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军号优秀观后感观看古田军号有感5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0-10-08 20:19: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田军号优秀观后感观看古田军号有感5篇范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电影《古田军号》将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展现出了我们党和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关于《古田军号》观后感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古田军号》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古田军号》:时代没有距离,信仰永远热血

  曾经小时候在课本上读到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时觉得此句相当有力量有信心,是一种成功在望的心情。而今天看过《古田军号》才发现,它更似一段热血励志岁月沉浸。

  人生的不同阶段,看同一句话,意思竟然截然不同,真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而立之年,随着电影《古田军号》一起踏入了这段历史长河,才重新体会了当年革命每一步的来之不易。

  《古田军号》开篇的视角是由三代投身革命事业家庭的农民儿子小号手开始,从他所见的一点点还原历史记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当时的红伍在井冈山会师以后,在如何进行党的建设的问题上,进行了曲折而艰苦的探索。

  把如何着重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建设党,形成比较系统的党的建设的思想纲领这段复杂的理论历史,用诚恳的艺术手法表达出来,并且赋予了强大的感深力,绝对是非常有难度的题材创作。

  也可以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时根据地建设比较复杂,怎么去建立一个适合队伍的制度,我们的党和,是经过了多次的碰撞与思想的摩擦,最终才有了后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导演用深化历史的方式,重塑了军魂的红色记忆,令人也感动也深深佩服。

  本片的每个细节都体现出了精心打磨的文化内核,除了还原古田会义的重大历史时刻,毛泽东化名杨先生帮助老百姓“解放女性,解放思想”这个情节,让我印象也是很深刻。

  在一个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边劳动边持家,并没有什么机会去学习文化,特别是被封建观念束缚的女性,更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杨先生看到她们的难处,不仅主动帮她们赎身,还派了女先生教她们读书识字做人,体现了一个领袖的远识。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在打仗的关键点上,教女人识字明理有什么意义?从现在看来,这些都是女性所具备的基本认识,但信仰和理想都是一点点推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古田军号》不仅让观众看到了过去,看到了艰辛,也让观众体会到了伟人的胸襟。

  还有一处,一直贯穿本片的“红领章究竟是大黑框还是小黑框”也让人感动。一开始就红领章究竟要大黑框,还是小黑框,一直没有决定。这看起来似乎是小事。但是经过集体的讨论,逐渐让人感觉到了红领章蕴含的文化价值,每一个决定都有其慎重的考虑,以及它的存在的意义。

  后来,刘安恭在战场上的牺牲,就更加明确了大黑框的深刻意义。它是思想的交锋,也是梦想的追问,更是信仰的力量,观影过程中,让人不时热泪盈眶的,是他们为解放事业的执著与呕心沥血!

  可以说,我们这批成长在红旗下的新一代,也是听着革命故事长大的中年人,对于很多历史伟人、英雄事迹都特别熟悉,那么,如何讲好故事,如何让人在经典故事中再度有新的升华,是《古田军号》颠覆性创作面临的难度。

  虽然描写“古田会议”的影视作品不止一部,但从今天的角度看《古田军号》,能感受到了同一历史的不同心情。我想这就是国家一直以来提倡的“牢记历史不忘初心”的意义所在。

  看这个影片,感动过,流泪过,从革命的故事回忆起自己的成长、奋斗,虽历经艰辛仍不觉累,心中豁然开朗。人有的时候不能一直往前奔跑,要学停下来体会初心,才使得人生更加丰盈与自信。

  《古田军号》:奏响两个时代的“好好活着”

  如果当代的年轻人,可以找机会和自己的长辈有着更多交流,其实也是一个从他们眼中看世界的过程。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长辈们也正在经历;而我们未曾经历过的革命时代,听着长辈们娓娓道来,何尝不是一样新奇体验。

  8月1日上映的《古田军号》就是这样一部用年轻人的视角,用孙辈的旁白来讲述革命时代故事的特殊献礼电影作品。与以往的红色题材影片有着更多创新之处,同时,也让更多的年轻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有了代入感,更贴近年轻观众。

  独特小号手视角,孙辈旁白更亲切

  《古田军号》讲述建国前20xx年,红军从井冈山突围到闽西期间,年轻的革命领袖带领年轻的红军,走上坚定革命道路的故事。青年时的朱德与毛泽东在很多看法上有着矛盾,而作为一名红军小号手的“我爷爷”当时不过是十岁出头的少年,这位少年眼里的伟人和革命故事,详细地讲给了孙辈。

  在孙辈如同龄人谈话的气氛中,电影的旁边显得格外亲切。这种给观众讲故事的电影叙事方式,《肖申克的救赎》也曾用过。在孙辈的旁白中,观众仿佛是在和同龄人进行一场真切对话,引人入胜。

  生活细节接地气,以小见大看时代

  彼时的红四军,军装,军饷各个细节都必须得到落实,万丈高楼从地起,一切都是从头开始。青年毛泽东更是在寒冬时节睡在稻草堆上取暖,奋笔写下三万字的8个决议案,奠定了伟大的革命基础。领导干部之间,就不同意见展开探讨,选择最优方案,方才决定了此后20xx年的红四军之路的方向。

  为了红军军装领口是用红色还是用黑边镶红色,电影中将此细节都有着深刻讨论。如用黑边镶红色,是否纪念列宁同志,黑边应该是宽还是窄,红四军的宗旨是否贯彻农村保卫城市......诸如此类,都成了彼时的严肃讨论。会议过程中,张一山和胡兵等多位演员的精彩表演,为这部献礼电影增色不少。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如今再回头看九十年前,从生活细节上的这些问题,其实可以想见当时的大时代。电影的这一主旨,也正好贯彻了“小人物大时代”方针。

  伟人思想的碰撞,实践之中出真理

  可以从电影《古田军号》中看到年轻时期的朱德与毛泽东二人的深厚友谊。两个人的房间只隔着一个木板,从木板的缝隙中,二人在深夜传送文书,探讨工作。这些电影细节做得非常到位,是以往的红色题材影片中未曾见到的,也能从细节中见到两位革命家的情怀与情谊。在闽西的那段日子里,是革命领袖在绝境中探索真理的过程,20xx年后的革命成功,这段非凡历程永远值得新中国的每一位人民纪念。

  曾经作为一名小号手的“我爷爷”,如今已是年过百岁的老人,但身体依然健康,他说自己如今的心愿是好好活着,多看看世界。其实这个小小的心愿,和作为孙辈的我们一样,有着同样的信念----好好活着。

  《古田军号》这部电影,用老人和年轻人的互动,奏响了爷孙之间两个时代的“好好活着”。革命时代的人要好好活着,和平年代的我们更要好好活着。老人不辜负年轻时候经历过的动荡,不辜负如今的盛世生活;年轻人不辜负得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辜负充满挑战的时代,更加不辜负自己的青春。

  观看电影古田军号有感

  作为一部庆祝建国70周年、纪念古田会议召开90周年和新古田会议召开5周年而拍摄创作的重点大剧,《古田军号》备受广泛关注。影片着重表现1920xx年红四军到达闽西特别是到古田后,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古田会议”前后发生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既有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人之间的情感描写和精神追求,也有伟人与普通官兵、人民群众之间的细节刻画和心灵交流;充分反映了当时良好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也表现出闽西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

  《古田军号》让我更加明白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必须始终以忠诚二字托举起党章赋予的光荣职责,始终以担当二字追赶超越,推进基层党建迈上新台阶,这是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这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殷殷期盼。

  一方面,要以党建工作为指导,加强基层干伍建设。当下要牢牢把握的要求,牢固树立政治忠诚、担当作为、群众公认的选人用人导向,解放思想,创新举措,精准发力,不断激发镇村干部主动敢担当、砥砺奋进促发展的精气神,鼓励激励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另一方面,要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推进阵地建设亮点工程。新形势下,要运用好创新“三融合”工作法,着眼于“融”,落脚于“合”,实现于“赢”,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党建融合创新作用,凝聚镇村党员干部合力,打造出“一村一品”的“融合”党建标准化,力争发出党建标准化的“好声音”,为基层党建持续焕发活力注入“新动能”。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历史进程中,我们应切切铭记:沿着先辈探寻真理的足迹,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古田军号》:历史由人创造,并选择智者

  虽然很多献礼片都属于历史题材,但是取材历史后的再创作里,总能看到主创独特的艺术视角。比如即将于8月1日上映的双重献礼片《古田军号》,在取材古田会议前后一段历史时期后,选择了红军小号手后代为讲述视角。这一崭新视角,为塑造历史人物提供了新的空间。本片里的毛泽东(王仁君 饰)、朱德(王志飞 饰)、陈毅(刘智扬 饰)、刘安恭(胡兵 饰)都不仅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还原,其更多的是一种基于电影艺术的角色塑造。他们之间的人物关系才是影片的看点,也是主创的诉求。

  作为历史意义重大的事件,古田会议已经不止一次被搬上银幕。不过那些作品更多的是以会议本身为故事重心,创作态度虽然严谨,却在艺术表现上不够丰富,主题探讨上不够深刻。古田会议在《古田军号》里所占的戏份其实是非常少的。影片绝大部分时长都是在讲述古田会议召开前一大段时间里,红军内部的思想困境,以及主要领导人们在思考如何脱困时所遭遇的思想交锋。也就是说,对比常规的历史题材,《古田军号》的特点在于更着重讲述历史进程中的人物。这些人物自身的所思所想,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碰撞、化解。

  经过这一系列的人物塑造与戏剧冲突,观众会发现《古田军号》在还原历史之外,还有非常深刻且见解独到的主题探讨----历史是由人来创造的,并且历史在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会选择更有智慧的人。影片通过历史大事件(如战役)和特征小事件(如闹事小兵)的结合,很清晰地点出了红军在那个历史阶段里所存在的困境和隐患。观众通过这些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此时的红军对正确思想引领的迫切需要。而毛泽东、朱德、陈毅、刘安恭四人间的矛盾,正是为了寻找出那个最正确的思想。在寻找的过程中,自然有的人会坚定、有的人会犹豫、有的人会偏激、有的人会妥协。经过数次交锋过后,更加智慧、对局势更深刻的洞察终会取得胜利,并推动历史的进程。

  其实,人物塑造一直都是电影创作的基础,并不是哪一种电影的专属。好的文艺片有好的人物,好的商业片也有好的人物。或者换句话说,只有塑造出好的人物,才算得上好的电影。香港电影的双雄片出了那么多经典,靠的不就是角色的魅力四射嘛。欧洲、亚洲的名导名作,也都是人物塑造的教科书。因此说,《古田军号》对人物塑造的追求,与它们在艺术层面上都是异曲同工的。片中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的情义,和刘安恭的针锋相对,也都同样魅力四射。只不过港片的情义是江湖情,《古田军号》的情义是革命情。站在电影的角度,这没有对错好坏之分。

  以人物为本,并且启用青年演员来塑造历史人物,让献礼片《古田军号》具有了更广阔的市场潜力。在市场上传播更广,也就意味着其人物和主题对观众的覆盖更广,认同更广。在艺术上被认同被欣赏的《古田军号》,也必然会给年轻一代观众带来更深刻的教育意义,让他们不仅了解历史的进程,更看懂历史的选择。

  古田军号观后感

  《古田军号》这部电影以红军小号手孙子的视角讲述了革命前辈在艰难的岁月里所坚守的初心,展现了在国民党围剿下毛主席对革命道路的坚定,体现了一种红色文化及红色基因的传承。这部电影里的主旋律就是传承,是信念的传承,道路的传承,作风的传承。

  电影《古田军号》将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展现出了我们党和人民的初心和使命,让我们感受到在那个年代,革命军民为了国家所作出的无私奉献和无畏牺牲,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

  在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龙凳舞,龙凳舞是福建等南方地区的传统民俗活动,普遍存在于南方一些盛大的活动。影片的开始以龙凳舞引入故事,毛主席站在人群当中,崭新的龙凳舞与长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跨越时空的安排心思非常的巧妙,包括影片中毛主席卸任前委书记转移到其他地区,人们舞龙凳欢迎,这时整个画面偏暗色系破旧的龙凳让人感受到历史与沧桑,龙凳舞的插入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感觉历久弥新,带着我们回溯历史感受炙热的革命情感。最后朱毛分开作战,朱德挥一挥手中的板凳与毛主席告别,一条板凳里蕴含了太多,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也是吵不散的革命友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历史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是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刘安恭作为中央特派员来到红四军的队伍中,苏联作为当时的“老大哥”十月革命的胜利虽然振奋了很多共产党人的士气,但是照搬苏联的一套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电影中毛主席与刘安恭作为一个矛盾点,故事的发展过程与结果也就是我们道路选择的结果。毛主席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深入到工作的内部,了解实际情况,尊重事实规律,我们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道路,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传承好我们的中国道路。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影片中,毛主席的一句话非常引人深思 “你们要清楚你们是在为谁打仗”,直到现在这句话还在耳边回响。队伍士兵殴打百姓,就关禁闭加强演练,殴打俘虏就让士兵伺候俘虏照顾俘虏的起居。毛主席始终把队伍作风问题思想问题当作带队伍的重中之重,定规矩,讲章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团结群众也是我们党取得胜利的制胜法宝。电影中出现的官僚作风,流寇主义,形式主义,这些问题追根溯源就是一部分人忘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无论什么时期,我们都应该以人民满不满意、答不答应、拥不拥护为标准来要求自己,争取做到“五个过硬”,答好时代的卷子。

  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安平的台城精神,红色因子生长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成为我们的骨血,铸就我们的精神。军号在一代代的传承,嘹亮的军歌,是对我们英雄的赞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产党人的责任就在一丝一粒,一厘一毫之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要落在实实在在的小事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在一代代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0ba1fe3a6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c.html

《古田军号优秀观后感观看古田军号有感5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