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发布时间:2019-02-26 08:19: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湖边观荷

小湖边的荷花,开的炫目,美的惊艳。倚立水中,如翩翩仙子,惊鸿一瞥,魂牵梦绕。

白的素雅清淡,红的艳而不俗,粉的娇而不媚,如此之美,美的彻心彻骨,美的娇艳欲滴,站在湖边,看着风吹荷动,香气袭人,瞬时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想这莲必是天生高洁之物。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天生君子之德,贵族之气,集天地之灵气于一身,在一湖之内,展露风姿,非合万物之美不能及也。

然而,我观湖中之荷,出于学府之中。每天早上,莘莘学子临湖而诵。水中之荷聆之听之,耳濡目染,日有书卷之气。你看水中之荷,安静时,如大家闺秀,端庄秀丽,举手投足,尽显优雅气质。喧闹时,如聪灵舞女,体态轻盈,步伐微移,尽展曼妙舞姿。在看哪似开未开之荷,好似初嫁的女郎,满脸娇羞,半遮半掩,却仍遮掩不了,哪眼角眉稍的一抹笑意。如此之荷又非俗世之荷不能比也。

古今中外,不乏清廉之士以荷为志。我今天观看湖中之荷,深思古今之志,以此勉励自己,人生于俗世,好似荷出于污泥,能于喧嚣之中保持安宁清静之心,便是高雅清廉之人。

关于菊花的记忆

作者:杜崇斌

  当原野上又是一片金黄,当飒爽秋风送来野菊花的清香,关于菊花的记忆便不可阻挡地从文学中、从儿时的趣事中纷至沓来: 

关于菊花的诗歌,最早的大概要算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了。这位千古第一诗人,在被放逐途中,为表达自己高贵的爱国情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品质,餐秋菊之落英,吟出了不朽的杰作《离骚》。
  东篱下悠然采菊的陶渊明,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脱的风格,菊花从此便有了灵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道出了多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生真谛!分享到
  一改菊花隐逸者形象的,当然要数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了。“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为民请命,替天行道。
  “槛菊愁烟兰泣露”以写小令见长的北宋富贵词人晏殊赋予菊花悲凉的风格。无独有偶,元代大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中也有这样的句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满地凋零的菊花为剧中主人公的离情别绪做了衬托和渲染,菊花成了伤感意境中的代表景物。
  菊花,在千古第一女词人李清照的笔下往往成了寄托情思的对象。有思念远方丈夫,顾影自怜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有哀叹个人命运,抒写国破家亡的深悲剧痛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代表着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最高成就的长篇巨著《红楼梦》,更是对菊花有着细致的描写。清高孤傲、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所作的《问菊》、《菊梦》等诗篇,赞美了菊花的高洁品质,和菊花进行着心灵上和情感上的交流。如《问菊》中的“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在这些诗句中,菊花为塑造林黛玉的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分享到
  正当我从文学史中搜寻菊花踪迹的时候,阳台上的那盆菊花静静地绽放了,娇嫩的洁白的花瓣舒展着,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看着这盆菊花,我的思绪又回到了色彩斑斓的童年:童年的故事总与菊花有关。
  我家后面不远处有一道山梁,每到秋风送爽的季节,放眼望去,那真是一个金黄的野菊花的世界。
  那时候,无忧无虑的我和小伙伴们在漫山遍野的菊花丛中嬉戏、奔跑,在蓝天白云下尽情挥洒自己的豪情,是我儿时记忆中最值得回味的趣事了。采一把金黄的野菊花,嗅一嗅,然后抛向空中,童年的我便陶醉在浓浓的秋意之中。

看菊花残,风情依旧

喜欢菊花,虽没有陶渊明对菊花的独爱之心,但有对它的欣赏之意,仅此一点,我甘愿为它辩解。

秋风吹过的地方,到处一片枯黄。风吹散菊瓣的那一刻,我心底暗生怜惜,花瓣虽落,风情依旧在。曾经,有一片花圃,里面种满了许多我喜欢的花。逢春的时候,里面草长莺飞。夏临时,蜂拥蝶舞。冬天雪地里,便毫无生机。最是那秋,菊花满地。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各色的花瓣上,透着露的晶莹,加上淡淡的芳香,别有一番风情。

每年这个时节,我会漫步郊外野地,去欣赏这个季节独有的菊花。我多时会选择在大风天里去,看菊花残,那不是生命在凋亡,是下一轮的重生,我们不能安排它开放的时间,但可以选择观赏它花开的时间。清晨,经过一夜的饥寒与无奈,它向人们默默的诉说内心的悲苦,一滴滴泪水划过阳光照过的路迹。菊花残,人为它断肠、痛苦、泛黄了笑容。花谢了,只有我一个人,还在回忆它还未凋谢时的风情。

在我看来,那花落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冷冷的散落一地的咖啡色,和着地上的泥,在不久的将来融为一体,变成他皮肤最美丽的颜色,这是一种最纯洁的消亡。

有些人,最怕看到落花,尤其是在这个接近冰冷的季节,或许他们经历了许多次离别的痛苦。习惯拥有,他们便开始害怕失去。其实,我们应该多关注一下菊花盛开时的情节,它有着闹事一样的繁荣;也应该关注一下含苞时的情节,它有着新生的希望;更应该关注残花时的情节,它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继承了前辈们的传统,为后辈们的发展开辟了先河。

菊花像人,花的秋天有意,人的秋天有情。

风情依旧在每个秋天残花时……

空谷幽兰

虽说还是春寒料峭,可我分明闻到了空气中散逸着几丝淡淡的兰花的馨香。

喜欢在早春时节,踏入家乡那个幽寂的山谷深处,那里除却鸟儿清脆的鸣声,山泉梦呓般的低吟,松涛如潮的轰鸣,似乎找不出别的声响。是呀,这些哪里是什么杂音,分明是大自然的天籁。在如此幽静的空谷中呆上一段时光,绝对是一种享受,更何况这里有芬芳无偶的幽兰为伴。

那个空谷的石缝里,悬崖顶上,随处都是兰花的安身之所,有的甚至把自己的家安在大树顶上,长叶飘飘,一派潇洒临风之势,让人惊羡不已。静静地面对飘逸的兰叶,呼吸着清雅的兰香,灵魂自然而然有了返璞归真之感,这也许就是空谷幽兰赋予我的好处吧。

兰花并非都长在空谷之中,江南大地上,凡是有山的地方,大概都不乏兰花的身影,但我却对生于幽谷长于幽谷的兰花情有独钟。无数次低吟孔子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名句,无数次品读伟大诗人屈原赋予幽兰高尚人格的佳作,不禁被历代文化大儒借幽兰以寄托抱负,贻养人格,最终求得人性的善化和自由的情操所感染。

关于兰的记忆,最早要追溯到童年的春日。在物质条件极端匮乏的年代,养花被人们看作是不务正业的行为,青砖碧瓦的山村四合院给人总是灰色的感觉。偶尔有爱美的姑娘们砍柴归来,发髻上、耳鬓边插着的几朵兰花,给孩子们带来了春的气息,我们沉醉在兰花的芬芳里,围着姑娘们赞个不停,她们便大方地每人分一朵。只是这些兰花不久便会枯萎,留下的是无限惋惜。稍大些,我们就自己上山采兰。只记得那时山上的柴禾不那么茂密,找几株有花苞的兰花并不难。没有花盆,我们就找一个破甑、破罐之类的器皿,把挖来的兰花栽在里边,随意地放在窗口的瓦楞上。春光里,兰花总是如期开放,古朴的四合院里因此增添了几许葱绿,几丝馨香。茶余饭后,大家总要谈论一番,我也因此懂得了一些兰花的习性以及生长环境,知道了家乡的那个空谷最适合兰花生长,是兰花最多的地方。

开花后,大家便疏于管理,兰花逐渐凋谢,兰叶渐渐干枯。个把月后,院墙外就会增添一堆枯死的兰株。

近年来,兰花的生长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般的山上,由于柴禾长得越来越茂盛,几乎没有了兰花生长的空间。那一个山谷里的兰花也真正退居到了深谷里的巨岩边。幸亏有高大的树木、茂密的柴禾挡住了采兰的人们,幽兰才获得了片刻的宁静。尽管山外面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一些同类已经被请进了温室,人们对之礼待有加,可她们始终心如止水,坚定地恪守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幽寂,与清风明月松涛相濡以沫,坦然接受山泉岚雾腐叶的滋养。

当儿时采兰的经历渐渐淡出我的记忆时,愈来愈火的兰花市场开始占据了我的视野。郑燮当年就认为把兰花挑上街头卖大伤风雅,有诗为证:如何烂贱从人卖,十字街头论担挑。可是兰花展厅旁,交易可谓火暴,满筐刚出深山的兰花带着无奈走入了千家万户。虽说在买兰花的人群中也不乏高雅之士,他们深谙兰花的生长习性,他们把兰花伺候得叶儿墨绿,年年开花,然而长在温室里的兰花跟生于幽谷长于幽谷的兰花之品性又怎能相提并论呢?

兰花的繁殖生长不同于其它花草,一株兰花从发芽生长到开花,少则七八年,多则十几年,是经不起人们无休止采挖的。当看到兰花市场上不息的人流时,当人们在所谓的名兰前津津乐道的时候,我的眼前总是浮现那一个空寂的幽谷,那里松涛阵阵,山泉呓语,明月清风。那里的兰花叶长叶枯,花开花谢,幽香飘溢。

养兰说(明)陶望龄

会稽多兰,而闽产者贵。养兰之法,喜燥而畏日,喜风而避寒,如富家娇小儿女,特多态难奉。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以为草树清香无如兰,味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

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瘁,无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予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曰:误者子之术也。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臭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饥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予既归,不怿,犹谓闻之不妄,术之不谬。既而疑曰:物固有久而易其嗜,丧其故,密化而不可知者。《离骚》曰: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夫其脆弱骄蹇,炫芳以自贵,余固以忧其难养,而不虞其易变也。嗟乎!于是使童子刈槁沃枯,运粪而渍之,遂盛。万历甲午五月廿五。

  

跋盆兰卷(明)李流芳

己未春,余北上,至濠梁,病还。夜辄苦不寝,独处惘惘,非对友生流连花酒,即无以遣日。二月二日,与子薪、尔凝泛舟南郊,听江君长弦歌。值雨,子薪偕尔凝、君长宿余家。盆兰正开,出以共赏。子薪故有花癖,烧烛照之,啧啧不已。花虽数茎,然参差掩映,变态颇具。其葩或黄或紫,或含或吐,或离或合,或高或下,或正或欹。或俯而如瞰,或仰而如承,或平而如揖,或斜而如睨。或来而如就,或往而如奔,或相顾而如笑,或相背而如嗔,或掩抑而如羞,或偃蹇而如傲,或挺而如壮,或倚而如困,或群向而如语,或独立而如思。盖子薪为余言如此,非有诗肠画笔者,不能作此形容也。余既以病,不能作一诗记之,欲作数笔写生而亦复不果。然自与子薪对花剧谈,甚欢。胸中落落,一无所有。伏枕便酣至晓,从此病顿减。此花与爱花人,皆我良药,不可忘也。

今日子薪邀过花癖斋,看莺粟花,花既烂熳,映带新绿。时雨骤至,物色韶润。小窗对饮,情境清适。回思春夜赏花之乐,皆百年所未有。子薪出素卷相属,因仿佛为写盆花,并追纪其语于后。四月朔日也。

兰(清)李渔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是已。然使幽谷无人,兰之芳也,谁得而知之?谁得而传之?其为兰也,亦与萧艾同腐而已矣。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已。然既不闻其香,与无兰之室何异?虽有若无,非兰之所以自处,亦非人之所以处兰也。吾谓芝兰之性,毕竟喜人相俱,毕竟以人闻香气为乐。文人之言只顾赞扬其美,而不顾其性之所安,强半皆若是也。然相俱贵乎有情,有情务在得法;有情而得法,则坐芝兰之室,久而愈闻其香。

兰生幽谷与处曲房,其幸不幸想去远矣。兰之处着花时,自应易其坐位,外者内之,远者近之,卑者尊之,非前倨而后恭。人之重兰非重兰也,重其花也,叶则花之舆从而已也。居处一室,则当美其供设,书画炉瓶,种种器玩,皆宜森列其旁。但勿焚香,香薰即谢,匪炉也,此花性类神仙,怕亲烟火,非忌香也,忌烟火耳。若是则位置提防之道得矣。然皆情也,非法也,法则专为闻香。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者,以其知入而不知出也,出而再入,则后来之香倍乎前矣。故有兰之室不应久坐,另设无兰者一间以作退步,时退时进,进多退少,则刻刻有香,虽坐无兰之室,若依情女之魂。是法也,而情在其中矣。如止有此室,则以门外作退步,或往行他事,事毕而入,以无意得之者,其香更甚。此予消受兰香之诀,秘之终身,而泄于一旦,殊可惜也。

此法不止消受兰香,凡属有花房舍,皆应若是。即焚香之室亦然,久坐其间,与未尝焚香者等也。门上布帘必不可少,护持香气,全赖乎此。若止靠门扇开闭,则门开尽泄,无复一线之留矣!

养兰说(清)蒲松龄

嵇六赞府性爱兰,购兰数十盆,皆有品目,躬自培植,不假手于奴隶。春时方寒,置密室中,犹惧其冻。炽炭于旁,不敢施勺水。箭才寸许,虑其或僵也,时以指消息之。出见人所蓄兰,置风日中,乾则以水灌之,笑曰:是乌知养兰之道乎?归,视见弥谨。无何,兰渐萎。赞府悒怏累日,深恨护持之未至也。再出见人之兰,则浓色可掬,蕊苕苕将放矣。乃大恚,语予曰:吾今而后知兰固天下之贱卉也。吾护之如头目,爱之如兄弟,得兰之性者宜莫我若矣,乃反不如他人之荣。是岂足为品之贵乎?

予曰:此非兰之贱,乃子不得其贵之道耳。兰号国香,其质固草木也。草木则有草木之性,子乃以己之性为兰之性,岂兰之所欲哉?名为爱兰,其实害之。子未阅淮南之言乎?爱熊而食之盐,爱獭而饮之酒,虽欲养之非其道,子之于兰,得毋类是?子但时其风雨燥湿而已,其他无事屑屑也。赞府曰:果如是乎?吾姑试之。明年,兰大盛。

和兰花在一起

兰的品种很多,单从时令上分就有春兰,夏蕙兰,建兰,报岁兰等,而我所知道的兰花品种有吊兰,君子兰,紫根兰,虎皮兰,其他如舶来品的兰花就更不知道名字了。但兰花如一的风格,我却喜欢

兰的品性清雅,从叶子到花,无一处不洋溢着高贵,单是欣赏叶子,看那舒展的姿态,油然从心底里生出一份敬意来。叶子不会芜杂到销了花的颜色,自顾自泼剌剌地疯长,花儿也不会登上高枝做望断云涯状而轻贱了叶子的映衬。花与叶子浑然一体,和谐的保持着那一份美,像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默契不言而喻,心犀相通,守着一份曼妙的情愫,彼此云汉迢遥,思念却不舍昼夜。

那兰花,没有浓烈馥郁的香味,连花开的模样也决计不是张扬,灿烂的。总是低调的默守一份从容和高雅。萼萼花蕊从疏淡的叶子里薄薄浅出,然后擎出纤细的茎,花才开始绽放,一缕缕馨香含蓄地释放着,无需害羞,它本自脱俗,也无需鲜艳,它本自淡雅。恰到好处地融入性格,自是一副怡然,含蓄,耐读的姿态。

兰的品性高洁,它是一种会爱的花,不施粉黛,不着铅华,美丽却一自天成。和兰花在一起,其言也馨,其情也雅。品兰,品兰花一样的人,生活从此多了一束高贵的牵挂,心海里从此种植一株解语的奇葩。

一个如兰的人,是一个会释放爱的人,他的爱好,情操会自然牵着你走。也许是爱屋及乌,所以喜好他的一切,连他病态的,颓废的姿势亦能感染你,像依恋张国荣的阴柔,时时能回顾他睥睨凡俗,疲惫萧索的眼神,一回首,一投足都足以赋予一个令人痴迷的惊艳,久久难以忘怀。

因此,他的风格也是你的风格,他的爱好也是你的爱好。他崇诗文,好雅乐,你必然向这些爱好靠拢;他率真,他负气,你也必然心驰神牵;纵然相隔千里,未说过一句温存的话,未寄过一张玫瑰色的纸笺,但是却默默地牵挂,一份无以言说的情,随季节的更迭,随岁月的流逝而脉脉珍惜着。

那一份波澜不惊的情,却是陈酿的酒,不似激情四溢春潮般的起伏动荡,却如绵绵秋水般跣炼而意味深长。用岁月沉积下来的一种知性与安静的兰花般的他相望,能切身地感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般的浪漫,有似曾相识燕尾剪春光的明媚,还有大漠孤烟寂然寥落后的绸缪。

这是一个如兰的人,不施任何藤蔓缠绕,却令你心甘情愿高山仰止,偷走了那一颗心。嗅一嗅他散发的细细如缕的暗香,一种敬仰和依恋深深埋藏,谨慎地呵护着,常常有一种无所得而牵扯出的淡淡哀伤,但那忧伤也是甜蜜的。

只因,他很安静,他很含蓄,还很耐读,她是一个如兰的人。兰,从此驻足人生

梅花的观照

驿外断桥的旁边,耸立着雄伟的大山。山势险峻,悬崖峭壁比比皆是。飞雪纷纷飘来,霎那间,天地一片迷茫。仰望山崖,偶然会瞧见百丈冰川,晶莹耀眼。其间竟有数枝红梅绽放,开得灿烂,就像美丽的天使在微笑;怒放芬芳,流泻在冰川的空间。
  
  百草渐尽,千树睡意正浓,一切都归于沉寂。她是否感到寂寞,不知为谁朔风怒放,不知为谁远播芳香。昏黄的太阳渐渐隐没,黑暗的翅膀在天空飞翔,慢慢遮住了大地。梅花在夜风中歌唱,就像无数枚风铃在星光璀璨里鸣响;梅花在月辉里飘舞,就像许多仙子在银河波浪上飞翔。
  
  风和雨又一次敲打着此片世界,当百花开放时也许会嫉妒梅的浪漫,也许会嘲笑梅的真情,更为已掉落花瓣腐化成泥,碾作成尘的梅花而幸灾乐祸。其实,她们根本不了解这百花之首那么亘久的襟怀——她只是用自己的香气来净化自然,净化人间,净化天堂。
  
  梅花的绽放,梅花的芳香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更让我铭记的是她那清淡高雅的品格,她那种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地凌辱,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恳低头折节的精神。这种精神时刻激励着我奋勇前进,在人生的海洋中乘风破浪,不达彼岸绝不罢休。
  
  纷纷大雪,点点数梅,天与地之间,一股人间正气像一道长虹伸向远空,伸向远空的云霄,伸向美丽的天宇。

寒春观梅

晨霭,浓密。弥散于迟春三月。
  梅花始开,甚有许羞涩打着朵。雨里弥散清香,沁心舒畅。
  然心情还没温暖,牢牢羁拌在冬的寒意。
  今春来得迟且冷,似乎总让人去尘封记忆。
  惊蛰雷声已过,雨虽下更缠绵,缠绵得让人颤栗。
  荷塘边,柳垂烟雨间,荡漾微风中。
  三月里的烟雨江南,今春待何时?
  往年的此刻早已桃红李白,黄花遍野,彩蝶翩舞。
  或许此时漫步水乡的石桥,欲撑着雨伞悠闲。
  或去已在乡野踏青,行走于陇埂,观村野春景。
  驻足梅开之地,伞未撑开,怕遮住视野,任细雨积聚眉上。
  静心观梅吐芳,赏红流艳枝头,也是趣雅之事。
  霏微小雨初晴处,暗数青梅立树阴。
  那株株梅朵,打破禁锢的严冬,犹然依附于纤细枝头。
  暗暗蜷缩整个寒冬,而在料峭春寒中静静地绽放。
  然梅伫立春寒烟雨中,吐芳依旧,仍又香如故。
  高洁的气质,典雅的风范,冷峭的傲骨,坚贞的品格。
  不外古今骚客称谓四君子之一。
  春寒观梅情致尽,唯有傲气寒中来。
  去今年江南三月,悉数暗吐芳香梅花,可染尽纤尘繁华。

说梅花

忆起今年冬天,不由想起梅。梅形态各异:有的娇艳欲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盛气凌人,有的低调庸俗;有的如火如荼,有的与日争辉;一批的飘飘欲仙,有的岸然道貌;有的舌挢不下,有的踌躇满志;有的怡然自得,有的雍然雅步……梅花——被赋予千枝梅的美誉,想必是夸赞其千姿百态吧!
  
  我讴歌坚贞不屈的松柏、深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但我更赞美在冬日傲雪怒放的梅花。没,是冬日的试着,是荒凉的点缀,是永恒的象征——梅,是被人赞颂的植物。
  
  梅高风亮节。寒冬腊月,一枝枝又细又长的树枝在我眼前逐风摇曳,放眼望去,却只是光秃秃的:树枝上没有一瓣儿花,树枝的摸样挺是张牙舞爪。一株一株的,围成一堵天然的栅栏。枝上,别提花,更是找不着一片叶子。凋零的树枝也是千姿百态。小树枝实在数不胜数,节上生枝,一簇树枝上有几小簇,枝上又是枝,其上又有几簇小枝……奇怪又恐怖,令我全身揶揄!不经意间,居然瞟视到了一朵小花,抬头再放眼望去,枝干上,爬满了梅。这一簇的花是粉红的,那一簇是白的,另一簇是黄的……我身在花的海洋之中!花瓣像片片丝绸似的,确实一层又一层,花蕊是一根根细长的白色的茎,枝头又有零星的点缀:大多是深黄的。
  
  只是外表还不足以为称其高风亮节,梅却是四季常青。春夏,他们不与群花斗艳,却到挂枝头,显得低调;秋冬,它们低调依然,却是最美的花,却仍然孤芳自赏。
  
  不仅如此,它们更是生命力顽强。楚灵王所种植的楚梅,历经三千五百余年的风吹雨打;晋梅为大师所值,也熬过了一千八百多难的黑土黄沙肆虐;另有唐梅,也有1300多年的历史;宋梅也够老了,值得一提的是宋梅是六瓣儿的名种。
  
  所以,我爱梅,更爱它的高风亮节。

山麓上的松树

山麓上有一棵松树。它静静地挺立着,惬意地享受着眼前的实在。

它,喜欢蔚蓝的晴空,也不厌恶阴晦的天气;喜欢花香叶翠,也不厌恶蒂黄枝枯;不为彩虹的美丽而惊叹,也不为乌云的讥讽而沮丧。深深地植根于贫瘠的土壤中,执着、坚毅、洒脱、泰然。

面对阿谀奉承的蝴蝶得意忘形的炫耀,面对骄傲蛮横的太阳居高临下的欺凌,面对妩媚娇气的小溪卖弄风骚的引诱,它不曾感动过。它,永远呵护着自己的平淡;即使心中的湖泊有时出现微小的漪涟,这不过是它善意的回应罢了。它不曾动摇过自己的信念,破坏自己宁静的畅意。

每天旱晨,它轻轻推开小窗,微笑着拥抱第一缕温暖的晨曦,跟愉快的鸟儿打声招呼,走出家门,来到自己的明净的工作室,开始谱写一首全新的曲子。这时候,你会感受到它心中那不可摧垮的坚定,和那与众不同的潇洒。它富有热情的双手,英气逼人的眉宇之间,洋溢着它的清新脱俗和无限生机。傍晚时分,它慢慢地拉上天幕,走进了属于自己的清幽的世界,自得其乐地吟咏着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有时,碌碌打滚的铜板的声音,也会荡漾起湖面的一线波纹,但从未冲动它心中的矜持。它清楚地知道: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是明媚的阳光底下的泡影;遥远的虚无飘渺的追逐,只会耗费自己的精力;如果与奸诈的百兽同流合污,只能让洁净的自己沾上腥味。宁静致远,明哲保身,孤芳自赏,不也是一种乐趣么?

风来雨往,花开花落,春去秋临,松树不曾企图摆脱自己心中的羁绊。它站得高,能洞察一切。它已看透了色彩缤纷的虚伪的幻影。于是,它快意自己心中的珍藏,心中宽阔的远方。

银河长万里,宇宙宽几何?前头已过五千秋,后面还有亿万年。人生百岁,不只是白驹过隙么?它心中豁亮:既然到人世间走一趟,就要走自己的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自己的路!贪婪地望着别人的光环,只会自寻烦恼。何苦呢?

庭松
【唐】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

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咳。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

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盖张。我生无根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松树赞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以物言志,借物喻人,人生如树,一个懂得爱,懂得珍惜的人,他的人生之树不一定茂盛,但一定是青翠的!

当我们在寒冷的冬天趋车前行时,总能看见宽广的道路两旁有许多树木,而它们都被盖了一层洁白的雪花,像穿了一件白色的大衣。叶子早飘落了精光,是洁白的天堂。你要是刚来我们北方,一定会被这银妆素裹的北方特有的景色迷住,然而在北方生活了一辈子的我,早已习以为常。看惯了这单调的白色,难免会使自己的眼睛有些疲倦和忧伤。正当你萎靡不振的时候,在你的眼前,突然,出现一抹的新绿,你会热血沸腾,它点缀这北方的大地。而这新绿就是--松树。它不畏严寒,不畏酷暑,根扎得很深很深,盘结在岩石的缝隙中,四季常青,总能给人带来生命的颜色,带来希望的绿。
  人生,也许是短暂的辉煌,也许是永恒的璀璨。倘若栽下的是昙花籽,那么,你精心培养、细心护理,为开放费尽心思,或者可以欣赏到昙花一现;倘若撒下的是松树的种子,那么,或者要过几十年,你才能一览它参天的姿态,或者在你不经意之中,它已经抽枝发芽。

如果有人问,你喜欢昙花还是松树,你也许立即就会回答:昙花。即使你从来未见过盛开的昙花之美。可是,你可曾想过,昙花一现的美丽背后,又有着多少伤感吗?这美,只有短短的几秒钟。凋零的、曾经美丽过的她,只能像普通的谢了的花一般,被丢弃在垃圾堆里。
  松树则不同!它虽没有婀娜的身段,没有芬芳远播的本领。但是,它刚毅不阿,没有力拔山河的神力,决不能使它动摇一星半点;它长青不衰,再过百千年,它依旧会傲然挺立在你的眼前。风霜,不会使它苍老,只能使它更成熟;岁月,不会使它弯腰,只能使它更坚强。
  昙花一现的人生,或许能够享受到刹那的快乐;这松树长青的人生,或许大半是苦涩的。但昙花一现,换来的是余生的苦涩;而松树长青,换来的却是永驻的快乐。
  有人苦心经营,心计算尽,为了一叠叠印有人头像的钞票而不择手段。也许,他们能够享受到短暂的快乐,但终究只能在幽幽的叹息声中,在懊悔与遗憾中走完人生的旅途;而有的人,虽然会被别人误解为大拙大愚,只有一股强犟劲,但其实他们拥有着坚韧不拔的勇气和力量,虽然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而别人一无所知,但却为他永恒的快乐铺好了坚实的路基;虽然仍是过着平淡的生活,但最后,却能在世人的赞许声中含笑走进美好的天堂……
  松树,之所以能够历经沧桑而巍然挺立,之所以能够长青而不衰,之所以受到人们千世的赞颂,是因为他对生命的态度不是亵渎,他不会为换取刹那的快感而舍弃名节。更不会为求名逐利而抛开一切尊严。它,永远是自重的、高傲的挺立着,犹如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  我赞美松树,更赞美如松树长青的人生。我爱松树,更爱像松树一样刚毅坚强的人!
  人生如树,一个懂得爱,懂得珍惜的人,他的生命之树不一定茂盛,但一定是青翠的。

雪中的松树

老家地处边远山村,那里森林茂盛,树木葱茏,属典型的亚热带林区。去年冬天,我回家过年,适逢天降大雪,整个大地银装素裹,仅地面上的积雪,竟达尺余。为避免摔到,我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山间小路上,天气虽然寒冷,但那份回家团聚的温馨,让我心里充盈着一股股暖意。   

由于雪太大,路边很多树木被雪压倒,有的树枝断了,有的树干裂了,有的树连根拔起了。在大雪面前,想不到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也是如此脆弱。所有树的叶子上都有一层厚厚的积雪,叶和枝被压得沉沉的,仿佛随时都有折断的危险。忽然,我听到 的一声,转眼望去,只见路边一棵松树上的积雪全部掉到了地上,那抖落积雪的松枝松叶还在来回晃动着,像一面旗帜在飞扬,大概是在炫耀它们抖落积雪后的轻松和兴奋吧。松枝经过一段时间晃动后,慢慢恢复卸掉了重压的正常位置。这时,我才发觉路边松树被压断树枝、树干的极少,那些禁不住积雪重压而倒在地上的,都是一些其它的树。松树抖落积雪的声音不时传来,那是它们释放重负的欢快声,也是它们战胜压在身上积雪的呐喊声。我想,正是靠着这个本领,松树在积雪的重压下才没有受到伤害,而那些不会抖落积雪的树木,很多被积雪的重负压倒、压垮。
  由此,我突然想起了陈毅赞扬松树的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花时。 原来,松树在同大雪不屈不挠的较量中,炼就了一身本领,学会了如何释放身上的重负。当雪要压垮它的身躯时,松树能让自己的身躯抖动,把压在身上的积雪甩掉,这样松树也就永远挺立不倒了。陶铸不也写过一篇名为《松树的风格》的文章专门讴歌松树吗?在文章中,写松树顽强的生命力,有这样的描述: 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松树的生命可谓强矣! 原来,松树的这种本领早就被人发现了,只是我拙笨,直到今天才明白罢了。
  松树这种及时释放重负的方法,其实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也是极有启发意义的。
  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面对来自学习、工作、情感、事业、家庭的种种压力。有的人不善于释放压力,一切都默默承受着,咬紧牙关硬扛,最终因不堪重负,被压力所击垮。报纸、电视不是经常报道好些能人名人,因承受不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或出走,或疯癫,或患上恶疾,或自杀,给人们留下种种遗憾。这些人,正如那些不会抖落积雪的树木,最终被重荷所压垮,何其悲哉!
  而有的人,在压力面前,能够做到区别对待,能扛就扛,不能扛的就及时抖落,当不堪重负时,果断地把它释放,还自己一身轻松。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都会面临各种艰难、险阻、荆棘和坎坷。在我们与风雪抗争的过程中,我们慢慢地成熟,并慢慢地学会适应环境。但当实在承受不了时,我们不妨学一学松树,抖一抖身上的积雪,还自己以轻松。这样,再大再猛的暴风雪我们都不会害怕。
  在雪中,漫步在山间小道上,既赏了雪景,又明白些许道理,我心情格外舒畅,脚也更有力了,我不由地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炎州竹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竹根珠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干。
竹窗红苋两三根,山色遥从水际门。 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喜游蛟井寺。复见炎州竹。
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竹子精神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对梅花不知倾注了多少情。南宋诗人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佳句,把梅花推到了群芳之首。然而,梅必竟有。而竹呢?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而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而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了我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 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她便象个活泼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炯娜多姿。暑尽寒来, 她仍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难怪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 拥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树,使人想起了将军;而修竹呢她使人想起了隐者。竹轻盈细巧、 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 不染,她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清代诗人郑燮这样赞美道:一节复一节,千校攒万叶;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她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却终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

置身万倾碧波的竹海,只见苍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弯弯新竹,却又象柔情似水的少女;举目望去,那成方成阵的竹林,就象一队队,一排排跨马飞戈的兵团,而当漫步两旁茂竹夹道,竹叶轻轻拂面,又显得万般温柔,宁静和幽雅。刚柔相济能屈能伸,这又是竹的另一品性。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这副对联,道出了竹子的博大胸怀与豁达开朗的性格。

哪怕是在条件艰苦的破岩中,竹子也能顽强生存;她不求索取,只有奉献。竹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竹笋做的佳肴,为人类所食用;用笋衣缝的布鞋,忍辱负重,默默承受着煎熬。竹子制作的竹凉席、竹家俱、竹胶板、竹筷、竹厅、竹工艺等要有尽有。在成宁竹乡,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说,道出了竹乡人与竹密不可分的关系。竹乡人打的是竹伞、戴的是竹笠、住的竹楼、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床、吃的是竹笋……竹子还以她残留的校丫扎成扫帚,为人类清除污垢,就是竹沫、竹头等,也在 灶底燃烧,发挥光和热。有幅对联这样写道:竹头虽微餐餐灶底炊肴馔,器皿虽小户户厨中要斗筲。竹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 竹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这真是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

修竹千竿,情牵历代诗人,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子精神在华夏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070d51f10a6f524ccbf85a7.html

《美文欣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