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懂《孔乙己》的结尾,鲁迅为何要如此表达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怎样读懂《孔乙己》的结尾,鲁迅为何要如此表达


展开全文
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就是鲁迅小说《孔乙己》末尾的一句话,有人说是病句,有人说相信鲁迅这样的文豪的文字水平,肯定不会错。但是很少有正确的分析,在此,我谈点个人的看法。
映衬的修辞手法
小说《孔乙己》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的确看起来互相矛盾,那这一句话是病句吗?个

人认为这不是病句,而是用了一个矛盾的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格在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里叫做映衬
映衬又分为反衬衬托两种。有的语言学家又把它叫做衬托、衬垫、矛盾等。如果我们读文章的时候,遇到句子里用了那些衬托、歧义、双关等修辞手法的,理解起来是要困难一些。
映衬的修辞手法,它最基本的组合,是要有两个互为对立、互为矛盾的词。这两个词既可以是虚词,也可以是实词。理解它的词义的时候,要从不同的层面着手,利用一正一反,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
映衬法举例
1为了忘却的纪念。这是鲁迅为怀念左联五烈士而写的文章,忘却纪念,用在这里看似矛盾,却又合理,表达的是对敌我的两种态度。
2,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鲁迅《故乡》中的文字,无所谓有无所谓无,不是绝对的,重在各人的努力,有无可以互相转化。
3,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是我的乐园。这是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话,其中似乎确凿野草乐园看起来也是互相矛盾,但从人和物两个不同

的层面去理解,它又说得通。
4,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果然,啪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了。这句话出自《阿Q正传》,阿Q感觉假洋鬼子要打他。这里也用了似乎确凿两个对立的词,一个重在阿Q的感觉,一个重在假洋鬼子的行为。
5,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出自臧克家诗歌《有的人》其中也是用了两个对立的词。一个讲的是躯体,一个讲的是精神。
6,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选自郑愁予的诗歌《错误》其中美丽错误归人过客,从两个层面看,并不矛盾,因为即使结果错误,也给了丰富的想象和期待。
7,怪不得人说你是无事忙,这会子关了门,人倒疑惑起来。这是《红楼梦》中袭人说贾宝玉的话。无事,无事又怎能说忙呢,在这里它们能够统一到一块吗?呵呵,读了《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宝玉是个公子哥儿,的确没什么事儿做,但是他真的一刻也没有闲下来。
8,我们到那里出兵,只消几天没有水吃,就活活要渴死了。出自《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活活渴死,有这样形

容的吗?
这样似乎对立矛盾的句子,我们平时不经意间就说了许多,如公开的秘密,如痛苦并快乐着,如广州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等等。既然大家都在用,存在即合理,可见它并不是一个病句。
末尾句子的两层意义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孔乙己》最后的那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表示猜测、棱两可,意思是有可能活着。的确表示肯定,一定是死了。从不同的层面理解,都是合情合理的,重点在揭露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对于人们的精神摧残。
说孔乙己死了,是说孔乙己这个在咸亨酒店穿着长衫,又唯一站着喝酒的人,这个被丁举人打断了腿的人,这个欠了十九个铜板的人,这个真实的孔乙己死了。
说他没有死,是说还有千千万万个像孔乙己这样受到毒害的人还在挣扎,还在活着。他们还在穿着破旧长衫不肯脱下,他们还在爱着知识分子的面子,还在装清高,还在社会底层挣扎而不能觉醒。
孔乙己是不幸的,就像《狂人日记》里的狂人一样,都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给与孔乙己

等受迫害的底层人民以同情的同时,对这种不合理的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从以上分析来看,鲁迅在《孔乙己》的末尾一句,运用映衬的修辞手法,收束全文,达到了更加有力的艺术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f5e017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d3.html

《怎样读懂《孔乙己》的结尾,鲁迅为何要如此表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