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出自清代人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释义】: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出处】: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
【作者】:林则徐(1785830日-185011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
释义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两句的大意是: 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在这里, 的意思是 用、把、拿 的意思。 生死 是介宾结构 以生死(实际是 以死 的倒装,把宾语 生死
1


到介词 的前面。直译是 用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 。值得注意的是:在汉语中凡是用两个相反意义的字联合组成的词语,往往其中只有一个字是真正的意义所在,在这首诗的 生死 一词中重点的、真正的意思是 字只是用来构成偏义复词,只是陪衬。类似的例子很多,例如鲁迅赠日本友人的诗《题三义塔》中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恩仇 一词中,重点和真正的意思是 否则,连 也要 泯(泯灭,忘记) ,那还能依然是兄弟吗?跟上述的 生死 一样,如果两个相反的意思都有,就解释不通了。
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难道可以有祸就逃避,有福就迎受吗?
春秋时郑国子产受到诽谤,他说: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趋:迎受。苟利二句是林则徐最喜爱,经常吟咏的诗句。

首联是说:我以微薄的力量为国担当重任,早已感到疲惫。如果继续下去,再而衰,三而竭,无论自己衰弱的体质还是平庸的才干必定无法支持。这与的 不才明主弃 杜牧的 清时有味是无能 等诗句同一机杼,都是正话反说、反言见意之辞。
颔联若用现代语言表达,即 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是死,我也要去做;哪能因为害怕灾祸而逃避呢。 此联已成为百余年来广为传颂的名句,也是全诗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它表现了林则徐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和忠诚无私的情操。 生死以 ,语出《 昭公四年》:郑国大夫子产因改革军赋制度受到别人毁谤,他说: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2


这里的 字原意是 从事 准确地理解它的含义才能读懂全诗。


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f67671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5.html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