了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中华各民族始终互相交融,和衷共济,形成了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中华民族始终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与世界其他民族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推崇仁爱原则、崇尚和谐、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仁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影响并制约着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发展,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推动作用,这是当代德育应该吸取和借鉴的。 (五)向往理想人格,注重美德修养

“名节重泰山”。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人格的道德价值、崇尚节操的民族。这已经深入到了民族心灵深处,甚至表现审美意识中。人们把松、竹、梅用“岁寒三友”称颂并自励,赞美“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荷花,欣赏临寒傲放的秋菊,就反映了这种民族特性。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求善”,受制于政治,以“修齐治平”为人生导向,以道德的自我完善为人生价值的第一取向。中国传统修养理论讲诚心、正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心环节是修身,这是立身立国之道。这一传统塑造了中国人以道德为上、重气节、重人格的民族性格,造就了历史上众多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志士仁人。


当代德育应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向往理想人格、注重美德修养的传统,这一传统的熏陶和润泽,能够内化为个人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准则,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和道德品质,成为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推进力量。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为当代德育提供的丰富的德育资源还有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诚实守信、谦敬礼让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已经深入到全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之中。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无数磨难与困苦,但始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当说,是同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分不开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德育实践的方法论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宝贵的精神资源。下面仅就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方法论价值谈一下自己的看法,粗疏浅薄在所难免。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为解决当代德育问题提供思想方法

传统文化中许多有价值的思想通过系统转换都可以为现实服务。从社会现实的需要出发,别是从当代德育工作的现实出发,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寻求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智慧,就能为解决当代重大社会问题,尤其是当代德育工作中的问题,提供思想方法,补充和丰富现实问题解决的思路。

1“和而不同”与“因材施教”

“和”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间的和谐关系,指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和”是形成事物的法则。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意谓万物都是由阴阳两方面构成的,阴阳两气互相激荡可形成新的和谐体。西周末年的太史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认为两种以上不同事物形成多样性统一的和谐关系,确实能产生出新事物来,而相同事物加在一起并不能产生新事物。因而史伯反对“去和而取同”。孔子发挥这一思想,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的著名命题,肯定差异性事物间的和谐关系。荀子则进而把“和”的观念引申到万物生成的高度:“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和而不同”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博大的胸襟去容纳万物。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理念引导我们在当代德育工作中要注重“因材施教”。也就是说,要尊重个体的不同特点,承认主体的差异性,避免在工作中“一刀切”,避免整齐划一,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实施不同的教育策略,力求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此外,在教育效果的评价标准上,要侧重主体自身前后思想状况的对比,切忌把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个体放在一起做优劣对比,以免挫伤某些个体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执两用中”与“防左”反右

中庸之道是儒家最推崇的为人处世之道,按照孔子及后世解释,中有中正、中和、不偏不倚等义,庸是用的意思,即中用。《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认为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儒家在《中庸》中,不仅以“中庸”为美德,而且还作为道德修养和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主张“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以求对立两端的统一与中和。中庸既是一种思想观念,又是一种思想方法。中庸思想认为“过”“不及”都是不对的,都会产生有害的后果。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执两用中”即把握事物的两个极限而取其中点,既要做到“勿过”,又要防止“不及”,才是最优秀的。 当代德育工作也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执两用中”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力戒“左”(过)和右(不及),把握好“度”,做到恰倒好处,也就是说,把握矛盾相互依存或相互渗透所遵循的量的规定性,使矛盾双方各在一定限度内发展,从而保持统一体的和谐与统一,取得最
佳的教育效果。

3.和谐均衡与共同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孟子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的思想。《尚书?尧典》赞颂古代圣王的德行时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王邦。与“和谐”观念相联系的是不走极端的“中道”观念,认为“过”和“不及”两种偏颇皆不可取,提倡“中行”“执中”“时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将“中和”视作根本法则,遵循此法则,天地万物便获得秩序、顺利长育:“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当代德育工作应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和谐均衡的理念,提倡共同进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德育工作者既要注重受教育者个体自身各方面能力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也要注重所有受教育者整体全面协调发展。

4“动非自外”与注重内因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一个突出贡献是提出了矛盾的内因学说。北宋张载在《正蒙?太和》中指出:“天地变化,两端而已。”认为事物的对立矛盾普遍存在,事物内部固有的“两端”性质为天地变化的根源。他又明确指出:“凡圜转之物,动必有因,既谓之因,则动非自外也。 圜转之物,指日月大地等,认为日月大地等的运转都有其内在的动力,非有外力的推动,明确阐述了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 当代德育工作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法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这就启示我们,既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创设有利的外部环境,又要侧重挖掘受教育者自身的内部潜能,激发受教育者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内外因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5“气化日新”与“与时俱进”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主流是“气”论,认为天下万物皆源于“气”。东汉王充提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论衡?自然》北宋张载认为:“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正蒙?太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唯物主义的“气”论为基础,形成了“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中国哲学的宇宙观,是生生不已、常生常化的宇宙观。老子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二十五章)宇宙是逝逝不已、无穷往复的历程。庄子说:“万化而未如有极也。《庄子?大宗师》)一切都在变动流转中,变化是普遍的,没有终极的。《周易?系辞传》中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一切都在创新发展着,宇宙是日新无疆的历程。在宇宙精神感召下,人类可以日新其德,日新其业。《礼记?大学》中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清末王夫之集古代思想之大成,提出了“气化日新”的唯物主义发展观。

当代德育工作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气化日新”的理念,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当代德育工作要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德育工作要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中国国情,面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以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分化”“西化”,面临我们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把握工作规律、创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方式、破解工作难题,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穿

(、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对当代德育实践的借鉴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为当代德育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对于人类来说,传统发生于过去但却永恒地生成于现在和未来,显现于日常生活,深藏于人的本性之中。任何传统都具有双重特性: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积极因素经过合理吸收可推动社会发展。而消极因素则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负,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但是它是消极的,所以一定要被摧毁。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消极因素主要有:均平思想、重义轻利、重协调轻发展、强本抑末、重道轻器、小国寡民、因循守旧、专制制度、人治传统、等级观念等。这些消极因素对当代德育建设是有着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我们应正确对待,理性分析,大胆摒弃。如以因循守旧为例,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老子向往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古代哲学家往往以“代圣贤立言”为标榜,以圣人的是非为是非,因循守旧,缺少创新。历史上多少次政治革新都被保守势力用法先王、循旧制的传统理论击败,愈到封建社会后期,愈益故步自封。这种重传统、轻开拓的倾向窒息了创新的生机,阻塞了人们探索未知领域的前进道路。因此,这种阻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循守旧理念应大胆抛弃。

当代德育所以具有自己的民族特点正是由于吸收和继承了传统文化精华的缘故。一个没有文化传统的国家和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的内聚力,是一个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证和精神文化动力。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文化中与现代化文明不相两立的消极因素的影响。承袭传统文化优秀成果,剔除传统文化糟粕,我们必能开拓当代德育建设的新局面,丰富和完善当代德育理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总之,我们通过探索和挖掘传统文化在当代德育中的价值,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把握德育的文化内涵,丰富和发展德育理论体系,并按照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同时,通过研究,使我们在实践中更自觉地借助各种文化载体开展德育活动,注重发挥德育对象的主体作用,在提高文化品位的过程中,增强德育工作实效。离文化的德育必然是苍白贫乏,缺乏生命力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上述几个方面,只是粗略的归纳。要反映出宏富绚丽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德育中的独特价值,终不免粗疏遗缺。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那源远流长、经久不息的独特魅力及对当代德育发展的有益影响,这确实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认真的探讨与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它的现代价值,首先表现在对其它文化的开放性上。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在现代社会发生作用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但传统文化或儒学的开放性还有它特定的意义,那就是主张每一个体对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国家的开放性,强调个人对社会国家具有参与感。这种参与感的特点是重在参与的实践过程本身,而不是过分看重当下的功利性的结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们能够暂时忍受艰难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文化动力。

在科学已经成为群体和社会的取向的氛围下,在群体的要求下接受和追求科学也就成为了约束自己行为的道德自律的真实内容。修身养性的自我品格锻炼可以转化为树立、培养和坚守对科学文明的向往和信念。在某种意义上,当代中国的科学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伦理在促成和助长这一趋势过程中的积极的作用。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求变,《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大张旗鼓地宣扬通过变革以求发展的精神。可以说,变革与发展的互动,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就人生价值来说,传统文化突出地强调了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而当鱼(生命)和熊掌(道义)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便成为了人的自觉的选择。如此的"正气"塑造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维系着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但传统文化并非不重视物质生命的价值。以物质生命承传为基础的孝道思想,使承载于生命的道德意识和自然知识的传播推广受到重视,论是为功名、为财富、为名声,它都鼓励人的积极努力。尽管这个""的有意识追求本身在宋明以后成为"人欲"但作为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它实际上支配着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价值追求。正因为如此,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儒学与现代化无缘的绝对化的观点实际上是不恰当的。

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和中国人追求的终极的价值理想就是"闻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而儒、道等家共同尊奉的经典《周易》提出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则是最为全面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它既是传统的,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同时又是现代的,甚至与后现代文化也可以相容。一阴一阳和合而成之"",是"和而不同"的思维传统的产物。无论是阴是阳,任何一性自身都不是完善的,而不完善就需要向完善化方向发展,就需要异性的补充,就需要外来之性与自性的亲和与转化。这一点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中西互补提供的最为重要的理论依据。

就流行的以天人分合模式看待中西文化及其价值的观点来说,中国文化既非典型的天人二分,也不是简单地一体合一。而是有合有分,分合互补。天人合一缘起于人与自然的原始亲和关系,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建立在自然无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儒家的天人合一则主要是作为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发生作用,是儒家学者以伦理为本位建构自己的世界图景的产物。认识人与自然的差别并进行合理的调节,考虑和尊重人的价值,并使人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是天人有分思想最为重要的特点。正因为中国哲学是合一与有分的统一,以并不缺乏作为哲学的基础的主体性的观念。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体能够把握客体,既是天人之际思辨的最合理的内容,也为今天中国的现代化所必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d08cc186edb6f1aff001f40.html

《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