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群体与晋升路线

发布时间:2015-01-26 22:09: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选调生是谁

来源:《决策》20137

在全国700多万公务员中,选调生是一个晕染独特色彩的存在。
  在制度上,他们是重点培养的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工作的第一站叫“基层”;在乡镇,他们是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带着知识和文化的气息,上升机会相对更多;在组织工作中,他们的历练过程被定位为一条年轻干部培养链,用以探索领导人才成长规律。
  一般来说,选调生的提拔比普通公务员要快得多,许多年轻有为的领导都是选调生出身。在过去的30多年里,组织部门一直把选调生工作视为优秀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围绕着选调生工作,也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培训制度和晋升路径。
  当然,对旁观者而言,这个群体身上还有很多方面值得追问:他们究竟具备哪些特质?他们为什么可以破格提拔?他们的仕途有何别样的风景

一个群体的素描

  在选调生的培养上,首先必须抢占时间和空间制高点,早发现素质高的早培养;其次是抢占培养和管理的制高点,避免形式化、功利化,激发选调生的内在成长动力。
  湖南湘潭县的徐韬、江苏扬州市的袁慧中、贵州安顺市的侯轲、江苏泰州市的孙靓靓、甘肃武威市的焦三牛、湖南衡阳市雁峰区的朱松泉、湖南醴陵市的易翔、甘肃武威市的康石、山东济宁市的张辉,他们原本是分散在全国不同地方的“80后”,因为“火箭提拔”在最近两年里引来持续关注。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标签——选调生。
  从这9个人扩展到全国来看,从1980年开始,经历33年,选调生已经是一个13万人的群体。虽然他们一开始都被安排到基层,但目标是“培养党政后备干部”。
  应届毕业生用半年时间成为副县级干部,这是普通公务员想都不敢想的,但很多选调生却实现了。因为是选调生,他们的提拔反而不违规。这时,就会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和追问:选调生的管理制度是什么样的?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状态?
  为能够解码选调生,本刊通过对不同省市的调查和采访,围绕选调生的群体特征、职业状态和管理制度等层面,为选调生群体画了一幅素描。
  什么样的群体?
  73,常州市人大常委会任命费高云为常州市代市长,1971年出生的费高云,将会是江苏省第一位“70后”省辖市市长。他是1993年江苏省选调生,起步于乡镇团委副书记,在20年时间里,先后在邗江、仪征、南通、常州4地担任过16个职位。作为江苏省选调生的优秀代表,费高云曾被邀请到江苏省委党校为年轻选调生做报告。
  按照选调生的制度设计,费高云是从选调生队伍中培养的一个人才。“选调生工作的重点就是培养党政后备干部。在20001月,又增加了一项,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培养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一直在进行选调生研究的广西2003年选调生肖桂国告诉《决策》。这意味着选调生一开始就是组织部的后备干部,而且未来发展是县级以上的。这就与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和普通公务员等,有了制度性的差别。
  那么,选调生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从人数规模上来看,最早的一批选调生产生在1965年,后因“文革”中断。从1980年重新启动到1986年再次中断,全国共选调12700名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从199910月全面恢复选调生工作以来的10多年里,人数规模持续扩大。在安徽,从1999年开始,每年选调50名左右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2004年增加到115人,此后每年人数都在增加。从1999年到2013年,安徽省15批次选调生共3800多人。
  根据2005年以后的招录公告统计,2005年到2012年,全国各地选调生的人数逐年上升,仅在2011年一年就选调了1万多人。
  从不同省份来看,从2005年到2012年,四川省选调人数最多,超过9000人。其次是山东省,有7000多人。接下来是湖北省,有6725人。
  初步统计,从1980年到2004年,全国有6万多名选调生遍布大江南北。按照选调生的制度设计,他们的第一站都是下到乡镇基层。
  与土生土长的当地干部相比,选调生是“空降兵”。他们一般会在实际工作中分化成四种不同的类型:积极进取型、满足现状型、无所作为型,还有一部分就是另辟蹊径型,他们选择离开选调生队伍,从事其他职业。
  围绕选调生的未来职业走向,85%的受调查者表示要在基层踏实做事、谦虚勤恳。另据《当代贵州》杂志在2008年采访的30名选调生发现,有12人表示如果不能去县城工作,会继续留在乡镇;有8人认为“两年后如果不满意现在的工作,会去考研或从事别的行业”;有10人希望能到县城或省城工作。同时,16%的人希望工作一年后能到上一级党政机关工作。实际上,选调生通过借调、挂职和正式调入等方式进入上一级党政机关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理论上说,一名政府公职人员从大学本科毕业到考取公务员,再到晋升乡镇或县直机关科级正职,最快可在28岁完成。但在多名接受采访的基层选调生看来,这种人生跳跃可谓凤毛麟角。在一个中等县,正科级官员超过百人,正科实职的官员不超过50人。
  因此,破格提拔便成为选调生都希望的一条快捷通道,但近两年发生的一些“火箭提升”事件异化了这一途径。《人民日报》曾联合人民网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8%的接受调查者担心被提拔的年轻干部身后有背景,选拔任用不透明。仅2012年至2013年这段时间内,连续多起有着“官二代”背景的年轻选调生被曝光,舆论质疑之声不断。
  但少数选调生的违规提拔,不能掩盖整体的成长。“缩短成长期、提高成才率”,是选调生制度中的一条核心内容,他们在成才率上会是什么状况?
  成才率是多少?
  “工作环境好,不见得能力提高快,环境差更能锻炼人,更能很快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工作在贵州省安龙县德卧镇的选调生马晓龙说。贵州省的调查显示,70%的接受调查者支持马晓龙的观点。有76.3%的人认为,成长成才与选调生经历密切相关;另外有79%的人认为,基层工作锻炼使自己增强了能力。
  另据肖桂国提供的材料,截止到2004年,对20个省的选调生调查统计,选调生中有6800多名进入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有420名进入地厅级以上领导班子,有7名进入省部级领导班子。根据此调查计算,成才率是11%
  具体到不同的省市县,会更有说服力。
  首先从两个选调生工作持续开展的省份四川、河南来分析。从1983年到2006年,四川23年选拔了6000多名选调生,成长为县委书记和县长的有30多个,一共产生了400多名县处级干部和800多名科级干部。其中县处级干部占全部选调生的比例是6%。河南省从1981年开始选调生工作,不间断进行了20多年,截止2004年底,河南省市两级组织选调生3866人。走上副省级领导干部的1人,厅级领导干部的32人,县处级干部365人。县处级干部占选调生总人数的比例是9%

晋升路线图

所有选调生的从政生涯都从最基层的乡、镇、街道开始。通过圆心的直线有无数条,他们起点相同,但晋升的通道和方式却是多种多样的。
  20121121,王东明调任四川省委书记,时年56岁。此前一年,同样56岁的陈全国升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他们也是20位“50后”省委书记中最年轻的两位。
  25年前,33岁的遂平县委书记陈全国成为“文革”后河南最年轻的县委书记。同一年,32岁的绥中县委书记王东明也是辽宁最年轻的县委书记之一。
  巧合不止于此,两人同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也是80年代首批选调生,都从当时中国最基层的公社一级开始各自的从政生涯,从公社普通干部最终成长为“地方大员”。
  1980年重新启动的选调生工作,目的是培养一批有大学文化、经过基层锻炼的“第三梯队”,作为党政领导后备干部。基于此,选调生的仕途无一例外都从最基层的乡、镇、街道开始。“条条大路通罗马”,起点相同,但上升之路却有多条。
  走出基层
  肖桂国目前供职于广西区委党校财务处,他是2003年选调生,曾联合数十名选调生编著《选调生:中国特色干部后备力量》一书,他同时还是某选调生QQ群的群主,群里共有1000多人。
  肖桂国利用这些资源做了不少统计。他发现,80后选调生的成长轨迹基本呈现这样一条路线:乡镇一般干部——乡镇副职待遇(团委书记、妇联主席等)——乡镇党政副职(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副乡镇长)、县直单位副职、市直单位副科长——乡镇党政正职、县直单位正职、市直单位科长。还有少数人沿着这条线继续上升:县党政副职、市直单位副职——常务副职——县党政一把手、市直单位正职。这期间还伴随着多次的抽调和轮岗。
  据肖桂国统计,目前副省级以上选调生共有13人,其中正部级3人,分别是陈全国、王东明和陈文清。
  《决策》记者也做了一个统计,对象是13位副省级以上选调生和中央党校选调生培训班的37位地厅级学员。
  统计发现,地厅级选调生全都有乡镇工作经历,87%的地厅级选调生担任过县主要领导(党政副职、正职),且无一例外都有地市主要领导工作经历。副省级以上选调生全部都有乡镇或县工作经历,其中85%担任过县主要领导,且都有地市主要领导工作经历。副省级以上和地厅级选调生,从参加工作到但任正处级干部,都用了10年左右时间。
  《决策》记者梳理50位选调生的履历发现,50后、60后选调生成长为正处级干部,绝大多数是曲线升迁。
  以副省级选调生为例,绝大多数晋升为正处级走的是这样一条线路:先从乡镇、县一般干部调往地市团委、组织部门培养,再到县任党政副职和主要领导,然后升任党政正职。13人里有2个例外,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道伟,从乡镇一直做到县委书记。
  统计地厅级选调生的晋升道路发现,从工作到晋升为正处级的路径,基本上是三条:
  乡镇一般干部——团县委、县委组织部、县直部门——团市委、市委组织部、市直部门主要领导——县党政正职。
  乡镇一般干部——团县委、县委组织部、县直部门过渡——乡镇副职、正职——县党政副职、正职;
  乡镇一般干部——县直部门过渡——乡镇正职——团市委、市委组织部过渡——县党政正职;
  在37个统计对象里,没有经上级部门过渡,从乡镇一步步做到县委书记的,仅有四川广元市长王菲1人。另一方面,从县到地市,从正处级到厅级,选调生们的上升之路又是怎样的呢?记者统计发现,62%的地厅级和副省级以上选调生都有团委或组织系统的工作经历,而且这段经历对其仕途至关重要。
  “镀金经历”
  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参加工作一年多,就升任共青团锦州市委书记。4年后,王东明升为县委书记,从此仕途一马平川,从地市到省委组织部,由中组部到中央编办,再到省委书记,一路平顺。团委和组织系统两段工作经历中,王东明晋升得最快。
  其他12位副省级以上选调生中,没有任过县委书记的,全部都是以县党政副职身份上调团省委、省委组织部,到正处级或副厅级职务后,再下到地市任党政副职,然后升为党政正职。
  尽管各级组织部是选调生的直接管理部门,多数选调生也是通过进入组织部系统得以升迁,但是记者统计发现,有团系统经历的晋升更快。其中有湖北省副省长梁惠玲,32岁任共青团襄阳市委书记,4年后任孝感市副市长。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莲玉,35岁任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数年后任怀化市委书记。河北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田向利,38岁任共青团河北省委书记,2年后任唐山市委副书记。
  地厅级选调生中晋升最快的都担任过共青团地市委书记、共青团省委书记或团中央部长。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例子是湖北孝感市委书记陶宏,他的升迁之路在选调生论坛里讨论的最多,他是这样走的:
  先下乡镇任副乡长、乡长、乡党委书记,然后转战共青团,30岁任共青团黄冈市委书记,接着到地方任县长、县委书记,紧接着就上省厅,任农业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再上中央,37岁任团中央青农部部长,再回到省里任省委副秘书长,短暂过渡后,调任地市党政副职、正职。
  陶宏凭借共青团市委和团中央的两段经历,快升为县委书记和市委书记,仕途之顺之巧,让很多论坛里的选调生羡慕不已。
  除了陶宏,还有几位在团系统工作后晋升极快的厅级选调生,如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29岁任共青团十堰市委书记,后调任竹山县委书记、十堰市市长助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秘书长邓月楼,32岁任锡林郭勒盟团委书记,一年后任锡林郭勒盟盟委主要领导。湖南省政法委副书记、省综治办主任田福德,28岁任共青团湘西自治州委书记,后又任共青团湖南省委副书记,短暂过渡后,转任娄底市委主要领导。
  统计发现,由团系统调往组织系统或宣传系统进行交叉锻炼,再到地方任党政副职、正职的比例也极大。

选调生的网络语场

选调生“火箭上升”破格提拔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2012年初,甘肃武威“焦三牛事件”后,《人民日报》、《南风窗》、《南方周末》、《凤凰周刊》等媒体接连发表有关选调生的报道和评论。
  在被关注和质疑的同时,数十名选调生通过网上论坛和QQ群组织起来,针对《南风窗》的一篇《“80后”的官场生涯》,在网上发布了一篇《为选调生正名》的公开信。
  网络将五湖四海、南国北疆的选调生们联系起来,因为身份的特殊,同时又备受关注和质疑,在700万公务员队伍中,选调生们可以说是最有意愿和动力开辟网络语场的一群。
  选调生的网络交流平台
  1、肖桂国新浪博客——“桂国看世界”
  该博客由肖桂国于2008年开通,博文累计有5000余篇,内容涵盖选调生政策、新闻和人物经历等,累计访问量已超过110万。
  2、选调生网(www.cnxds.com
  选调生网成立于2012年,是目前唯一一家由各地热心选调生自发建设的全国性选调生门户网站。
  3、选调生QQ群联盟
  该群联盟目前有20余各省、地市选调生群,累计成员已过万,其中人数最多的是由肖桂国和数名西南地区选调生共同创建的“2000实名制选调生QQ群”,目前已有1100多成员。
  4、政府官方主办的选调生网站
  为选调生提供各类资讯,其中内容较全、更新及时的有,广西选调生网、山东选调生网。地市选调生网的网站名多为“选调生家园”、“选调生之家”,旨在为选调生提供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其中以山东各地市较为典型,如青岛、东营、潍坊、临沂、滨州等地市都有各自的“选调生家园”网站。
  选调生语场中的关键词
  1、晋升
  在所有选调生论坛里,“晋升”永远是最热的关键词。他们高度关注各类晋升新闻,热烈讨论所在地组织人事安排。
  2、基层
  选调生有浓厚的基层情结,虽然基层在他们口中是清贫的、寂寞的,但是他们也认为基层是锻炼自己的最好平台。
  3、抽调
  有些人认为抽调是调往上级单位的机会和捷径,也有不少人反映频繁抽调弄得“两头不讨好”,能不能留在抽调单位是未知数,被抽调单位也有意见。
  4、写材料
  因绝大多数选调生在基层的第一站是党政办,写讲话稿成为他们的一项主要工作。在论坛里,他们互相分享讲话稿和各类文字材料。
  5、组织部
  选调生眼中,组织部是“娘家”。同时,他们也意识到,选调生只是组织部的“一个孩子”而已,组织部要照顾的“孩子”很多。
  最常讨论的话题
  1、选调生政策和新闻
  网上交流平台里的选调生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都有,分享和讨论各地的选调生政策和新闻是他们的主要兴趣之一。
  2、领导的风格和心理
  所在单位和部门“一把手”是决定选调生晋升和仕途的关键人,讨论领导的风格,研究领导的心理,也是选调生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3、选调生培养力度不够
  重任用、轻培养的问题较为突出,不少选调生表示,除岗前培训外,参加省、市、县的培训机会少之又少,即使有培训,内容也空泛,效果不明显。
  4、选调生制度的存废
  选调生的数量越来越多,选调生的培养也逐渐“普通公务员化”,选调生制度成为解决就业的一个手段,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
  5、选调生的心态问题
  多数人认为选调生容易患上“身份症”,他们认为作为选调生,应摆正位置和心态,不因困苦而气馁,不以选调而高调,保持平常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f02c97116fc700abb68fca9.html

《选调生群体与晋升路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